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紅梅
腦卒中是臨床常見多發的腦血管疾病, 多見于老年患者人群, 患病率高, 特別是急性腦卒中還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和致殘率。有研究表明, 臨床護理路徑作為一種標準服務, 能夠有效地促進急性患者康復, 調節心理狀況, 縮短住院時間[1]。本文對此進行了研究, 取得良好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72例急性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依患者意愿分為觀察組40例和對照組32例, 觀察組參照臨床護理路徑實施康復護理, 對照組采取傳統護理路徑, 兩組在年齡、性別、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依照傳統護理路徑實施康復護理, 包括健康宣教、囑咐用藥以及必要的心理干預等, 觀察組參照臨床護理路徑實施康復護理, 具體實施路徑如下。
1.2.1 組建臨床護理路徑小組 抽調腦血管醫師、麻醉醫師、康復護理人員, 并進行明確細致的分工。之后依據患者具體情況及家屬要求搜索醫學數據庫關于急性腦卒中護理相關資料, 以患者為中心制定急性腦卒中患者臨床護理路徑,隨后編制臨床護理路徑表格, 內容包括病情評估、處置與手術、藥物、護理及健康教育、康復活動等。
1.2.2 具體護理內容 ①入院時, 向患者或家屬簡要介紹住院的環境、醫療設施的操作方法及住院期間的一些注意事項;②對住院的患者, 指導其平臥位休息, 并保持癱瘓肢體功能位。飲食方面, 前12~24 h絕對禁食, 對意識清醒患者予流質或半流質飲食, 吞咽困難者取坐位或高健側位, 定時做好生理護理, 預防壓瘡;③鼓勵患者進行肢體功能主動鍛煉、語言訓練、認知訓練等。出院前指導患者做好出院后的自我家庭護理, 包括飲食、生活、活動鍛煉、用藥的注意事項等, 強調堅持肢體和語言功能康復訓練以及定期復查。
1.2.3 臨床護理路徑表實施 參照之前編制的護理路徑表,護理人員根據表格嚴格執行表格內容, 對已執行項目劃鉤、簽名, 期間密切觀察實施過程中患者反應及病情變化, 在護理路徑表上進行記錄反饋;小組副組長對護理路徑表的實施情況及實施效果反饋進行檢查、評估, 監督表中內容的落實情況, 對出現問題的地方進行及時調整。患者出院前, 要對療效與設定的臨床護理路徑成效指標進行對照, 評價是否達到預期目標, 并做好記錄分析。
1.3 臨床護理路徑實施效果評價指標 評價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ADL評分、遵醫性、護理滿意度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分析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 計數資料采用(%)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的觀察組與行傳統護理路徑的對照組等指標上對比, 結果觀察組在護理后ADL評分、遵醫性、護理滿意度等指標上均優于對照組表現,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說明臨床護理路徑對提高急性腦卒中患者康復效果,干預患者心理狀況和疾病認知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詳見表1。
表1 兩組在護理后ADL評分、遵醫性、護理滿意度等3項指標比較情況[(±s), n (%)]

表1 兩組在護理后ADL評分、遵醫性、護理滿意度等3項指標比較情況[(±s), n (%)]
組別 例數 ADL評分 遵醫性 護理滿意度觀察組 40 63.25+17.58 37(92.5)35(87.5)對照組 32 41.62+18.23 26(81.3)25(78.1)P<0.05 <0.05 <0.05
腦卒中是腦血管疾病中治療效果和預后普遍較差的一種病癥, 患者日常生活和預后與護理有直接的關系, 護理效果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其死亡率和致殘率[2]。因此, 如何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來降低急性腦卒中患者死亡率和致殘率, 最大限度改善生活質量, 增強其生活自理能力一直是護理界研究的熱點。
臨床護理路徑是醫護人員對待定的診斷和手術最具體的、有預期結果的照顧計劃, 中心是以患者為本, 追求整體護理和循環護理, 這一全新的護理思路已在一些大醫院得以推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從實質上來看, 臨床護理路徑將醫、護、技、后勤等多部門納入到護理流程中, 通力協助使患者在最短時間內得到醫護, 加速患者康復, 減少了住院天數,從而降低了醫療費用, 患者因此從中得到實惠, 滿意度相應得到提高。另外, 從護理人員角色轉變來看, 臨床護理下,護士的主體性得到強調, 以往的被動護理轉為主動護理, 以往的單一執行醫囑變為有目的、有預見性地實施護理, 參與權和自主權得到尊重和發揮, 這樣護士能更多地參與到護理實踐中, 因尊重和參與帶來的工作滿足感和榮譽感轉化為良好的服務質量, 進而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不過, 從執行性和目的效果來說, 臨床護理路徑建基于護理人員良好的素質和執行力之上, 在整個臨床護理流程中, 護理人員的素質及對計劃的執行性決定了路徑實施的質量和最終的效果[3]。因此, 對護理人員來說, 不僅要掌握扎實護理知識技能, 還要涉獵其他方面的知識如營養學、衛生管理學、心理學等, 以提升自身綜合素養, 確保執行流程護理臨床的能力。
綜上所述, 在急性腦卒中康復護理中采取臨床護理路徑,能顯著起到促進康復、改善預后的作用, 從而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 可作為臨床護理類似腦血管疾病患者的首選護理模式。
[1]宋曉, 劉娜.急性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的早期康復護理.當代護士.專科版(下旬刊), 2013(8):123-124.
[2]何桂霞.臨床護理路徑在急性腦卒中患者康復護理中的應用.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3, 16(11):105-106.
[3]李銀玲, 劉秀芳.急性腦卒中吞咽功能障礙患者的康復護理.基層醫學論壇.2012, 16(24):3202-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