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倜
摘要:2010—2012年跟蹤調查了長白山區典型的4條公路,對其路域范圍的野生花卉資源進行了統計和性狀分析。結果表明:長白山區路域常見野生花卉有18科45種,種類比較豐富;部分路域野生花卉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可用作公路景觀綠化;野生花卉進行公路綠化應從安全、栽植方式、色彩搭配等方面滿足公路特點。利用野生花卉進行公路綠化具有很好的景觀價值和生態效益,但是目前相關的基礎研究還非常缺乏。
關鍵詞:長白山區公路;野生花卉資源;景觀綠化;生態旅游
土壤以暗棕色泰加林土為主,植被主要有以紅松為主的針闊混交林、以云冷杉為主的常綠針葉林及岳樺林等[1]。該地區是整個歐亞東大陸北半球上一個最大的種質植物基因庫,世界同緯度上溫帶生態系統和森林植物保存較完整的地區,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區域之一[2-4]。優越的自然環境條件和豐富的物種資源使得長白山區的野生花卉資源十分豐富,從早春到晚秋無論從個體還是群體,在不同的時間、地點和環境中都表現出不同風格的景觀效果。環境條件的優越及植物資源的豐富,使得長白山區成為野生花卉資源研究的重要區域。
公路路域別稱景觀生態學中的公路廊道,是指公路建設和運營過程中所改變和影響的地面自然帶狀空間,包括公路建筑設施、與公路產生相互作用和影響的自然生態系統相關區域[5]。從通常的公路綠化范圍來講,路域主要包括路面硬化區域外至征地界之間的范圍,包括土路肩、邊坡、排水溝等行車可視范圍,是路域景觀的主要載體。公路路域一般在工程后期會采取工程防護、噴播植草、自然恢復等方法進行綠化恢復,由于路域環境的水肥條件有限,造成綠化植物和本地植物之間強烈的競爭,形成較惡劣的路域環境條件,但是在長白山區的路域范圍內仍然可以觀察到一些自然生長的本地野生花卉。目前,關于野生花卉的資源調查[6-10]、引種馴化[11-12]、開發利用[13-14]等研究已經取得了較多的成果,但是關于公路路域范圍內野生花卉資源的相關研究仍處于空白狀態,與長白山區豐富的野生植物資源極不相稱,如果能夠摸清很多路域野生花卉特別是觀賞價值較高的野生花卉資源分布情況并加以開發利用,不僅可以豐富公路景觀綠化植物的種類選擇,還能推動和促進野生花卉育種工作的研究和發展,同時對長白山生態旅游的發展也大有裨益。
1研究方法
選擇長白山區區域范圍內的4條典型公路(表1)對路域范圍內(圖1)的野生花卉資源進行調查研究,調查時間為2010—2012年的初春(3月)至秋末(9月)。
2研究內容與結果分析
2.1長白山區路域野生花卉資源
據調查統計,長白山區公路路域常見的野生花卉共計45種,隸屬于18科,其中以菊科(9種)和豆科(8種)為主,分別占總數的20%和18%;其次是薔薇科、百合科、石竹科、毛茛科(各3種)等;主要為草本植物(39種),木本植物有5種,藤本植物有1種(表2)。根據已有研究結果[1]可知,長白山區主要野生草本花卉有98科315屬601種[5],路域范圍內的野生花卉種類能占科的16%、種的6%,其種類的多樣性不容忽視。
2.2路域野生花卉特征與景觀綠化用途
路域野生花卉中很多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如旋覆花、紫菀、翠菊、小萱草、卷丹、剪秋蘿等。對部分觀賞價值較高的路域野生花卉生物學特性及其在公路綠化中的作用進行分析[15-16]。
2.2.1旋覆花菊科多年生草本,高30~80 cm。莖直立,有長伏毛。單葉互生;無柄;葉片狹橢圓形,基部稍抱莖,葉下面有疏伏毛和腺點。頭狀花序,成疏散傘房狀;總苞半球形,總苞片5層;舌狀花黃色,頂端有3齒。花期7—8月,果期8—9月?;ㄆ陂L,花序大,花鮮黃可愛,可群植于邊坡和路側,形成群體景觀,可用于路側、服務區、互通等位置配植花境花壇。
2.2.2紫菀菊科多年生草本,高1 m,莖直立,紫紅色,具縱溝;上部分枝。葉卵狀披針形。頭狀花序多數,排成復傘房狀,有長梗;總苞半球形,綠微帶紫色,3層;舌狀花藍紫色,單性;管狀花黃色,兩性;聚藥雄蕊5枚。花期7—8月,果期9—10月?;ㄐ虼?,花多而密,色淡雅,藍紫色舌花與黃色管花互為襯托,異常美觀,可群植于邊坡和路側,形成群體景觀。
2.2.3翠菊菊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100 cm。莖直立,中部莖葉卵形,有狹翅,上部葉漸小。頭狀花序,單生于枝端,總苞半球形,總苞片3層;外圍雌花舌狀,多層,紫紅色,中央有多數桶狀兩性花。花期7—8月,果期9—10月。可用于路側、服務區、互通等位置配植花境花壇,也可成片栽植服務區等林下位置。
2.2.4側金盞花毛茛科多年生草本,高30 cm,根莖粗短,須根多。莖少分枝,基部有膜質鱗片。葉在花后伸展,葉片三角狀卵形,三回近羽狀細裂,最終裂片成披針形?;▎紊o頂,直徑3~4 cm;萼片長圓形,與花瓣近等長,內測黃色,外側淡綠紫色;花瓣10~20片,金黃色。聚合瘦果近球形,花柱宿存。花期4—5月,果期5—7月。冰雪初融開放??捎糜诜諈^、收費站等位置配植花境花壇。
2.2.5小萱草百合科多年生草本,高35~60 cm。根叢生,細長圓柱形。葉線形?;ㄇo由葉從抽出,花1~5朵,淡黃色,有香氣,下部筒狀,上部漏斗狀,裂片6個,內外2輪,脈紋網格狀;雄蕊、花柱皆伸出。蒴果橢圓形,花期6—7月,果期7—9月??捎糜诜諈^、互通等位置配植花境花壇。
2.2.6卷丹百合科多年生草本,高30~80 cm。鱗莖白色,由鱗片聚集而成,基部多數須根。莖直立,細圓柱形。葉互生,線性,邊緣稍卷,背有1條隆起脈?;▎我换驍刀浼煽偁罨ㄐ颍r紅色,下垂;花被片6片,向外反卷,有少數紫斑;雄蕊6個,花藥鮮紅色;雌蕊1個,子房圓柱形,柱頭3淺裂。蒴果長圓狀橢圓形?;ㄆ?—7月,果期8月??捎糜诜諈^、互通等位置配植花境花壇。
2.2.7石竹石竹科多年生草本,高30~60 cm。莖直立,分枝。單葉對生,狹披針形?;斏诜植娴闹Χ?,單生或對生或成圓錐狀聚傘花序;花下有4~6個苞片;萼筒圓筒形;花瓣5片,鮮紅色、白色或粉紅色,瓣片扁狀倒卵形;雄蕊10個;子房矩圓形,花柱2個,絲形;蒴果矩圓形。花期7—8月,果期8—9月??稍诠愤吰?、路側、互通、服務區等位置大面積種植,可用于路側、服務區、互通等位置配植花境花壇。
2.2.8紫花地丁堇菜科多年生草本,高7~15 cm。全株密被短白毛。根出葉叢生,上部兩側稍有翅;葉片舌狀。花兩側對稱,淡紫色;萼片5片,萼下具圓形附屬物;花瓣5片,圓筒形;子房上位,花柱1個,柱頭3裂;雄蕊5枚;蒴果橢圓形?;ㄆ?—6月,果期6—8月??稍诠愤吰隆⒙穫?、互通、服務區等位置大面積種植,可用于路側、服務區、互通等位置配植花境花壇。
2.2.9紫斑風鈴草桔梗科多年生草本,高40 cm以下。莖單一,上部分枝。基生葉有長柄;莖中上部葉有短柄或近無柄,卵形。單花頂生或數花生于上部葉腋,花大,鐘形,下垂;花萼5裂,有白毛;花冠5淺裂,花筒長鐘行,白色,有紫褐色斑點,有柔毛;雄蕊5枚,花絲有疏毛;子房下位,柱頭3裂;蒴果3瓣裂?;ㄆ?—8月,果期8—9月??捎糜诼穫?、服務區、互通等位置配植花境花壇。
2.2.10野火球豆科多年生草本,高30~60 cm,通常數莖叢生。莖直立,略成四棱形。掌狀復葉,通常具小葉5張;無柄。花序腋生或頂生,球形;花萼鐘狀;花冠淡紅色或紅紫色,較花萼長。蒴果?;ü?—10月?;ㄉt艷似火,球狀花序由5枚掌狀復葉烘托而出?;ㄆ诤荛L,是極好的地被植物,可在公路邊坡、互通、服務區等大面積種植。
2.2.11風毛菊菊科二年生草本。株高50~150 cm。莖直立,上部分枝?;~和下部葉有長柄,羽狀半裂或深裂;莖上部葉漸變小,羽狀分裂或全緣。頭狀花序,多數在莖頂排成密集的傘房狀。總苞筒狀,常紫色?;ü谧仙廴?枚,花柱長于雄蕊。瘦果,冠毛2層,外層糙毛狀,內層羽毛狀?;?、果期8—9月。花期長,花序大,花色艷而不俗,密集的傘房狀花序引人注目,可用于路側、服務區、互通等位置配植花境花壇,也可成片栽植服務區等林下位置。
2.2.12淺裂剪秋羅石竹科多年生草本。莖直立,單一或分枝。葉對生。聚傘花序頂生,通常3~7朵花,花大色艷,直徑3.5~5.0 cm;花瓣5片,橙紅色或淡紅色,瓣片倒心形,2淺裂;蒴果;花、果期7—9月。可用于路側、服務區、收費站、互通等位置布置花壇、花境。
2.2.13翅果唐松草毛茛科多年生草本。莖直立,葉為 3~4 回3出復葉,復聚傘花序傘房狀,具多數分枝;花萼淺紫色;無花瓣,雄蕊很多,瘦果倒卵形;花期6—8月,果期7—9月。多回3出復葉及紛繁密集的絲狀白花,是良好的觀花、觀葉植物。也可作花境、花壇點綴于路側、服務區、收費站、互通等位置。
2.2.14柳蘭柳葉菜科多年生草本,高80~150 cm;莖直立,不分枝。葉互生,披針形??偁罨ㄐ蝽斏?;苞片條形;花萼管附生在子房上,裂片4片,條狀披針形;花瓣4片,倒卵形,紫紅色;蒴果;種子很多,頂端有一叢長1~115 mm的白色叢毛?;ㄆ?—8月,果期8—10月。柳蘭花色鮮艷,花穗大而密集,花期長,花序挺直,可群植于邊坡和路側,形成群體景觀;柳蘭植株較高,宜作服務區、收費站、互通等花境的背景材料。
2.3路域野生花卉景觀綠化應用的原則
滿足公路行車安全是野生花卉景觀綠化的首要原則。路域野生花卉的重要景觀功能應有利于公路行車安全,主要是應用野生花卉色彩與人心里感受關系的特點,提升司機注意力,減少駕駛疲憊,增加行車安全[17]。例如,在彎道處、重要交通節點位置栽植色彩艷麗的野花加強視線引導和提示的作用,減少事故發生[17]。野生花卉造景的另一要點是景觀應與周圍環境逐漸過渡融合,以達到與大環境協調的效果[18]。
野生花卉首先是通過顏色給人直觀的感受,因此還要把握好色彩與人心里感受的關系。例如,冷暖色會帶給人平靜和奔放不同的心理感受。合理應用不同花卉色彩、背景色彩的對比與調和,營造和烘托特定的氛圍,并結合不同場合給人們帶來不同心理情感[19-21]。
野生花卉景觀綠化還要遵循師法自然的原則。自然狀態下,野生花卉隨機自然分布,沒有軸線及株行距,因此在種植形式上應參考植物自然生長的形式,提倡一種粗放管理的方法和追求自然天成效果的審美取向,欣賞植物野外自然生長的狀態和在設計上的自然隨意,看不出人為的干預,自然式種植方式與Robinson提出的“野生花園”的造景理念[22]有相同之處。因而公路沿線在種植面積和密度等方面應順應自然不能過大,避免規則式的人工形式出現,但種植點位和頻率上又要求有一定的人工干預,使整體景觀富于節奏變化,以符合公路線性特征以及滿足司乘人員的審美觀,使野生花卉起到對大環境進行點綴的主要作用[23-24]。此外,一般由于野生花卉根系淺、植株低矮,所以在種植位置的選擇上原則上應首先考慮地勢比較低緩、視野開闊的區域,以保證水分條件及良好的視域欣賞范圍,例如低緩的路塹、路堤邊坡及土路肩、路線彎道處或長直線處路側空地等,服務區、觀景臺、管理所、停車區等位置由于管養方便可以成片種植。
3結論與討論
3.1路域野生花卉觀賞性狀的多樣性
野生花卉是地方天然風景和植被的重要組成部分[25],是現有栽培花卉的祖先,也是豐富綠化種類和增加花卉新品種的重要種質資源。
3.1.1色彩豐富據調查,路域野生花卉五彩繽紛、色彩斑斕。除了常見的白、紅、粉、黃顏色外,比較少見的藍、紫、金黃色野生花卉也能夠在路域環境下生長,如藍色的長白棘豆、廣布野豌豆、東北龍膽等;藍紫色的紫菀、千屈菜、柳蘭等;金黃色的側金盞花、菊芋等。這些花色在公路景觀綠化中比較少見,在園林栽培上也是珍貴的材料。
3.1.2形態別致路域野生花卉具有各自獨特的花形、花姿和花序,如紫斑風鈴草似串串風鈴,龍膽似長矛,柳穿魚似魚。野生花卉還有著瓣化現象,許多花的觀賞部位不是花瓣,而是花萼、雄蕊的瓣化,如唐松草雖無花瓣,但有潔白的花絲;卷丹彎曲的花瓣和長長的花蕊非常吸引人。
3.1.3花期持久路域野生花卉從初春到秋末都有開放,例如冰雪初融的4月側金盞花頂冰開放;在春季開放的還有忍冬、刺梅薔薇、蒲公英等;6—8月為盛花期,絕大部分的路域野生花卉在此期間開放,也是公路景觀效果最佳的時期;在秋季還能綻放的有東北龍膽、白車軸草、大花剪秋羅等。
3.2路域野生花卉的公路綠化用途
根據不同野生花卉的生物學特性,可以在公路的不同位置如中分帶、邊坡、互通立交、服務區等進行公路景觀綠化,以提高公路景觀綠化效果,減少人工養護管理的成本。
3.2.1中分帶中分帶種植花灌木如東北山梅花、珍珠梅、胡枝子等起到防眩和美化的作用,地被采用白色、淡紫色為主的低矮野生草本花卉作為中分帶鑲邊,營造整體和諧的視覺感受,如白車軸草、紫花地丁、一年蓬等。
3.2.2邊坡可以采用大面積種植、自然式群植等方式對邊坡進行綠化,如在低緩邊坡可以大面積使用旋覆花、紫菀、翠菊、東北蒲公英、白車軸草、大花剪秋蘿、淺裂剪秋蘿等較低矮的野生花卉進行綠化,營造地面滿鋪的整體效果;坡度較大的邊坡可以使用柳蘭、翅果唐松草、風毛菊等植株較高的種類進行自然式群植,點綴邊坡。
3.2.3路側平臺路側平臺緊鄰路面,地勢平緩,易成為視覺焦點,可以參考園林花境花壇的布置手法,并結合公路自然式種植的要求進行綠化,如紫花地丁+柳蘭+一年蓬、長白棘豆+柳穿魚+紫菀、側金盞菊+毛百合+翠菊、興安黃芪+廣布野豌豆+紫菀等多種草本綠化的方案;也可采用灌木+地被的搭配方式,如珍珠梅+藍萼香茶菜+小萱草、東北山梅花+柳蘭+山飛蓬、刺玫薔薇+淺裂剪秋蘿+黃芩、胡枝子+大花剪秋蘿+東北龍膽等方式。
3.2.4互通、服務區、收費站應根據互通、服務區、收費站的建筑特色來采取不同的野生花卉進行花境花壇、片植、群植等綠化方式,由于該區域管理養護比較便捷,大部分的野生花卉都能夠采用。
3.3引種栽培與繁殖
公路路域野生花卉有強健的生態適應性和抗逆性,在長期的生物進化中,對當地的氣候條件、土壤條件等生態環境已有很好的適應性[26],加上自然生境與引入地條件接近,經過簡單的引種栽培和繁殖,即可迅速成為公路景觀綠化的候選種。例如,一些學者已經在長白山區對本地一些野生花卉種類進行了栽培繁殖工作[27-29],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4路域野生花卉公路綠化的問題與建議
使用當地野生花卉進行公路綠化,不僅能夠充分開發和保護當地潛在的野花資源,有效降低使用外來種綠化可能帶來的生物入侵,而且養護成本較低,管理以粗放式管理為主,減少了人力投入。因此,利用野花進行公路綠化理論上是可行的且很有必要,但是目前國內鮮有公路綠化工程進行實踐應用,根據長期公路綠化工程實踐和經驗總結可知,野生花卉公路綠化利用主要面臨以下突出問題,亟待解決。
4.1基礎研究缺乏
目前,國內大部分地區對野生花卉的相關基礎研究不夠,尤其是關于公路綠化需要的特殊野生花卉品種的選育何栽培等研究。據統計,我國已被引種利用的野生花卉不足1/3,眾多野生花卉還處于自生自滅的狀態[30]。經分析發現,這主要是由于公路綠化投入和收益不成比例。研究周期長、風險高、成果轉化慢,幾乎沒有專項資金投入,從而造成基礎研究嚴重滯后,野生資源保護和開發力度不夠,外來速生綠化種泛濫,最終易造成生態災難。
4.2種子資源獲取難
由于自然分布的野生花卉一般規模小且分散,進行種子采集比較困難,往往需要投入較大的人力和物力。目前,公路綠化施工慣用外來速生草種進行快速綠化,對包括當地野生花卉在內的當地種需求量幾乎沒有,造成野生種一般在苗圃栽培很少,種子和苗木很難獲取,公路綠化中無法大規模使用。據研究,速生草本植物存在生命周期短、根系淺等限制,往往幾年后群落退化嚴重,景觀效果差,致使公路綠化缺乏可持續性效果[31]。
長白山地區具有得天獨厚的野生花卉種質資源條件,適宜的氣候和肥沃的土壤也非常適合野生花卉的生長,即使在條件惡劣的路域環境下也有較多具有觀賞價值的種類,這些種類是花卉商品生產的重要條件,是培育觀賞價值高、抗性強的公路綠化新品種的重要來源。這些種類雖然可以直接應用于公路綠化,但是仍需要引種馴化和繁殖,才能完全適應公路路域環境特點并進行商品化生產。筆者通過現場調查以及對其生態學和生物學特性的綜合研究,初步確定了以上具有開發利用前景的路域野生花卉,但是這還不完善,需要建立長白山區當地完整的野生植物資源數據庫,以摸清當地野生植物情況,為公路綠化種類提供更豐富的材料。當地政府應聯合科研院所投入專項資金進行本地野生綠化植物種子的采集、引種、馴化、培育、改良等一系列基礎研究,建立專門的公路綠化種子資源庫,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有計劃有步驟地開發利用寶貴的野生資源,使其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周繇. 長白山區野生草本觀賞花卉調查[J]. 廣西植物,2004,24(6):515-523.
[2]周繇. 長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觀賞植物資源及其多樣性[J]. 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04,32(6):45-50.
[3]周繇. 長白山區野生木本觀賞樹木調查[J]. 浙江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2004,30(5):524-535.
[4]周繇. 長白山區珍稀瀕危植物的現狀與保護[J]. 浙江林學院學報,2004,21(3):263-268.
[5]林才奎,周曉航,夏振軍. 公路生態工程學[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6]謝曉蓉,陳葉,劉金榮. 祁連山野生花卉資源及其開發利用[J]. 水土保持通報,2003,23(1):76-78.
[7]尹衍峰,彭春生. 百花山野生花卉資源的開發利用[J]. 中國園林,2003,19(8):72-74.
[8]李曉賢,陳文允,管開云,等. 滇西北野生觀賞花卉調查[J]. 云南植物研究,2003,25(4):435-446.
[9]張海洋,徐秀芳. 三江平原地區野生觀賞植物資源及利用[J]. 北方園藝,2004(6):46-47.
[10]劉曉鈴,謝樹蓮. 山西歷山自然保護區野生觀賞植物研究[J]. 山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28(2):189-191.
[11]王美仙. 北京野生花卉的應用現狀及引種試驗[J]. 江蘇農業科學,2011,39(2):282-284.
[12]李銀華,黃印冉. 珍稀野生花卉翠雀的引種選育研究[J]. 北方園藝,2012(16):49-50.
[13]孫靜清. 野生花卉歪頭菜播種繁育技術研究[J]. 北方園藝,2012(10):76-77.
[14]孫偉. 野生柳穿魚扦插繁殖技術研究[J]. 中國農學通報,2010,26(13):298-301.
[15]柏廣新. 中國長白山野生花卉[M]. 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3.
[16]祝廷成,嚴仲鎧,周守標. 中國長白山植物[M]. 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17]王丹,孟強. 高速公路生態景觀林帶設計模式綜述[J]. 公路,2013(4):196-200.
[18]湯振興. 與沿線景觀協調的公路景觀設計——以美國Ⅰ-15公路景觀設計為例[J]. 安徽農業科學,2011,39(13):7890-7893.
[19]李志強. 淺談園林植物設計中的色彩應用與人的情感心理[J]. 四川林業科技,2006,27(3):76-78.
[20]伍曉華,趙廣勝. 園林花卉配置的色彩設計藝術探討[J]. 河北林業科技,2009(4):70-70,76.
[21]王鈺. 園林花卉植物色彩及配置藝術探討[J]. 林業調查規劃,2004,29(z1):170-172.
[22]尹豪. 吹起自然化種植的號角——威廉姆·羅賓遜及其野生花園[J]. 中國園林,2013(3):87-89.
[23]張瑞陽. 淺議植物配置的藝術構圖[J]. 安徽農學通報,2007,13(24):71-72,104.
[24]陸東芳. 淺談園林植物配置的藝術手法[J]. 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9(6):94-96.
[25]陳俊愉. 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觀賞園藝卷[M]. 北京:農業出版社,1996:78-477.
[26]趙九洲,郭紹霞. 野生花卉在我國北方園林中的應用研究[J].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4(1):84-88.
[27]楊艷清. 野生花卉毛百合有性繁殖技術[J]. 北方園藝,2006(5):156-157.
[28]楊艷清. 長白山野生花卉溪蓀種子繁殖技術[J]. 中國種業,2006(7):53-54.
[29]韓梅,楊利民,劉敏莉. 吉林省野生早春草本花卉資源的篩選[J]. 中國野生植物資源,1997,16(4):22-23.
[30]洪麗,龐松齡. 中國野生花卉的開發及產業可持續發展探討[J]. 北方園藝,2008(7):108-110.
[31]陸旭東,陳建業,韓繼國,等. 長白山區公路風化巖邊坡客土噴播技術研究[J]. 公路,2009(10):216-221.王麗英,蔡建國,臧毅,等. 不同生根劑對北美冬青嫩枝扦插生根的影響[J]. 江蘇農業科學,2014,42(9):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