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幼農
[摘要] 目的 探討腔鏡下治療甲狀腺良性腫塊的臨床價值。 方法 選擇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甲狀腺腫塊患者80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開放手術治療,比較兩組的手術相關情況及術后并發癥情況。 結果 觀察組手術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切口大小顯著小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感染、術后聲音嘶啞及術中損傷甲狀旁腺的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對甲狀腺良性腫塊患者進行腔鏡手術,能顯著減少術中出血,降低術后感染率,提高傷口美觀度。
[關鍵詞] 甲狀腺;良性腫塊;腔鏡;開放手術
[中圖分類號] R581.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10(b)-0169-03
甲狀腺及其周邊分布了豐富的血管及神經,因此在甲狀腺手術切除過程中常常造成大出血、神經功能障礙等。腔鏡微創技術的應用使甲狀腺手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腔鏡和超聲刀的應用能夠提供清晰的視野,避免了不必要的操作,降低了大出血的可能性,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復。腔鏡微創手術在甲狀腺的治療中應用相當廣泛,除少數重度甲狀腺癌外,大部分甲狀腺疾病都能夠實施腔鏡微創手術[1]。腔鏡甲狀腺手術,因在頸部施術對微創和美容提出了更高要求[2]。已經發展出兩大手術類型,一種是頸部無瘢痕內鏡甲狀腺手術,可從腋窩或胸壁入路,不會造成頸部瘢痕,有較好的美容效果,但手術創傷大,難度高,適用范圍過小[3];另一種是頸部小切口無氣腔室內鏡甲狀腺手術,本研究中患者均接受此術,僅會在胸骨切跡上形成切口,較傳統的7 cm左右減小至2 cm,無需CO2支持,可通過拉吊保障手術空間。該術創傷小,術后恢復迅速,安全性高,適用范圍廣,與第一種相比美容效果稍差,但經長期隨訪發現頸部瘢痕并不明顯,患者較為滿意[4]。本研究主要采用胸骨上切口入路手術,并與常規開放手術進行比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甲狀腺腫塊患者80例,均經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確診,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中男13例,女27例,年齡19~50歲,平均(31.6±3.4)歲,甲狀腺腫塊大小0.5~5.0 cm,平均(1.6±0.3) cm,術后病理檢查確診甲狀腺腺瘤16例,結節性甲狀腺腫24例;對照組中男14例,女26例,年齡20~50歲,平均(31.7±3.5)歲,甲狀腺腫塊大小0.5~5.0 cm,平均(1.7±0.4) cm,術后病理檢查確診甲狀腺腺瘤17例,結節性甲狀腺腫23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甲狀腺腫塊大小及病理檢查結果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手術前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申報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手術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的甲狀腺腺葉切除術,患者取仰臥位,給予全麻,從胸骨切痕上端1 cm處將皮膚切開6 cm左右,對前肌群進行分離牽拉,夾住腺體上極,并將內緣和后緣進行分離,將上極外緣組織撥開,夾住腺體下極后將血管切斷,最后徹底剜除甲狀腺腺瘤及腺葉,確認止血,將開口縫合,置入多孔乳膠管負壓進行引流。
觀察組采用腹腔鏡手術,患者取仰臥位,使頭略后仰,全麻后行插管。從胸骨上方1 cm處作2 cm長切口,再縱向切開頸白線3~4 cm,將甲狀腺下方氣管充分暴露出來。隨后進行鈍性分離,牽拉頸前肌群,創建手術空間。從甲狀腺下極進入假包膜,并沿真包膜鈍性分離組織,將腺體完全暴露,并確認需要切除的范圍,將甲狀腺中靜脈切斷,隨后處理甲狀腺上下動靜脈,將腺瘤徹底切除。如發現為惡性腫瘤,可繼續加大切口,以便將患側及峽部切除。如患者頸部無淋巴結轉移,則不進行清掃。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的手術相關情況及術后并發癥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手術情況的比較
觀察組手術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切口大小顯著小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手術情況的比較(x±s)
2.2 兩組術后情況的比較
觀察組術后感染、術后聲音嘶啞及術中損傷甲狀旁腺的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術后情況的比較[n(%)]
3 討論
傳統治療甲狀腺多以開放式手術為主,這種方法可將病變部位充分暴露在視野內,利于手術的安全有效,但會留下7 cm左右的瘢痕[5]。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其中腔鏡輔助下甲狀腺手術多見于基層醫院[6],主要是因其操作與傳統手術差別不大,能夠簡單有效地暴露甲狀腺,還具備了腔鏡手術的如下優勢:手術切口小,僅造成微小創傷,術中出血量較少,術后無明顯疼痛感等[7]。腔鏡放大技術的應用能夠幫助施術者獲得清晰的手術操作面,可有效防止對血管和神經造成誤傷,但其手術操作空間較小,也給手術增加了一定的困難。相對傳統手術,腔鏡輔助微創手術與其手術操作處理較為相似,但其操作更簡單,手術效果好,給患者造成的創傷小,且不會引發較多并發癥,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在臨床上容易被廣大患者接受[8],但甲狀腺惡性腫瘤患者應當謹慎選擇此術。本研究觀察組采用腔鏡下手術治療,并與傳統手術對其臨床效果及術后并發癥進行統計,以分析其臨床效果。
腔鏡手術具有顯著優點,腔鏡下進行甲狀腺手術主要適用于[9]:①瘤體直徑≤5 cm的良性腺瘤;②結節性甲狀腺腫;③甲狀腺腺體不會過大;④甲狀腺乳頭狀癌直徑<1 cm,腺體表層未受損,頸部沒有檢查到腫大淋巴結。但是對于部分患者仍有一定禁忌,包括[10]:①頸部曾經作過手術或進行過放療;②有可能存在惡性腫塊;③臟器功能受損,身體狀況較差,無法進行全身麻醉;④存在嚴重的凝血功能障礙;⑤甲狀腺術后復發性腺瘤。對存在惡性結節傾向的患者應及時改行開放手術;需徹底切除結節;當癌直徑>1 cm時通過腔鏡進行輔助切除,其余狀況可改行開放手術。本研究入組均為良性腫塊患者,相對于傳統開放手術,觀察組術中出血顯著少于對照組,切口顯著小于對照組,手術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且觀察組術后感染、術后聲音嘶啞及術中損傷甲狀旁腺的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其與傳統手術的操作有很多相同之處,便于學習掌握;可在術中直接探查病灶以便準確做出判斷;腔鏡的放大作用有助于分辨喉返神經及甲狀旁腺,從而避免發生意外損傷;無須注入CO2,不會引發相關并發癥,但輔助腔鏡手術會留有頸部切口瘢痕,因此要求施術者有一定的經驗及操作技術。endprint
本研究總結本院實施腔鏡下甲狀腺手術的經驗:①手術前應對甲狀腺結節大小、有無鈣化、包膜是否完好及血運等情況進行檢查,一旦發現可能性較高的甲狀腺惡性腫瘤患者,應采取開放手術治療。②術中出血處理:甲狀腺及其周圍分布著豐富的血網,如果處理不當會造成大出血[11]。本研究中沒有出現因手術而大出血的患者,且在術后也沒有相關并發癥。甲狀腺手術中采用超聲刀處理血管,其操作方法為游離-凝閉-切斷,以實現止血。具體操作如下:分離出的甲狀腺動靜脈要保證≥1 cm一段,先用超聲刀凝固再實施切斷,操作過程中要避免誤傷其他組織或血管,在手術過程中一旦出現無法控制的大出血,需馬上實施手術。③有報道稱內鏡甲狀腺手術過程中容易造成對喉返神經損傷,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超聲熱力導致[12]。避免喉返神經損傷主要在于準備充分,積極預防,如:保證有清晰的解剖層次;對甲狀腺各部位有明確定位;進行腺瘤剜除和組織分離時需盡量沿甲狀腺固有包膜操作;將喉返神經充分暴露后再進行切除;可鈍性分離甲狀腺背面組織,避免長時間應用超聲刀,從而防止熱力造成神經損傷[13]。
總之,在有條件的醫院,對甲狀腺良性腫塊患者進行腔鏡手術,能顯著減少術中出血,降低術后感染率,提高傷口美觀度。
[參考文獻]
[1] 鄧博,劉永存,龔建安,等.甲狀腺良性腫瘤腔鏡手術與傳統手術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19):34-36.
[2] 王暢,黃盛,劉斌,等.腔鏡輔助頸部小切口手術與傳統甲狀腺手術治療甲狀腺良性腫瘤的對比研究[J].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11,14(9):723-725.
[3] 劉大文.腔鏡輔助頸部小切口手術與傳統開放手術治療甲狀腺良性腫瘤的臨床對比分析[J].醫學綜述,2013,19(12):2304.
[4] 林明.腔鏡輔助微創手術治療甲狀腺的臨床療效分析[J].健康之路,2013,12(12):274-275.
[5] 汪中衡小,何曉東,楊克虎,等.腔鏡輔助下甲狀腺切除術療效Meta分析[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8,28(2):124-127.
[6] 王征,李偉漢,張浩.腔鏡輔助下甲狀腺手術與傳統開放性甲狀腺手術的比較[J].重慶醫學,2013,42(28):3432.
[7] 劉緒舜,宗光全,王峰.腔鏡輔助下微創甲狀腺手術治療甲狀腺腺瘤[J].臨床腫瘤學雜志,2008,13(4):335-337.
[8] 劉鑫,楊萍.腔鏡輔助下小切口甲狀腺手術與傳統手術療效比較[J].中國實用醫刊,2012,39(6):91-92.
[9] 朱旬,邢春根,金濤,等.腔鏡輔助小切口甲狀腺手術與傳統手術的比較[J].實用醫學雜志,2011,27(1):41-43.
[10] 狄建忠,韓曉東,劉偉杰,等.腔鏡輔助與傳統開放甲狀腺切除術的對比研究[J].中華內外分泌科雜志,2009,3(6):396-398.
[11] 程雷,李克軍.腔鏡甲狀腺手術入路研究進展[J].醫學與哲學,2012,33(10B):52-54.
[12] 梁盛枝,鄧博,徐維,等.腹腔鏡甲狀腺次全切除術64例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臨床醫生,2013,41(8):49-50.
[13] 梅鋒,邱凌,徐偉宏.經乳暈氣管前人路在腔鏡甲狀腺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微創外科,2013,13(6):493-495.
(收稿日期:2014-08-13 本文編輯:郭靜娟)endprint
本研究總結本院實施腔鏡下甲狀腺手術的經驗:①手術前應對甲狀腺結節大小、有無鈣化、包膜是否完好及血運等情況進行檢查,一旦發現可能性較高的甲狀腺惡性腫瘤患者,應采取開放手術治療。②術中出血處理:甲狀腺及其周圍分布著豐富的血網,如果處理不當會造成大出血[11]。本研究中沒有出現因手術而大出血的患者,且在術后也沒有相關并發癥。甲狀腺手術中采用超聲刀處理血管,其操作方法為游離-凝閉-切斷,以實現止血。具體操作如下:分離出的甲狀腺動靜脈要保證≥1 cm一段,先用超聲刀凝固再實施切斷,操作過程中要避免誤傷其他組織或血管,在手術過程中一旦出現無法控制的大出血,需馬上實施手術。③有報道稱內鏡甲狀腺手術過程中容易造成對喉返神經損傷,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超聲熱力導致[12]。避免喉返神經損傷主要在于準備充分,積極預防,如:保證有清晰的解剖層次;對甲狀腺各部位有明確定位;進行腺瘤剜除和組織分離時需盡量沿甲狀腺固有包膜操作;將喉返神經充分暴露后再進行切除;可鈍性分離甲狀腺背面組織,避免長時間應用超聲刀,從而防止熱力造成神經損傷[13]。
總之,在有條件的醫院,對甲狀腺良性腫塊患者進行腔鏡手術,能顯著減少術中出血,降低術后感染率,提高傷口美觀度。
[參考文獻]
[1] 鄧博,劉永存,龔建安,等.甲狀腺良性腫瘤腔鏡手術與傳統手術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19):34-36.
[2] 王暢,黃盛,劉斌,等.腔鏡輔助頸部小切口手術與傳統甲狀腺手術治療甲狀腺良性腫瘤的對比研究[J].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11,14(9):723-725.
[3] 劉大文.腔鏡輔助頸部小切口手術與傳統開放手術治療甲狀腺良性腫瘤的臨床對比分析[J].醫學綜述,2013,19(12):2304.
[4] 林明.腔鏡輔助微創手術治療甲狀腺的臨床療效分析[J].健康之路,2013,12(12):274-275.
[5] 汪中衡小,何曉東,楊克虎,等.腔鏡輔助下甲狀腺切除術療效Meta分析[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8,28(2):124-127.
[6] 王征,李偉漢,張浩.腔鏡輔助下甲狀腺手術與傳統開放性甲狀腺手術的比較[J].重慶醫學,2013,42(28):3432.
[7] 劉緒舜,宗光全,王峰.腔鏡輔助下微創甲狀腺手術治療甲狀腺腺瘤[J].臨床腫瘤學雜志,2008,13(4):335-337.
[8] 劉鑫,楊萍.腔鏡輔助下小切口甲狀腺手術與傳統手術療效比較[J].中國實用醫刊,2012,39(6):91-92.
[9] 朱旬,邢春根,金濤,等.腔鏡輔助小切口甲狀腺手術與傳統手術的比較[J].實用醫學雜志,2011,27(1):41-43.
[10] 狄建忠,韓曉東,劉偉杰,等.腔鏡輔助與傳統開放甲狀腺切除術的對比研究[J].中華內外分泌科雜志,2009,3(6):396-398.
[11] 程雷,李克軍.腔鏡甲狀腺手術入路研究進展[J].醫學與哲學,2012,33(10B):52-54.
[12] 梁盛枝,鄧博,徐維,等.腹腔鏡甲狀腺次全切除術64例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臨床醫生,2013,41(8):49-50.
[13] 梅鋒,邱凌,徐偉宏.經乳暈氣管前人路在腔鏡甲狀腺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微創外科,2013,13(6):493-495.
(收稿日期:2014-08-13 本文編輯:郭靜娟)endprint
本研究總結本院實施腔鏡下甲狀腺手術的經驗:①手術前應對甲狀腺結節大小、有無鈣化、包膜是否完好及血運等情況進行檢查,一旦發現可能性較高的甲狀腺惡性腫瘤患者,應采取開放手術治療。②術中出血處理:甲狀腺及其周圍分布著豐富的血網,如果處理不當會造成大出血[11]。本研究中沒有出現因手術而大出血的患者,且在術后也沒有相關并發癥。甲狀腺手術中采用超聲刀處理血管,其操作方法為游離-凝閉-切斷,以實現止血。具體操作如下:分離出的甲狀腺動靜脈要保證≥1 cm一段,先用超聲刀凝固再實施切斷,操作過程中要避免誤傷其他組織或血管,在手術過程中一旦出現無法控制的大出血,需馬上實施手術。③有報道稱內鏡甲狀腺手術過程中容易造成對喉返神經損傷,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超聲熱力導致[12]。避免喉返神經損傷主要在于準備充分,積極預防,如:保證有清晰的解剖層次;對甲狀腺各部位有明確定位;進行腺瘤剜除和組織分離時需盡量沿甲狀腺固有包膜操作;將喉返神經充分暴露后再進行切除;可鈍性分離甲狀腺背面組織,避免長時間應用超聲刀,從而防止熱力造成神經損傷[13]。
總之,在有條件的醫院,對甲狀腺良性腫塊患者進行腔鏡手術,能顯著減少術中出血,降低術后感染率,提高傷口美觀度。
[參考文獻]
[1] 鄧博,劉永存,龔建安,等.甲狀腺良性腫瘤腔鏡手術與傳統手術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19):34-36.
[2] 王暢,黃盛,劉斌,等.腔鏡輔助頸部小切口手術與傳統甲狀腺手術治療甲狀腺良性腫瘤的對比研究[J].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11,14(9):723-725.
[3] 劉大文.腔鏡輔助頸部小切口手術與傳統開放手術治療甲狀腺良性腫瘤的臨床對比分析[J].醫學綜述,2013,19(12):2304.
[4] 林明.腔鏡輔助微創手術治療甲狀腺的臨床療效分析[J].健康之路,2013,12(12):274-275.
[5] 汪中衡小,何曉東,楊克虎,等.腔鏡輔助下甲狀腺切除術療效Meta分析[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8,28(2):124-127.
[6] 王征,李偉漢,張浩.腔鏡輔助下甲狀腺手術與傳統開放性甲狀腺手術的比較[J].重慶醫學,2013,42(28):3432.
[7] 劉緒舜,宗光全,王峰.腔鏡輔助下微創甲狀腺手術治療甲狀腺腺瘤[J].臨床腫瘤學雜志,2008,13(4):335-337.
[8] 劉鑫,楊萍.腔鏡輔助下小切口甲狀腺手術與傳統手術療效比較[J].中國實用醫刊,2012,39(6):91-92.
[9] 朱旬,邢春根,金濤,等.腔鏡輔助小切口甲狀腺手術與傳統手術的比較[J].實用醫學雜志,2011,27(1):41-43.
[10] 狄建忠,韓曉東,劉偉杰,等.腔鏡輔助與傳統開放甲狀腺切除術的對比研究[J].中華內外分泌科雜志,2009,3(6):396-398.
[11] 程雷,李克軍.腔鏡甲狀腺手術入路研究進展[J].醫學與哲學,2012,33(10B):52-54.
[12] 梁盛枝,鄧博,徐維,等.腹腔鏡甲狀腺次全切除術64例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臨床醫生,2013,41(8):49-50.
[13] 梅鋒,邱凌,徐偉宏.經乳暈氣管前人路在腔鏡甲狀腺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微創外科,2013,13(6):493-495.
(收稿日期:2014-08-13 本文編輯:郭靜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