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繼成++++++徐通++++++邵文君
[摘要] 目的 評價反植皮法聯合負壓封閉引流技術(VSD)治療嚴重創傷并大面積皮膚撕脫傷的臨床效果。 方法 選取2008年1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嚴重創傷并大面積皮膚撕脫傷患者49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25例采用反植皮法聯合VSD進行治療,對照組24例采用常規方法進行治療,觀察并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換藥次數及住院時間。 結果 觀察組Ⅰ期愈合18例(72.0%),Ⅱ期縫合、植皮以及皮瓣轉移時間為(6.5±1.7) d,出院時創面愈合21例(84.0%);對照組Ⅰ期愈合0例,Ⅱ期縫合、植皮以及皮瓣轉移時間為(15.1±4.2) d,出院時創面愈合13例(54.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換藥次數少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反植皮法聯合VSD治療嚴重創傷并大面積皮膚撕脫傷的臨床效果較好,能較大程度地減少患者的換藥次數,縮短住院時間,值得臨床予以推廣。
[關鍵詞] 反植皮法;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嚴重創傷
[中圖分類號] R64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10(b)-0160-03
嚴重創傷合并大面積皮膚撕脫傷是外科的常見病,多發于較嚴重的砸傷、車禍傷等,患者往往病情較重,傳統治療以一期清創等待患者基礎條件允許后行二期植皮,但治療周期較長,費用較高,且等待植皮期間患者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可能性較高[1]。本研究評價反植皮法與負壓封閉引流技術(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聯合治療嚴重創傷合并大面積皮膚撕脫傷的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8年1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嚴重創傷并大面積皮膚撕脫傷患者49例,均為全身多處受傷并伴有大面積皮膚撕脫傷,且撕脫面積均大于全身體表面積的15%,創面細菌培養陽性。將49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25例,男性11例,女性14例,平均年齡(38.9±8.4)歲,受傷原因:砸傷10例,車禍傷8例,爆炸傷3例,其他原因4例;對照組24例,男性12例,女性12例,平均年齡(41.6±9.2)歲,受傷原因:砸傷8例,車禍傷9例,爆炸傷1例,其他原因6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受傷原因、創面面積與創面細菌數等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用患者均知情同意,本項研究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觀察組:①對患者進行生命支持,糾正缺血性休克,常規抗感染,待生命體征平穩后行手術;②進行創面徹底清創,切除壞死組織以及皮膚,清除異物,合并大血管神經損傷的進行修補,有骨折的患者進行固定;③修剪撕脫的皮膚,切除皮下脂肪,用1%苯扎溴銨溶液進行沖洗,將壞死部分切除,制成中厚度的皮片,將皮片戳孔以便進行引流,反植于創面;④將多塊VSD敷料連續覆蓋于植皮后的創面,固定于正常皮膚上,敷料大小以將整個植皮區域封閉為宜,進行負壓引流,負壓控制在55 kPa左右,1周后去除敷料,觀察創面恢復情況,若創面肉芽組織新鮮且血供豐富,則取臀部或背部完好皮膚進行植皮。
對照組:患者入院后進行生命支持,待基礎情況允許后進行清創,換藥,引流,待創面肉芽組織新鮮血供豐富后進行植皮。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創面愈合情況、換藥次數及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
觀察組Ⅰ期愈合率高于對照組,Ⅱ期縫合、植皮及皮瓣轉移時間短于對照組,出院時創面愈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兩組換藥次數及住院時間的比較
觀察組換藥次數少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換藥次數及住院時間的比較(x±s)
與對照組比較,*P<0.05
3 討論
嚴重創傷合并大面積皮膚撕脫傷是臨床常見的、較復雜的損傷,在維持生命體征的同時應積極進行清創與植皮,以促進患者功能恢復,并防止體液大量流失與感染[2]。此類損傷多發于較嚴重的車禍與砸傷,受傷地點多在馬路與建筑工地,環境衛生條件差,創面極易發生感染,皮膚壞死嚴重[3]。有學者研究顯示,皮膚發生撕脫傷時微小血管斷裂,受損皮膚血運嚴重不足,此時若將皮膚原位縫合將造成皮膚壞死與感染[4]。因此,大面積皮膚損傷的治療關鍵在于尋找合適的皮膚進行植皮[5]。近年來對于燒傷或撕脫傷的患者多采用自體移植,即將身體其他部位的皮膚移植至損傷部位,但有些患者無法提供足夠數量的完好皮膚,若進行親屬異體移植則有可能發生排斥反應,移植皮膚不能成活,對患者及其家屬造成雙重痛苦[6]。有學者受到自體骨消毒后填塞的啟發,提出可以利用自身撕脫皮膚,將其進行一定處理后,選取有活力的皮膚進行反植,這樣既節省了患者本身的健康皮膚,又避免了排斥反應[7]。國內已有多位學者就自體皮膚反植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其中第三軍醫大學燒傷系的孫士錦教授等對42例大面積撕脫傷的患者進行反植法植皮,并利用VSD持續負壓吸引,最終有31例患者利用反植法植皮的皮膚全部成活,有8例患者利用反植法植皮的皮膚部分成活,充分說明了反植法植皮是可行的[8]。VSD是利用負壓持續吸引創面,促進創面引流液流出,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肉芽組織生長,用于反植法植皮中有利于保持創面無菌,促進植皮成功[9-11]。本研究發現,應用反植皮法聯合VSD治療的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其中Ⅰ期愈合率為72.0%,出院時創面愈合率為84.0%,遠高于對照組的54.2%。觀察組使用VSD技術,大大減少了換藥次數,從而減輕了患者痛苦,也促進了肉芽組織生長,縮短了住院時間。endprint
綜上所述,反植皮法和VSD聯合治療嚴重創傷并大面積皮膚撕脫傷的臨床效果較好,能較大程度地減少患者的換藥次數,縮短住院時間,值得臨床予以推廣。
[參考文獻]
[1] 焦緒民,王占平,李斌.22例四肢大面積皮膚撕脫傷及并發癥的治療[J].中國醫學創新,2009,6(33):229-230.
[2] 李月輝.負壓封閉引流技術與吸附材料在大面積皮膚撕脫中的應用[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0,14(16):3003-3006.
[3] 成亮,柴益民.肢體皮膚撕脫傷的治療進展[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10,24(6):758-760.
[4] 陳川,孫士錦,姚元章,等.負壓封閉引流聯合反植皮法治療嚴重創傷后大面積皮膚撕脫傷[J].重慶醫學,2010, 39(9):1069-1070,1073.
[5] 沈銳,馮祥生,宋紅梅,等.腰背腹會陰部大面積皮膚軟組織撕脫傷治療[J].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2010, 5(4):479-487.
[6] 劉學敏.中厚皮原位再植治療頭皮撕脫傷12例護理體會[J].中國醫學創新,2010,7(22):114-115.
[7] 梁茶,彭云,莊君燦,等.嚴重大面積皮膚撕脫復合傷感染壞死創面處理[J].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2012, 7(2):166-170.
[8] 閆軍,周勁松,孫成良,等.皮膚回植聯合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嚴重創傷后大面積皮膚撕脫傷[J].中國實用醫藥,2014,4(8):90-91.
[9] 魏世雋,蔡賢華,劉曦明,等.原位植皮+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肢體大面積皮膚撕脫傷的療效分析[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11,19(9):38-39.
[10] 劉麗芬.43例下肢軟組織缺損行清創植皮聯合應用VSD的療效觀察和護理[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10):172-173.
[11] 林慶培,謝道遠,羅偉初,等.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肢體皮膚嚴重撕脫傷回植術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4):20-21.
(收稿日期:2014-08-22 本文編輯:郭靜娟)endprint
綜上所述,反植皮法和VSD聯合治療嚴重創傷并大面積皮膚撕脫傷的臨床效果較好,能較大程度地減少患者的換藥次數,縮短住院時間,值得臨床予以推廣。
[參考文獻]
[1] 焦緒民,王占平,李斌.22例四肢大面積皮膚撕脫傷及并發癥的治療[J].中國醫學創新,2009,6(33):229-230.
[2] 李月輝.負壓封閉引流技術與吸附材料在大面積皮膚撕脫中的應用[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0,14(16):3003-3006.
[3] 成亮,柴益民.肢體皮膚撕脫傷的治療進展[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10,24(6):758-760.
[4] 陳川,孫士錦,姚元章,等.負壓封閉引流聯合反植皮法治療嚴重創傷后大面積皮膚撕脫傷[J].重慶醫學,2010, 39(9):1069-1070,1073.
[5] 沈銳,馮祥生,宋紅梅,等.腰背腹會陰部大面積皮膚軟組織撕脫傷治療[J].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2010, 5(4):479-487.
[6] 劉學敏.中厚皮原位再植治療頭皮撕脫傷12例護理體會[J].中國醫學創新,2010,7(22):114-115.
[7] 梁茶,彭云,莊君燦,等.嚴重大面積皮膚撕脫復合傷感染壞死創面處理[J].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2012, 7(2):166-170.
[8] 閆軍,周勁松,孫成良,等.皮膚回植聯合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嚴重創傷后大面積皮膚撕脫傷[J].中國實用醫藥,2014,4(8):90-91.
[9] 魏世雋,蔡賢華,劉曦明,等.原位植皮+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肢體大面積皮膚撕脫傷的療效分析[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11,19(9):38-39.
[10] 劉麗芬.43例下肢軟組織缺損行清創植皮聯合應用VSD的療效觀察和護理[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10):172-173.
[11] 林慶培,謝道遠,羅偉初,等.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肢體皮膚嚴重撕脫傷回植術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4):20-21.
(收稿日期:2014-08-22 本文編輯:郭靜娟)endprint
綜上所述,反植皮法和VSD聯合治療嚴重創傷并大面積皮膚撕脫傷的臨床效果較好,能較大程度地減少患者的換藥次數,縮短住院時間,值得臨床予以推廣。
[參考文獻]
[1] 焦緒民,王占平,李斌.22例四肢大面積皮膚撕脫傷及并發癥的治療[J].中國醫學創新,2009,6(33):229-230.
[2] 李月輝.負壓封閉引流技術與吸附材料在大面積皮膚撕脫中的應用[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0,14(16):3003-3006.
[3] 成亮,柴益民.肢體皮膚撕脫傷的治療進展[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10,24(6):758-760.
[4] 陳川,孫士錦,姚元章,等.負壓封閉引流聯合反植皮法治療嚴重創傷后大面積皮膚撕脫傷[J].重慶醫學,2010, 39(9):1069-1070,1073.
[5] 沈銳,馮祥生,宋紅梅,等.腰背腹會陰部大面積皮膚軟組織撕脫傷治療[J].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2010, 5(4):479-487.
[6] 劉學敏.中厚皮原位再植治療頭皮撕脫傷12例護理體會[J].中國醫學創新,2010,7(22):114-115.
[7] 梁茶,彭云,莊君燦,等.嚴重大面積皮膚撕脫復合傷感染壞死創面處理[J].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2012, 7(2):166-170.
[8] 閆軍,周勁松,孫成良,等.皮膚回植聯合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嚴重創傷后大面積皮膚撕脫傷[J].中國實用醫藥,2014,4(8):90-91.
[9] 魏世雋,蔡賢華,劉曦明,等.原位植皮+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肢體大面積皮膚撕脫傷的療效分析[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11,19(9):38-39.
[10] 劉麗芬.43例下肢軟組織缺損行清創植皮聯合應用VSD的療效觀察和護理[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10):172-173.
[11] 林慶培,謝道遠,羅偉初,等.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肢體皮膚嚴重撕脫傷回植術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4):20-21.
(收稿日期:2014-08-22 本文編輯:郭靜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