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 張金輝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文素質教育逐漸引入軍校教育的范疇,越來越多的軍校開始實施人文素質教育,并取得了較好的成果。然而,在實際的人文教育實施過程中,也出現了許多的問題和不明確的認識,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軍校教育的發展。本文針對軍校人文素質教育的現狀,對如何讓構建軍校人文素質教育新模式進行了淺顯的探討,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本文原刊于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8月)
關鍵詞:軍校;人文素質教育;新模式
隨著軍校教育的不斷發展和現代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對軍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培養優秀軍事人才的重要基地,軍校也不得不對軍事人才的培養進行相應的調整和改革。隨著軍事化教育的不斷深化,傳統單一的素質結構已經無法適應軍校建設的需要,必須進行文化素質教育的構建和創新。
1 人文素質的基本內容與基本目標
1.1 人文素質的內涵
人文素質是包含人文知識、社會心理和人文修養以及文化修養的一種綜合特質,內在表現主要是相對穩定性,外在表現主要是一個人的思想品格,主要是對人外在精神風貌以及內在精神氣質進行培養的一種社會活動,主要包括人文教育的隱喻性特征和人文道理的體認性特征以及人文精神的不可替代性等特征。
1.2 人文素質的基本內容
第一,軍校進行人文素質教育時主要是對學員傳授人文科學知識,除此之外還包含一些社會科學知識,使得學生具備相應的鑒賞能力和認知水平。第二,人文素質教育對學生的社會心理以及社會判斷等進行一定程度的培養,豐富學生的社會感情,使學生更具社會責任感和積極向上的心態,幫助學生完善品格。第三,基本素質教育還包括對學生文學修養和藝術鑒賞能力的提高,引導學生學習和閱讀一些優秀的文學作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第四,人文素質要求將科學精神可人文精神進行有效的結合,使得學生對于人、社會和自然之間的和諧發展有更加明確深入的認識。
1.3 人文素質教育的目標
人文素質教育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提高學生的榮辱意識和責任感,并對學生傳統的思維模式進行調整和改善,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性的開發和創造,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人文素質教育比較注重心理方面的培訓,旨在強化學生的承受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
2 軍校素質教育發展的現狀及問題分析
2.1 重視程度較低,人文知識薄弱
“由于軍校教育的對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進行課程的設計時通常比較重視專業技術的應用特點,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往往會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人文素質教育的相關課程。”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人文素質教育并沒有清晰的認識,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用在專業技能的學習上,即使有少量的人文素質教育課程,也是抱著應付的態度對待,在極大程度上阻礙了軍校學生人文知識的積累。據調查,只有大約15%的學生認為人文素質教育對于學生的長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絕大部分軍校學生在文史知識和藝術的鑒賞力等方面水平較低。例如:我國的四大名著,真正閱讀過的軍隊學生才有不到2/5,大約有9%的軍校學生沒有看過哲學書籍。這些問題嚴重反應了軍校教育在人文素質方面較為缺失,也對我國構建軍校人文素質教育新模式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2.2 教育理念落后,忽視人文素質教育
長時間以來,我國的教育都是以理科教育為主,“輕文重理”的現象較為嚴重,很多人盲目的認為人文素質和我們的現實生活具有十分重大的差距,沒有特別的使用意義。軍校教育在這方面的問題也十分突出,由于軍校教育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在課程的設計上偏重于軍事技能和相關專業技能的培養,將人文素質教育歸為邊緣課程,并沒有十分得到很好地應用和推廣。由此可見,軍校教育在人文素質教育方面的理念還是較為落后的。在當前的軍校教育中,很多軍校只是盲目的追求人文素質教育的課程數量,而并沒有在教育理論方面進行革新,盡管很多軍事學校也開設了相應的人文教育講座,但是多數只是停留在初級層面,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和體系,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難實現人文素質的真正提高。
2.3 課程較為狹隘,人文課程比重較低
從目前的情況看,我國的軍校教育在課程結構的設計上缺乏一定的靈活性,教學的內容相對較為陳舊和保守,人文課程在教學中所占的比例相對較低。首先,軍校教育在設計課程時只注重每個專業的課程分科,并沒有設計相應的綜合課程,在已經開設的課程教育中對必修課程的重視程度遠遠高于選修課程,使得很多選修課程只是簡單的走一個程序,沒有實際的意義。這種課程的設計方式比較僵硬,對學生的學習造成了一定的阻礙,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升。很多軍事學校將人文素質教育課程壓縮至20個學時,要想對教學內容進行系統的概述,只能不斷的進行縮減和壓縮,使得人文素質教育的內容無法真正的擴充,這在極大程度上影響了人文素質教育的發展。
2.4 管理體制過度集中,政治教育程度較高
目前,我國軍校普遍采用高度集中的管理機制,注重統一性和發展共性,對于差異性和學生自主個性的培養重視度較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發展。高度集中的軍校管理體制和我國國家教育體制是相互獨立的,具有一定的封閉性和系統性。軍隊院校管理體制的高度集中在內部管理方面的表現也極為突出,特別是對于學生的管理上比較死板,對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的各個方面都做出了十分嚴格的要求,限制了學生的自由,對人文素質教育產生了許多不利的影響。另一方面,軍校在進行人文素質教育時常常會將單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當成一種人文素質教育的方式,過度的強調思想政治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人文素質教育的作用和意義,這就使得軍校人文素質教育難以有效的實施。
3 構建軍校人文素質教育新模式的有效措施
3.1 提高對人文素質教育的認識
隨著信息化的發展,社會環境不斷的發生變化,信息化在成為重要社會變革力量的同時,也對新時代的軍事院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軍校是軍事人才的主要培養基地,必須高度認識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意義。軍校在進行人文素質教育時,應該重點培養學生深厚的知識文化底蘊和頑強的品質以及敏銳的思維等內容,在關注學生學習人文科學知識的同時重視學生情感以及個性的發展,發揮軍校教育中人文素質教育的基礎性作用。同時,軍校應該對人文素質教育進行更加深入的認識和了解,明白人文素質教育除了教導學生如何做人之外,對于學生處理生活事務的重要意義。目前,軍校教育中學科的發展在高度分化的同時更加的向高度綜合發展,不管是科學技術還是發明創造以及軍事工程技術等,都與學科的發展緊密相關,尤其是隨著我國國力的增強和競爭力的不斷提高,軍校教育更應該重視培養學生高度的廣闊的視野。
3.2 創設人文環境,營造人文氛圍
在軍校教育中,環境對于學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客觀存在的,一些特殊的環境或是加工、創造的環境更是影響深遠,因此,必須合理的創設人文環境。首先,軍校應該對校園環境進行美化,加強校園的建設,使得學生發展具有一個良好的文化環境背景。其次,軍校應該明確教育主題,建立比較良好的校風和學風等內容并能反應學校所要引導的價值取向,對學生應該擁有的相關精神和素養進行大力的宣導,并通過這樣的教育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想滲透,將這種正能量的精神和思想注入到學生的體內,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引導學生的發展。最后,應該大力的開展一些文化活動,在文化活動的內容設計上,應該緊緊抓住時代的步伐,聯系生活實際,將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以及社會主義等相關內容融入到具體的活動中去,使學生的學習環境得到有效的凈化,構建人文活動體系,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幫助學生保持健康的心態。
3.3 人文素質教育與專業素質教育并舉
軍校教育應該加強對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樹立正確的人文素質教育觀念,在教育的過程中實行素質教育與專業素質教育并舉,保證人文素質教育占據合理的比例。專業教育是軍校教育的重要內容,通常都是指通過傳授相關知識或者培養學生的能力而形成某種專業素質,形成一定的專業素質需要用到自然科學的思維,屬于一種較為收斂的線性思維方式,具有較強的邏輯性。人文素質是一種非線性、發散的思維方式,不具有較高的邏輯性,在許多時候也被人們叫做開拓性思維。這兩種思維可以有效的實現優勢互補,幫助學生更好地開發自身的潛能并保持在較高的發展水平,從而促進軍校學生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的提高。只有將專業素質與人文素質進行合理的統一,才能更好的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激發更大的潛力,取得更好的教育成果。
3.4 實施人文化管理,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
軍校進行人文素質教育時必須要改變傳統的僵化的高度集中管理體制,以學生為本,進行人文化管理,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環境和空間。軍校應該充分認識到學生身心發展的相關規律和問題,給予學生足夠的關懷和關注,讓學生感受到教學中的人性化,尊重學生的個性和才能,并給予學生以正確的引導,使得學生能夠健康的發展,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從而提高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另一方面,軍校在進行人文素質教育時,應該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在教學方法上,以學生為主體,選用研討、問答以及辯論等方式進行雙向交流式教學,在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學習的積極性,使得學生保持一個較為活躍的思維狀態。在教學形式方面,應該將實踐教學進行大力的提升,增加課外時間活動,通過一些社會調查以及實習等活動讓學生明確使命和責任感,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教學的時間方面,應該給與學生更為廣闊的自主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并留出足夠的休息時間或自由支配的時間,使得學生真正的勞逸結合,提高人文素質。
4 結束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對軍校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文素質教育逐漸成為軍校教育中的一個重要課題。目前,我國的軍校人文素質教育還是只停留在初級層面,沒有真正納入到教育的軌道,軍校的人文素質教育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對于學生的發展具有極其不利的影響。只有不斷的分析和研究,找到合理的解決辦法并構建軍校人文素質教育新模式,才能有效的提高軍校教學的質量,促進軍校學生的健康發展。(本文原刊于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8月)
參考文獻
[1]宋海龍,李彬.逯保樂;杜瑞;;必須強化軍隊院校軍事信息人才培養工作[J];經濟研究導刊;2011年19期
[2]茆辰,朱榮生;;國防生培養工作中如何落實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實踐與思考[J];文教資料;2011年23期
[3]謝惠民.試論用國學經典提升現役軍人的人文素養[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4]向慶.軍隊院校本科創新人才培養問題及對策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