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敬超 孫坤
摘 要: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現代教育技術實驗的不斷推廣,多媒體這一現代化教學手段在中學各學科教學中的運用日益增多,打破了原有的傳統教學手段獨霸課堂教學的局面,越來越多的課堂在使用多媒體,越來越多的教師在研究多媒體。因此,多媒體課件與傳統教學手段的有機整合是當前高校數學課程改革中的熱點問題之一。縱觀目前這方面的研究成果發現,大多主張以板書教學手段為主、多媒體課件為輔的整合理念。但是,多媒體在現代教學中的應用也出現了不少困境,存在不少問題,有必要做深入的分析。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傳統教學;優勢互補
1.多媒體教學的應用比傳統教學手段更具優越性
1.1 直觀性的優勢
在教學中根據每節課的教學目的和教學重點,從新知識的導入到理解;從知識的理解到鞏固,借助計算機的直觀演示,為學生創設和諧優美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充分感知。
1.2 趣味性優勢
多媒體教學改變過去課堂上盡是靜態信息輻射的局面,使原本呆板的東西動起來,這樣就吸引了學生上課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
1.3 形象性優勢
在教學時有些知識只靠教師語言傳遞,學生往往理解起來比較困難,而利用多媒體則能彌補這一缺陷。
1.4 深刻性優勢
在多媒體教學中,學生可以接受形象、直觀、生動、活潑的文字、圖形、視頻和音頻等媒體信息,它特有的魅力誘導、刺激學生的多重感官,將枯燥的教學過程變成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視覺和聽覺功能同時發揮作用,調動了師生雙方的積極性,使單一的教學變成師生共同參與的活動,從而大大地減輕了學生的心理壓力和學習負擔,使學生由消極被動的無意活動向積極主動的有意活動方向轉化,從而加深了對知識的深刻理解。
1.5 藝術性優勢
多媒體教學具有較高的藝術品位,在“聲”“形”“色”“體”的結合上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從而將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與學生學習心態結合到一塊。它通過“聲”傳遞師生心靈深處的語言,通過“形”溝通師生之間的感情,通過“色”描繪師生所要描繪的五彩圖。
2 多媒體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弊端
2.1 教學中的人文思想不足
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合理實現,應該是正視計算機的媒體地位基礎上實現的,其核心特征是“輔助”,即輔助教師,而不是取代教師。以計算機人為的割裂教師與學習者之間的有機聯系,是計算機輔助教學發展的大忌。現在有很多的教學課件,不是教師本人制作的,他只是按部就班的操作,按事先安排好的教案去講,在講課中,缺少與學生的聯系,學生有一些疑問,面對多媒體的“死模式”,怕老師尷尬而又無法啟齒,這樣便導致了學生學而不實,老師授而不深,達不到本課的大綱要求,這節課就成了一堂課件演示課,忽略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
2.2 課件制作費事、費時、費力
在很多的教學評比活動中,CAI課件占有一定的比重,因此,眾多的教師為了評比、上公開課、觀摩課等做了許多精美的CAI課件。很多獲獎的課件幾乎都是多媒體:運用大量的圖片、動畫、MTV、MP3、WAV等背景音樂,令人目不暇接,同時有的一個課件所占的內存也是驚人。為了能獲獎,取得驕人成績,很多課件的制作也是幾個人話了幾十天完成的,為了制作一個比較精美的課件,制作課件的老師,很多老師都廢寢忘食,夜不能寐,連續幾天都不能正常休息,可見,一個精美的課件耗費一名制作老師的多少時間啊!
2.3 設備成本高,資源利用不充分
由于現在社會大興多媒體之風,這樣便迫使一些單位、學校不得不在缺少資金的情況下引進多媒體設備,一套較為先進的多媒體設備在價格上是不菲的,而引進設備后由于缺少課件制作的先進技術,缺少人才,或者課件制作過于的簡單,不能充分利用設備的優越性而使設備閑置,導致資源的浪費,又缺少技術維護而導致設備損耗嚴重,這樣又浪費了才力、人力、物力。
2.4 投影屏幕不能完全替代教師板書
現實中不少老師利用多媒體教學時已經脫開了粉筆盒黑板,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作為傳統課堂教學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現代教學媒體無法替代的,首先是黑板即時重現力強,隨寫隨看,內容還可以方便的增刪,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有時會突然而至的靈感,這些靈感往往是教學藝術的動人之處,卻往往無法加到板書中去而生出許多遺憾。另外,好的板書有提綱挈領的作用,學生抬頭一看,便對本節課的重點一目了然,運用多媒體室為了輔助教學,起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為了提高教學效果,但運用多媒體教學不是提高教學效果的唯一途徑和手段,教學中不能為了多媒體而去使用多媒體,應針對教學內容采取與之相應的教學方法、方式,合理地綜合地利用各種教學媒體,包括傳統媒體,取長補短。這樣才能發揮各種教學方法的綜合功能,取得最佳效果。
3 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方法有效結合的措施
3.1 轉變教師教學觀念
要實現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中的優勢互補,首要要大力促進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學理念的更新。既不能以繼承傳統教學為由而滯步不前,忽略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和影響,也不能完全脫離原有的傳統教學的基礎,片面刻意追求多媒體教學方法。對傳統教學及其理論基礎要作實事求是的正確評價,繼承其精華,揚棄其糟粕;對于先進的現代教育手段也不盲目崇拜,而要實事求是地客觀地進行研究與分析,吸收其所長,擯棄其所短;要以素質教育和新課程理念為統攝,實現“兩種教學”方式的優質“整合”與優勢互補,讓傳統的和現代的一切教學手段為我所用,做到以人馭物,用其所長,用之恰當。
3.2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或傳統教學手段,都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關鍵是要充分發揮它們各不相同的激趣優勢,首先要了解它們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都有哪些優勢可供發揮,其次要結合教材內容確定要使用的教學環節,同時還要研究教學對象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學習需求。只有這樣,才能在實際運用過程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激發起學生學習興趣,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3 分清主次,加強融合
就目前而言,在教學策略上還是要以傳統教學手段為主,以多媒體教學手段為輔。多媒體教學可以理解為在傳統教學基礎上增加了多媒體這一特殊工具的教學,多媒體教學手段雖然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諸多方便和好處,但它只是一種輔助性的教學手段,它不可能拋棄所有的傳統教學手段,更不能替代教師的應有的創造性工作。因此在設計多媒體教程時,要把握好多媒體的使用時機,正確處理多媒體和粉筆、黑板、普通教具、語言表達之間的關系,特別要考慮時間因素,正確處理好多媒體教學時間(操作時間)與適時的課堂講解、板書、交互、反思時間的關系。
3.4 把握好板書教學手段使用的時機
正確處理多媒體和粉筆、黑板、普通教具、語言表達之間的關系,特別要考慮時間因素,正確處理好多媒體教學時間與適時的課堂講解、板書、交互、反思時間的關系。例如,教師在演示課件的過程中,可以有計劃地把后面講解中還要用到的重要的概念、公式、關鍵詞或字符等寫在黑板上,幫助學生回憶。也可以借助黑板解釋要講的內容,不僅節約了需要回頭操作的時間,而且保證了講課的流暢性。又如,在遇到學生很難理解的內容、課件的效果不好時,可以把相關內容在黑板上用板書教學手段再講一遍。需要板書的內容,教師可以寫得大一點,以便所有的學生都能看到。
總之,多媒體課件已經成為了教師教學的好幫手,是教學模式的一種創新。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決定了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的不同。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手段的優勢是多方面的,談不上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而它們實現的途徑也是各不相同的。 經驗表明,把多媒體課件和板書教學手段有機地整合到一個更廣泛的學習過程中去的教學活動,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學生的潛力和師生之間配合的效力,達到教學的高效率、高質量。如果完全拋掉了傳統,那么創新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把這兩者結合起來,相得益彰,取得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雷慶祝,劉詩茂.傳統粉筆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的影響分析[J].數理統計與管理,2011,30(5).
[2]錢云.多媒體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手段數學教學效果對比分析[J].數學教育學報,2007,16(2).
[3]張啟道.多媒體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學周刊,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