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鋒
小兒先天性心臟病為兒童時期一種比較常見的心臟疾病, 隨著當前臨床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發展, 越來越多的醫學診斷技術以及手術方法應用于臨床治療中, 顯著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分析本院接受手術治療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98例,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8例先心病患兒, 男58例, 女40例, 年齡為1~7歲, 平均年齡為(3.5±0.2)歲, 體重為12~22 kg, 疾病類型:法洛四聯癥患兒20例, 右室雙出口22例, 心內膜墊缺損25例, 先天性室間隔缺損31例。
1.2 選取標準 所選取的患兒均于術前接受X射線檢查可見較多肺血, 有比較嚴重的肺炎;均符合小兒先天性心臟病診斷標準。排除存在嚴重疾病的患兒;以及不愿同意本次研究的患兒。
1.3 方法 在進入手術前0.5 h給予患者肌內注射0.2 mg/kg安定, 0.02 mg/kg阿托品, 入室后給予患者肌內注射4~5 mg/kg氯胺酮, 穩定患者情緒, 待患者平靜后監測脈搏氧飽和度(SpO2)、無創血壓(NBP)、心電圖(ECG)。開放外周靜脈, 對患者進行左橈動脈穿刺置管, 并對有創動脈壓進行監測, 給予患者芬太尼0.02 mg/kg、潘克羅寧0.1 mg/kg實施氣管插管誘導治療, 術前給予患者吸入笑氣和注射安氟醚, 并繼續給予患者注射芬太尼0.1 mg/kg、潘克羅寧0.1 mg/kg維持麻醉效果。
1.4 觀察指標 觀察統計兩組患者術前、麻醉誘導、氣管插管、鋸胸骨的平均動脈壓以及心率變化。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處理分析,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統計分析小兒先心病患者不同時期的平均動脈壓以及心率變化, 氣管插管以及鋸胸骨平均動脈壓與術前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具體見表1。
表1 統計不同時期先心病患兒的平均動脈壓以及心率變化情況(±s)

表1 統計不同時期先心病患兒的平均動脈壓以及心率變化情況(±s)
注:與術前比較, a P<0.05
項目 術前 麻醉誘導 氣管插管 鋸胸骨平均動脈壓(kPa)12±2 12±3 13±3a 14±3a心率(次/min)116±18 114±21 117±22a 106±21a
本次研究中, 2例患兒表現為過敏反應, 如呼吸急促、蕁麻疹等現象, 4例表現為心律失常, 6例心臟復跳后心排出量明顯下降。
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是指胎兒期胎兒正常發育受到影響,心臟血管發育異常, 表現為心臟血管畸形, 為兒童時期的一種常見心臟病。分析該病的發生機制, 主要是母體妊娠期因受到輻射、病毒細菌以及藥物影響, 以及一些遺傳因素影響而發病。相關臨床研究表明, 該疾病的發病率具有較高的死亡率, 嚴重危及患兒生命健康[1]。因此, 確診患兒疾病后,應采取必要的手術方法治療, 但在對患兒實施手術治療時,需實施必要的麻醉處理。首先, 術前應考慮到患兒可能會出現不配合以及哭鬧不止情況。為了有效預防該種情況的發生,有必要給予患兒足夠的鎮靜劑, 保持患兒情緒平穩, 同時為了防止患兒因啼哭出現的低氧血癥, 有必要給予患兒肌內注射氯胺酮治療。進行必要的脈搏、血壓以及心率等情況的監測, 保證用藥治療后患兒身體情況良好[2]。在麻醉誘導過程中, 應考慮到患兒的正常新陳代謝強于成年人, 因此給予患兒麻醉用藥時, 要適量增加劑量, 若患兒用藥過程中存在異常不適情況, 可考慮有針對性對藥物進行稀釋, 改變藥物的濃度。在氣管插管實施過程中, 醫護人員應保證操作熟練,動作輕柔, 減少因手術操作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損傷[3]。在實施氣管插管治療過程中, 極易傷及鼻黏膜、膀胱等正常的身體功能, 為了減少不良并發癥的出現, 在置管時, 應注意輕柔緩慢, 并注意隨時對患者的心率等生命指標進行常規檢查,保證患兒獲得充足的氧氣, 防止患兒出現低氧血癥、呼吸紊亂等并發癥[4,5]。本次研究中, 主要采用芬太尼以及潘克羅寧等麻醉藥物。其中芬太尼為一種理想的較少干擾心臟病患兒的藥物, 但若患兒為嚴重的心臟受損者, 應注意掌握藥物的注射濃度、使用劑量, 并選擇適合的麻醉管。并注意圍手術期, 加強對患者身體各項指標、輸血以及輸液的管理, 及時調整患者身體的水電解質平衡, 穩定身體正常的循環系統。手術實施所作切口一般較大, 因此應根據患者的各項指標情況控制具體血液輸入量。本次研究表明, 給予患者實施小兒先心病手術治療, 并在手術治療過程中結合實施麻醉治療,氣管插管以及鋸胸骨平均動脈壓明顯改善, P<0.05,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 在小兒先心病手術中, 實施必要的麻醉處理,嚴格遵循麻醉藥物用藥原則, 穩定患兒身體的正常循環系統,控制麻醉的使用劑量以及應用深度, 保證合理應用麻醉藥物,減少不良反應, 有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
[1]周玉娟.葛根素預處理對小兒先心病根治術中血流動力學的影響.實用醫學雜志, 2010, 11(22):4182.
[2]牛紅艷.CPAP治療小兒先心病合并肺炎呼衰心衰的療效觀察.內蒙古醫學雜志, 2013, 11(6):671.
[3]俞波.經食道超聲心動圖在小兒先心病鑲嵌治療術中的應用價值.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 2013, 24(9):661.
[4]呂淞.小兒先心病導管麻醉體會.海南醫學, 2013, 24(1):100.
[5]楊德祥.小兒先心病介入治療的麻醉應用.醫學理論與實踐,2012, 25(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