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杰
摘 要:生命教育,即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問題的教育,其目標在于使人們學會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義以及生命與天人物我之間的關系,學會積極的生存、健康的生活與獨立的發展,并通過彼此間對生命的呵護、記錄、感恩和分享,由此獲得身體心靈的和諧,事業成功,生活幸福,從而實現自我生命的最大價值。也就是說生命教育就是以生命為核心,以教育為手段,幫助學生認識、尊重、珍愛生命,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健康地發展生命,提升生命質量,創造生命價值的教育。
關鍵詞:生命教育 學生 特殊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6(b)-0113-01
視障學生的生命盡管是殘缺的,但有它存在的意義,對視障學生進行正確的生命教育自然也就有了重要的意義。
1 視障學生不尊重生命的原因與表現
視障學生不尊重生命的原因與表現大致有如下三種情況:
第一種:自卑。視障學生多來源于偏遠農村山區或經濟落后地區。有個別家長將這些視障兒童視為多余。有的學生因為家長再婚而遭受歧視。因此,他們幼小的心靈里便種下了輕視生命的種子。入學后,他們極度自卑、懦弱、膽小、被動,各種能力都很差,對事情沒有主見,善于察言觀色而不敢于表達,注意力不集中,將自己的生命依附于別人,習慣于受人指揮而不能表現出生命的獨立性。
第二種:虛度生命。有的學生雖然生活在陽光明媚的教室里,能夠遵守校規校紀,但是卻不能夠以積極的態度對待生命,而表現出不思進取、虛度時光的狀態。尤其一些高年級的學生,本應該具有自律意識,樹立人生理想,明確生活目標,但是他們卻往往不敢正視自身缺陷,沉迷于虛幻的自我世界,虛度光陰,表現出對生命的漠視。
第三種:以盲自居。有的學生從小就形成了“因為我看不見,所以你應該為我做任何事情”的錯誤觀念而完全依賴于家長的照顧。所以,他們不懂得生活的樂趣、生命的意義。
所以,我認為首先要使學生明白生命教育的真正內涵,在視障學生心中構筑起珍愛生命的橋梁。
2 教會學生理解生命教育的內涵
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對人權重視程度的提高,在視障學校開展生命教育顯得越來越重要。
在小學階段,首先使學生知道,人的生命首先具有生理特質,它所涉及的是關于生老病死的健康問題、安全問題,這就是生命的自然屬性,即生命的長度問題。所以要教育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注意各種安全問題,為使自己的生命之花開放得更長久而珍愛自己的生命。
在初中階段,要使學生知道,從小就生活在集體中的我們,所有行為舉止要考慮到個人和集體、自己與他人的關系,它涉及到成長、學習、交友等諸多方面。這就是生命的社會屬性,即生命的寬度問題。所以要教育學生學會溝通,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學會珍惜時間,在有限的時間內,做更多的事情;使學生懂得在一定的生命長度內,通過做更多的有意義的事情來增加生命的寬度。
在專業學習階段,教育學生有一定的精神追求。這就是生命的精神屬性,即生命的高度。生命高度并非單指人在成功的順境中所能達到的高度。人在失敗的逆境中處于生命的低谷,因為生命的深刻體驗和靈性的深層次激發,也構成了富有意義的生命高度的一部分。視障的存在,使他們更有機會去挑戰生命的高度,而譜寫不朽的生命樂章!
生命長度、生命寬度和生命高度統一在一起,共同凝成了人的生命亮度,這才是人的生命教育的全部內涵。
3 引導學生踐行生命教育的內涵
全體任課教師都要肩負起生命教育的使命,將對學生的生命教育融入到各學科課程中。同時,班主任也要與家長及時溝通,爭取家校合力,共同完成教育的使命。
增強自信心。班主任抓住機會,隨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其一言一行進行適時的、有針對性的鼓勵,使學生認識、接納、欣賞自己,增強自信。在認識自我的同時,認同自我生命的獨特性和自我價值。
掌握逃生技能。積極向學生宣講火災、地震、交通、洪水等各種災難現場的逃生技能,開展災情演習活動,使學生能夠為保持生命的長久而積蓄能量。
感悟圣賢的生命觀。讀五千年中華文化史中先哲圣賢們關于生命的話語,體會話語的意思,理解他們的生命觀。如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生命是從生到死的過程,活著的事情知道了,才可以知道死后的事。如孟子的“吾生而有涯,而知也無涯”——強調學無止境,鼓勵學生努力學習知識。
學會善待生命。抓住各種不珍視生命的事實材料開展辯論,在各種思想的碰撞中,在是與非的辯論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死觀念、道德觀念;學會感恩,學會接受不同意見,來善待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樹立全面、客觀的生命觀。組織學生去少管所、審判法庭等地方去參觀,讓學生從另一個角度對生命有更深刻的認識。發揮榜樣的作用。舉成功盲人的事例,激勵學生在自身的平臺上努力學習,爭取成功!以職業教育為核心進行生命教育。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職業理想和技能教育,使學生掌握一技之長,為他們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提供有效途徑,讓視障學生殘缺的生命迸發出勃勃生機。進行特長培養。積極鼓勵學生學習特長,使他們孤寂的生活更豐富多彩。樹立理想。鼓勵學生先制定一些小目標,然后再逐步樹立大理想。從而使學生懂的,生命的價值不僅僅是活著,而要有夢想,要活得精彩!
“體者,載知識之車,寓道德之舍也。”身體是生命的外在形式。“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沒有了生命,知識、道德等等都將無所依附。所以,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珍愛生命,深刻領悟生命的內涵,祝愿每一個視障學生的生命之花都能成為人類百花園中燦然綻放的奇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