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彩玲
[摘要] 目的 探討無痛胃鏡與常規胃鏡檢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 將2014年3~7月在本院胃鏡室進行檢查的8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40例,常規組采用傳統胃鏡檢查,無痛組采用無痛胃鏡檢查,比較兩組患者檢查各階段的血壓、血氧飽和度、心率的變化和胃鏡操作時間以及患者滿意度。 結果 兩組患者均完成胃鏡檢查,無痛組患者一次完成率為1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9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無痛組患者的操作時間及患者滿意度均顯著優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無痛組患者的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在檢查前、中、后進行比較無明顯波動,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常規組患者的血氧飽和度在檢查前、中、后比較無明顯波動,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血壓、心率在檢查前、中、后比較顯示波動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無痛胃鏡具有痛苦小、耐受性好、不良反應少、操作時間相對較短的優點,有利于檢查和治療的順利進行,明顯增加了操作的成功性及準確性,其安全性、有效性更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無痛胃鏡;普通胃鏡;丙泊酚;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 R443+.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10(a)-0174-03
電子胃鏡作為消化道疾病診斷、治療的主要方法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各級醫院。然而常規胃鏡檢查過程中因咽部刺激而出現惡心、嘔吐、嗆咳、躁動等不適,使患者產生恐懼感,懼怕胃鏡檢查[1-2]。目前研究發現[3],無痛胃鏡檢查的不良反應少、能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是一種舒適的檢查方法,且隨著內鏡下治療技術的提高,更需要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加以配合,提高治療的成功率。本研究通過分析在本院進行胃鏡檢查的8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檢查過程中各階段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操作時間及患者滿意度,并對無痛胃鏡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14年3~7月在本院進行胃鏡檢查的8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年齡21~70歲,平均(43.6±6.4)歲,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無痛組和常規組,每組各40例,其中無痛組男19例,女21例,平均年齡(42.2±6.8)歲;常規組男18例,女22例,平均年齡(43.3±6.7)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胃腸鏡檢查均于門診電子胃鏡室進行,術前確定患者無禁忌證,準備電子胃鏡(奧林巴斯GIF-H260)、多功能監護儀、氣管插管器械、人工輔助呼吸設備等。患者左側臥位,鼻導管吸氧(2~3 L/min)。兩組患者均用監護儀動態監測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呼吸次數。
常規組:采用普通胃鏡進行檢查,檢查前5~10 min含服利多卡因膠漿,行口咽部麻醉,常規方法插鏡。
無痛組:檢查前5~10 min吞服利多卡因膠漿,檢查前建立靜脈通路,按2 mg/kg劑量,4 mg/s給予靜脈推注丙泊酚[4]。待患者不能應答、睫毛反射消失后開始進鏡。術后觀察15~30 min,待患者完全清醒、無明顯不適后離開。
1.3 觀察指標
1.3.1 操作時間 從插鏡到檢查結束退出的時間。
1.3.2 患者滿意度 檢查結束后30 min內詢問患者對檢查是否滿意及是否行二次插鏡;監護儀全程監測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呼吸次數,按術前、術中、術后記錄值進行分析。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分析等級資料,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操作時間、插鏡成功率及患者滿意度的比較
兩組患者均完成胃鏡檢查,無痛組一次完成率為100%,常規組有2例患者因嗆咳、呼吸不暢而中斷,二次插鏡后完成檢查,故常規組一次完成率為95%,無痛組一次完成率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無痛組患者的操作時間明顯短于常規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1)。
2.2 兩組檢查前、中、后患者血壓、心率及血氧飽和度的比較
無痛組患者的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在檢查前、中、后比較無明顯波動,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生命體征平穩;常規組患者僅血氧飽和度在檢查前、中、后比較無明顯波動,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血壓、心率在檢查前、中、后比較顯示波動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常規組患者胃鏡檢查過程中生命體征波動大(表2)。
3 討論
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胃鏡下息肉摘除、異物取出、食管靜脈曲張套扎等治療技術廣泛在臨床開展[5]。但常規胃鏡在檢查中插鏡時對患者咽部的刺激及患者本身的恐懼感可以導致交感神經興奮、活動增強,使患者出現惡心、嘔吐、血壓升高等不良反應,致患者在檢查過程中躁動不安,難以配合,依從性差,可致檢查時間延長,部分患者因不能耐受而中斷檢查,反復插鏡,從而影響醫生的操作可致檢查不徹底,發生漏診,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檢查風險[6]。
無痛胃鏡是指給患者注射適量的麻醉鎮靜劑后,使患者在安靜狀態下完成胃鏡檢查及治療,不良反應明顯消除[7]。內鏡醫生的操作更順暢、觀察更全面,提高了診斷的準確性,檢查時間明顯縮短[8]。
本研究結果顯示,無痛組患者的檢查操作時間明顯短于常規組(P<0.05)。檢查過程中,常規組中有2例患者因嗆咳不適而中斷檢查,需二次插鏡后完成檢查,一次完成率為95%,重復插鏡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無痛組中40例患者均一次插鏡成功,一次完成率為100%,明顯優于常規組。操作完成后30 min內詢問患者滿意度,無痛組的患者100%滿意,而常規組中因檢查過程中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惡心、嘔吐、嗆咳等不適發生,僅18例患者滿意,滿意度為45%,明顯低于無痛組。endprint
常規組檢查中及檢查后患者血壓、心率均較檢查前明顯升高;而無痛組檢查中及檢查后患者血壓、心率較檢查前無明顯變化及波動,與相關文獻[9-10]報道一致。無痛胃鏡檢查降低了因血壓波動誘發心腦血管意外的風險。兩組患者檢查中、后與檢查前血氧飽和度均無明顯變化,可見操作中給予吸氧、監測血氧飽和度,并常規劑量下緩慢推藥(4 mg/s),患者發生呼吸抑制的風險極小。本研究中無痛組患者檢查過程中出現不適反應率低,患者滿意度高,生命體征更平穩,無痛胃鏡檢查效果明顯優于普通胃鏡。
綜上所述,無痛胃鏡具有痛苦小、耐受性好、不良反應少、操作時間相對較短的優點,有利于檢查和治療的順利進行,明顯增加了操作的成功性及準確性,所以,安全性、有效性更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11-12]。
[參考文獻]
[1] 徐貴森,吳曉玲,劉合年.無痛胃鏡術在胃腸道疾病診治中的應用[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8,16(17):1890-1896.
[2] 岳偉,張麗,郭強,等.無痛苦胃腸鏡技術應用十年分析[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13,30(2):97-99.
[3] 須挺.丙泊酚復合芬太尼用于無痛胃鏡的臨床觀察[J].遼寧醫學院學報,2011,32(2):131-132.
[4] Schindler G,Schinder R.Assisting at gastroscopy[J].Gastrointest Endosc,2003,57(3):381-383.
[5] 王麗.無痛胃鏡在高危人群中應用的安全性[J].中國綜合臨床,2013,29(5):553-555.
[6] 韋捷.無痛胃鏡下食管靜脈曲張硬化劑注射術58例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31(5):748.
[7] 梁彪,胡琳俐,王芳,等.無痛胃鏡診療的臨床應用[J].中國內鏡雜志,2006,12(5):520-523.
[8] 王平.無痛胃鏡檢查1580例臨床運用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10,26(15):2291-2292.
[9] 羅朝暉,林謐.無痛胃鏡與常規胃鏡檢查的臨床對比研究[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2,14(1):61-62.
[10] 葉芬,王紅玲,鄭國榮,等.無痛胃腸鏡與常規胃腸臨床應用1800例[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0,18(12):1264-1269.
[11] 林劍興,郭建明,蘇志峰,等.無痛胃鏡診療術臨床價值分析(附2583例報告)[J].福建醫藥雜志,2011,33(6):6-8.
[12] 陳俏.無痛胃鏡檢查中小劑量芬太尼復合丙泊酚的臨床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25(2):455-456.
(收稿日期:2014-08-18 本文編輯:林利利)endprint
常規組檢查中及檢查后患者血壓、心率均較檢查前明顯升高;而無痛組檢查中及檢查后患者血壓、心率較檢查前無明顯變化及波動,與相關文獻[9-10]報道一致。無痛胃鏡檢查降低了因血壓波動誘發心腦血管意外的風險。兩組患者檢查中、后與檢查前血氧飽和度均無明顯變化,可見操作中給予吸氧、監測血氧飽和度,并常規劑量下緩慢推藥(4 mg/s),患者發生呼吸抑制的風險極小。本研究中無痛組患者檢查過程中出現不適反應率低,患者滿意度高,生命體征更平穩,無痛胃鏡檢查效果明顯優于普通胃鏡。
綜上所述,無痛胃鏡具有痛苦小、耐受性好、不良反應少、操作時間相對較短的優點,有利于檢查和治療的順利進行,明顯增加了操作的成功性及準確性,所以,安全性、有效性更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11-12]。
[參考文獻]
[1] 徐貴森,吳曉玲,劉合年.無痛胃鏡術在胃腸道疾病診治中的應用[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8,16(17):1890-1896.
[2] 岳偉,張麗,郭強,等.無痛苦胃腸鏡技術應用十年分析[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13,30(2):97-99.
[3] 須挺.丙泊酚復合芬太尼用于無痛胃鏡的臨床觀察[J].遼寧醫學院學報,2011,32(2):131-132.
[4] Schindler G,Schinder R.Assisting at gastroscopy[J].Gastrointest Endosc,2003,57(3):381-383.
[5] 王麗.無痛胃鏡在高危人群中應用的安全性[J].中國綜合臨床,2013,29(5):553-555.
[6] 韋捷.無痛胃鏡下食管靜脈曲張硬化劑注射術58例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31(5):748.
[7] 梁彪,胡琳俐,王芳,等.無痛胃鏡診療的臨床應用[J].中國內鏡雜志,2006,12(5):520-523.
[8] 王平.無痛胃鏡檢查1580例臨床運用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10,26(15):2291-2292.
[9] 羅朝暉,林謐.無痛胃鏡與常規胃鏡檢查的臨床對比研究[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2,14(1):61-62.
[10] 葉芬,王紅玲,鄭國榮,等.無痛胃腸鏡與常規胃腸臨床應用1800例[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0,18(12):1264-1269.
[11] 林劍興,郭建明,蘇志峰,等.無痛胃鏡診療術臨床價值分析(附2583例報告)[J].福建醫藥雜志,2011,33(6):6-8.
[12] 陳俏.無痛胃鏡檢查中小劑量芬太尼復合丙泊酚的臨床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25(2):455-456.
(收稿日期:2014-08-18 本文編輯:林利利)endprint
常規組檢查中及檢查后患者血壓、心率均較檢查前明顯升高;而無痛組檢查中及檢查后患者血壓、心率較檢查前無明顯變化及波動,與相關文獻[9-10]報道一致。無痛胃鏡檢查降低了因血壓波動誘發心腦血管意外的風險。兩組患者檢查中、后與檢查前血氧飽和度均無明顯變化,可見操作中給予吸氧、監測血氧飽和度,并常規劑量下緩慢推藥(4 mg/s),患者發生呼吸抑制的風險極小。本研究中無痛組患者檢查過程中出現不適反應率低,患者滿意度高,生命體征更平穩,無痛胃鏡檢查效果明顯優于普通胃鏡。
綜上所述,無痛胃鏡具有痛苦小、耐受性好、不良反應少、操作時間相對較短的優點,有利于檢查和治療的順利進行,明顯增加了操作的成功性及準確性,所以,安全性、有效性更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11-12]。
[參考文獻]
[1] 徐貴森,吳曉玲,劉合年.無痛胃鏡術在胃腸道疾病診治中的應用[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8,16(17):1890-1896.
[2] 岳偉,張麗,郭強,等.無痛苦胃腸鏡技術應用十年分析[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13,30(2):97-99.
[3] 須挺.丙泊酚復合芬太尼用于無痛胃鏡的臨床觀察[J].遼寧醫學院學報,2011,32(2):131-132.
[4] Schindler G,Schinder R.Assisting at gastroscopy[J].Gastrointest Endosc,2003,57(3):381-383.
[5] 王麗.無痛胃鏡在高危人群中應用的安全性[J].中國綜合臨床,2013,29(5):553-555.
[6] 韋捷.無痛胃鏡下食管靜脈曲張硬化劑注射術58例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31(5):748.
[7] 梁彪,胡琳俐,王芳,等.無痛胃鏡診療的臨床應用[J].中國內鏡雜志,2006,12(5):520-523.
[8] 王平.無痛胃鏡檢查1580例臨床運用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10,26(15):2291-2292.
[9] 羅朝暉,林謐.無痛胃鏡與常規胃鏡檢查的臨床對比研究[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2,14(1):61-62.
[10] 葉芬,王紅玲,鄭國榮,等.無痛胃腸鏡與常規胃腸臨床應用1800例[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0,18(12):1264-1269.
[11] 林劍興,郭建明,蘇志峰,等.無痛胃鏡診療術臨床價值分析(附2583例報告)[J].福建醫藥雜志,2011,33(6):6-8.
[12] 陳俏.無痛胃鏡檢查中小劑量芬太尼復合丙泊酚的臨床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25(2):455-456.
(收稿日期:2014-08-18 本文編輯:林利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