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中平 張國云
1.1 一般資料 本院自2013年2月~2014年1月共收治巨大肛周膿腫疾病患者50例, 將這些患者按照隨機抽取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其中對照組患者予以呋喃西林進行術后消炎殺菌, 觀察組患者予以臭氧水進行消炎殺菌, 對比兩組臨床應用效果。
本院收治的患者均符合肛周膿腫診斷標準, 年齡在18~66歲之間, 平均年齡為(32.99±10.12)歲, 患者創傷面積在30~90 cm2之間, 其創面切口均在2個以下。
1.2 方法 本院在治療巨大肛周膿腫疾病患者的過程中應用切排術, 并在術后選用不同的藥物對其進行局部消炎殺菌,觀察兩組藥物使用的效果。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應用甲硝唑液進行臨床治療,根據患者膿腔的大小制成不同長度的繃帶, 最后將紗條置于高壓下進行消炎殺菌, 通過用甲硝唑液局部沖洗并將浸入甲硝唑液的紗條制成甲硝唑紗條留置于膿腔, 提高巨大肛周膿腫疾病患者愈合面的愈合速度[1]。
1.2.2 觀察組 首先準備適量臭氧水, 然后將紗條根據患者膿腔的大小制成不同長度, 將紗條置于高壓下進行消炎殺菌, 最后將繃帶浸入臭氧水中進行浸泡, 制成無菌的臭氧水紗條。同時應用臭氧水對患者創傷處進行沖洗, 對比其與常規藥物(例如甲硝唑)沖洗的恢復效率[2]。
1.3 觀察指標 患者術后創傷面完全愈合的天數作為研究觀察的期限, 在接受手術治療后的第1、2、3、4、5、7、9、12、15、20、25、32天對患者進行常規性換藥, 并對患者創傷面愈合的程度進行比較分析。
1.4 療效判定標準 當患者創傷面被上皮完全被覆蓋住且疤痕堅實, 在1周之內未出現潰瘍以及感染癥狀判定為痊愈;當患者創面面積縮小至75%且肉芽組織十分新鮮, 說明癥狀明顯緩解, 判定為顯效;當患者創面面積縮小至25%且肉芽組織比較新鮮, 說明癥狀呈現為改善狀態, 判定為有效;當患者創面面積<25%的肉芽組織生長速度, 且肉芽生長的創面相較于手術前還要新鮮則判定為無效。總有效率=(痊愈+顯效)/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本院應用切排術對巨大肛周膿腫患者進行臨床治療, 并采用消毒術進行消毒, 發現臭氧水相較于常規藥物而言具有沖洗恢復快、消炎快的相關功效。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兩組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對比(n, %)
臭氧水能夠對患者膿腔起到快速減輕炎癥反應并快速殺菌作用, 能夠縮短炎癥反應的控制時間, 并且臭氧在局部可以釋放氧氣, 造成局部氧氣富集, 對厭氧菌感染有獨特的抑制作用。同時其與常規藥物相比, 具有沖洗恢復速度快、消炎快的優點[3], 其不僅具有獨特的增加局部氧氣濃度抗厭氧菌感染作用, 而且對促進開放性創面的作用強大, 提高了潰瘍面愈合的能力。
本院應用臭氧水對患者進行治療, 臨床總有效率為96%,而應用甲硝唑進行消炎殺菌, 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72%, 兩組數據對比存在統計學意義, 因此應用臭氧水對巨大肛周膿腫疾病患者進行消炎殺菌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1]黃培余, 艾衛民.一次性根治巨大肛周膿腫40例.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08, 17(12):1879-1880.
[2]黃培余, 艾衛民.巨大肛周膿腫48例一次性根治的療效分析.中國全科醫學, 2009, 12(21):1984-1985.
[3]宋平, 吳毅平, 殷志韜, 等.肛周巨大淋巴肉瘤1例.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05, 25(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