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道金
【摘 要】教育技術學作為一門獨立的應用學科,其研究領域可以分為基礎性探索和應用性探索兩個層次。基礎性探索所產生的是教育技術學的一般性的具有普遍意義的成果,包括理論創新和技術創新。應用性探索直接面向教育技術的各種應用領域,探討、回答源于實踐領域的問題,集中體現了教育技術學的獨特應用價值。
【關鍵詞】教育技術學 研究領域 基本架構
隨著教育改革進程的加速及教育研究的深入,作為教育學與信息科技之交叉學科的教育技術學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階段。然而,由于教育技術學是一門新興學科,這門學科的研究對象、體系和方法時至今日仍然存在很多分歧和爭議。而且,由于“技術中心主義”的影響,我國的教育技術學一直缺少對學科自身的深入反思,缺少對研究框架體系的系統整理,這大大限制了教育技術學研究的發展和專業課程的設置,影響了這門學科在教育科學中的獨立地位和作用。
一、現代教育技術學研究的基本思路
教育技術學是仍在成形之中的新興交叉學科。通過前期探索性發展,教育技術學已經逐漸明確了自己的研究對象,在教學系統設計等問題上初步形成了獨特的核心理論,在教育實踐中也日益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因而初步具有了學科的特性。但是,教育技術學仍在成形和完善之中,在這種學科交叉過程中,我們仍可以在研究對象、研究思路與方法以及理論傾向上很清晰地看到各個學科的痕跡,而沒有真正融合以更好地產生質的飛躍。
教育技術學是一門應用學科,而作為獨立的應用學科,一方面要有其獨特的應用領域,即在教育實踐領域中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又要體現這個學科獨特的學術貢獻和創新,而不是其他學科的簡單應用(搬用),否則就不能稱其為獨立學科。因此,在分析教育技術學研究的基本框架時,必須努力概括出這個領域中的學術生長點,同時又突出這門應用學科所面向的主要實踐應用領域。
二、現代教育技術學的現實架構
教育技術學作為一門獨立的應用學科,其研究領域基本分為基礎性探索和應用性探索兩個層次。
1. 基礎性探索層面
基礎性探索所產生的是教育技術學的一般性的具有普遍意義的成果,包括理論創新和技術創新,這為教育技術的各種應用領域提出了共同的基礎,集中體現了教育技術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學術貢獻和創新。在學科交叉與研究發展過程中,在此層面主要有三種傾向的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教學設計、面向教育需求而出現的創新性技術研究以及關于教育技術的哲學文化研究。
2. 應用性探索層面
應用性探索直接面向教育技術的各種應用領域,探討、回答源于實踐領域的問題,集中體現了教育技術學的獨特應用價值。教育技術的應用領域可以劃分為在學校教育領域中的應用和在學校以外的企業培訓、終身學習中的應用。近年來,隨著網絡通信技術的發展,遠程學習日益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這種方式一方面拓展了學校教育,成為遠程教育,而另一方面可以實現面向企業等機構的遠程培訓。
三、現代教育技術學研究領域的架構應重點關注的三個層面
1. IT整合于學校教育(Integrating IT into schools)
學校教育無疑是教育技術首要的應用領域,當前,研究者在此方面所關注的首要主題是如何在學校課程及教學中充分利用IT所提供的潛力,提高教學的效果和效率,促進學校教育的變革。如何將IT整合(或融合)到學校課程及教學之中,推動學校教育的全面深層變革,這是研究者們關注的重要主題。從現實發展情況和未來發展方向上看,IT在學校教育中的整合應用至少涉及4個相互聯系的基本環節:硬件設施建設運行、內容資源設計開發、教師培訓和制度文化改革。在這些方面,IT在各類課程中的整合應用模式、應用效果,基于IT的課程資源設計開發,IT應用與新型教學模式的整合,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的標準與模式等等問題都是最近國際教育技術界關注的熱點問題。
2. 績效技術(performance techniques)與企業培訓、終身學習
在學校教育之外,企業培訓以及終身學習也是教育技術的重要應用領域。與偏重文化傳承與人的全面發展的學校教育不同,企業培訓具有更具體的目標指向性,更關注受培訓者在特定領域中的績效水平的提升,是人力資源開發的一種具體途徑。績效技術就是主要針對企業等機構的培訓而發展起來的,它運用分析、設計、開發、實施評價的系統方法來提高個人和組織機構的工作業績水平。績效支持系統(performance support system)的設計、實現及績效評估等成了這一領域中的重要問題。這一應用領域為教育技術提供了新的具有吸引力的發展空間,但研究上相對而言還比較薄弱,有待大力推進。
3. 遠程教育與遠程培訓
遠程教育與遠程培訓是通過信號的遠程傳輸以使遠離優勢教育資源的人能有機會接受更好的教育和培訓,大大提高教育和培訓的開放性。值得注意的是,當前研究者開始更多用分布式學習(distributed learning)而不是遠程學習(distance learning)來描述基于網絡的虛擬化學習方式。分布式學習所強調的不是學習者身處遠方,而是在任何時間地點可以接觸、利用分布于不同地方的(而不僅僅是眼前伸手可及的)資源主動學習。另外,分布式學習所適應的不僅是空間與時間的距離,而是更適應學生知識經驗背景、學習風格等方面的差異。學校教育與遠程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了整合的趨勢。同樣,企業培訓本身也大量采用了遠程培訓的方式,對遠程教育與遠程培訓的研究也成為當前教育技術學的一個熱點領域。
總之現代教育技術要明確自身發展的本義是輔助教學技術革新,提升教學效益,更要不斷自主創新,才能有效整合創新的技術與具體的實踐,從而形成自身不斷發展與革新的課程體系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