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亞德
摘 要:軍人心理行為訓練是根據應用行為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和體育心理學等學科的基本原理,借助身體訓練手段,用于提高軍人的基礎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水平的訓練課程。在信息化戰爭中,瞬息萬變的戰場形勢和各種高科技武器的威脅,會對參戰人員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這對新時期軍事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過去只注重學員生理方面的反應、單一技能的培養,忽視學員在訓練中心理過程變化的訓練模式,已不能適應現代軍事訓練的需要;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軍逐步建立了心理行為訓練基礎理論,并研發了相應的行為訓練器械,使得開展相應的訓練成為可能。士官學員作為未來部隊基層建設和遂行多樣化任務的中堅力量,其培養應當始終堅持戰斗力標準,把能打仗、打勝仗作為根本目標。在士官學員中開展心理行為訓練,對提高軍人心理素質、應對能力甚至實戰中的作戰能力等方面都將產生積極的影響,有利于培養適應國防建設需要的新型士官人才。
關鍵詞:士官培養;心理行為訓練
1 在士官學員中開展軍人心理行為訓練的必要性
隨著新軍事變革的到來,高新科技對現代軍事領域的滲透與介人以及現代軍隊建設的發展,對新時期軍事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軍事體育教學的第三層次——心理素質的培養【1】越來越重要。
1.1 良好的心理品質是軍人具備打贏現代化戰爭能力的重要象征
在高技術現代戰爭中,軍人要承受強大的軍事沖擊、高技術手段帶來的巨大心理壓力以及殘酷的戰場心理創傷,戰爭的致勝策略從人海戰術更多地偏向科技實力和心理對抗,使得其與心理學關系愈加密切,成為現代戰爭的重要標志之一。美軍在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和阿富汗戰爭中,由于心理問題帶來的非戰斗性減員都大大超過了戰斗性減員。美軍測算,在高技術局部戰爭中,由心理疾病帶來的非戰斗性減員將占10%-25%,戰斗力將會大打折扣。
實戰證明,在現代化戰爭中,軍人需要更多的自信心、意志品質、心理承受力和團隊精神的支撐。在未來戰場上,參戰的哪一方軍人具備更好的心理品質,哪一方就擁有了更多的勝算。
1.2 新軍事變革對軍人這一特殊職業的心理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心理學專家調查發現,由于軍人職業的特殊性,訓練緊張,管理嚴格,體力負荷和心理負荷遠遠超出普通人的水平;隨時執行應急任務,會給他們帶來不同程度的恐懼感,容易出現緊張、痛苦、自責、受挫和喪失信心等不良心理反應;杜會競爭的加劇和利益關系的調整,艱苦緊張的軍營生活,使部分官兵的心理壓力明顯增大。然而軍人的使命和貴任,耍求軍人必須具有克服這些由于職業特點而帶來的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這就對軍人的心理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 士官骨干在遂行任務時面臨比普通士兵更嚴峻的心理挑戰
在近年來發生的歷次高技術局部戰爭中,具備豐富作戰、訓練經驗和一定指揮能力的士官都扮演了不可忽略的重要角色。我軍的士官隊伍是部隊基層建設和遂行多樣化任務的骨干力量,是最前線的指揮官,在執行作戰、戰備、維和、維穩等急難險重任務時,士官骨干不僅要承受普通士兵承受的各種壓力,還要負責帶領所屬人員完成任務,及時為所屬人員進行心理疏導。這對士官骨干提出了更加嚴峻的挑戰。
1.4 軍人心理行為訓練是提高軍人基礎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徑
軍人心理訓練的基本途徑是:心理教育、心理行為訓練、日常養成固化【2】。
心理行為訓練的原理是:人的心理活動往往是通過行為來表達的,反過來行為又能改變人的心理狀態和心理過程。行為是指人或動物對刺激所做的一切反應。人的行為不僅對改造客觀環境具有決定作用,而且對于改造主體也有直接的意義。從這個意義上說,行為也可以成為心理發展的動力源。可以通過讓受訓官兵親身體驗自信、勇敢、堅韌等基礎心理品質的內涵,感悟溝通、協調、創新、決策等平時帶兵、戰時指揮之道,進一步深化理解理論知識,并轉化為素質與能力。
可見,軍人心理行為訓練是提高軍人基礎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徑。
2 在士官學員中開展軍人心理行為訓練的可行性
2.1 目前具備院校開展心理行為訓練的理論基礎
我軍先期開展的軍人心理行為訓練為部隊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并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實踐方面,自2002年至今,防化指揮工程學院、工程兵指揮學院等多所院校都開展了軍人心理行為訓練,軍械工程學院在2005級新學員人學入伍教育當中即開設了《軍人心理行為訓練》課程。先期開展軍人心理行為訓練的部隊在訓練要求、安全裝具與使用方法、安全保護、動作要領、注意事項、易出現問題及解決辦法等方面為普及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3】。
理論方面, 2005年工程兵指揮學院成立了軍事心理訓練中心,目前己經構建了軍人心理素質結構和軍隊基層指揮員心理素質能力結構模型,創設了軍人心理行為訓練系列課程,開發了器械類和情境類系列心理行為訓練課目,編寫了軍人心理行為訓練系列指異手冊,制作了多媒體教學系統和系列教學光盤。這些都為普及軍人心理行為訓練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2.2 具備豐富的人力資源
軍人心理行為訓練必須以身體訓練為基礎,同時要遵循行為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和體育心理學等學科原理。在長期的教學訓練實踐中,院校積累了豐富的身體訓練經驗,并構建了行之有效的科學訓練理論體系,為開展心理行為訓練提供了基礎條件;院校具備一定心理專業知識的人才相對聚集,可在心理行為訓練過程中起到指導作用,并就訓練效果進行效能檢驗。
2.3 具備場地和器材的建設能力
我軍現己開發出的軍人心理行為訓練器材包括組合式軍人心理行為訓練器械、心理行為訓練教具箱等,結構簡單,費用不高,少則十幾萬元,多則幾十萬元,所占用的場地也不大,在絕大多數士官院校可承受的范圍之內,場地和器材建設方面不存在太大困難。
3 結論
1.在士官學員中開展心理行為訓練具有必要性:心理行為訓練是新時期提高士官學員“能打仗、打勝仗”能力的有效途徑,是培養打贏現代戰爭能力的重要訓練課目。
2.在士官學員中開展心理行為訓練具備可行性。
參考文獻
[1]宋克文,劉志宏,錢超,《體能與心理訓練相結合的新型軍體教學模式》,2004年第三期,《海軍院校教育》
[2]周為民主編,《軍人心理訓練》,軍事誼文出版社,2004年7月
[3]新時期我軍普及軍人心理行為訓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2010年10月,《中國軍事科學》雙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