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斌
【摘 要】 老視是由于年齡的增長,晶狀體硬化,晶狀體囊膜彈性下降,懸韌帶松弛時,晶狀體不能很好地借彈性回縮,從而導致了調節力的下降而引起的。調節力隨著年齡的增大而逐漸下降,每年大約減少0.25~0.4D的調節量。可以說年齡是影響調節力和老視的一個最主要的因素。綜合驗光儀能夠利用多組透鏡及驗光視標配合使用,可以對人眼的屈光狀態進行檢測,從而精確老視驗光。
【關鍵詞】晶狀體硬化 調節 融合交叉柱鏡 正/負相對調節
老視俗稱老花,是人們步入中老年后必然出現的視覺問題。主要是指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眼的調節能力逐漸下降,從而引起患者視近困難,是一種正常的視生理現象。
一、老視發生和發展的影響因素
1. 年齡與調節力的關系。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眼的調節力不斷改變。青少年時的調節力為14.0D,其近點在7cm處。以后隨年齡的增長,近點逐漸地后退,36歲時已經退到14cm,其調節力為7.0D。到45歲時,近點退到25cm,調節力只有4.0D。到60歲時,大約只保持著1.0D的調節力。人眼的調節力是很大的,調節力隨著年齡的增大逐漸下降,每年大約減少0.25~0.4D的調節量,所以說年齡是影響老視發生和發展的一個最主要的因素。
2. 與老視出現相關的因素。
老視的出現是由于調節力不足,老視發生的時間有的人早一些,有的人遲一些,這與上述所說的每個人所擁有的調節力的大小是有關系的,除了年齡以外,老視的發生和發展還與以下因素有關:
屈光不正。45歲的正視眼,如進行25cm的近距工作,要動用全部調節力,因而在近距作業時,不要多久就要發生主覺的視覺疲勞癥狀,所以說正視眼大約在45歲開始成為老視。而遠視眼者在年輕時,其近點比正視眼者遠得多,因而老視眼的癥狀要較早出現。一個遠視3.0D的眼,要用7.0D的調節力才可得到4.0D的調節程度,所以大約在45歲就開始表現老視眼的癥狀;另一方面,一個4.0D的近視眼,因為它的遠點在25cm處,到老年時,可用其遠點當作近點來從事近距離工作,所以這種眼雖然是老視眼,但不會出現老視眼的癥狀。
用眼方法。調節需求直接與工作距離有關,因此,從事近距離精細工作者容易出現老視的癥狀,比從事遠距離工作的人出現老視要早。
藥物對患者的影響。服用胰島素,抗焦慮藥,抗抑郁藥,抗精神病藥,抗組胺藥,抗痙攣藥和利尿藥的患者,由于藥物對睫狀肌的作用,會比較早出現老視。
二、老視的臨床表現
隨著年齡的增加,調節不足的現象慢慢變得明顯。其典型癥狀為視近困難,在閱讀時看不清楚小的字體,為了能夠看清,就不自覺地把書本挪遠,并且把頭向后仰。視近物時不能持久,閱讀數分鐘后即顯模糊無法閱讀。這種現象在較暗時更嚴重。
三、老視驗光
驗光是檢查光線進入眼球后的聚焦情況,以正視眼狀態為標準,測出受檢眼與正視眼間的聚散差異程度。驗光包括客觀驗光和主覺驗光。客觀驗光(如檢影或電腦驗光)是整個驗光過程的起點,但其結果并不完全準確,只能對主覺驗光起一定的參考作用。過去往往把客觀驗光的結果作為開具配鏡處方的直接依據,嚴格說來,單憑電腦驗光結果作為配鏡依據是不科學且欠準確的,電腦驗光的準確度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如:調節因素、調節痙攣、驗光儀本身的性質、驗光人員的操作技術是否規范、患者的合作、精神狀態、眼病等。不僅如此,從醫學的角度來看,現代視覺要求不僅是要看得清晰,而且要看得舒服和看得持久,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就必須要考慮到假性近視、隱斜及雙眼平衡等問題。這就需要通過綜合驗光儀來完成對客觀驗光結果的精確化。
驗光方法為雙眼遠用屈光完全矯正,使用電腦驗光儀客觀驗光后,在綜合驗光儀上進行主觀驗光, 規范的老視驗光流程如下:
1. 融合交叉柱鏡(FCC)初步確定老視近附加,在遠屈光矯正的基礎上進行,雙眼前放置±0.50D交叉柱鏡,在被測眼的習慣閱讀距離處放置方格視標,合適照明。詢問被測試者哪條線更亮更清晰,如有老視存在,被測試者會報告水平線比垂直線清晰,以每次+0.25D在雙眼前同步逐漸增加正球鏡,直到患者訴垂直線清晰,減少正球鏡度數,直到被測試者訴水平和垂直線同樣清清晰,凈增加度數為初步老視近附加。
2. 負相對性調節/正相對性調節(NRA/PRA),NRA/PRA測量是在獲得初步老視近附加的基礎上,近視力表置于被測眼習慣閱讀距離處,注視最好近視力上一到兩行的視標,先測NRA,雙眼同時加正球鏡,每次+0.25D直至第一次出現持續性的模糊。記錄總的加光量,回到初始值,重新確定視標是清晰的。測PRA加負球鏡,每次-0.25D直至第一次出現持續性的模糊,記錄總的加光量。
3. 老視近附加的精確調整,(NRA+PRA)/2+初步老視近附加=老視近附加。
4. 最后確定老視驗光結果,在遠用屈光結果上加上老視近附加,根據被測試者的習慣距離進行±0.25D的調整,并進行試鏡架試戴40分鐘。
5. 為了配制成使用者滿意的個體化老視鏡,如何選擇老視鏡片?在驗光時必須留意以下幾點:
(1)確認用鏡者的現時狀況,如對遠用視力、近用視力的確認。
(2)對已經使用眼鏡者要對現有眼鏡狀況進行確認,如現在使用眼鏡度數和鏡片的種類以及使用年限,是單光片、雙光片或漸進片等。
(3)把握好使用老視鏡者現實的生活環境,在明亮的環境下使用時瞳孔縮小、焦點深度加深出現小孔效應會使視力上升。檢查室的照度與使用者使用環境的光亮度差距很大時有必要調整近用度數。
(4)測量近用距離,要具體地設計好使用老花鏡者視近物時所需的近用距離。
【參考文獻】
[1] 黃炳南.美式驗光21項[M].中醫古籍出版社.第1版,2006.
[2] 劉曉玲.驗光技術[M].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2005.
[3] 高祥璐.眼屈光檢查基礎[M].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第1版,2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