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金麗
【摘 要】 童話劇對幼兒完美人格的形成具有顯著的作用。通過讓幼兒設計、編排、表演、欣賞童話劇,發展幼兒的合作意識、口頭表達能力、藝術的創造力和表現力等,從整體上促進幼兒人格的發展和完善。
【關鍵詞】幼兒 童話劇 完美人格
童話劇是以童話、故事、傳說、寓言為載體,借助聲音、舞蹈、道具等藝術手段創造的童話人物和童話情境,生動、形象地反映兒童生活、游戲、學習和成長的戲劇。精心設計、編排的童話劇,能夠以幼兒喜聞樂見、身臨其境、身體力行的形式,讓幼兒在活動中獲得人格的發展和完善。本文結合作者平時的教學實際,探索如何通過讓幼兒參與童話劇的設計、編排、表演和欣賞,來形成完美的人格。
一、以童話劇環境的創設來激發幼兒藝術創造力
幼兒的創造性活動是在與生活和學習的環境中的人、事、物相互作用中進行的。充滿藝術氣息、輕松自由的童話劇環境,特別有利于幼兒藝術創造性才能的發展。例如在《小熊請客》這個童話劇中,幼兒首先是主動積極地去布置大樹和小熊家的場景及各種道具,然后是模仿狐貍、小熊、小貓等小動物的聲音,而且還要大膽表現狐貍這一角色的狡猾,同時,也要表現小熊、小貓、小狗等角色的特征。這個有聲、有畫、有景、有情的童話劇環境,讓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了藝術創造的靈感,激發了幼兒藝術創造的欲望,表現了幼兒藝術創造的才能。
二、以童話劇的編排來養成幼兒合作意識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提出:“要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各種集體活動,體驗與教師、同伴等共同生活的樂趣,幫助幼兒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養成對他人、社會親近、合作的態度,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币虼?,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讓幼兒學會與人合作,是當前幼兒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而這個目標需要讓幼兒參與豐富的活動來實現。童話劇是培養幼兒合作意識的有效途徑。童話劇要表演的生動形象,需要孩子們從道具的制作、角色的臺詞、動作等每個環節進行認真的配合,缺少同伴間的合作,整個童話劇就不可能完成。在童話劇服裝道具制作過程中,動手能力不同、審美能力的強弱造成幼兒意見的不同。在實踐中,幼兒要互相合作,發揮自己的特長。例如,審美能力較強的幼兒進行色彩及樣式的搭配、設計,動手能力較強的幼兒剪剪貼貼。排練過程中由于幼兒的年齡特點與個人的喜好,常常會對童話劇中的主要角色、正面角色等某些角色同時感興趣。于是,角色選擇的爭執與沖突經常發生。這時,就需要幼兒的合作意識,學會聽取大家的意見,學會做出讓步。
以童話劇《會走路的樹》為例,在童話劇編排活動開始時,幼兒需要熟悉文本、大膽猜測,交換意見。書本的語言在表演時要變得口語化一點,因此需要進行藝術加工。例如:“茂茂是一棵枝葉茂盛的樹,在森林里長了許多年了。”一幼兒認為應改成這樣:“我是茂茂,瞧,我的枝葉多茂盛啊。”另一名幼兒則認為應該改成這樣:“我的名字叫茂茂。瞧,我長得多茂盛啊?!?通過協商和討論,幼兒一致認為改成這樣:“我是茂茂,瞧,我長得多茂盛啊?!痹诤献鬟^程中,會有不一致,幼兒在相互討論甚至是爭吵中會發現自己想法的不足,看到別人想法的獨特性,不僅可以豐富自己的想法,而且學會自我反省、主動糾正和自我成長。對于《會走路的樹》的中茂茂被溪水沖到山下的林場這一環節,有的幼兒認為要用人來表演小溪流動,有的幼兒則認為用小溪流水音樂來表現茂茂在溪水中的流動。剛開始小朋友們都堅持己見,但在實際表演中大家清楚地意識到用人來表演小溪的話,小溪會把茂茂和花擋住都擋住,因此采納了用小溪流水音樂來表現的意見。
三、以童話劇的表演來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著名心理學家羅杰斯曾說過:“幼兒只有在緊密、融洽的師生人際關系中,才能對學習產生安全感,并能真實地表現自己,充分的表現自己的個性,創造性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在參與童話劇表演的過程中,幼兒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和同化,積極情緒得到強化,消極情緒得到疏導。例如,在童話劇《會走路的樹》中,一個扮演木匠角色小朋友,長期跟隨奶奶生活,性格內向,不夠自信大方。剛開始表演時,他的眼睛不敢直視前方,刨樹皮的動作緩慢、扭扭捏捏,說話聲音小得像蚊子叫。但隨著表演次數的增多,他得到了老師的鼓舞和小朋友的贊賞,以及他自己對小朋友表演的模仿,他開始敢于直視觀眾,動作堅定有力,干脆利落,說話聲音清楚洪亮,不怕生、不怯場,輕松自如的完成表演活動。幼兒在童話劇中所扮演的角色,表現了角色的形象性、動作性 ,表現力得到很好的鍛煉。
四、以童話劇欣賞和表演來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第一,幼兒欣賞和表演模仿童話劇角色的語言能增加語言詞匯量。童話劇的語言口語化,活潑、流暢、通俗易懂。角色不同的聲音、姿態、語氣、語調,讓幼兒全身心投入觀賞,還會熱衷于模仿劇中角色語言的聲調、語氣。欣賞過童話劇《三打白骨精》的幼兒都會模仿白骨精變的老奶奶偽裝的哭腔:“女兒,女兒,我的女兒,你死得好慘哪。還我女兒命來。”還會模仿孫悟空嫉惡如仇地說“妖精看招”?!缎⌒馨窝馈愤@個童話劇中語言富有韻律,包含較多的擬聲詞、疊詞,“哎喲,哎喲,疼的小熊直打轉,哎喲,哎喲,疼的小熊直叫喚。”幼兒很容易就能掌握這些擬聲詞、疊詞。
第二,幼兒表演欣賞童話劇角色語言能發揮幼兒語言想象力。首先,幼兒在表演童話劇角色時需要根據角色對象來調整,需要大膽想象思考和表達角色說話的語氣并配以適當的肢體語言。幼兒有時還需要想象表達童話劇故事情節發展和結尾。其次,欣賞童話劇中優美婉轉的音樂、豐富的藝術手段幼兒會讓認真感受著語言的魅力從而大膽發揮想象質疑提問。
第三,當幼兒反復表演欣賞童話劇時,還能創造出新的角色語言。好奇心讓幼兒在反復表演童話劇角色時中加入自己的語言,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各種形象的童話角色的理解和喜愛。在續編和創編自己的角色語言的過程中幼兒會根據自己的社會經驗創造出新的角色語言。
總之,童話劇角色形象鮮明、情節生動曲折,語言對話簡單明了朗朗上口,貼近幼兒生活,能滿足幼兒追求美創造美,表現自我的意愿對促進幼兒形成完美人格,具有很強的實踐意義。因此,我們要根據幼兒的心理特征,和幼兒一起,精心設計,認真編排,充分表演,從而更好地發揮童話劇在幼兒完美人格形成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黃希庭.人格心理學[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1).
[2]盧家楣 .教學領域情感目標的形成性評價研究[J].教育研究.2007(12).
[3]華愛華.游戲是災后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J].幼兒教育2008(12):11.
[4]黃進.文化與天性——兒童游戲性質的雙重規定[J].幼兒教育2008(9):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