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探討不同鹽度對脊尾白蝦的生長、攝食及飼料轉化率的影響,設置0、1%、2%、3%、4%等5個鹽度梯度,檢測存活率、體重增長量、攝食率、特定生長率、餌料轉化率等指標。結果表明,隨著鹽度增加,脊尾白蝦的存活率、特定生長率、攝食率和餌料轉化率等指標先升高后降低。鹽度在0~2%時,各指標不斷升高;鹽度在2%~3%時,各指標變化不大;鹽度在3%~4%時,各指標不斷降低。說明鹽度2%~3%更有利于脊尾白蝦的生長及餌料利用。
關鍵詞:脊尾白蝦;鹽度;攝食率;特定生長率;存活率;餌料轉化率
中圖分類號: S917.4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14)09-0191-02
收稿日期:2013-12-06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號:31101916);山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蝦蟹類創新團隊項目(編號:SDAIT-15-011);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編號:ZR2010CM060);青島農業大學大學生創新項目(編號:2012 & 2013)。
作者簡介:李玉全(1978—),男,山東昌樂人,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水生生物生理生態與增養殖研究。E-mail:jiangfangqian@163.com。脊尾白蝦(Palaemon carincauda)隸屬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甲殼綱(Curstaeea)十足目(Deeapoda)游泳亞目(Natantia)長臂蝦科(Palaemonidae)長臂蝦屬(Palaemon)白蝦亞屬(Exopalaemon),是熱溫帶海區底棲蝦類,以黃渤海自然資源量最高,是我國特有的經濟蝦類之一,產量僅次于中國對蝦和中國毛蝦[1],是一種廣溫、廣鹽、雜食性、繁殖能力強的中型經濟蝦類[2]。脊尾白蝦肉質細嫩,味道鮮美,除供鮮食外,還可加工成海米,因其呈金黃色,故有“金鉤蝦米”之稱;其卵可制成蝦籽,性腺可干制成蝦腦,是上乘的海味品和出口創匯佳品。脊尾白蝦易于養殖及加工儲藏,產品銷路好,養殖成本低、收益高,目前已成為池塘多茬單養、魚蝦貝類混養及對蝦塘秋冬養殖的重要品種[3]。
鹽度是非常容易變化的水質因子,也是影響水生動物生長和存活最重要的環境因子之一。不同季節、不同海區的海水鹽度差異較大。關于鹽度對蝦類的影響前人已做過大量報道,涉及到凡納濱對蝦、中國對蝦、斑節對蝦、日本囊對蝦、羅氏沼蝦等多個種類,包括生長、存活、餌料利用、酶活、分子等多個指標,但在脊尾白蝦上相關研究工作較少。本研究探討鹽度對脊尾白蝦的存活率、特定生長率、攝食率、餌料轉化率等的影響,旨在通過檢測不同鹽度下脊尾白蝦的各生長指標,分析其適宜鹽度范圍,以進一步了解脊尾白蝦的生物學特性,為脊尾白蝦的養殖提供理論參考和技術規范。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試驗于2012年3—4月在青島農業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開放實驗室進行。所用試驗材料為來自膠州灣近岸的野生群體,試驗前暫養7 d。試驗期間水溫為自然水溫,所用海水為天然海水,鹽度(3±0.2)%,pH值7.9±0.5。
1.2方法
1.2.1餌料溶失率測定試驗于泡沫箱中進行,設置0、1%、2%、3%、4%共5個鹽度梯度,每個梯度設3個重復,分別稱取10 g餌料,記作m0,放入不同處理中,浸泡 1.5 h,收集殘餌于70 ℃條件下烘干至恒重,記作m1,以此計算餌料在海水中的溶失率。
1.2.2試驗設置與數據測定于泡沫箱中注水4 L,設置0、1%、2%、3%、4%共5個鹽度梯度,每個處理設3個平行組,每個處理放入脊尾白蝦20尾。試驗前將脊尾白蝦生存鹽度以0.4%/d(鹽度高于1%時)、0.15%/d(鹽度低于1%時)的速度調整至設計水平,并在試驗前停食1 d,以排空腸胃中的糞便。各試驗組連續充氣,鹽度調整所用的淡水為經曝氣1 d的自來水,高鹽度組用水為自然海水加海水素配制而成。每天投喂2次(05:30、17:30),日投喂量為脊尾白蝦濕質量的8%,每天換水50%;每天于07:00和10:00收集殘餌2次,然后烘干稱重后保存,以確定攝食量;每隔10 d測定1次體長和體質量,計算生長速度和存活率等。試驗結束時測定其體長和體質量,以計算特定生長率、存活率等指標。
分別稱取10 g餌料和隨機挑選20尾脊尾白蝦,稱重后在70 ℃條件下烘干至恒重,以估算試驗開始時的餌料和脊尾白蝦的干質量(g)、水分含量(g),重復3次。隨機挑選60尾脊尾白蝦,稱量濕質量,以計算開始時的規格。
1.3數據統計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鹽度對脊尾白蝦生長的影響
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鹽度梯度處理下餌料的溶失率存在顯著差異(P<0.05),且隨著鹽度升高,餌料的溶失率不斷降低。在鹽度為0時,餌料的溶失率最高,達到11.46%;而鹽度為4%時,溶失率最低,為6.07%。
表1不同鹽度下餌料的溶失率
鹽度(%)溶失率(%)011.46±0.46a111.00±0.40a28.22±0.51b36.90±0.23c46.07±0.23d注:同列數據后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下表同。
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鹽度梯度處理下脊尾白蝦的特定生長率存在顯著差異(P<0.05),且隨著鹽度升高,脊尾白蝦的特定生長率先升高后降低。鹽度為0~2%時,脊尾白蝦的特定生長率不斷升高;鹽度為2%~3%時,脊尾白蝦的的特定生長率變化不大;鹽度為 3%~4% 時,特定生長率迅速降低,且在鹽度為4%時達到最低值(0.97%),最高值出現在鹽度為2%處理組(7.40%)。
2.2鹽度對脊尾白蝦存活率的影響
由表3可以看出,在0~4%的鹽度梯度處理下脊尾白蝦的存活率存在顯著差異(P<0.05),且隨著鹽度升高,脊尾白蝦的存活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變化趨勢。鹽度為0~2%時存活率不斷升高,鹽度為2%~3%時存活率變化不大,鹽度為3%~4%時存活率不斷降低。鹽度為2%時存活率達到最高值(76.65%),鹽度為4%時存活率出現最低值(6.65%)。endprint
2.3鹽度對脊尾白蝦攝食的影響
由表4可以看出,在不同鹽度梯度處理下,脊尾白蝦的攝食率存在顯著差異(P<0.05),且隨著鹽度升高,脊尾白蝦的攝食率先升高后降低。鹽度為0~1%時,攝食率逐漸升高;鹽度為1%~4%時,攝食率不斷降低,最低值出現在鹽度為4%時(0.47%),最高值出現在鹽度為1%時(1.16%)。從變化速度上來看,鹽度為0~2%時攝食率變化緩慢,鹽度為 3%~4% 時攝食率變化最快。
3結論與討論
鹽度是一種滲透調節因子,當水生動物生活在不適的鹽度環境中會產生應激反應,消耗額外的能量以維持體內外的滲透平衡,從而影響其生長、存活等。這種影響已被申玉春等諸多學者在中國明對蝦、凡納濱對蝦、斑節對蝦、脊尾白蝦的研究[4-8]中所證實。申玉春等認為,凡納濱對蝦生長的最適鹽度在2.2%左右,鹽度為3%時,餌料轉化率最高[4]。王興強等研究發現,凡納濱對蝦在鹽度為2%時特定生長率最高[9-10]。殷為等分析了鹽度3%、4.5%條件下凡納濱對蝦、中國明對蝦和斑節對蝦養殖10周的生長情況,發現凡納濱對蝦和中國明對蝦在鹽度為3%、4.5%處理下生長不存在顯著差異,而斑節對蝦在鹽度為4.5%處理體質量特定增長率顯著高于鹽度3%處理[5]。楊其彬等研究發現,斑節對蝦鹽度2%、2.5%時特定增長率和餌料轉化率最高,認為斑節對蝦養殖的適宜鹽度為2%~3%[11]。張瑞標等研究發現,中國明對蝦在鹽度為3%時成活率最高,鹽度為2.3%時生長最快,其次是1.5%、3%鹽度組,分析認為中國明對蝦的最佳養殖鹽度是2.3%左右[12]。王興強等分析了低鹽度處理(0、0.3%、0.6%、0.9%)對脊尾白蝦生長性能的影響,發現脊尾白蝦的特定生長率、成活率及餌料轉化率隨鹽度升高而升高[8]。本研究發現,脊尾白蝦在不同鹽度下的存活率從大到小依次為2%>3%>1%>0>4%,特定生長率表現為2%>3%>1%>0>4%,攝食率表現為2%>1%>0>3%>4%,食物轉化率表現為3%>2%>4%>1%>0??梢娂刮舶孜r在鹽度 2%~3%范圍內生長性能最好,這與前人在凡納濱對蝦、中國明對蝦、斑節對蝦上的報道[4-5,9-12]一致,但與殷為等的結
果[5]存在一定差異,其原因有待于進一步分析。
參考文獻:
[1]梁象秋,李亞娟,周昭曼. 脊尾白蝦的幼體發育[J]. 水產學報,1988,12(2):157-168.
[2]劉瑞玉. 中國北部的經濟蝦類[M]. 北京:中國科學出版社,1955:48-49.
[3]李明云. 池養脊尾白蝦的繁殖、生長及其最大持續輪捕量的初步探討[J]. 水產學報,1994,18(2):85-92.
[4]申玉春,陳作洲,劉麗,等. 鹽度和營養對凡納濱對蝦蛻殼和生長的影響[J]. 水產學報,2012,36(2):290-299.
[5]殷為,隋麗英. 鹽度對凡納濱對蝦、中國明對蝦和斑節對蝦仔蝦生長和存活的影響[J]. 天津科技大學學報,2012,27(1):23-26.
[6]戴習林,張立田,臧維玲,等. Ca2+、Mg2+、鹽度對凡納濱對蝦存活、生長及風味的影響[J]. 水產學報,2012,36(6):914-921.
[7]侯文杰,臧維玲,劉永士,等. 鹽度及Ca2+與Mg2+含量對凡納濱對蝦生長及蝦體鈣鎂含量的影響[J]. 江蘇農業科學,2012,40(3):193-196.
[8]王興強,曹梅. 低鹽和低溫對脊尾白蝦生長和能量收支的影響[J]. 水生態學雜志,2010,3(2):66-71.
[9]王興強,曹梅,馬甡,等. 鹽度對凡納濱對蝦存活、生長和能量收支的影響[J]. 海洋水產研究,2006,27(1):8-13.
[10]王興強,曹梅,馬甡,等. 鹽度對南美白對蝦的生長及生化成分的影響[J]. 海洋水產研究,2006,27(1):8-13.
[11]楊其彬,葉樂,溫為庚,等. 鹽度對斑節對蝦蛻殼、存活、生長和飼料轉化率的影響[J]. 南方水產,2008,4(1):16-21.
[12]張瑞標,羅坤,王浩,等. 鹽度對中國對蝦“黃海2號”幼蝦生長與存活的影響[J]. 大連海洋大學學報,2013,28(4):347-349.彭浩,陳文強,鄧百萬,等. 陜南10種黑木耳主要栽培種酯酶同工酶的研究[J]. 江蘇農業科學,2014,42(9):193-196.endprint
2.3鹽度對脊尾白蝦攝食的影響
由表4可以看出,在不同鹽度梯度處理下,脊尾白蝦的攝食率存在顯著差異(P<0.05),且隨著鹽度升高,脊尾白蝦的攝食率先升高后降低。鹽度為0~1%時,攝食率逐漸升高;鹽度為1%~4%時,攝食率不斷降低,最低值出現在鹽度為4%時(0.47%),最高值出現在鹽度為1%時(1.16%)。從變化速度上來看,鹽度為0~2%時攝食率變化緩慢,鹽度為 3%~4% 時攝食率變化最快。
3結論與討論
鹽度是一種滲透調節因子,當水生動物生活在不適的鹽度環境中會產生應激反應,消耗額外的能量以維持體內外的滲透平衡,從而影響其生長、存活等。這種影響已被申玉春等諸多學者在中國明對蝦、凡納濱對蝦、斑節對蝦、脊尾白蝦的研究[4-8]中所證實。申玉春等認為,凡納濱對蝦生長的最適鹽度在2.2%左右,鹽度為3%時,餌料轉化率最高[4]。王興強等研究發現,凡納濱對蝦在鹽度為2%時特定生長率最高[9-10]。殷為等分析了鹽度3%、4.5%條件下凡納濱對蝦、中國明對蝦和斑節對蝦養殖10周的生長情況,發現凡納濱對蝦和中國明對蝦在鹽度為3%、4.5%處理下生長不存在顯著差異,而斑節對蝦在鹽度為4.5%處理體質量特定增長率顯著高于鹽度3%處理[5]。楊其彬等研究發現,斑節對蝦鹽度2%、2.5%時特定增長率和餌料轉化率最高,認為斑節對蝦養殖的適宜鹽度為2%~3%[11]。張瑞標等研究發現,中國明對蝦在鹽度為3%時成活率最高,鹽度為2.3%時生長最快,其次是1.5%、3%鹽度組,分析認為中國明對蝦的最佳養殖鹽度是2.3%左右[12]。王興強等分析了低鹽度處理(0、0.3%、0.6%、0.9%)對脊尾白蝦生長性能的影響,發現脊尾白蝦的特定生長率、成活率及餌料轉化率隨鹽度升高而升高[8]。本研究發現,脊尾白蝦在不同鹽度下的存活率從大到小依次為2%>3%>1%>0>4%,特定生長率表現為2%>3%>1%>0>4%,攝食率表現為2%>1%>0>3%>4%,食物轉化率表現為3%>2%>4%>1%>0。可見脊尾白蝦在鹽度 2%~3%范圍內生長性能最好,這與前人在凡納濱對蝦、中國明對蝦、斑節對蝦上的報道[4-5,9-12]一致,但與殷為等的結
果[5]存在一定差異,其原因有待于進一步分析。
參考文獻:
[1]梁象秋,李亞娟,周昭曼. 脊尾白蝦的幼體發育[J]. 水產學報,1988,12(2):157-168.
[2]劉瑞玉. 中國北部的經濟蝦類[M]. 北京:中國科學出版社,1955:48-49.
[3]李明云. 池養脊尾白蝦的繁殖、生長及其最大持續輪捕量的初步探討[J]. 水產學報,1994,18(2):85-92.
[4]申玉春,陳作洲,劉麗,等. 鹽度和營養對凡納濱對蝦蛻殼和生長的影響[J]. 水產學報,2012,36(2):290-299.
[5]殷為,隋麗英. 鹽度對凡納濱對蝦、中國明對蝦和斑節對蝦仔蝦生長和存活的影響[J]. 天津科技大學學報,2012,27(1):23-26.
[6]戴習林,張立田,臧維玲,等. Ca2+、Mg2+、鹽度對凡納濱對蝦存活、生長及風味的影響[J]. 水產學報,2012,36(6):914-921.
[7]侯文杰,臧維玲,劉永士,等. 鹽度及Ca2+與Mg2+含量對凡納濱對蝦生長及蝦體鈣鎂含量的影響[J]. 江蘇農業科學,2012,40(3):193-196.
[8]王興強,曹梅. 低鹽和低溫對脊尾白蝦生長和能量收支的影響[J]. 水生態學雜志,2010,3(2):66-71.
[9]王興強,曹梅,馬甡,等. 鹽度對凡納濱對蝦存活、生長和能量收支的影響[J]. 海洋水產研究,2006,27(1):8-13.
[10]王興強,曹梅,馬甡,等. 鹽度對南美白對蝦的生長及生化成分的影響[J]. 海洋水產研究,2006,27(1):8-13.
[11]楊其彬,葉樂,溫為庚,等. 鹽度對斑節對蝦蛻殼、存活、生長和飼料轉化率的影響[J]. 南方水產,2008,4(1):16-21.
[12]張瑞標,羅坤,王浩,等. 鹽度對中國對蝦“黃海2號”幼蝦生長與存活的影響[J]. 大連海洋大學學報,2013,28(4):347-349.彭浩,陳文強,鄧百萬,等. 陜南10種黑木耳主要栽培種酯酶同工酶的研究[J]. 江蘇農業科學,2014,42(9):193-196.endprint
2.3鹽度對脊尾白蝦攝食的影響
由表4可以看出,在不同鹽度梯度處理下,脊尾白蝦的攝食率存在顯著差異(P<0.05),且隨著鹽度升高,脊尾白蝦的攝食率先升高后降低。鹽度為0~1%時,攝食率逐漸升高;鹽度為1%~4%時,攝食率不斷降低,最低值出現在鹽度為4%時(0.47%),最高值出現在鹽度為1%時(1.16%)。從變化速度上來看,鹽度為0~2%時攝食率變化緩慢,鹽度為 3%~4% 時攝食率變化最快。
3結論與討論
鹽度是一種滲透調節因子,當水生動物生活在不適的鹽度環境中會產生應激反應,消耗額外的能量以維持體內外的滲透平衡,從而影響其生長、存活等。這種影響已被申玉春等諸多學者在中國明對蝦、凡納濱對蝦、斑節對蝦、脊尾白蝦的研究[4-8]中所證實。申玉春等認為,凡納濱對蝦生長的最適鹽度在2.2%左右,鹽度為3%時,餌料轉化率最高[4]。王興強等研究發現,凡納濱對蝦在鹽度為2%時特定生長率最高[9-10]。殷為等分析了鹽度3%、4.5%條件下凡納濱對蝦、中國明對蝦和斑節對蝦養殖10周的生長情況,發現凡納濱對蝦和中國明對蝦在鹽度為3%、4.5%處理下生長不存在顯著差異,而斑節對蝦在鹽度為4.5%處理體質量特定增長率顯著高于鹽度3%處理[5]。楊其彬等研究發現,斑節對蝦鹽度2%、2.5%時特定增長率和餌料轉化率最高,認為斑節對蝦養殖的適宜鹽度為2%~3%[11]。張瑞標等研究發現,中國明對蝦在鹽度為3%時成活率最高,鹽度為2.3%時生長最快,其次是1.5%、3%鹽度組,分析認為中國明對蝦的最佳養殖鹽度是2.3%左右[12]。王興強等分析了低鹽度處理(0、0.3%、0.6%、0.9%)對脊尾白蝦生長性能的影響,發現脊尾白蝦的特定生長率、成活率及餌料轉化率隨鹽度升高而升高[8]。本研究發現,脊尾白蝦在不同鹽度下的存活率從大到小依次為2%>3%>1%>0>4%,特定生長率表現為2%>3%>1%>0>4%,攝食率表現為2%>1%>0>3%>4%,食物轉化率表現為3%>2%>4%>1%>0??梢娂刮舶孜r在鹽度 2%~3%范圍內生長性能最好,這與前人在凡納濱對蝦、中國明對蝦、斑節對蝦上的報道[4-5,9-12]一致,但與殷為等的結
果[5]存在一定差異,其原因有待于進一步分析。
參考文獻:
[1]梁象秋,李亞娟,周昭曼. 脊尾白蝦的幼體發育[J]. 水產學報,1988,12(2):157-168.
[2]劉瑞玉. 中國北部的經濟蝦類[M]. 北京:中國科學出版社,1955:48-49.
[3]李明云. 池養脊尾白蝦的繁殖、生長及其最大持續輪捕量的初步探討[J]. 水產學報,1994,18(2):85-92.
[4]申玉春,陳作洲,劉麗,等. 鹽度和營養對凡納濱對蝦蛻殼和生長的影響[J]. 水產學報,2012,36(2):290-299.
[5]殷為,隋麗英. 鹽度對凡納濱對蝦、中國明對蝦和斑節對蝦仔蝦生長和存活的影響[J]. 天津科技大學學報,2012,27(1):23-26.
[6]戴習林,張立田,臧維玲,等. Ca2+、Mg2+、鹽度對凡納濱對蝦存活、生長及風味的影響[J]. 水產學報,2012,36(6):914-921.
[7]侯文杰,臧維玲,劉永士,等. 鹽度及Ca2+與Mg2+含量對凡納濱對蝦生長及蝦體鈣鎂含量的影響[J]. 江蘇農業科學,2012,40(3):193-196.
[8]王興強,曹梅. 低鹽和低溫對脊尾白蝦生長和能量收支的影響[J]. 水生態學雜志,2010,3(2):66-71.
[9]王興強,曹梅,馬甡,等. 鹽度對凡納濱對蝦存活、生長和能量收支的影響[J]. 海洋水產研究,2006,27(1):8-13.
[10]王興強,曹梅,馬甡,等. 鹽度對南美白對蝦的生長及生化成分的影響[J]. 海洋水產研究,2006,27(1):8-13.
[11]楊其彬,葉樂,溫為庚,等. 鹽度對斑節對蝦蛻殼、存活、生長和飼料轉化率的影響[J]. 南方水產,2008,4(1):16-21.
[12]張瑞標,羅坤,王浩,等. 鹽度對中國對蝦“黃海2號”幼蝦生長與存活的影響[J]. 大連海洋大學學報,2013,28(4):347-349.彭浩,陳文強,鄧百萬,等. 陜南10種黑木耳主要栽培種酯酶同工酶的研究[J]. 江蘇農業科學,2014,42(9):193-19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