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偉峰
[摘要] 目的 探討早期腸內營養(EN)支持對重癥監護病房(ICU)患者免疫功能的景程。 方法 選取ICU患者49例,對其EN治療前后營養指標及免疫指標變化情況,并與同期來我院體檢的健康者作為對照。 結果 EN支持后,觀察組CD3+、CD4+淋巴細胞亞群水平以及 CD4+/CD8+比值均高于治療前和正常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IgG、IgA、IgM的濃度均高于支持前(P<0.05),但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早期腸內營養支持有助于改善ICU患者的營養狀況,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方面,值得臨床廣泛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腸內營養;ICU;營養狀況;免疫功能
[中圖分類號] R459.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06(a)-0163-02
重癥監護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醫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所收治的患者均病情危重,進食困難,ICU患者營養狀況及免疫功能下降顯著,需要及時給予營養支持治療。臨床調查結果顯示[1],早期腸內營養(Eeneral nutritio,EN)支持可迅速改善患者營養狀況,已成為臨床用于改善ICU患者營養狀況的主流趨勢。研究發現,ICU護理質量與危重癥患者搶救成功關系密切[2]。因而,合理調配ICU護理人員,提高護理質量,有效避免安全隱患在ICU患者治療及護理中具有重要價值。該研究以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間該研究收治的49例ICU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早期EN支持治療,重點探討EN對ICU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ICU患者49例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采用EN治療。男31例,女18例,年齡40~75歲,平均(57.15±5.01)歲;原發疾病:胃癌13例,肺癌11例,重癥胰腺炎10例,肝癌9例,肋骨骨折3例,顱腦2例,四肢骨折1例,將其作為觀察組。另選取同期來我院體檢中心的健康體檢者5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齡40~75歲,平均年齡為(55.73±6.62)歲。
1.2 方法
觀察組患者采用持續滴注法經空腸管滴入EN液為整蛋白型營養流食。能量供給均參照“允許性低熱量”原則[3],首日給予營養流質500 mL,通過營養泵以20 mL/h勻速滴注,適應后逐漸增至100 mL/h。定期檢查胃排空情況,監測胃殘余量,若<150 mL,第2天可增至1 000 mL。3~5 d后,根據病人需要量增加至1 500~2000 mL,12~24 h持續緩慢滴注,腸功能恢復后經口少量飲水。滴注至第7天結束。
1.3 指標測定
分別于患者入院時、EN支持7 d后為觀察點,進行指標測定。免疫功能指標:采取患者靜脈血4 mL,采用流式細胞儀檢測(美國貝克曼庫爾特有限公司,型號:XL/XL-MCL)患者T細胞亞群(CD3、CD4、CD8、CD4/CD8);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日本東芝TBA-40FR BIOCHEM-ICAL ANALYZER)檢測患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mL水平的變化。
1.4 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均以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進行t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T細胞免疫功能比較
入院時,觀察組患者CD3+、CD4+淋巴細胞亞群水平以及CD4+/CD8+比值均低于正常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CD8+T及NK 細胞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EN支持7 d后,觀察組CD3+、CD4+淋巴細胞亞群水平以及 CD4+/CD8+比值均高于治療前和正常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CD8+T及NK細胞水平與治療前和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免疫免疫球蛋白比較
入院時,觀察組患者IgG、IgA、IgM的濃度均低于正常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EN支持后,觀察組患者IgG、IgA、IgM的濃度均高于支持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受試者免疫球蛋白比較(x±s)
3 討論
入住ICU的患者,均病情危重,患者的機體處于高代謝、高消耗狀態,營養物質大量消耗,且患者進食困難,難以滿足營養的代謝需求,最終導致患者營養失調、免疫功能迅速下降[4-5]。對患者的治療及預后均產生不良影響[4]。
研究發現,CD4和CD8分別代表輔助性和抑制性T細胞,是維持著機體的正常免疫功能的重要細胞,但當T淋巴細胞亞群的數量和功能發生異常時,可導致免疫系統功能紊亂,從而并發疾病[5];CD4/CD8比值代表了整體的免疫平衡狀態,其過高或過低時,淋巴細胞的功能均會受到影響。免疫球蛋白是體液免疫應答的主要效應分子,其與相應抗原結合后,可介導多種生理和病理效應。
該研究結果顯示,早期EN支持治療后,觀察組患者CD3+、CD4+淋巴細胞亞群及 CD4+/CD8+比值均高于治療前和正常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患者IgG、IgA、IgM的濃度均高于支持前(P<0.05);但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主要是由于EN 攝入后,刺激胃腸液和胃腸激素分泌,增加血液循環,加速腸蠕動,顯著降低患者血漿內毒素,有助于胃腸分泌免疫球蛋白,增強胃腸道免疫功能。
該研究表明,早期腸內營養支持有助于改善ICU患者的營養狀況,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方面,值得臨床廣泛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丁盛,蔣利,張渝華,等. 早期經鼻腸內營養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中的臨床價值[J].重慶醫學,2013,42(16):1806-1808.
[2] 駱一舟,陳尚武,賞仲兔.早期腸內外營養支持對急性重癥胰腺炎的臨床價值探討[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18):1980-1982.
[3] Martindale RG, McCarthy MS, McClave SA, et al. Guidelines for nutrition therapy in critical illness: are not they all the same?[J].Minerva Anestesiol, 2011,77(4):463-467.
[4] 昌震.ICU 患者進行腸內營養支持治療前后免疫功能的變化研究[J]. 現代預防醫學,2012,39(23):6333-6335.
[5] 李紅晨,汪衛平,李麗.早期腸內營養對老年重度胸外傷病人康復效果的影響[J].腸外與腸內營養,2010,17(3):144-145.
(收稿日期:2014-02-21)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討早期腸內營養(EN)支持對重癥監護病房(ICU)患者免疫功能的景程。 方法 選取ICU患者49例,對其EN治療前后營養指標及免疫指標變化情況,并與同期來我院體檢的健康者作為對照。 結果 EN支持后,觀察組CD3+、CD4+淋巴細胞亞群水平以及 CD4+/CD8+比值均高于治療前和正常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IgG、IgA、IgM的濃度均高于支持前(P<0.05),但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早期腸內營養支持有助于改善ICU患者的營養狀況,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方面,值得臨床廣泛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腸內營養;ICU;營養狀況;免疫功能
[中圖分類號] R459.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06(a)-0163-02
重癥監護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醫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所收治的患者均病情危重,進食困難,ICU患者營養狀況及免疫功能下降顯著,需要及時給予營養支持治療。臨床調查結果顯示[1],早期腸內營養(Eeneral nutritio,EN)支持可迅速改善患者營養狀況,已成為臨床用于改善ICU患者營養狀況的主流趨勢。研究發現,ICU護理質量與危重癥患者搶救成功關系密切[2]。因而,合理調配ICU護理人員,提高護理質量,有效避免安全隱患在ICU患者治療及護理中具有重要價值。該研究以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間該研究收治的49例ICU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早期EN支持治療,重點探討EN對ICU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ICU患者49例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采用EN治療。男31例,女18例,年齡40~75歲,平均(57.15±5.01)歲;原發疾病:胃癌13例,肺癌11例,重癥胰腺炎10例,肝癌9例,肋骨骨折3例,顱腦2例,四肢骨折1例,將其作為觀察組。另選取同期來我院體檢中心的健康體檢者5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齡40~75歲,平均年齡為(55.73±6.62)歲。
1.2 方法
觀察組患者采用持續滴注法經空腸管滴入EN液為整蛋白型營養流食。能量供給均參照“允許性低熱量”原則[3],首日給予營養流質500 mL,通過營養泵以20 mL/h勻速滴注,適應后逐漸增至100 mL/h。定期檢查胃排空情況,監測胃殘余量,若<150 mL,第2天可增至1 000 mL。3~5 d后,根據病人需要量增加至1 500~2000 mL,12~24 h持續緩慢滴注,腸功能恢復后經口少量飲水。滴注至第7天結束。
1.3 指標測定
分別于患者入院時、EN支持7 d后為觀察點,進行指標測定。免疫功能指標:采取患者靜脈血4 mL,采用流式細胞儀檢測(美國貝克曼庫爾特有限公司,型號:XL/XL-MCL)患者T細胞亞群(CD3、CD4、CD8、CD4/CD8);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日本東芝TBA-40FR BIOCHEM-ICAL ANALYZER)檢測患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mL水平的變化。
1.4 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均以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進行t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T細胞免疫功能比較
入院時,觀察組患者CD3+、CD4+淋巴細胞亞群水平以及CD4+/CD8+比值均低于正常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CD8+T及NK 細胞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EN支持7 d后,觀察組CD3+、CD4+淋巴細胞亞群水平以及 CD4+/CD8+比值均高于治療前和正常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CD8+T及NK細胞水平與治療前和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免疫免疫球蛋白比較
入院時,觀察組患者IgG、IgA、IgM的濃度均低于正常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EN支持后,觀察組患者IgG、IgA、IgM的濃度均高于支持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受試者免疫球蛋白比較(x±s)
3 討論
入住ICU的患者,均病情危重,患者的機體處于高代謝、高消耗狀態,營養物質大量消耗,且患者進食困難,難以滿足營養的代謝需求,最終導致患者營養失調、免疫功能迅速下降[4-5]。對患者的治療及預后均產生不良影響[4]。
研究發現,CD4和CD8分別代表輔助性和抑制性T細胞,是維持著機體的正常免疫功能的重要細胞,但當T淋巴細胞亞群的數量和功能發生異常時,可導致免疫系統功能紊亂,從而并發疾病[5];CD4/CD8比值代表了整體的免疫平衡狀態,其過高或過低時,淋巴細胞的功能均會受到影響。免疫球蛋白是體液免疫應答的主要效應分子,其與相應抗原結合后,可介導多種生理和病理效應。
該研究結果顯示,早期EN支持治療后,觀察組患者CD3+、CD4+淋巴細胞亞群及 CD4+/CD8+比值均高于治療前和正常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患者IgG、IgA、IgM的濃度均高于支持前(P<0.05);但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主要是由于EN 攝入后,刺激胃腸液和胃腸激素分泌,增加血液循環,加速腸蠕動,顯著降低患者血漿內毒素,有助于胃腸分泌免疫球蛋白,增強胃腸道免疫功能。
該研究表明,早期腸內營養支持有助于改善ICU患者的營養狀況,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方面,值得臨床廣泛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丁盛,蔣利,張渝華,等. 早期經鼻腸內營養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中的臨床價值[J].重慶醫學,2013,42(16):1806-1808.
[2] 駱一舟,陳尚武,賞仲兔.早期腸內外營養支持對急性重癥胰腺炎的臨床價值探討[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18):1980-1982.
[3] Martindale RG, McCarthy MS, McClave SA, et al. Guidelines for nutrition therapy in critical illness: are not they all the same?[J].Minerva Anestesiol, 2011,77(4):463-467.
[4] 昌震.ICU 患者進行腸內營養支持治療前后免疫功能的變化研究[J]. 現代預防醫學,2012,39(23):6333-6335.
[5] 李紅晨,汪衛平,李麗.早期腸內營養對老年重度胸外傷病人康復效果的影響[J].腸外與腸內營養,2010,17(3):144-145.
(收稿日期:2014-02-21)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討早期腸內營養(EN)支持對重癥監護病房(ICU)患者免疫功能的景程。 方法 選取ICU患者49例,對其EN治療前后營養指標及免疫指標變化情況,并與同期來我院體檢的健康者作為對照。 結果 EN支持后,觀察組CD3+、CD4+淋巴細胞亞群水平以及 CD4+/CD8+比值均高于治療前和正常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IgG、IgA、IgM的濃度均高于支持前(P<0.05),但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早期腸內營養支持有助于改善ICU患者的營養狀況,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方面,值得臨床廣泛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腸內營養;ICU;營養狀況;免疫功能
[中圖分類號] R459.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06(a)-0163-02
重癥監護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醫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所收治的患者均病情危重,進食困難,ICU患者營養狀況及免疫功能下降顯著,需要及時給予營養支持治療。臨床調查結果顯示[1],早期腸內營養(Eeneral nutritio,EN)支持可迅速改善患者營養狀況,已成為臨床用于改善ICU患者營養狀況的主流趨勢。研究發現,ICU護理質量與危重癥患者搶救成功關系密切[2]。因而,合理調配ICU護理人員,提高護理質量,有效避免安全隱患在ICU患者治療及護理中具有重要價值。該研究以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間該研究收治的49例ICU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早期EN支持治療,重點探討EN對ICU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ICU患者49例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采用EN治療。男31例,女18例,年齡40~75歲,平均(57.15±5.01)歲;原發疾病:胃癌13例,肺癌11例,重癥胰腺炎10例,肝癌9例,肋骨骨折3例,顱腦2例,四肢骨折1例,將其作為觀察組。另選取同期來我院體檢中心的健康體檢者5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齡40~75歲,平均年齡為(55.73±6.62)歲。
1.2 方法
觀察組患者采用持續滴注法經空腸管滴入EN液為整蛋白型營養流食。能量供給均參照“允許性低熱量”原則[3],首日給予營養流質500 mL,通過營養泵以20 mL/h勻速滴注,適應后逐漸增至100 mL/h。定期檢查胃排空情況,監測胃殘余量,若<150 mL,第2天可增至1 000 mL。3~5 d后,根據病人需要量增加至1 500~2000 mL,12~24 h持續緩慢滴注,腸功能恢復后經口少量飲水。滴注至第7天結束。
1.3 指標測定
分別于患者入院時、EN支持7 d后為觀察點,進行指標測定。免疫功能指標:采取患者靜脈血4 mL,采用流式細胞儀檢測(美國貝克曼庫爾特有限公司,型號:XL/XL-MCL)患者T細胞亞群(CD3、CD4、CD8、CD4/CD8);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日本東芝TBA-40FR BIOCHEM-ICAL ANALYZER)檢測患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mL水平的變化。
1.4 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均以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進行t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T細胞免疫功能比較
入院時,觀察組患者CD3+、CD4+淋巴細胞亞群水平以及CD4+/CD8+比值均低于正常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CD8+T及NK 細胞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EN支持7 d后,觀察組CD3+、CD4+淋巴細胞亞群水平以及 CD4+/CD8+比值均高于治療前和正常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CD8+T及NK細胞水平與治療前和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免疫免疫球蛋白比較
入院時,觀察組患者IgG、IgA、IgM的濃度均低于正常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EN支持后,觀察組患者IgG、IgA、IgM的濃度均高于支持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受試者免疫球蛋白比較(x±s)
3 討論
入住ICU的患者,均病情危重,患者的機體處于高代謝、高消耗狀態,營養物質大量消耗,且患者進食困難,難以滿足營養的代謝需求,最終導致患者營養失調、免疫功能迅速下降[4-5]。對患者的治療及預后均產生不良影響[4]。
研究發現,CD4和CD8分別代表輔助性和抑制性T細胞,是維持著機體的正常免疫功能的重要細胞,但當T淋巴細胞亞群的數量和功能發生異常時,可導致免疫系統功能紊亂,從而并發疾病[5];CD4/CD8比值代表了整體的免疫平衡狀態,其過高或過低時,淋巴細胞的功能均會受到影響。免疫球蛋白是體液免疫應答的主要效應分子,其與相應抗原結合后,可介導多種生理和病理效應。
該研究結果顯示,早期EN支持治療后,觀察組患者CD3+、CD4+淋巴細胞亞群及 CD4+/CD8+比值均高于治療前和正常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患者IgG、IgA、IgM的濃度均高于支持前(P<0.05);但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主要是由于EN 攝入后,刺激胃腸液和胃腸激素分泌,增加血液循環,加速腸蠕動,顯著降低患者血漿內毒素,有助于胃腸分泌免疫球蛋白,增強胃腸道免疫功能。
該研究表明,早期腸內營養支持有助于改善ICU患者的營養狀況,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方面,值得臨床廣泛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丁盛,蔣利,張渝華,等. 早期經鼻腸內營養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中的臨床價值[J].重慶醫學,2013,42(16):1806-1808.
[2] 駱一舟,陳尚武,賞仲兔.早期腸內外營養支持對急性重癥胰腺炎的臨床價值探討[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18):1980-1982.
[3] Martindale RG, McCarthy MS, McClave SA, et al. Guidelines for nutrition therapy in critical illness: are not they all the same?[J].Minerva Anestesiol, 2011,77(4):463-467.
[4] 昌震.ICU 患者進行腸內營養支持治療前后免疫功能的變化研究[J]. 現代預防醫學,2012,39(23):6333-6335.
[5] 李紅晨,汪衛平,李麗.早期腸內營養對老年重度胸外傷病人康復效果的影響[J].腸外與腸內營養,2010,17(3):144-145.
(收稿日期:2014-02-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