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耀強
摘 要:高職高專醫學院校美術教育作為一般借助《藝術欣賞》、《美術欣賞》等選修課程進行,相比專業課、基礎課、英語等公共課而言,學生的重視程度不夠,部分學校存在師資缺乏等現象。要改變這種現狀,美術課教師應該起到關鍵作用。
關鍵詞:醫學院校 美術教育 對策
中圖分類號:G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6(b)-0125-01
高職高專醫學院校的培養目標定位于高技能、應用型醫療衛生人才,堅持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思想素質高、實踐技能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技術應用型人才。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對醫學人才知識結構和綜合素質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醫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而在學生人文素質、職業道德、創新能力等的培養中,包括美術教育在內的藝術教育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高職高專院校美術教育中存在著學生認識不到位、教師主導作用發揮不到位等問題。高職高專醫學院校學生由于學習任務繁重,以至于疲于應付《美術欣賞》、《音樂欣賞》等人文素質課程的學習,給《美術欣賞》課程的開展造成一些不利影響。盡管《美術欣賞》的選修率很高,但在學習過程中部分學生僅僅是為了獲得學分,并不認為美術課對自己的專業有較大幫助,而且認為對以后的工作沒多大用處,因此存在認識不到位、重視程度不夠等問題。而一些美術教師雖然理論上認識到了美術教育在醫學人文素質教育及專業學習中的重要作用,但在實踐中并沒有很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因此,要提高美術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必須要讓師生認識《美術欣賞》的重要性并正確對該門課程進行定位。
1 美術教育對于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及專業學習的重要性
第一,對醫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及良好職業道德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
因為藝術作品可以凈化人們的心靈,陶冶人們的情操,使其想象力得以充分發揮。通過《美術鑒賞》不僅能提高醫學生的審美能力,而且能提升醫學生直覺力、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增強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就醫學生而言,美術教育不僅可以培養其對美的感知能力,而且對其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對于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及良好的醫德的塑造等都有積極的作用。
第二,對醫學生專業知識及技能訓練的重要性。
醫學專業學生,掌握一些必要的美術知識無論對于專業學習還是未來發展都是十分有必要的。在醫學專業知識、技能傳授方面,美術以其形象化、技藝化特性,在醫學生知識學習、技能訓練上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因為人的大腦接受形象的知識比抽象知識既快又準確,而且不容易遺忘。通過美術教育,可以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和形象表達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將在醫學基礎課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人體解剖》、《病原微生物》等課程,在認識人及微生物各部位的具體結構時涉及到大量的圖像,具有美術天賦或美術基礎的學生會認真讀圖,甚至畫圖,而沒有美術基礎的學生只能通過不厭其煩的背誦文字來到達記憶和鞏固。
第三,對于醫學生未來知識結構的儲備具有重要作用。
因為醫學是一門與人文社科結合較為密切的學科,而不能簡單的認為是一門單純的生物科學。在醫學教育中不僅要重視培養學生的醫學知識與技能,還應加強人文素質的培養,要實現由生物醫學教育模式向社會生物醫學教育模式轉化。美術教育與醫學專業教育結合,既能更新醫學生的知識結構,又能為提高醫學知識和專業技能奠定基礎。當前,在臨床醫學實踐中,越來越多的醫務人員開始將音樂、繪畫等藝術應用到對病人的治療過程中,而且產生了不錯的效果。
2 高職高專醫學院校美術教育的正確定位
對于培養高技能、應用型醫學人才的高職高專醫學院校,通過美術教育使學生具備一定的美術基礎,是美術教育的主要任務。要制定符合醫學專業特點的《美術欣賞》課程標準。要真正使學生通過上《美術欣賞》課,能夠正確描繪人體正常狀態下的結構、形態、生理機能圖像,還能描繪人體在病變狀態下的病理活動原理詮釋圖形。為此,《美術欣賞》的課程要與解剖學、組織學、病理學等醫學基礎形態學課程緊密聯系,要以醫學美學為理念,將透視學、構圖學、色彩學等理論課與素描、速寫和幾何構成等實踐課有機結合在一起。總之,高職高專醫學院校的《美術欣賞》應該將醫學與美術有機融合在一起,這樣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而且有利于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3 提高美術教育針對性和實效性的策略
第一,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學主導作用
提高美術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離不開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將在學生美術欣賞中起到關鍵性作用。美術教育要通過營造相對寬松而自然的課堂氛圍,進行“對話式”欣賞教學,促進師生間的審美互動與合作,要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接受美的教育。
第二,教師要善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熱情
針對部分學生積極性不高、疲于應付等問題,美術教師要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中去感受美、體驗美、欣賞美、創造美,培養學生審美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強化學生的視覺審美感受。
第三,教師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
在多媒體教學日益成為主流的今天,美術教育必須充分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將傳統的教學形式和多媒體教學有機結合起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聲音、圖像、文字、影像以及交互功能的作用,使美術課從一門“老師講,學生看、聽、理解的灌輸過程”,變成一門“集聲音、圖像、動畫、電影等融于一體的視覺理解過程”,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第四,教師要用激情感染學生
美術教師首先要真正熱愛美術,這樣才能用滿的熱情和激情去感染學生,讓學生融入到藝術課堂之中。教師要用實際行動讓學生真正學會用自己的眼光去發現美、欣賞美,真正明白美術將會使人終身受益。
第五,要將美術與音樂有機融合
美術的欣賞離不開情緒的調動,沒有充滿感情的欣賞過程,就會大大的降低欣賞的效果,學生必然得不到完美的情感的體驗。美術欣賞除了通過教師的激情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之外,還可以借助音樂這一載體。音樂是一切藝術中最抽象的一門藝術,但音樂表達感情的效果是最讓人感動的,如果將美術欣賞與音樂有機結合,必能達到圖音并茂,聲色俱全的教學效果。因此在欣賞時,播放一曲音樂,創設一種藝術氛圍,就能使學生自覺地由日常生活的自然態度轉向審美態度,擺脫實用的功利觀念和外界的干擾,盡情沉靜在美的圣境中。
參考文獻
[1] 譚明友.醫學美術在醫學教學中的輔助作用[J].濟寧醫學院學報,2009(4).
[2] 齊亞力,吳曉非.與科學同行的醫學美術[J].中國科技信息,2010(1).
[3] 阮鼎和,阮鼎勛.談醫學知識對醫學美術工作的影響[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 2001(2).
[4] 郭蕓生,彭瑛.從信息傳播與學科發展角度審視醫學美術[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00(3).
[5] 張麗春,丁一,許維新.醫學院校美育與醫學美術課程整合的思考[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08(2).
[6] 黃文,李紅梅.醫學美術在醫學教學中的應用及發展[J].邊疆經濟與文化, 2005(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