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
摘 要: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立德樹人,就是要解決“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這一重大問題。同時也為高職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當今我國正處于開放的國際環境與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中,而高職學生又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刻,這需要引導大學生堅持共產主義理論,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加強高校思想理論建設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和造就一批又一批能服務國家、社會、人民的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堅持將“立德樹人“貫穿在整個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把理想信念教育作為教育核心價值觀的重中之重,把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作為重要內容,引導和教育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關鍵詞:立德;樹人;高職;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8-008-02
一、立德樹人引領著高職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促進青少年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的重要論述中提出: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它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戰略主題,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時代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還殷切期望當代大學生,要志存高遠、腳踏實地,轉變擇業觀念,堅持從實際出發,勇于到基層一線和艱苦地方去,善于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業績。這也是目前我們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目標。高職的學生,文化知識基礎相對于其他本科院校的學生來說要差很多,他們沒自信,感覺自己各方面都比本科院校的學生差。這使得高職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務尤為重要,首先堅持“立德樹人”,建立學生的自信。讓學生正確認識到自己文化知識的不足,在學習上要更加的刻苦努力,盡量縮小知識上的差距。我們還通過看宣傳片,或宣揚我們生活中緊密聯系好德行的人或事,特別是同學們當中的優秀事例,以樹立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個人品德,在“德”的框架下提升學生的精神內涵,約束學生的行為,培養他們強烈的愛國意識,社會責任感,主人公意識等。其次在日常工作中,時刻關注學生的細節培養,增強他們的自信。如:作為做思想教育工作的老師應積極鼓勵更多的同學參加學院和各系開展的各項活動,敢于去嘗試,在同學們取得好的名次時要及時的表揚他們,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價值,感受到成就感,從而會促使他們在其他方面積極努力。對于高職的學生,老師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要多關注多了解他們的特點,肯定他們的長處,并鼓勵在臺前展示出來......所以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高職的學生就業率一直名列前茅。
在高職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立德樹人起著很好的引領作用。正是因為高職學生覺得自己各方面不如其他本科高校的學生,所以在老師正確的引導下,他們能正確認識社會的現狀,了解自己的實際情況,堅持從實際出發,勇于到西部,基層和艱苦地方去開創自己的天地。
二、立德樹人推進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它提示我們,教育的根本對象是人、根本目的是塑造人,根本任務是育人。 “立德”既有對教育者的要求,也有對被教育者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教育人,引導人,又要關心人,幫助人。只有在雙方都得到提升時,才能推進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俗話說:“什么樣的老師教出什么樣的學生”。師德是教師的基本素質,是教師的立師之本。教師首先應做到:舉止端莊,文明禮貌,衣著整潔,謙和謹慎,處處以文明行為帶動學生,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工作水平,提升自己的生命質量和價值,用高尚的情操感染學生,為學生樹立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道德典范。
無數事例說明:無論是做人做事,做學問,首先得做人。現在以90后為主體的大學生,很多都自我感覺良好,眼高手低,以“自我”為中心,對社會的奉獻精神,服務意識不強,怕吃苦,總考慮自己的獲得,而沒有想到自己的付出。為此高職教育中只用專業知識教育學生是不夠的,還需要用道德規范,道德準則引導他們,以真情、真心、真誠,教育和影響學生,讓學生“樂其師,信其道。”永遠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永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讓他們成為一個和諧健康發展的人。
三、堅持立德樹人的理念,創新高職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這一科學先進的教育理念,宛如一盞明燈,照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進方向。創新高職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強日常工作中管理的創新方法,緊密聯系實際。作為高等教育戰線上的一員,應當站在踐行這一理念的前沿,努力從自己做起,從實實在在的小事做起,提升自己的德業,為思想教育工作獻智獻力,為“德育無閑人,人人育人”添磚加瓦。我想從三個方面腳踏實地做起:
(1)、理念創新 與時俱進
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已經進入全球化信息化時代,道德缺失,誠信喪失的現象以及網絡文化等不斷影響著這一代的大學生。近幾年討論得最為火的話題“老人摔倒了,你會扶嗎?”,引起了當代大學生的思考,“我遇到這種情況怎么辦,扶的話可能惹禍上身,不扶的話沒道德......”內心在努力的掙扎著。還有社會上的坑蒙拐騙,欺詐,對金錢的盲目崇拜等現象,對于涉世不深的大學生茫然了,找不到前進的方向,一不小心就迷失了自我。從而在教育上不再只要求他們學好書本上的知識,找到個好工作就行了,在正確認識各種社會現象的同時,還要培養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所以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做人修養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社會責任教育等以及提升人文素質刻不容緩。有理想的人才能發展的更好,無理想的人猶如一具空殼,常常只能受自己本能所驅使,人生發展沒有明確的方向,大學生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確引導,這樣才能與時俱進,適應社會的發展。
(2)、方法創新 實事求是endprint
首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學生進入大學,最明確的目的是找到個自己滿意的工作,但是何為滿意的工作,每個人的定義可能都不一樣。為了這個目標,學好專業技能是基礎,還需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引導學生培養正確的價值觀,才能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
其次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開展各種活動,促進學生成長成才。青年志愿者服務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能讓學生們更深刻的認識到自己的價值。高職的學生,專業技術比較強,鼓勵他們積極的用自己的專業技術去服務社會,去幫助人,讓他們更多參與其中,當他們在真正踏入社會后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如:經歷了5.12地震后的人們,對生活的體會不一樣了,參加了救援的志愿者們,對生命更加珍惜了......
(3)創新形式 積極進取
我所從事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創造性工作,唯其富有創新精神,才能培養創新型人才。只有敢于創新才能讓教育的形式不單一,有新意,要采用各種各樣的形式,促使學生積極進取。
首先改革創新思想者政治理論課教學。對于高職的學生,我們多讓他們了解社會現象,認識并正確引導他們判斷,并作出合理的處理,理論聯系實際,而不是只學習課本的大的框架的理論知識。
其次采用多種多樣的教育形式,提升人文素質修養。創新人才培養需要人文素質支撐,人活著,生命需要得到支撐的東西,要有個堅定的目標才能積極進取。對于青年志愿者服務活動和社會實踐等活動許多學生不能正確對待,我們可以采用角色互換,事后積極宣傳等形式,讓他們體會到活動價值的所在,更愿意積極主動的去幫助人,服務社會。還要深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中給予教育,不再只是局限于課堂活動中。
實踐永無止境、創新永無止境。我要積極探索思想教育規律,更新教育觀念,努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代新人。
參考文獻:
[1] 立德樹人.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能量”徐躍進.中國高等教育,2013.第10期.
[2] 堅持立德樹人.創新高校德育 邱克. 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3.第1期.
[3] 立德樹人培育追逐:“中國夢”的民族脊梁 鄭南寧.中國高等教育,2013.第10期.
[4] 立德樹人: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陳勇,陳蕾,陳旻--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3.第4期.
[5] 立德樹人視野下的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 張瑞.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第22期.
[6] 發揮思想理論建設在立德樹人工作中的引領作用 鄭永扣.中國高等教育,2013.第9期.
[7] 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根本任務 田建國.高校輔導員,2013.第1期.
[8] 縱論立德樹人:教育的根本任務 張力.人民教育,2013.第1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