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秀娟
嚴重胸外傷及合并傷往往會引起急性呼吸循環功能障礙[1], 其主要臨床表現為呼吸急促、頑固性低氧血癥。為了觀察嚴重胸外傷并發ARDS患者機械通氣的護理干預療效。選取2010年5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嚴重胸外傷并發ARDS患者40例進行護理干預, 比較分析治療前后的實驗室指標及并發癥, 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5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嚴重胸外傷并發ARDS患者40例, 男性患者占30例, 女性患者占10例, 患者年齡17~70歲, 平均年齡(40±12)歲。車禍傷占20例, 墜落傷占15例, 擠壓傷占5例。單純的胸部外傷占15例, 其余為多發傷或者復合傷。患者臨床表現有呼吸困難、發紺, 肺部呼吸音減弱, 伴有濕啰音。胸部X線片示:肺紋理增粗增多, 呈斑點狀浸潤影或者片狀影。所有入選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國危重病急救醫學學術會議制訂的ARDS診斷新標準[2]。患者入院時神志清楚、無心力衰竭、心源性肺水腫及氣胸等通氣治療的禁忌證。
1.2 方法
1.2.1 基礎治療 患者入院后保持呼吸道通暢、給予充分吸氧, 并迅速建立靜脈通道進行抗休克治療, 給予激素、止痛藥、抗生素等藥物。早期行氣管切開術或者經口鼻氣管插管建立人工氣道。
1.2.2 機械通氣治療 重點是對患者采取無創正壓通氣呼吸機治療, 患者通過口鼻面罩以輔助通氣, 提高患者氧氣利用率, 采取患者自主呼吸/時間的切換模式, 使患者吸氣壓力保持在8~20 cmH2O, 并逐步增加患者的呼氣末正壓, 直到5 cmH2O。
1.3 護理干預 ①保持患者氣道通暢 : 護士要穩妥固定氣管導管, 并維持氣囊壓力保持在20~30 cmH2O[3];采取密閉式吸痰管吸痰, 并監測氣道壓力, 聽診患者兩肺呼吸音, 如有氣道壓力增高或者痰鳴音, 要及時吸痰;加強患者翻身拍背及體位引流, 促進患者痰液引流, 防止發生肺不張。②防止患者氣壓傷 : 過度地肺復張可能加重患者肺損傷, 有研究表明, ARDS氣胸的發生率為10%~13%[4]。責任護士要嚴密監測患者的自主呼吸、氣道壓力及吸呼比等, 定時聽診患者的雙肺呼吸音, 應合理設置呼吸機報警限度, 隨時處于監聽狀態, 密切監測患者的PaO2、SpO2及呼吸機的各參數指標,及時根據機械通氣的效果, 調節呼吸機參數。③防止呼吸機相關肺炎的發生 : 呼吸機相關肺炎是機械通氣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肺損傷后氣管內分泌物多、排痰不暢, 失去了正常氣道的屏障作用, 氣管內吸痰使污染幾率增加, 呼吸機及濕化管道的污染以及胃食管返流等原因。因此, 患者應采取半臥位以防誤吸, 護士工作嚴格執行無菌操作, 使用一次性呼吸機管道, 并及時清除呼吸機管道內冷凝水, 以防止呼吸機相關肺炎的發生。④合理用藥: 早期使用利尿劑可減輕患者水腫, 改善患者體內水鈉潴留的情況;合理地應用激素治療可發揮其膜保護作用, 減輕患者肺毛細血管損傷;如果部分患者不耐受呼吸機, 可適量給予鎮靜劑。
1.3 觀察指標 治療48 h后, 觀察患者的動脈血PaO2、PaCO2、pH、心率(HR)、呼吸頻率(RR)等幾項指標。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實驗數據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 所涉及的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 計數資料用χ2檢驗, 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后患者各項指標的比較 治療48 h后患者的PaO2、PaCO2、pH及RR等幾項指標和治療前相比, 治療前后患者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詳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患者各項指標的比較(±s)

表1 治療前后患者各項指標的比較(±s)
時間 PaO2(kPa)PaCO2(kPa)pH HR(次/min)RR(次/min)治療前 9.85±1.020 7.43±1.56 7.310±0.018 98.48±11.46 17.57±1.58治療后 7.30±1.035 9.24±1.28 7.103±0.036 101.25±12.46 22.46±1.73 t-9.67 5.31 -9.46 0.87 11.45 P 0.00 0.00 0.00 0.39 0.00
嚴重胸外傷常導致患者多根多處肋骨骨折及肺挫傷, 連枷胸的反常呼吸運動和肺挫傷會造成肺組織出血、水腫, 患者通氣功能、氧彌散功能障礙及肺內分流增加, 患者肺的順應性下降, 易導致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癥, 經常在24 h內發展為ARDS[4]。所以要及時采取通氣治療, 挽救患者生命, 在治療的同時, 要更加強調護理干預的重要性, 責任護士要做好患者氣道護理及全身支持護理, 嚴密監測患者病情變化,如有異常情況, 及時報告主管醫師。
總之, 對于嚴重胸外傷并發ARDS的患者, 要嚴密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 適時給予機械通氣治療, 同時做好相關護理干預工作, 可以提高呼吸機的療效, 降低患者輔助通氣時間, 有效地改善患者血氣指標、減少患者并發癥及死亡率、提高患者治愈率。
[1]李福星, 趙美琴.中西醫結合治療肝硬化腹水臨床研究.河南中醫學院學報, 2007, 9(5):37.
[2]王今達, 王室恩.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分期診斷標準叨, 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 1995, 7(6):348.
[3]俞森洋.現代機械通氣的監護和臨床應用.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 2000:385-393.
[4]柳文清, 崔云霞.胸部創傷致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護理.中國使用護理雜志, 2005, 21(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