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養自己的興趣是自己最好的老師。”他是構成學生學習動機的基礎,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關鍵。心理學家認為,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這種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聯系著的。眾所周知,學習外語是一樣的事情,當一個人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時,他常會廢寢忘食而不覺得苦和累,反之,如果一個人不得不從事他所厭惡的事,他常會怨天尤人,叫苦連天。因此,如果有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生在學習中會聚精會神,專心致志,如果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就會對自己充滿信心,所學的東西就會牢牢地記在心里,這樣就能極大地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
關鍵詞:外語教學;學生質量;方法;探究
作為人民教師應注意挖掘其思想內涵,結合教學法對學生進行思想品質、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等方面的教育。除了運用課外讀物、英語諺語、名言警句等,向學生介紹英美文化中值得學習之處,如:時間觀念,競爭意識,自信、自立,文明禮貌等,使他們認識到各種美德都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
1 創設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主動發展
教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而且是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和諧、融合的師生關系對完成教學目的至關重要。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告訴我們,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親師性”較強。如果他們對某個老師有好感,他們就對這位老師的課感興趣并分外重視,肯下大氣力,花大功夫學這門課,因而成績卓著。這種現象大概就是我們常說的“愛屋及烏”吧!反之,如果學生對某一英語教師失去了情感,這個老師就難以引導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對本門學科的思維、、記憶、理解、想象等一切認識機能,都會受到阻滯和壓抑。要克服這種情況,教師必須要想方設法活躍課堂氣氛,在課堂上要有游戲的成分,有幽默,有笑聲,有爭論。
2 利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興趣
學習最好的朋友是興趣。做任何事只要有興趣就達可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曾私下問過英語學得好的學生和學困生對英語的感覺,學得好的學生說:“英語很簡單,很容易,上課聽聽就會了。還可以了解外國的風俗禮儀。”學得不好的學生說:“聽英語課像聽天書,剛開始還能聽懂一點,一會兒就忘,后來是只盼望早點下課。”由此可看出,有沒有興趣才是學好英語的關鍵所在。
3 轉變教學觀念來提升學生的停課質量
剛講完新課或接觸一些新的語言現象,我們常常會聽到學生課后不時說兩句剛學到的單詞或句型,有時聽到電視或收音機播放外語節目時也會跟著像樣地模仿兩句。可見學生對聽說英語有著濃厚的興趣,為能說外國人的話而感到自豪。因此,在平常的教學中,我們可以抓住學生這一種愛好,采取各種措施,讓學生自己聽或講英語。例如,我們可以利用課堂前5分鐘,根據教學內容,由教師用學生聽懂和大致聽懂的英語講一個幽默笑話,一則諺語,或安排一個dailylecture,讓學生到講臺上用英語演講。內容可以是自己的愛好,也以說理想、小故事、幽默等。這樣,對于講的同學來說,感到自己能在大庭廣眾之下講英語,很珍惜自己的機會;對于聽的同學來說,既練習了聽力,又能隨時糾正臺上同學犯的錯誤,還能欣賞小故事、幽默等,同時也加深了同學之間的了解,增進了友誼。真可謂短短五分鐘,一舉多得。活動搞得有聲有色,同學們興趣也會越來越濃,為進一步配合老師完成課堂上的教學任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4 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科學定位要相結合
所謂定位,是指對教學目的和內容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位置的確立并做出的評價。固然,高中英語整體教學是各個教學因素和環節有機聯系的統一體,但這并不意味著英語整體教學就是面面俱到。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在客觀存在的眾多矛盾中,有一個超界定作用,影響其他矛盾解決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解決,勢必影響和帶動著他矛盾的解決。對教學目的的內容、方法的科學定位,就是抓住了英語整體教學的主要矛盾。在教學中,教師要帶領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集中主要的精力,攻克定位的內容從而帶動其他問題的解決。科學定位的結果,使我們的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富有效率性和層次感,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智力、方法、心理諸多方面都有所提高,從而達到整體教學的目的。
1、要將信心教育貫穿于整個教學環節中,要激發學生內在學習動機,只有學生保持永恒的學習熱情,才能將要我學,改變成我要學,那么激發學生內在的動機必須要幫助學生將內心的恐懼克服,要引導幫助學生走出高考的陰影,要讓學生清楚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告訴學生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學好英語是必然的發展趨勢,利用一切手段和資源將學生的視野拓寬,要知道掌握流利的英語語言是未來就業中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所以,我們要加強對學生信心教育,提升自身的優勢,增強自身的競爭能力。
2、積極運用多媒體、網絡等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我們大學生的外語教學中,多媒體技術集聲音、圖像、文字、動畫于一體,圖文并茂,能使教學形象化、立體化,更為生動,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習潛能。網絡資源的利用能極大地為學生提供課文學習所需要的教學材料和背景知識。因此,將講授知識制作成精美的課件,特別是嵌入一些原汁原味的英文語音,將會極大地增加課堂容量,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充分調動起學生的聽覺、視覺和感覺,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3、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實現教學方法的最優化。目前,我們大學生的大外英語課堂上我基本消滅了“填鴨式”、“注入式”等傳統的教學模式,取而代之以“異步教學”、“啟發式教學”、“軸心循環教學”等新的、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教改中,我們始終堅持兩條原則:(1)注重學生綜合能力、心理素質、道德品質的培養,為時代造就合格的、創造型人才,(2)教學過程與結果統一,在教學過程中教會學生會學的目的。
4、改革考試方法,考查學生的能力。從2012年開始,江蘇高考英語試題中,取消了對話填空題型,而采用了任務型閱讀這一新題型,要求學生根據閱讀文章提供的信息用恰當的詞語完成與短文相關的圖表,且圖表的呈現方式多樣,填寫的單詞來源及字數均有嚴格要求。這種靈活性和綜合性極強的語言運用題型對考生提出了三方面能力的要求:(1)語言詞匯的表達要精確,(2)對有效信息的篩選提取要準;(3)對文章的框架結構及主旨大意的概括能力要強。
5 結束語
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方法有很多。要把教學活動組織得生動活潑,有趣、有味、有奇、有感,就得務求教學方法新穎,任何概念化、公式化都是不行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藝術的魅力,既要做到活而不亂,靜而不空,又要做到聲情并茂,情理交融,才能使學生始終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提高中英語教學的實效
參考文獻
[1]趙留偉;淺議英語教學中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A];河南省學校管理與學校心理研究會第十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王拂曉;面向全體 尊重差異――淺談英語教學中的分層施教[A];河南省學校管理與學校心理研究會第十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作者簡介
管旭靜,女,江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研究方面:旅游管理、外語教學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