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
現行人民檢察院組織法制定于1979年,1983年曾對個別條款進行過修訂。20多年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和法治建設不斷加強,檢察工作也有很大發展,現行檢察院組織法有許多地方已不能適應我國法治發展形勢和檢察工作需要。為了進一步完善我國司法體制,加強執法監督的要求,有必要對檢察院組織法進行修改。
1 監獄檢察派出機構運行的現狀
我國的監獄檢察事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己經初步形成了以派出檢察院、派駐監獄檢察室為主體框架的派出檢察結構體系,這種以派駐檢察為主的運行模式基本上能擔負起對監獄的法律監督職責,但也存在著一系列的弊端。從派出檢察機構的組織結構看,存在派出機關不統一、檢察內設機構設置不統一的問題。從監獄檢察派出機構工作運行模式看,監獄檢察派出機構與一般的屬地檢察院有著較大的區別,無論是工作對象和工作方法都有其特殊性,但現行組織法沒有與此相關的規定,現實中全國各地做法各異、不統一,困擾著監獄檢察工作的發展。從監獄檢察工作手段和監督模式看,現行的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第十九條規定了監獄檢察的監督模式,即檢察機關發現刑事判決、裁定的執行有違法情況時,應當通知執行機關予以糾正;人民檢察院發現監管單位的活動有違法情況時,應當通知主管機關予以糾正。而這種事后監督的模式已經難以適應監獄檢察工作的發展,監管手段的單一和乏力造成了檢查監督活動許多現實的難題。
2 監獄檢察派出檢察機構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檢察職能定位和職責范圍不清
由于組織法沒有明確監獄派出檢察院的職能定位和職責范圍造成了部分派出檢察工作人員對自身監督者的地位認識模糊,無法準確地定位,處在超然的第三者位置。日常性工作中包括核對收押人犯各種法律手續是否齊全、變更強制措施的法律手續是否完備等工作,事實上是為執行機關執法行為的合法性“驗證把關”,有些派駐檢察機關承擔了太多配合監管場所開展日常性安全檢查以及在押人員思想教育等本應由監管場所獨立完成的任務,監督職能趨同于執行職能,異化了檢察監督的初衷和權力控制的基本原理,配合成分大于監督成分。
2.2 主要檢察監督模式的單一,缺乏強制力,不能起到良好的監督效果
由于檢察機關沒有刑罰執行權,所以無法參與具體的執行活動,檢察機關在面對監管場所在監管活動中的違法問題時只能通過發出糾正違法通知書的形式對監管場所的問題進行糾正,就刑罰執行變更環節而言,其對罪犯的合法權益影響巨大,社會關注度高,應該建立行之有效的控權機制予以監督。但在現行的服刑人員計分考核按分減刑的大背景下,某名服刑人員該得多少分、該減多少刑、是否該假釋、都由執行機關決定。對服刑人員減刑、假釋的提請、報送都由執行機關直接向法院提交進行,而按照現行的人民檢察院組織法檢察機關只能是對已經生效減刑、假釋裁定提出糾正違法通知書,這種檢察監督的手段不但程序滯后而且缺乏剛性,不能起到良好的檢查監督效果。削弱了檢察監督的權威性。
2.3 派駐機構保障體制與法律監督要求不相適應
派駐檢察機構設施設備不齊,補助、保障不到位的問題長期存在。有的派駐檢察室依賴監管單位提供辦公設施等主要物質保障,有的檢察室沒有按規定配備車輛、通訊設備,有的檢察室誤餐和通訊費用由監管單位承擔。物質保障的依賴弱化了監督的剛性,背離了法律監督權的專門性、外界性、中立性。硬件設施也限制了監督手段的實施,給監獄檢察工作造成了現實困難。
3 完善和推進派駐監獄檢察機構建設的對策建議
3.1 明確監獄檢察派出機構的法律地位
《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的修改應當明確派出監獄檢察機構的設置原則、條件、程序及其法律地位和職能。
一是明確設置原則。監獄檢察派出機構是檢察機關對監獄刑罰執行活動進行檢察監督的機構,在設置時應當明確其法律地位,不能簡單的按照屬地設置,應當結合監管場所的數量、規模和檢察機關自身工作職能的基礎上進行機構設置。
二是明確設置條件與程序。建議在此次《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修改中,應當增加監獄檢察派出機構設置的條件與程序,明確監獄檢察的地位、作用,為更好的開展監獄檢察工作提供便利條件。
三是明確職責范圍、級別。長期以來,關于監獄派出檢察機構的職責范圍,一直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建議修改的《人民檢察院組織法》明確監獄檢察派出機構的職責范圍,便于檢察機關在新形勢下開展工作。
3.2 完善派出機構的制度,規范監督行為
一是完善內部建制。因為沒有統一的設置標準,監獄派出檢察機構的內部機構設置并不完善。大部分的派出檢察機構在內部機構設置時沒有考慮到監獄檢察的特殊性,仍按照一般屬地檢察院的標準設置,導致內部機構在設置上與實際工作不符的現行普遍存,給實際工作造成了諸多不便。故建議將派出院現有的內設機構進行全面整合,實現職能優化配置。可考慮在現有派出模式基礎上,將派駐檢察室作為主要內設機構,納入獨立編制。
二是完善工作機制。好的工作機制是完成好工作的重要手段。隨著我國法制化進程的不斷加大,刑罰執行監督工作的任務和難度也會越來越大,現有工作機制中不完善和不合理的地方也逐漸暴漏了出來,從《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修改的角度來看,理應從以下三個完善監獄檢察工作機制。其一是實行派駐任期制。以有效解決當前監獄派駐機構人員長期不流動性造成的監督乏力的局面。要切實保障監督的獨立性。其二是建立適應監獄檢察工作的工作考核標準,對派駐檢察機構的考核應當區別于一般檢察機關的考核。其三是合理規范派駐檢察機構與派出它的人民檢察院監獄檢察部門之間的關系。派出檢察院和派駐檢察室的各項業務工作,應當由派出它的人民檢察院監獄檢察部門統一管理和指導。
三是完善工作保障。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監獄檢察派出機構的財政保障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一些派出檢察機構的物資保障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監管場所,有的派駐機構由于經費緊張、待遇差,連辦公設施及福利待遇都由監獄解決。這削弱了檢察機關監督管理的權威性,給實際工作造成了困難。而監獄檢察派出機構的“窘境”又與刑罰執行監督日益凸顯出的重要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建議在此次組織法修改中能在物質裝備方面給予監獄派出機構更多傾斜,發放偏遠地區派駐檢察生活補貼、特殊崗位津貼,落實好工作保障,解決檢察工作人員的后顧之憂。
4 結語
作為為檢察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監獄派出檢察機構依法對監管場所刑罰執行和監管活動進行監督,維護被監管人員的合法權益,確保國家法律得到正確實施。作為法律監督職能的重要內容,監管場所檢察監督是檢察機關在整個刑事訴訟過程中進行法律監督的最后環節,它對刑事裁判能否得到規范的執行起到現實性的保障作用,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伴隨著社會改革的不斷深入,刑罰執行活動的監督的重要意義日益凸顯,監獄檢察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希望能以《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修改為契機,為監獄檢察工作的發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