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偉


摘 要:教育要從娃娃抓起自然體育要從娃娃抓起,提倡全民素質全民教育的今天。要想發展的這一宗旨就必須發展到從小抓對體育的興趣。興趣是第一老師。它是沒有任何目的的一種內在驅動力,也是對運動員取得好的成績的“加油站”,它可以使運動員自然而然的對運動隊體育下意識的自發的探究和進行鉆研。除此之外,外面對運動員的誘導也占很大的比重,如;“翔飛人”第一次奪冠時國人激動,全民自豪。青少年這個好奇心強,身體旺盛的特殊時期,針對這一特殊時期努力的實現對其內心動機。合理的科學性的豐富多彩的進行培養其學習和身體鍛煉,一定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也可以為以后優秀的運動員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青少年;田徑運動員;訓練動機
因為人在不斷的成長著身體和心理都不斷的變化著,所以參加體育運動的目的和動機就在不斷地變化著,如:兒童時期主要是體驗體育活動所給自身帶來的快樂和身邊同伴老師家長的外界因素誘導做出一些皺形的體育活動;青少年時期是為了強將身體、磨練意志、奪取冠軍;那晚年自然就不同了可能只是為了活動活動身體。
1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對吉林市體育運動學校的田徑隊中的部分運動員抽取25人作為調查對象。
1.2 研究方法: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訪談法
2 結果與分析
2.1對調查對象的平時訓練心理動機的調查
運動員的訓練動機大部分都很高,其中參與傾向強的有17人,回避傾向強的有3人
運動員大部分的參與傾向都很高占本校田徑隊所有運動員的85%回避傾向高的運動員15%
參與傾向強的運動員說明能夠從專項訓練競賽中體驗到樂趣,而回避傾向高的運動員則希望退出本專項的訓練競賽。我們從下表中可以看出吉林市體育運動學校以田徑為主項的運動員的訓練心理動機是很高的。見(表1)。
表1 吉林市體育運動學校田徑隊訓練動機
2.2 影響調查對象的心理動機的因素
2.2.1價值觀因素
價值觀即是否有價值,是否值得去做的內心的對活動事物的評價標準或一種傾向行與某種價值的趨向。如運動員以為從事田徑運動是自己終身事業,可以報效父母和祖國時,會產生強烈的訓練和比賽動機。而受環境或家長所迫進行訓練,由于缺乏興趣,其從事田徑運動的行為動機當然不會強。可以說價值決定著運動員對其從事田徑運動的好壞,并以情感的形式表現出來,影響著運動員的動機性質和水平。
2.2.2情感因素
情感是人對客觀現實的態度體驗。即是對人在平常的活動中出現的一些情緒。比如高興、悲傷、生氣等的表現。情緒和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運動員訓練活動比賽等行為。比如,一名田徑運動員在同一需要動機系統支配下參加比賽,情緒高漲時會竭盡全力奮勇拼搏,情緒低落時,則猶豫躊躇不能發揮出自己應有的水平。
2.2.3認知因素
認知指的是對自己已有的或已經了解的事物,再一次重新了解或熟悉事物的認知過程。也就是說動機是一種內在的驅動力是通過對客觀從在的事物了解觀察后之間的相互作用的因素。
2.2.4自信心
自信心是對自己的確信,是自我價值的表達。自信心也是一種內在驅動力。它是運動員的一種身體的狀態。它分為兩種狀態其一是臨時出現的感應預示著可能成功的指示或從實際上的暗示;其二是經常出現的可能成功的自我暗示,以及確信自身能夠完成的信念的確定性。但據研究表明:第二種自信狀態是真正成功的暗示,他是取得好成績的預報狀態。所以運動員的特征自信心更為重要,也與運動動機有著密切的關系。
2.3 影響調查對象的運動訓練動機的因素
運動訓練動機的因素對自身的訓練自身發展有著重大影響,對運動員訓練的個個因素有著動力、定向、引導、維持、調節、控制和強化的作用,對訓練目的訓練態度和訓練習慣的有著決定性的作用。運動員的運動動機是訓練活動和比賽的前提,白話就是為什么進行運動訓練的起因和原因。為以后優秀運動合理的科學的訓練做好基礎打好前提。
2.3.1雙親
雙親是少年時期的主導者,他們憑著自己的主觀意念和自己的愿望來培養自己的孩子,同時在少年時期尚未形成自我意識。因此,父母對于孩子的將來的發展是否具有與其他學科同等的重要性,是影響這一時期運動員的重要因素。
兒童對所有的新式物都有好奇和了解事物的思想,父母是兒童的第一老師,也是啟蒙老師。在兒童子女的心目中父母的知識是淵博的,所構成的形象是高大的,隨意家庭理念很容易影響子女對體育運動的訓練剛開始的理念。它對青少年選擇怎樣的體育項目產生深遠的影響。家長最關心孩子的前途。應該覺得運動訓練也能使孩子體格健壯。運動訓練是社會必不可少的一項因素。增加孩子的運動技能的發展不僅可以增大學業機會贏得加分,還能對孩子的前途有所幫助。最重要的能使孩子身體健康,意志磨練。
2.3.2文化教師
由于運動訓練的特點和特殊性,學生進行比賽和訓練的原因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科知識的接受有偏差的影響,因此學科知識老師對待運動訓練的學生與普通學生不同,但是老師為了學科任務的完成就會對學生訓練進行干涉。
體校的學生有別于其他普通學校的學生,文化基礎比較差。做為文化教師應體諒與理解,對他們多一點耐心,多一點責任心。否則,只會進一步拉開與運動員感情和品格方面的距離。當然,加強組織文化師生關系,加強教師與運動員的課余接觸也可以作為提高運動員的訓練動機一種手段。
2.4 運動中成就動機的目標定向理論
目標定向理論認為成就好的成績或達到目中自認為的目的是出現的兩種形勢,其一為任務定向;其二是自我定向;任務定向就是以達到自身或教育者預期所定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任務,主要以身體活動的各種技能完成為主。自我定向主要指的是心理活動中對自己的暗示、情緒情感的控制。以少的努力打敗敵人。任務定向是一種積極、主動和比較理想的目標定向狀態;其實自我定向是一種與任務定向相反的狀態。由表2可以看出。調查對象中的任務定向高于自我定向,這是一種良好的表現。
表2 調查對象在運動中任務定向和自我定向
3 結論
3.1 結論
3.1.1 吉林市體育運動學校田徑隊的運動員都處在青少年時期,由于對科學知識的豐富,認識能力的不斷提高,他們對體育活動的意義及作用有比較正確的認識,對體育的社會性有效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因而,普遍存在著對體育鍛煉的直接動機。
3.1.2 調查的運動員參與運動訓練的因素多方面的、多層次的。不僅是對自己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成就讓人尊敬的體育運動員。還是很現實的合理的訓練和鍛煉的一種現實的態度。但是由于每人的思想水平不同,和所要追求的理想也不一樣對體育鍛煉的認識和了解程度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導致每個運動員的為體育鍛煉的原因也是很不相同的。
3.1.3 在調查對象中大部分的調查對象對于如何選擇自己的運動訓練專業,喜歡自己的運動訓練專業不是決定選擇專業的重要原因,家庭和教練員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對運動員選擇自己的運動訓練專業起了決定性因素。
參考文獻
[1]徐婧.雙親對于少年兒童體育參與的影響因素,吉林師范大學學報.2006(5).
[2]金穎.運動訓練中幾個重要心理問題的研究與探討,體育研究.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