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城
(滁州學院,安徽 滁州 239000)
論高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王長城
(滁州學院,安徽 滁州 239000)
如何積極培育和踐行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新時期賦予高校立德樹人的新任務、新要求。高校要通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當代大學生自覺做到精神上有追求,追求中有升華,升華中能堅守,引導大學生確立正確的理想和目標,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高校 大學生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改革開放以來,由于受到不同文化思潮的影響,某些當代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過分對金錢向往、對地位崇拜、對社會漠視的現象,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認識發生了模糊。當代大學生是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支后備軍、預備隊,是實現中國夢的新生力量。如何做好當代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是擺在各高校面前的一個迫切而現實的問題。
當代大學生出生在多元文化并存發展的時代,大學生思想也呈現出紛繁復雜的傾向。由于家庭的政治地位、經濟地位、社會背景、家庭環境等方面存在差異,導致某些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出現與社會主流價值脫節現象。究其原因之一,是貧富差距導致的不思進取。改革開放30多年來,經過大浪淘沙,一批人成為了“土豪”,也有一批人被沖到了谷底,為自己的基本生存而不停地奔波。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影響,使某些大學生產生了不同的人生態度。貧困生、資助生面對現實悶不吭聲。前者是花錢如流水。這些大學生生活上沒有壓力,學習上沒有動力,思想上沒有分辨力,什么事都有父母擔著,導致學習草率應付,思想上不求進步;后者是處處精打細算。這些大學生由于家庭經濟條件、社會條件不如人,有的一邊學習,一邊還要勤工儉學,為自己的生活而奔波忙碌,有的大學生還要靠社會救助維持自己的學業,在同學中感覺低人一等,產生自卑心理,思想包袱重,心理壓力大。
(一)提高認識,明確思路。
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高校要將其納入學校政治思想教育計劃,其“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要在高校人才培養方案中具體體現出來。
(二)健全工作機制,確立領導責任。
高校要建立由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領導小組,每學期至少召開一到兩次專門工作會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同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工作同時部署,同時檢查,同時評估,同時獎懲。
(三)開展專職輔導,加強隊伍輪訓。
高校要落實按師生比1:200的比例配備專職輔導員,每個班配有兼職班主任或指導教師,細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考核指標,并納入獎勵、晉升、表彰體系。
在大學生中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時代的需要,是培養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接班人的一項重要工作,高校要適時總結一貫以來所采取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方法、步驟,創新工作方法,摒棄不合時宜的老舊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套路,因校制宜,因系制宜,探索出新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工作方法。
(一)加強自身學習,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高校輔導員是新時期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工作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之一,時代要求輔導員懂哲學、心理學、文學、藝術學,學會運用新媒體,不求精通,只求樣樣能懂。根據學校不同時期的需要,要配合團委、學生會等群團組織,引導學生站在精神追求和生命自覺的高度,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工作征文,組織文藝愛好者舉辦歌舞晚會,通過微博、微信、QQ群等媒介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交流討論等,力求跳出傳統,突破框框,積極探索適應學生特點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工作的方法、制度、措施等,以增強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創新性、實用性及有效性。
(二)樹立自身形象,率先垂范,正面引導。
高校輔導員應是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直接責任人,是學生的品行模范,要有一定的政治敏銳性,較高的思想政治覺悟,勤勉的工作作風,要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輔導員要以自己的學識、風范影響學生,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增強融入社會的本領。因此,輔導員要有責任擔當,要做到敬業、奉獻,以校為家,把學生當做朋友,經常開展交心活動,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根據他們的喜怒哀樂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1.要做學業上的“引領人”。輔導員是學業的過來人,有經歷,有經驗,要結合自己過去在學習中如何化解遇到的問題與學生共同分享,讓他們在學習上少走彎路。
3)我國政府提出了綠色建筑的獎勵辦法,如對達到國家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二星級以上建筑給予一定獎勵,并賦予財政、稅收、貸款及容積率等優惠政策及獎勵。但目前我國尚未形成完善的配套制度對該類優惠政策實施對其進行分別落實,建設單位對綠色建筑的投資建設力度不足,無吸引力,無法實現綠色建筑的市場化發展。
2.要做相處中的“真情人”。大學生年輕,思想活躍,富有活力,朝氣蓬勃,要同他們交朋友,不斷加深感情,要使他們把輔導員當成父母、姊妹、弟兄,要能聽到他們的悄悄話與心里話。
3.要做煩惱時的“出氣人”。年輕人都有喜怒哀樂的時候,這是自然規律。當他們遇到不順心事、煩惱事的時候,要敢于讓他們在面前發火、傾訴,對相對較為困難的群體,要體貼他們,關心他們,針對他們的實際,開展幫扶活動。
4.要做畢業生的“引線人”。平時要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對于學生尤其要及時引導他們入黨入團,公平、公正、公開評定獎助學金。要發揮輔導員接觸多、聯系廣的特點,為他們的就業當紅娘。即使學生就業了,還要與他們保持聯系溝通,適時解決大學生初入社會不適應的問題,不能把畢業生當成“嫁出門的姑娘,潑出門的水”看待,過河拆橋,不聞不問。
5.要做矛盾中的“調解人”。日常生活中,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難免在學習生活中產生矛盾,隔閡如何消除,矛盾如何化解,輔導員介于他們中間,要主動作為他們之間的調解人,多給他們一份愛心,一份真誠。
(三)利用多種平臺,開展活動,寓教于樂。
做好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要力避空洞的說教形式,要利用文藝晚會、演講會、新媒體等平臺形式多樣地加以詮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如根據大學生思想現狀,編寫歌舞等節目,把有著不同文藝愛好的大學生組織起來,利用五四、國慶、元旦等節日演出。圍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演講比賽,利用微博、微信、QQ群、Email等媒介開展社會主義價值觀教育討論活動,讓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例如,滁州學院在全國高校首開“微博與社交”課程,將新媒體微博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平臺與大學生進行互動,利用微博引導大學生們學習求知、關注時事、引導熱點,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及價值觀,使大學生在玩微博中受到啟發,受到教育。
(四)打造校園文化,創新載體,營造氛圍。
2.建立名人雕塑碑廊。校園內要建立名人雕塑及碑廊,營造出一種名人就在身邊,我要為社會作貢獻的氛圍,充分發揮校園文化育人樹人的作用。
3.開展校史陳列展覽。高校要有校史陳列室,要使大學生在幾年的大學生涯中感受到學校深厚的文化底蘊,人才輩出的搖籃,從而形成濃濃的校園情結。
(五)弘揚傳統文化,塑造典型,打造特色
我國具有五千多年悠久歷史的燦爛文化,各地傳統文化亦豐富多彩。高校要根據地方特色,把地方優秀的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結合起來,弘揚正氣。做到有創新,有品牌。滁州學院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把弘揚孝親文化作為立德樹人的重要一環來抓,樹立典型,加強宣傳,使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滁州學院2008級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的大學生方美嬌,高考前夕,哥哥患重病去世,在外打工的父親也因積勞成疾撒手人寰。為了恪守孝道,方美嬌至賢至孝竟把常年癱瘓臥床的母親帶到學校照顧。滁州學院領導得知這一情況后,不但在生活上給予大力照顧,還在全校宣傳方美嬌孝親敬老的感人事跡。通過宣傳引起了多家媒體的關注,新華社、人民網、《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安徽日報》和安徽電視臺等多家主流媒體先后對方美嬌進行了宣傳。2012年4月,方美嬌榮獲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被中央電視臺邀請參加2012年全國農民春節聯歡晚會,并授予 “全國鄉村道德模范”的稱號。
(一)開展“四個教育”。
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高校大學生重要的政治思想工作,關乎學生能否正確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大學生走上社會前的第一道過濾器,是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輸送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問題。因此,高校輔導員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不斷研究新形勢下大學生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開展“四個教育”。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宣傳教育;二是開展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黨史宣傳教育;三是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四是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講文明、講禮貌、講衛生、講秩序、講道德,做到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中國共產黨,引導大學生確立正確的理想和目標,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在理論上做好準備。
(二)提高主體素質。
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高校輔導員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高校輔導員義不容辭的責任。提高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首先要從提高主體素質抓起,要通過學習培訓等形式使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做到全面理解和把握。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利用典型引路,不斷提高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識。
(三)創新教育模式。
要轉變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觀念,利用新媒體、論壇等平臺,提高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滁州學院率先把微博引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工作中,通過舉辦微博沙龍、微博墻等創新模式,有效地激發了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興趣,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四)做到與時俱進。
要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活動。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不同時期有不同要求,要以與時俱進的態度,加強研究工作,通過舉辦論壇、峰會等形式,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效性研究,變枯燥為有味,變呆板為活躍,變被動為主動,真正使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取得成效。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要人們堅守最基本的道德底線,這個既厚重,又質樸的人生行為準則,是每個自然人最高素質的一種體現。因此,高校要通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當代大學生自覺做到精神上有追求,追求中有升華,升華中能堅守。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所做的一切都能與國家的前途、命運緊密結合起來。教育和引導大學生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積極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努力把高校打造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基地。
[1]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N].北京:人民日報,2013-12-24(1).
[2]李長春.全面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涵牢牢把握和諧文化的正確方向[J].北京:黨建,2007,1.
[3]劉云山.把握全局科學安排突出重點狠抓落實推動宣傳思想工作上質量上水平[J].北京:黨建,2007,1.
[4]劉云山.認真落實六中全會精神扎實推進和諧校園建設[J].北京:黨建,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