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劍雙
摘 要:改革、完善和加強檢察機關的監督機制,把加強對自身的監督放在與強化法律監督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加以研究,確保“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凈”,確保檢察機關的公信力,是檢察機關所面臨的一個現實而又亟待解決的問題。實踐證明,檢察機關作為法律監督機關,法定職責決定了其不僅需要來自外界各方面的監督,也需要自身內部的監督。本文闡述了檢察機關內部如何強化自身監督方法與途徑,以保證更好地行使神圣的法律職責。
關鍵詞:檢察機關;自身監督;方法途徑
檢察機關作為黨領導下的司法機關,承擔著實施法律監督、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統一的神圣職責。但一些檢察干警包括領導干部在思想深處和執法實踐中存在著監督別人理直氣壯、監督自身就有抵觸情緒的問題,檢察人員違紀違法情況屢禁不止。為此,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多次強調要從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檢察機關滋生腐敗的嚴重性和危害性,堅持把強化內部監督放在與強化法律監督同等重要的位置來抓,進一步豐富和創新了內部監督理論。加強檢察機關自身監督能力建設,做到“打鐵先要自身硬”是檢察機關加強法律監督能力建設當中首先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1 檢察機關內部監督的現狀
1.1 建立內部監督的機制和制度
為了加強內部監督,檢察機關長期以來在內部監督制約機制建設上狠下工夫。2007年,最高人民檢察院頒布了《檢察人員執法過錯責任追究條例》,明確規定了執法過錯追究的范圍、形式以及責任豁免的情形等等,為檢察人員嚴格公正執法奠定了制度依據。此后,最高人民檢察院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又推出檢務督察制度,對保障檢察人員文明、規范執法起到了促進作用。各地檢察機關在嚴格落實上述條例和制度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區本單位的實際,又創造性地制定了若干加強內部監督的工作機制和制度。如偵查案件不立案的交叉審查制度等等。這些機制和制度與制約,對于確保檢察人員嚴格公正執法發揮了積極作用。
1.2 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和整頓活動
圍繞著踐行“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的檢察工作主題,檢察機關開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整頓活動。包括“立檢為公、執法為民”的教育、“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規范執法行為,促進司法公正”等主題教育活動和多角度、多層面的紀律作風教育整頓活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檢察人員的執法思想、執法作風、執法行為有了很大轉變。特別是隨著檢察機關自行偵查案件扣押贓款、贓物專項檢查工作的開展,嚴格執法、規范執法的觀念日益深入人心。
2 如何提高自身監督能力,加強自身監督
2.1 牢固樹立維護司法公正、尊重與保障人權的理念
檢察機關作為法律監督的專門機關,要帶頭嚴格執法,公正執法、廉潔執法。一是在辦理案件過程中既要遵守實體法,又要遵守程序法,真正把公正作為執法的核心和靈魂。因為任何執法行為沒有公正就沒有法治的權威與尊嚴,最終導致群眾對檢察機關失去信心。二是在檢察環節的執法活動中要做到尊重人,保護人,服務人。杜絕辦案方法簡單,對待當事人冷硬橫推的現象,杜絕就案論案,只講法律效果,忽視社會效果的現象發生。
2.2 正確處理辦案數量與質量,效率與效果等關系
在執法活動中,經常會處在辦案數量與質量、社會效果與法律效果、案件實體與程序這幾組矛盾關系中。要保證檢察機關的執法公正與效率,就必須處理好這幾組關系。首先要處理好辦案數量與質量的關系,堅持數量與質量相統一。要把辦案質量作為辦案的生命線,堅決摒棄片面追求數量,沒有質量保證的思想。其次要處理好實體法與程序法的關系。同時,要注重處理好辦案的政治效果、社會效果、法律效果之間的關系。由于受地理、人文、經濟環境的影響,一些執法部門有時存在注重辦案法律效果,忽視辦案的社會效果的現象。有些單位受地方保護主義思想的影響,執法辦案中以維護本地區的經濟利益為目標,甚至采用違法、違規辦案的方法維護所謂的地方利益,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損害了檢察機關的威信,必須加以避免。
2.3 著力提高檢察干警的執法能力與水平
履行法律賦予檢察機關的職責,提高干警自身能力與素質至關重要。要規范檢察機關執法行為,提高執法水平是一個重要途徑。筆者認為,應當重點提高以下幾個能力:
一是服務大局的能力。這是檢察干警首先必須具備的能力。檢察干警要自覺地把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置于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這個大局之中,把上級的政策、部署與自己的工作實際結合起來,把群眾最關心、最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作為自己工作的重點,不斷強化服務大局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努力提高服務大局的水平。
二是依法辦案的能力。這是檢察干警正確依法行使法律監督職能所必須具備的能力。包括收集、完善、審查證據的能力,正確適用法律的能力、思辯能力、法律與訴訟文書的撰寫能力等。當然,這些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檢察干警在長期的辦案過程中逐步積累。因此,檢察機關應當把干警的能力建設作為一項長期而緊迫的任務。換個角度說,一些違法、違章情形的發生,與辦案人員執法能力不強不無關系,刑訊逼供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
三是做群眾工作,化解矛盾的能力。這是檢察干警從事具體工作、處理具體問題所必須具備的能力。目前,隨著依法治國步伐的加快,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日益提高,運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明顯增強。因此,檢察人員必須在依法辦案的前提下,提高溝通協調,做群眾工作的能力,這在信訪接待工作中尤為重要。特別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城市改造進程的加快,一些矛盾凸顯,涉法、涉訴上訪的現象日趨增多。面對這些具體問題,檢察人員已不能推,二不能拖,而是要本著執法為民的原則,耐心聽取群眾訴求,認真做好釋法析理工作,切實為來訪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和困難,維護群眾合法權益,以良好的工作作風贏得人民群眾對檢察機關的尊重和信賴。
總之,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了對檢察機關執法活動的多層監督體系,但對其自身執法的監督仍不完善。構建對檢察機關自身執法的監督制約機制,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要轉變過去的被動局面,以檢務公開為前提,突破表層監督機制和單純事后監督模式,建立主動、深層、多方位的監督模式,同步事前預防性監督和事中過程性監督,以確保檢察機關自身執法進行監督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莫文秀《創新工作思路 強化自身監督 努力解決檢察隊伍滋生腐敗的深層次問題》
——中國紀檢監察報 吳景禹 邢宏偉 《自身監督:實然的監督和應然的監督——關于檢察機關自身監督的理性思考》
——中國檢察官王昕《加強檢察機關自身執法監督的若干思考》——《法制與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