趙秀琴
摘 要: 每一屆學生的三年,每一屆學生的風風雨雨,非如他們離校時那般光鮮,有過傷痛,有過迷茫。陪伴他們、引導他們、鼓勵他們是班主任義不容辭的責任。或許曾遭逢學生的不諒解,但當他們的心靈不再沉睡,便會了解,是責任心消除隔閡、融化冰雪、喚醒心靈。
關鍵詞: 責任心 規范行為 關注發展 重返校園 思想品德教育
從教以來,二十載的光陰恍若一瞬,我輕輕翻開這些年的閱歷,孩子們燦爛的笑臉溫柔地綻放在腦海,嘴角不禁浮起絲絲淺笑。殊不知,每一屆學生的三年,每一屆學生的風風雨雨,非如他們離校時那般光鮮,有過傷痛,有過迷茫。陪伴他們、引導他們、鼓勵他們是班主任義不容辭的責任。或許曾遭逢學生的不諒解,但當他們的心靈不再沉睡,便會了解,是責任心消除了隔閡、融化了冰雪、喚醒了心靈。
一、用責任心規范學生的行為
每一次帶班或中途接班,我都會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學生。在要求學生不能遲到、早退時自己首先做到,放學等學生走完,門窗關好方才離校。記得有一次,班里有一位學生放學時把晚上必須用的書落在教室,當他想起返回學校時,教室門已經鎖了,然而這時我還沒走,于是他很高興地取到東西,雖然他沒有說什么,但我感受到他非常感激我;還有一次,一位學生把家鑰匙落在教室,家長給我打電話時,我已經出了校門,于是只好返回學校,當家長取到鑰匙時,很感激地說了聲“謝謝”。其實,這樣的事遇到很多次。教室衛生不干凈時我會自己拿起拖把拖,也不隨意指責學生,時間長了他們就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做。班主任在學生面前就是一面鏡子、一本書。也許我們平時做的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正是這些小事卻會成為學生心中的榜樣。
二、用責任心關注學生的發展
記得2006年的一天,一位學生在周記里寫道:“老師,實際上我也不是做得最好的,為什么你從不叫我去辦公室,雖然從辦公室出來的同學表情各不相同,但我還是想讓您把我叫去。”當時我就想怎么辦,得找個機會與他談談,于是在第二天的活動課上,利用給他講作業上的問題時,和他交流了思想,從談話中得知這位學生很想展現自己,但由于他性格很內向,不敢在老師、同學面前說話,更不要說發表自己的意見,所以有時候就不怎么注意他。從這次談話之后,只要有機會,我都讓他發表自己的看法,并且讓他當了物理課代表。通過一學期的培養,他不但在學生面前敢講話,而且組織能力提高很快,在中考中取得了喜人成績。由此看來,班主任一定要觀察細致,關注班里的每一位學生,及時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找準談話時機,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尤其是平時不愛說話、性格比較內向的更要關心。
三、用責任心幫助學生重返校園
2008屆學生周某是外地遷移戶,家境不好,學生很想在我校上學,但是家長幾次都想讓她輟學或轉到原來的農村中學上學,而且當時農村孩子在城市就讀每學期要交400元的借讀費,這對于經濟拮據的她來說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每到開學報名時,她都是最后一個,初一兩學期過去了,但初二第一學期我怎么都等不來她,最后通過各方打聽,才得知她連書本費都交不起,再別說借讀費。思前想后,不能讓她沒學上,于是我就去找校長,說明該生的實際情況,校長立馬同意減免借讀費,而且減掉一些課本費,孩子終于又回到學校,中考以優異的成績考進重點高中。后來她給我寫了一封信,信中這樣寫道:“免費教科書您為我爭取,免費住校生您為我爭取,借讀費也讓您費力勞神……有時,我在想就我一個人的煩事、瑣事都夠頭疼了,況且還有一個班呢?”所以班主任要在方方面面了解學生,這樣才能真正知道學生想要什么,自己要怎么做。
四、用責任心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2012年秋季,我中途接了一個班,當時班上學風不好,紀律更讓人頭疼,班上第一名學生都進不了全年級前50名,班干部在班上基本沒有作用,更重要的一點是班干部還搞特權,班上的大小活他們都不做,就連最起碼的衛生都不做,住校生的值日生好像與自己無關等。面對這種情況,我制定了班規,規定班上學生不論學習好賴,是否是班干部必須一律平等,當時特權沒了,自由沒了,就有一些學生與我對著干,不過這些都在我的預料之內。因此,我利用班會課對學生進行道德規范教育,讓他們明白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提高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工作做了不少,但短期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有時候他們還會讓我下不了臺,這時我沒有失望,仍然給他們做工作并做到尊重每一個學生的人格,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初二第二學期看到了一些光明,我們班的學生懂事了、紀律好了,學習成績逐漸擺脫了年級最后一名,于是以班長為首的班干部信心足了,與老師對著干的學生開始接受老師的教育,最后在初中會考當中取得全市第一的好成績。
總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只有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因勢利導,做到潤物細無聲,給學生更多的人文關懷,用班主任的責任心喚醒每一位可以喚醒的學生,學生才能健康茁壯地成長、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