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亞杰
乳腺癌是目前較為常見的一類女性腫瘤疾病, 該病發病率逐年上升, 使患者生命健康受到嚴重威脅[1]。目前, 臨床上治療乳腺癌的方法主要包括手術、放射、化學藥物、內分泌調節、分子靶向等。其中, 環磷酰胺、阿霉素與氟尿嘧啶(CAF)聯合化療法是該疾病的主要治療手段, 但由于該化療方案不良反應較大, 可引發患者骨髓抑制、惡心嘔吐、肝腎中毒、毛發脫落等, 帶給患者較大的治療痛苦[2]。因此, 如何減少化療的不良反應是目前醫學界著重關注的問題。本院采用氟尿嘧啶(CAF)環磷酰胺、阿霉素與參芪扶正注射液進行聯用, 幫助患者減少化療的不良反應, 具體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12月期間在本院接受治療的90例乳腺癌患者作為此次調查對象, 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年齡為32~52歲, 平均年齡為41.5歲, 病程約為1.2~6.3個月。其中, 浸潤性導管癌患者 22例, 腺癌患者 24 例, 單純癌患者 16 例, 髓樣癌28例;按TNM 進行分期, Ⅱa 期患者 30例, Ⅱb 期患者 25 例, Ⅲa 期患者35例。兩組患者在一般臨床資料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實驗組患者給予氟尿嘧啶、阿霉素、環磷酰胺與參芪扶正注射液聯合法進行化療, 具體內容為:將500 mg/m2環磷酰胺、50 mg/m2阿霉素與750 mg/m2氟尿嘧啶聯用對患者進行靜脈注射, 時長為24 h, 每21 d為1個治療周期, 2~3個周期為1個療程。在患者進行2個周期的治療后, 加以參芪扶正注射液進行靜脈滴注, 滴注量為250 ml/次, 1次/d,維持2周。對照組患者僅給予尿氟嘧啶、阿霉素、環磷酰胺聯用法進行化療, 藥物用法用量與實驗組患者相同。將兩組患者的治療情況進行比較, 通常比較內容包括:Karnofsky 評分、不良反應、免疫功能指標等。
1.3 診斷標準 此次以Karnofsky評分作為診斷標準。具體內容為:①行為活動正常, 無疾病癥狀表現為100分;②行為活動正常, 輕微疾病癥狀表現為90分;③勉強進行正常活動, 有部分疾病癥狀表現為80分;④達到生活自理, 但無法維持正常體力勞動為70分;⑤簡單事物可自理, 但稍復雜時則需他人幫助為60分;⑥對護理和藥物治療具有一定依賴性為50分;⑦無自理能力, 需他人照顧和特殊治療為40分;⑧有住院要求, 但尚未到病重為30分;⑨病情較重,急需住院治療為20分;⑩病危, 臨近死亡為10分。
1.4 統計學方法 此次采用SPSS19.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 計數資料選用χ2檢驗, 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經化療后, 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復。有45%的患者腫瘤縮小至70%以上, 緩解效果較為良好, 該45%的患者中, 有2例患者腫瘤基本消退;有25%的患者腫瘤縮小為原腫瘤大小的50%左右, 為部分緩解。同時, 實驗組患者Karnofsky 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幾率小于對照組, 在肝腎毒性方面差異更為明顯。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Karnofsky評分與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的比較
環磷酰胺、阿霉素、氟尿嘧啶聯用是乳腺癌的首要化療方法。其中, 環磷酰胺是由氮芥與磷酰胺基結合而成的具有雙功能的免疫抑制劑, 它通過干擾 DNA 和RNA 的遺傳功能,抑制腫瘤細胞無限增殖, 阻止癌細胞不斷擴大。阿霉素是常用的一種廣譜類抗腫瘤藥, 它通過嵌入 DNA 分子來抑制核酸形成, 對腫瘤具有強勁的滅殺作用, 但該藥用藥劑量過大時可對心臟產生較大毒性。氟尿嘧啶為不典型周期特異性嘧啶類抗代謝抗腫瘤藥物, 它通過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阻礙 DNA 的合成而發揮抗癌作用。通常情況下, 3種藥物聯合化療法對乳腺癌的臨床有效率可達60%以上, 但其副作用也較為明顯, 可引起白細胞數目下降、血紅蛋白數量減少、惡心嘔吐、肝腎中毒、毛發脫落等。而參芪扶正注射液是一種由黨參、黃芪配伍而成的中藥制劑, 該藥具有扶正益氣、保護血象、改善氣虛氣弱等功效, 能幫助患者顯著減少西藥副作用帶來的影響, 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常作為腫瘤化療的聯合用藥。本次研究結果充分顯示, 通過中西聯合用藥的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與 Karnofsky 評分均顯著高于3種藥聯合的對照組, 可見, 中西醫聯合用藥法在幫助患者減少毒副作用上效果顯著。
總之, 中藥制劑參芪扶正注射液與氟尿嘧啶環磷酰胺、阿霉素聯合化療法不僅可以減少以往治療乳腺癌法引起的副作用, 還可顯著提高臨床療效, 減輕化療對患者產生的不良反應, 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Karnofsky總評分, 調節患者的免疫功能。可見, 中西醫藥物聯合法在治療乳腺癌方面臨床效果顯著, 值得廣泛推廣。
[1]賈立群.乳腺癌中西醫綜合治療進展.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5, 25(10):942-943.
[2]朱世杰, 吳孝雄, 賈立群, 等.乳腺癌中西醫合治療新進展.第三屆全國腫瘤規范化、標準化診治學術研討會—2009腹腔鏡外科手術演示研討會論文集, 2009:11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