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詩琦
摘 要:任何理論的誕生都離不開思想方法的指導,思想方法本身就是理論主體的體現。鄧小平軍事思想方法論是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歷史條件下,在全國上下實行改革開放以及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下形成的,這對新時期軍隊建設有著巨大地指導作用,也是新時期軍隊改革的理論依據。深入研究鄧小平軍事理論的方法論,可以對這一理論的把握更加具體,也能更好地指導實踐。
關鍵詞:鄧小平軍事思想;新世紀軍隊建設總目標;方法論
恩格斯指出:“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他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编囆∑杰娛滤枷敕椒ㄕ撃艹蔀橹笇е袊聲r期軍隊建設的偉大理論,根本原因在于這一理論的創始人鄧小平善于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成功地應用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之中,獨樹一幟的創造了科學的方法論。
1 實事求是與解放思想的辯證統一解決了新時期軍隊建設總目標問題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辯證統一是鄧小平理論最核心的思想。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經受了“文化大革命”,摒棄了共產黨思想方法論中實事求是的內核,使國家和軍隊建設一度陷于停滯的狀態。而鄧小平方法論中首先指出:毛澤東思想的出發點就是實事求是,這是馬克思主義方法論中國化的實際體現,也是中國共產黨建立之初到現在一貫執行的思想方法論基礎。鄧小平指出:“過去我們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真理,是靠實事求是?!薄敖夥潘枷耄_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痹趯嵺`上做到實事求是,首先就是要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正確地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解決遺留的問題和新時期下遇到的新問題。這就關乎新時期軍隊建設的總目標是什么,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到底要建設一支什么樣的軍隊的問題了。沿著這一思路,鄧小平最終形成了軍隊要建設成為革命化、現代化和正規化的“三化”總目標;在圍繞總目標則必須著力解決把軍隊辦成一個大學校、全面提高我軍官兵素質的總課題。長期以來,軍隊處于反侵略的準備之中,面對國際、國內形勢發生的深刻變化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沒有使軍隊建設緊跟時代的發展。鄧小平提出站在軍隊建設的總目標是什么的高度上,將總目標和總課題有機統一起來,構成了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的主題,把革命化、現代化和正規化作為軍隊建設的根本問題,強調要把提高戰斗力作為軍隊建設和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而為我軍建設指明了正確方向。
2 用辯證的方法分析問題解決了新時期軍隊建設總目標基本依據問題
毛澤東曾經講:“要照辯證法辦事。這時鄧小平同志講的?!卑凑辙q證法分析問題,成為鄧小平幾十年來解決問題的主要方法。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形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鄧小平正確地判斷國際戰略形勢的總趨勢是向和平與發展兩大主題發展,這就為我軍建設的指導思想實行戰略性轉變奠定了理論基礎,經濟建設成為我國的首要任務。鄧小平指出:“冷靜地判斷國際形勢,多爭取一點時間不打仗還是可能的。在這段時間里,我們應當盡可能地減少軍費開支來加強國家建設?!倍鴮τ谠谶@個大局下,如何搞好軍隊建設的問題,鄧小平提出了極具戰略眼光的“忍耐”二字?!败婈犙b備真正現代化,只有國民經濟建立了比較好的基礎才有可能。”軍隊服從國家建設的這種“忍耐”并不是一味的消極服從,而是立足現有的條件努力做好各項工作,不能忽視軍政人員素質的提高。在這個基礎上,鄧小平提出了新時期我軍軍事是積極防御的戰略方針,這與人民戰爭是緊緊相連的,并且是對毛澤東軍事思想中人民戰爭的一種延續和傳承。在我軍建設相對于發達國家軍隊建設落后的現實,不僅要立足于以弱勝強,更要有以劣勢裝備戰勝敵人優勢裝備的決心。這都充分體現了鄧小平運用辯證法,準確清晰地分析了國際形勢后,依據我國經濟建設現狀以及軍隊擔當的歷史責任和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闡明了確立新時期軍隊建設總目標的歷史必然性和現實必要性。制定了與國家發展相符合的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明確的回答了新時期軍隊建設總目標的基本依據問題。
3 以實踐檢驗真理的標準解決了軍隊建設總目標的道路和方略問題
鄧小平始終注重在實踐中總結和發展,從中國國情、社情等基本情況考察出發,破除世界社會主義國家愛教條化、模式化的錯誤傾向,創造性的提出了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這為國家如何建設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撐。指導實踐,同時又要接受實踐檢驗,并且要隨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的發展而發展。軍隊既然提出新時期軍隊建設的總目標,就要相應的解決道路和方略的問題。我軍在新時期面對紛繁復雜的環境,如何加強革命化建設是一個重大的事情。鄧小平在接見首都戒嚴部隊軍以上干部時的講話中指出:“處理這件事對我們軍隊是一次很嚴峻的政治考驗,實踐證明,我們的解放軍考試合格。我將考試合格,就是指軍隊仍然是人民子弟兵,這個性質合格。”這次講話對軍隊性質做出了更進一步的要求,極大程度上的要求各級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始終牢記我軍的優良傳統,在新的條件下使政治工作充分開展,保證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無論是國家還是軍隊,在科學技術不斷更新的時代下,都需要緊跟世界先進的科技水平。而軍隊更是要努力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充分認清我軍打現代化戰爭的能力不夠的現實。這就說明了這是我軍建設中的薄弱環節。不僅要努力改善國民經濟,帶動國防現代化的發展,也要儲備有知識、有能力的現代化人才,通過各級學校的培養掌握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和現代戰爭知識,提高軍隊現代化建設的水平,這是鄧小平非常重視的一個問題。在軍隊革命化和現代化建設的背后,則必須有正規化建設作為支撐,尤其是部隊要努力完善各項法規法制,依法治軍、從嚴治軍,進一步提高我軍的正規化水平。無規矩不成方圓,越完善的法規制度越能提高部隊各項建設水平,取得更為顯著的成效,減少工作指導上的主觀隨意性。在實現新時期軍隊建設總目標的過程中,鄧小平明確指出了軍隊建設要走的是注重質量建設的中國特色精兵之路,這是從國家建設的實際出發,通過實踐檢驗軍隊改革的又一次勝利。事實證明,鄧小平在新時期下指導軍隊從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從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根本轉變,是提高軍隊作戰能力,走中國精兵之路的必由之路。首先是軍隊必須減少數量,提高質量。這就要從軍隊編制體制上進行根本性革命,精簡臃腫重復的機構,處理不稱職、不負責、工作缺乏精力的人員,以更好的增強戰斗力。
鄧小平以實際出發,從實踐檢驗真理的標準上解決了軍隊建設總目標的道路和方略問題。尤其在革命化、現代化和正規化建設的基本規范和方針原則問題,以及軍隊建設總目標的基本途徑、發展道路和外部條件等問題。完整的形成了鄧小平軍事思想的方法論。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406頁
[2]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3頁
[3]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1頁
[4]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00頁
[5]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5頁
[6]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9頁
[7]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03-30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