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紅
[摘要] 目的 探討人性化服務在心血管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 選取本院心血管內科2013年12月~2014年2月收治的患者120例,按入院先后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人性化服務,并比較兩組的護理效果。 結果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后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和物質生活狀態等4個維度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及護理前(P<0.05)。 結論 人性化服務在心血管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對和諧護患關系、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心血管疾病;護理;人性化服務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10(b)-0101-03
心血管內科是各級醫院內科為診療心血管疾病而設置的一個臨床科室,治療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不斷加劇,心血管內科各種疾病的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除積極治療外,對心血管疾病患者加強護理也成為臨床工作的一個重點。為提高服務治療,本院近年來在心血管內科護理中實施人性化服務,觀察其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心血管內科2013年12月~2014年2月收治的患者120例,將所有患者按入院先后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觀察組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齡36~72歲,平均(50.2±6.3)歲,體質量指數(BMI)18.0~30.0 kg/m2,平均(21.2±3.6) kg/m2,疾病類型:冠心病31例,高血壓22例,心律失常14例,心力衰竭10例,心肌炎7例,心肌缺血4例,28例(46.7%)患者合并兩種疾病;對照組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齡34~73歲,平均(51.2±6.4)歲,BMI為17.0~28.6 kg/m2,平均(22.6±3.7) kg/m2,疾病類型:冠心病30例,高血壓25例,心律失常12例,心力衰竭10例,心肌炎4例,心肌缺血3例,24例(40.0%)患者合并兩種疾病。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BMI及疾病類型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實施一般常規的治療操作性護理,包括監測疾病,記錄患者血壓、心率、體溫、巡視病房及住院時和出院時的健康宣教等;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用人性化服務模式實施護理,具體內容如下。
1.2.1 提高護理人員的業務水平 首先轉變護理觀念,充分認識人性化護理的意義,堅持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在護理操作中拒絕簡單粗暴,而是充滿愛心、溫情,不斷增強服務技能、語言技能,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1];提高自身專業技能,對患者存在的疾病狀態或潛在的健康問題進行準確評估,如患者有胸悶、胸痛等主訴應進一步觀察其部位、性質、持續時間等,必要時及時通知醫生進行處理;護理人員自身應有不斷學習的意識,不斷提高自身業務能力和整體素質,以適應現代化護理的需要。
1.2.2 加強溝通,創造良好的護患關系 心血管內科的患者年齡較大,無論是從生理還是心理上都發生較大的變化,動脈慢慢硬化,臟器功能逐漸衰退,對于疾病的抵抗力逐漸降低,且老年患者在退休后易感覺到孤獨或無價值感,此時護理人員應掌握好與患者的溝通技巧,首先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了解患者內心真實想法,從而做出準確的護理診斷,實施護理措施,其次學會“察言觀色”,了解患者需求,將護理服務做在患者開口前[2]。
1.2.3 優化病房環境 為患者創造一個清潔、整齊、安靜、舒適的病房環境,并可適當布置些花卉,使患者感受到精神愉悅;保持地面清潔干燥,多采用濕性清潔,防止塵埃飛揚,但同時應加強標示,以防止患者摔倒;可在病區設立一些知識與心血管疾病有關的宣傳欄,方便患者更好地了解自身疾病,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1.2.4 做好患者的生活護理 心血管疾病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如高血壓從某種程度上講也是一種生活方式病,因此加強對患者的生活護理是關鍵[3]。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飲食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般均要求患者低鹽、低脂飲食,而有些患者可能已經習慣吃較咸或白肉類食物,此時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患者的健康宣教,耐心向患者講解低鹽、低脂飲食的重要性,并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為患者制訂合理的飲食計劃、運動計劃等,使患者飲食療法、運動療法有據可循[4];在生活護理方面還應加強對患者的基本用藥護理,密切觀察患者用藥后的不良反應等,向患者宣教用藥基本常識如藥物劑量、用藥后的不良反應等,并囑患者應嚴格遵醫囑用藥,嚴禁自行更換藥物種類或增減劑量,向患者說明不良用藥的危害性,提高患者依從性[5]。
1.3 觀察指標
①于患者出院前應用本院自行設計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兩組患者手術室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價,評價方法采用單選法,包括非常滿意、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4個選項,并以前兩項計算滿意度。②于患者入院時和出院后3個月應用成人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調查表(GQOL-74)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狀況進行評定,該調查表共包括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和物質生活狀態4個維度,每個維度各5個因子,共有20個因子,分值換算為0~100分,得分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好[6]。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5.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護理滿意度的比較(n)endprint
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和物質生活狀態等4個維度生活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及護理前(P<0.05)(表2)。
表2 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分,x±s)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護理后比較,#P<0.05
3 討論
隨著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醫療服務保健意識不斷增強,已不再滿足單純的操作性護理,而是更關注自身服務需求的滿足情況,希望自己在獲得治療性護理的同時,可享受舒適的人性化護理服務[7-8]。心血管內科是各大醫院的一個重要科室,心血管內科患者病種復雜,病情較長,均有長期用藥的治療史,且絕大多數患者伴有焦慮、緊張等負性情緒,承受著身體和心理的雙重折磨,因此軀體、心理等方面的生活質量較差,因此加強人性化服務,為患者創造一個人性化的護理環境尤為重要[9-10]。本研究中觀察組實施人性化服務,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和護理后的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和物質生活狀態等評分均明顯高于行常規護理的對照組(P<0.05),提示人性化護理服務在心血管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可顯著提高護理滿意度及患者的生活質量,符合現代護理模式的發展趨勢,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杜杰,張玉梅.淺談人性化服務在心血管內科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09,4(36):190-191.
[2] 楊清會.人性化服務在心血管內科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16):104.
[3] 賓庚玲.健康教育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0,17(13):106-107.
[4] 曹云.優質服務在心血管內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3,11(25):274.
[5] 楊加容,劉忠.探析人性化服務在心血管內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2):690-691.
[6] 劉婷婕,陳坤.生活質量量表在生活質量評價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康復,2006,10(26):68-69.
[7] 徐金榮.淺議人性化服務在內科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13(9):108-109.
[8] 銀術榮.ICU患者的人性化護理[J].中國醫藥科學,2012, 2(12):152.
[9] 周天玖,楊旭.人性化護理在心血管內科的臨床實踐研究[J].中外醫療,2012,31(31):144-145.
[10] 李惠鋒,徐菊龍.開展人性化服務,提高門診護理質量[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12(3):135.
(收稿日期:2014-08-20 本文編輯:李亞聰)endprint
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和物質生活狀態等4個維度生活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及護理前(P<0.05)(表2)。
表2 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分,x±s)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護理后比較,#P<0.05
3 討論
隨著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醫療服務保健意識不斷增強,已不再滿足單純的操作性護理,而是更關注自身服務需求的滿足情況,希望自己在獲得治療性護理的同時,可享受舒適的人性化護理服務[7-8]。心血管內科是各大醫院的一個重要科室,心血管內科患者病種復雜,病情較長,均有長期用藥的治療史,且絕大多數患者伴有焦慮、緊張等負性情緒,承受著身體和心理的雙重折磨,因此軀體、心理等方面的生活質量較差,因此加強人性化服務,為患者創造一個人性化的護理環境尤為重要[9-10]。本研究中觀察組實施人性化服務,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和護理后的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和物質生活狀態等評分均明顯高于行常規護理的對照組(P<0.05),提示人性化護理服務在心血管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可顯著提高護理滿意度及患者的生活質量,符合現代護理模式的發展趨勢,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杜杰,張玉梅.淺談人性化服務在心血管內科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09,4(36):190-191.
[2] 楊清會.人性化服務在心血管內科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16):104.
[3] 賓庚玲.健康教育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0,17(13):106-107.
[4] 曹云.優質服務在心血管內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3,11(25):274.
[5] 楊加容,劉忠.探析人性化服務在心血管內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2):690-691.
[6] 劉婷婕,陳坤.生活質量量表在生活質量評價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康復,2006,10(26):68-69.
[7] 徐金榮.淺議人性化服務在內科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13(9):108-109.
[8] 銀術榮.ICU患者的人性化護理[J].中國醫藥科學,2012, 2(12):152.
[9] 周天玖,楊旭.人性化護理在心血管內科的臨床實踐研究[J].中外醫療,2012,31(31):144-145.
[10] 李惠鋒,徐菊龍.開展人性化服務,提高門診護理質量[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12(3):135.
(收稿日期:2014-08-20 本文編輯:李亞聰)endprint
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和物質生活狀態等4個維度生活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及護理前(P<0.05)(表2)。
表2 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分,x±s)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護理后比較,#P<0.05
3 討論
隨著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醫療服務保健意識不斷增強,已不再滿足單純的操作性護理,而是更關注自身服務需求的滿足情況,希望自己在獲得治療性護理的同時,可享受舒適的人性化護理服務[7-8]。心血管內科是各大醫院的一個重要科室,心血管內科患者病種復雜,病情較長,均有長期用藥的治療史,且絕大多數患者伴有焦慮、緊張等負性情緒,承受著身體和心理的雙重折磨,因此軀體、心理等方面的生活質量較差,因此加強人性化服務,為患者創造一個人性化的護理環境尤為重要[9-10]。本研究中觀察組實施人性化服務,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和護理后的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和物質生活狀態等評分均明顯高于行常規護理的對照組(P<0.05),提示人性化護理服務在心血管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可顯著提高護理滿意度及患者的生活質量,符合現代護理模式的發展趨勢,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杜杰,張玉梅.淺談人性化服務在心血管內科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09,4(36):190-191.
[2] 楊清會.人性化服務在心血管內科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16):104.
[3] 賓庚玲.健康教育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0,17(13):106-107.
[4] 曹云.優質服務在心血管內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3,11(25):274.
[5] 楊加容,劉忠.探析人性化服務在心血管內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2):690-691.
[6] 劉婷婕,陳坤.生活質量量表在生活質量評價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康復,2006,10(26):68-69.
[7] 徐金榮.淺議人性化服務在內科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13(9):108-109.
[8] 銀術榮.ICU患者的人性化護理[J].中國醫藥科學,2012, 2(12):152.
[9] 周天玖,楊旭.人性化護理在心血管內科的臨床實踐研究[J].中外醫療,2012,31(31):144-145.
[10] 李惠鋒,徐菊龍.開展人性化服務,提高門診護理質量[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12(3):135.
(收稿日期:2014-08-20 本文編輯:李亞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