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芬
摘 要:鑒于《油田化學》是一門綜合性強、針對性強、具有高新技術特色、內容復雜而抽象的應用學科,本人在教學過程中始終秉承“教學相長”的理念,通過精心備課,豐富教學內容,以使教學內容緊跟時代步伐適應油田的快速發展;善于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以便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適應學生需求;同時采用現代教學手段、多種教學方法與多樣化考核方式,以增強教學互動,提升教學質量;強化教師業務能力,以“教得好”來促進“學得好”,加快師生成長,推進油田化學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油田化學;教學相長;師生成長
教學相長一詞最早出現在《禮記·學記》中,“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日教學相長也。”這一理論發展到今天具有更廣泛的意義,即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行為要和諧,教師的“樂教”“會教”“教的好”與學生的“樂學”“會學”和“學的好”相得益彰,共同促進師生成長。
1 精心備課,豐富教學內容
《油田化學》是一門綜合性強、針對性強、具有高新技術特色、內容復雜而抽象的應用學科。在《油田化學》教學中, 除了對基本概念知識點的講述外, 重點講述各種油田化學品的應用。在油田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對油田化學技術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同時也涌現出了多種新型油田化學品來滿足油田發展的需要。因此,教師在備課時,首先應做到粗備全書,宏觀把握,形成一個系統的知識框架;細備單元,微觀把握,明確重點、難點及疑點,精心設計每一堂課、以達到重點突出、難點講透、疑點講清。其次,鑒于油田化學的學科特點,教師在備課中應做到以課本內容為核心,但不拘泥于課本。通常說:“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因此,我們教師要隨時“添水”、“換水”,讓自己的“一桶水”永不干枯,讓“一桶水”變成“清澈的活水”、變成“奔騰不息的河流”。
2 善于與學生溝通,“樂教”與“樂學”相互促進
高職院校的學生基礎知識相對較為薄弱,會限制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發揮。因此,教學內容豐富還不夠,還必須使教學內容適應學生的需求,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師要善于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專業培養目標,已學過的課程內容,取得的成績及本學期所開設的新課程,研究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認知與情感發展的需求,研究如何在新課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熱情,如何點燃學生創新的火花,如何促使學生積極活潑地參與課程,使教師的“樂教”與學生的“樂學”相互促進,那么如何與學生溝通?教師首先要營造良好的溝通環境,使師生之間樂于溝通。教師臉上常帶三分笑,得到學生的信任和好感,使學生愿意敞開心扉與教師交流。因此,教師在課堂上不能滿堂灌,要樂于將豐富的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這就要求教師要多和學生互動,讓學生充分相信老師講解的每個知識點都是切切實實為學生需求考慮的,鼓勵學生將自己課堂上的真實想法充分表達出來,并學會肯定學生的觀點,讓學生體現自我價值,使學生樂于學習。
3 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靈活的教學方法,“會教”與“會學”相互促進
3.1 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教與學相得益彰
油田化學內容覆蓋面廣,綜合性強,與現場作業聯系緊密。若以經典的傳統教學手段粉筆和黑板傳遞表達繁多而抽象的油田化學內容,學生難于理解和記憶。21世紀技術革新加快,特別是信息技術和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為教學手段的日益現代化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下,將多媒體教學滲入到每個教室,使計算機成為每位教師得心應手的教學工具。將傳統的"以教為主"變為"以學為主",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協作式"學習存在于教師、學生之間,教與學相得益彰,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3.2 靈活地運用教學方法,知識傳授與學生能力培養并進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能針對教學內容靈活地運用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感知和理解油田化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做到“會教”;學生能夠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能領悟到其中的學習和思維的方法,做到“會學”。
對于整個油田化學的教學內容,我們采用重點內容精講,部分內容自學的方法。充分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對油田化學中圍繞鉆井化學、采油化學和集輸化學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相關化學用劑采用精講的方法。核心內容和精髓部分講清講透,突出重點和難點,并及時結合油田的發展動態,力求給學生傳授系統、全面、最新的知識。然而,油田化學是一門關于油田化學工程應用技術與油田化學品的綜合科學,涉及的知識面廣,教材內容不可能詳盡,課堂教學也難以做到面面俱到。因而引導學生積極閱讀提供的參考資料和書籍,鼓勵他們通過自學的方法拓展知識面,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和鞏固所學知識的能力。比如在鉆井液體系部分時,只詳細講解不同體系的鉆井液組成和特點,而對于不同鉆井液體系的適用地層等內容留給學生自己學習和領會。
4 建立多樣化的考核方式,“教得好”與“學得好”相互促進
多樣化的考核方式代替傳統的以試卷為經典標志的期末考試,不僅可以減輕學生的課程學習壓力,同時還可以考核學生的課堂參與情況、對新知識的領會和應用能力及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在油田化學教學中,我們逐步建立多樣化的考核方式,做到以教師“教得好”促進學生“學得好”;反過來,學生對知識掌握的好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不斷對教師提出新的知識需求,進而促使教師“教得好”來滿足學生的求知欲。為此,我們增加平時考核的分量占30%,將課堂提問、小組討論、課件制作、小論文及網絡討論計入學生的平時成績。高效的課堂提問可以使學生高度集中思考問題,促進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啟發學生的思維,并能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同時可以創造和諧、活躍的學習氣氛。教師應該善于提問,通過各種形式誘發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回答問題,解決問題。教師根據學生參與課堂的能力給予評價。
5 教學相長,師生共同成長
教學相長的內涵是教和學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教中有學,學中有教,二者能夠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教師的教學不能只體現在完成教學任務上,更重要的是體現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吸收和運用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對知識掌握的深度與廣度上高于學生。《油田化學》作為一門新興的應用學科,越來越呈現出諸多高新技術的特點,這給課程教學帶來了極大的挑戰“教學相長”的理念將教師和學生置于一個平等、和諧、愉快的教學環境,二者在學習過程中共同發揮正能量,實現師生共同成長。
6 結語
總之, 在油田化學的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和油田化學課程的特點,努力實現教師的“樂教”、“會教”、“教得好”與學生的“樂學”、“會學”、“學得好”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為油田、為國家培養出適應時代發展的高素質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趙福麟.油田化學[M].北京: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2007.
[2] 樊澤霞,呂開河,孫明波.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油田化學課教學效果[J].石油教育,2000,(6):38-39.
[3] 王賓,王妍.教師發展專業中的教學相長[J].教學與管理,2009,(2):29-30.
[4] 烏蘭.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做到“教學相長”[J].赤峰學院報(自然科學版),2012,(2):191-192.
[5] 馬超,趙林,付美龍.提高《油田化學》教學質量方法探討[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377-379.
[6] 劉華山,程剛.高等教育心理學[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7] 李彩蓮.高等學校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研究[D].太原:山西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