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雅 王曉園 葉文華
【摘 要】自1993年來,志愿者服務便廣泛走入全國各大高校,“志愿者”這一名詞也被每一個人所記住。志愿者服務也在校園內興起高潮,參與志愿者服務的大學生也越來越多,志愿者服務的載體志愿者組織也被各大高校認同,同時得到迅猛發展。以此同時志愿者作為一種資源,其也就面臨著管理問題,現今各大高校對本校的志愿者都擁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制度。對志愿者進行自主化管理是一種很普遍的管理方式,也是一種順勢而生的模式。文章將通志愿者招募、志愿者培訓、志愿者的監督與考核、志愿者的激勵四個方面對自主化管理模式的優缺點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大學生志愿者;志愿者隊伍;自主管理
一、志愿者招募的自主化管理
選拔優秀的高素質的志愿者,對后面志愿者的管理以及志愿者資源配置問題都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招募一直是各個組織面臨的難題,如何招募優秀的志愿者是各組織長期思考的問題。自主化管理在志愿者招募方面有其特有的優勢,自主化管理模式,也就是說志愿者組織中的管理都是由自愿者自己進行。因此自主化管理中的自愿者對自己所需的自愿者種類更加熟悉,對本組織自愿者的能力要求更加清楚,這在不同層面上,為自愿者的篩選減輕了阻力。同時自主化管理中的志愿者也都是學生,方便了老志愿者對新志愿者的了解,利于老志愿者更加全面的了解新志愿者的能力及要求。
志愿者招募是既是對招募老師對知識系統化歸納的一種考驗,也是對其概括和觀察能力的考驗,而自主換管理中,都是學生負責招募,老師較少參與其中,這也就在某種層面上降低了新志愿者的準入門檻,質量得不到保障。
二、志愿者培訓的自主化管理
志愿者培訓是志愿者組織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也是全面提高志愿者服務水平的重要環節。目前志愿者組織在對志愿者培訓過程中主要面臨,培訓師人員不足,培訓時間短,培訓內容簡化等問題,這也就對志愿者質量的提高做了很大的限制。自主化管理中,則可以將這種弊端簡化到最小。自主化管理中志愿者的培訓往往都是資格較老的志愿者,他們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對新志愿者進行培訓,有效解決了,志愿者培訓師不足的問題,同時對于志愿者培訓時間短、培訓內容簡化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在自主化管理中也存在其不足之處,自主化管理中,其在培訓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問題是,培訓師都被學生取代,這也就面臨一個問題,學生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教學培訓,對知識的把握遠沒有老師熟練,在培訓過程中也就不可避免的會存在教學知識不夠系統,知識不夠全面,或知識有所欠缺,因此可能導致新志愿者也步入相同的誤區,形成嚴重的惡性循環。
三、志愿者監督與考核方面的自主化管理
有效的日常監督與考核機制,是促進志愿者管理工作的有效方法。不僅可以幫助志愿者認識自身的優勢和不足,還可以為組織評估志愿者工作的優劣提供標準。對志愿者進行監督和考核要建立公平、客觀的標準,考核方式可采用綜合高校志愿者管理與服務創新考評與讀者考評相結合,盡量減少考核中存在的誤差。自主化管理中管理者與志愿者都是學生,平時學習上課都在一起,對考核者對志愿者的考核可以更加愛全面,對志愿者平時表現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做出最好的考核。
自主管理中考核者由于都是學生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擾,講同學情面,講朋友情面等。都在不同層面給考核者帶來困擾,增加了考核的難度,降低了考核的公平性。
四、自主化管理在志愿者激勵機制中的利弊
目前關于大學生志愿者的激勵尚未形成共識,普遍認為志愿者是自愿奉獻,具有不為報酬的特性,同時志愿者也是廉價勞動力,為降低成本,無需保障和激勵。誠然,志愿者是不求報酬,但是志愿服務卻是有成本的,因此無論是在物質方面還是在精神方面,對于志愿者的激勵都必不可少。自主化管理中,由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是學生,這也就方便了對志愿者物質要求和精神要求的了解,對給與志愿者的激勵也將更加貼近志愿者的心理愿望,從而更好的激發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提供更好的服務。
自主化管理中對于管理這都是學生也就帶來如何提供給激勵志愿者所需的物質的問題,自主化管理中,管理者大部分都是學生,他們的提供的物資都是極其有限的,這也就給管理者帶來了獎勵的困擾,他們有心卻無力。
志愿者的自主化管理是各大高校在轉型中必然旋轉。對其優缺點也必須要有全面地了解。筆者認為在對志愿者進行自主化管理過程中,尤其合理性,也是志愿者管理中的潮流之一。任何一種管理模式都尤其改進的地方。如果高校管理者在對志愿者應用自主化管理過程中與高校團組織合作,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一些問題的產生;如:在對志愿者招募過程中,先由老志愿者議定一份合理的招募計劃書,通過團組織審批,對其中不足之處進行改進,便可以有效解決在招募過程中遇到的招募者不夠專業的問題;在對志愿者的培訓中,我們團組織可以先對老一屆的志愿者進行系統化的培訓,在由老志愿對新志愿者進行培訓,這將有效的解決培訓師不足,學生培訓缺乏系統化的問題;在對志愿者考核中同樣可以先由學生考核再有團組織老師考核,便可有效降低考核的不公平性;在對志愿者的激勵這一方面,與團組織合作也更加可以體現出這種合作的優勢所在,團組織可以有效解決志愿者組織資金不足的情況,給志愿者提供足夠的物資,有利于志愿者組織的整體發展。
參考文獻
[1] 華黎明,李洪麗.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構成與管理[J].法制與社會,2008(5):172.
[2] 王名.非營利組織管理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142.
[3] 呂麗.我國大學生志愿服務的現狀調查與推進策略探討[J].學術交流,2011(19):73-75.
[4] 劉鳴箏.青年志愿服務面臨的問題與對策——以吉林省為例[J].青年與共青團工作,2011(5):31-33.
作者簡介:王靜雅,女,江西吉安人,本科,講師,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王曉園,女,江西景德鎮人,本科,助教,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葉文華:男,贛南醫學院學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