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潤生
摘 要 員工的教育培訓工作是提高員工素質的重要途徑,通過員工培訓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開展培訓,能夠良好地實現企業教育培訓工作的PDCA循環,為企業的教育培訓工作提供一種思路和方向。本文在生命周期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員工培訓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思想,并對員工培訓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流程進行了探究和分析,加以案例分析,有助于加深對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解。
關鍵詞 企業 培訓 全生命周期 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9.26 文獻標識碼:A
1 員工教育培訓對企業發展的作用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知識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企業不斷向規范、先進、卓越方向快速發展,新管理思路和方法不斷引入,新知識、新技術、新設備不斷研發和應用,企業間競爭變得日趨激烈,企業競爭歸結到底還是人力資源的競爭,以上的這些要求企業內部加快人力資源開發,不斷提升員工綜合素質和能力,提升企業員工適應新變化、新形勢的能力。員工的教育培訓工作是提高員工素質的重要途徑,能夠更好地提高企業文化的建設,因而,在教育培訓方面,要求進一步拓寬教育培訓思路,不斷更新員工知識、技能,以建立適應企業發展需要的員工隊伍。
2 生命周期理論
生命周期理論由卡曼(A.K.Karman)于1966年首先提出,后來赫塞(Hersey)與布蘭查德(Blanchard)于1976年發展了這一理論。根據百度百科定義,生命周期(Life Cycle),其基本涵義可以通俗地理解為“從搖籃到墳墓”(Cradle-to-Grave)的整個過程。對于某個產品而言,就是從自然中來回到自然中去的全過程,也就是既包括制造產品所需要的原材料的采集、加工等生產過程,也包括產品貯存、運輸等流通過程,還包括產品的使用過程以及產品報廢或處置等廢棄回到自然過程,這個過程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產品的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理論有兩種主要的生命周期方法——一種是傳統的、相當機械的看待市場發展的觀點(產品生命周期/行業生命周期);一種更富有挑戰性,觀察顧客需求是怎樣隨著時間演變而由不同的產品和技術來滿足的(需求生命周期)。
3 培訓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概念
我們知道產品設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PLM)是指管理產品從需求、規劃、設計、生產、經銷、運行、使用、維修保養、直到回收再用處置的全生命周期中的信息與過程。
根據實踐經驗和理解,培訓的全生命周期管理(Training Lifecycle Management, TLM),是指培訓管理工作從培訓需求提出、需求調查、培訓方案策劃、培訓課程和培訓師選擇、培訓準備、培訓實施、培訓總結、培訓后效果跟蹤評估和咨詢等全生命周期中的信息與過程。通過流程圖表示為圖1所示:
4 培訓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
(1)培訓需求提出。培訓需求的提出首先需要經過需求分析,針對企業所處的背景、人力資源狀況、工作要求、未來變革等方面進行分析,提出人力資源方面主要不足和需要提升的方面,以此作為培訓需求。
(2)培訓需求調查。確定需求調查類型,如問卷調查和實地訪談等,明確調查樣本,注意不同層級樣本的代表性,高層級人員應當全部納入,通過調研,對企業不同層級存在的問題進行較為全面的了解,提出詳細存在的問題和結論。
(3)培訓方案策劃。運用“以應用為背景,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原則,針對培訓需求調查過程中了解的具體問題,制定有針對性的培訓方案,提出解決問題所需要的課程內容建議。
(4)培訓課程和培訓師選擇。培訓課程的選擇要有針對性,既要針對聚焦的問題和問題的根本原因,能夠解決問題,也要綜合考慮學員的實際吸收和理解能力;培訓師選擇,既要考慮培訓老師特長,授課方式,也要考慮企業預算成本等因素。
(5)培訓準備。確定培訓日期,安排上課時間。培訓前期準備工作包括制作包含學員名單及其分組、課程表以及培訓紀律要求的培訓手冊、培訓課件印制、老師行程預定等細節性工作。可以要求學員針對性提出問題,在培訓過程中針對問題進行討論和指導,能起到解決實際問題的作用。
(6)培訓實施。培訓應開展培訓前測和后測。認真貫徹和執行培訓相關制度,制定培訓班培訓紀律、每次上課記錄出勤情況,嚴格班級管理。要求學員每天完成一篇學習日記,作為對當天所學內容的理解與反思。每門課程結束后,學員填寫反饋評估表,針對培訓課程質量、培訓組織、服務質量提出反饋意見,并收集整理,以便及時調整或改進。
(7)培訓總結。要求學員在培訓結束后撰寫培訓心得,并提交至培訓管理部門,編制學員培訓總結。培訓主辦部門根據每門課的學員反饋,整個培訓過程中的閃光點和不足予以總結,編制完成培訓課程效果反饋評估報告和培訓總結報告。
(8)培訓后效果跟蹤評估和咨詢。根據培訓總結和現場培訓評估報告,以及必要的問題咨詢,持續跟蹤培訓效果應用,跟蹤學習的目標實現,培訓成果的轉化,現實問題的解決,學員的收益和進步,企業經濟上的收益和成本等等。根據評估結果,為后期培訓提供必要的素材和資料。
5 培訓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案例分析
5.1 培訓需求調查
確定需求調查類型,采用問卷調查和實地訪談方式,確定訪談樣本,為該培訓主體的直接上級,平級和直接下級,得出相對客觀的結論,包括主要優點和主要不足,現針對調查活動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如下總結:
(1)對員工的輔導與激勵欠缺;(2)沒有很好的措施來提高員工學習的積極性;(3)對公共關系的協調與溝通處理不專業;(4)對于行業專業的系統管理認識不足;(5)對物流前沿知識的了解不多;(6)對于工作的分析總結與科學管理的方法論缺乏;(7)帶隊伍的能力亟需提升;(8)管理過程中對工作重點和工作方法的掌握不足(授權與控制的管理技能掌握不夠);(9)部門的財務管理與人事管理水平較低;(10)服務意識、危機意識欠缺。
5.2 培訓課程選擇
針對發現的問題,聚焦的問題和問題的根本原因,提出能夠解決問題的培訓課程方案,具體如表1。
6 小結
通過員工培訓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開展培訓,能夠良好地實現企業教育培訓工作的PDCA循環,為企業的教育培訓工作提供一種思路和方向,從而促進企業教育培訓工作不斷改進和提升。
參考文獻
[1] 沈建新,周儒榮.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框架及關鍵技術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3.35:5.
[2] 徐承燁.基于領導生命周期理論的大學生教育管理模型研究[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1(2).
[3] 吳志勇,孟至和.教育培訓機構危機管理與品牌維護[J].繼續教育,2010(2).
[4] 王朋嬌,胡衛星,趙苗苗.基于信息生命周期理論的網絡教學資源管理[J].中國電化教育,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