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改革探究

2014-11-19 21:32:24于新娟
卷宗 2014年10期

摘 要:不同專業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有不同需求。要提高教學效果,實現以學生為本位,將差異化教學理念融入教學全過程,避免教學同質化,改革傳統單向線性灌輸式教學模式十分必要。本文通過對上海3所高校不同專業學生的抽樣調查,詳盡了解學生的個性化要求,分析在現行教學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存在的問題,尋找解決辦法,創設出行之有效的以激發學生興趣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為主要目標的教學模式。(本文原刊于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8月)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抽樣調研;教學模式改革

2013年度上海市學校德育創新發展課題,項目編號2013-dycx-210。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一直深受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學者們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并從實踐教學、專題教學、紅色資源利用等方面探討了提高教學效果的途徑,這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有著積極的幫助和建設作用。不過我們還應特別注意到,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大學生必修的公共課程,學生因學習基礎、文化背景、學習能力、心理素質、適應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有不同需求,而大學生專業的差異性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的影響更為顯著。要提高教學效果,實現以學生為本位,將差異化教學理念融入教學全過程,避免教學同質化,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十分必要。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傳統教學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傳統教學模式以課堂教學為主要表現形式,以單向線性灌輸為主要特征,教師組織教學不是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而是將學生視為有著統一思維的整體,強調學習主體的共性,將學生置于被動接受的地位。主講教師往往同時為多個專業學生授課,在安排教學內容、教學環節以及授課方式上很少會關注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教學案例的取舍也很少考慮不同專業學生的特點,課堂教學的時空局限性也難以滿足學生的不同要求。課外教學環節對于彌補課堂教學不足,加強教學針對性和優化教學效果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對大多數教師來說課堂教學結束也就意味著教學過程結束,沒有意識到課外環節是教學過程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許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也只是把課后輔導視為課堂教學之后的附帶環節。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需要進一步完善教學過程,將課堂教學延伸擴大到教室之外,在此環節更好地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建立完善的教學模式。

在信息傳播渠道單一的時代,以說教和單向灌輸為主要特征的教學模式曾取得過較好的教學效果,隨著社會發展和技術進步大學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增多,思維活躍敏捷,具有自我意識,重視自我價值的實現,說教式的單一教學模式越來越不能適應學生的特點和要求,教學模式改革勢在必行。

2 結合不同專業學生特點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調查分析

為詳細了解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具體要求,增強教學針對性,我們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現狀進行了詳細調研,以求進一步創新教學方法,創設出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

2.1 調查對象

為使調查對象廣泛涵蓋普通本科院校的文、理和工科類別的學生,使調查結果具有一定可參考價值,抽樣調查對象主要選自上海外國語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和同濟大學三所院校中完成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大一學生(占總人數的34.6%)和大二學生(占總人數的12.3%)。專業涉及外語(英語、俄語、西班牙語、法語等)、中文、社會學、教育學、金融、統計、法學、公共關系、地理、化學、計算機、政治學、美術、環境工程、電氣工程、水利工程、海洋地質等不同專業。我們通過召開學生座談、訪談,并結合多年教學實踐設計了關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四門主干課程即“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以下簡稱“原理”)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以下簡稱“ 概論”)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以下簡稱“綱要”) 和“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 以下簡稱“思修”)的問卷調查。問卷共發放了964份,實收932份,有效回收率為96.7%,男生占45.6%,女生占54.4%,在所提建議中896名提出有效建議694條。

2.2 調查方法

為詳細了解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情況,總體把握學生的態度和興趣愛好,我們結合多年教學實踐和學生特點設計了調查問卷,內容涵蓋調查學生個人情況、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認知態度、對教學效果和教學改革的評價,以及教學過程中的參與行為。由于問卷涉及問題較多,既要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情況有整體把握還需要分別對四門主干課程進行細致考察,因此發放問卷前會對調查班級的學生進行個別訪談,問卷整理時發現問題及時求證以確保調查的真實有效性。由于問卷調查是為教學模式改革提供可資借鑒的資料,需要詳細弄清楚不同專業之間的差異,在若干個問題上的異同選擇做出仔細比對,數據整理工作異常龐大,我們在對問卷進行有效篩選后,分門別類地登記、整理、數據錄入和核實,然后采用計量工具進行細致地統計與分析。

2.3 調查結果與分析

(1)學生的專業背景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目標息息相關,是影響學習動機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關于學習目的調查,932份有效問卷中約20%受調查者表現出學習目的不明確,比例最高的美術專業達到30.8%。選擇“通過學習豐富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和掌握研究方法”的比例為35.6%,其中文科類專業如中文、法學、外語等學生的選擇比例為34.7-55.6%,明顯高于理工類專業13.3-37.7%的比例。選擇“通過學習提高人文科學素養”的比例為37.5%,此選項中理工類專業學生選擇比例為43.3-59.7%,高于文科類專業學生24.5-38.9%的比例。上述結果表明思想政治理論課因內容自身的專業性,文科類專業學生因專業背景與其相似,加以人文基礎相對較好,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有更為深入的要求,而理工類專業學生因專業背景差異較大,加以人文基礎相對較弱,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難度明顯要高于文科類學生,更希望通過學習來豐富人文科學素養。

(2)不同專業學生普遍認為影響學習目標實現的因素既有教學內容、方式方法,更有教學模式單一化問題。

關于學習目標是否達到的調查,13.2%的受調查者認為“基本達到”,33.6%的比例認為“部分達到”,而選擇“基本沒有達到但有所收獲”的比例則高達42.4%,10.8%則選擇“完全沒有達到”。后兩項合計53.2%的比例高于受調查者半數,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必要性。當被問及學習目的沒有達到的主要原因時,對于教學內容、方式方法、教學模式單一化以及外部社會環境等原因,學生選擇比例依次為24.7%、22.8%、31、6%和20.9%,前三項比例合計79.1%,說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從形式到內容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不過教學模式對教學效果具有全局性影響,要改革傳統教學模式,以學生為本位對教學過程進行創設和建構,需要重新界定和規范教學內容和方式方法,這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具有積極的建設作用。

(3)不同專業學生對教學內容感興趣的領域存有明顯異同。

半數以上受調查者對教學內容不滿意,認為內容枯燥脫離實際重于說教。對教學內容感興趣的領域學生選擇五花八門,不過仍有規律可循。以“綱要”為例,各專業學生對中國近現代社會經濟的關注度普遍不高,這超出我們的預期,關注比例介于0-16%不等,其中化學、外語等專業對近現代社會經濟的關注人數不足5%。各專業學生對文化卻普遍表現出較高興趣,美術和公共關系專業的關注比例都在半數以上。對軍事內容的調查,理工專業學生的興趣明顯高于文科專業,關注比例在30-41.5%,文科專業關注比例在7.7-14.8%。各專業學生均有一定比例對近現代社會政治表現出興趣,比例介于16-25%。對于歷史人物和中外歷史相互聯系和比較的調查,各專業學生普遍興趣較高,對歷史人物關注比例均在70%以上,化學、中文等專業選擇比例高達85%,對中外歷史相互聯系的選擇比例平均為53.4%,物理、金融等專業在此項的選擇比例高達71.3-76.9%。訪談中不同專業學生對不同歷史時期的興趣也明顯不同,我們把中國近現代歷史分為五四運動前80年、新民主主義時期和建國后當代史三個時期來調查,各專業學生關注的時期差異很大,比如數學、金融等專業有近一半者關注1840-1919年,物理專業較多集中于新民主主義時期,中文專業則對五四前80年和當代史較為關注,化學專業則較多集中于建國后,美術等專業則對各時段的關注比例大致相當。對中國近現代史學術研究的調查出乎我們的意料,文理科專業學生均表現出一定程度的關注,理工科專業包括理科學生占很大比例的金融專業關注人數均在30%以上。思想政治理論課具有突出的意識形態屬性,同樣不可忽視它的學術性,失去學術性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空洞乏味、缺乏生命力。這項調查結果對于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研究都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4)學生普遍反對灌輸式教學方式,但對參與式課堂教學的態度有明顯差異。

課堂教學方式的調查,85.7%的學生不主張教師采取“滿堂灌”的授課方式。當被問及“是否愿意參與課堂教學”時,不同專業學生的選擇差異明顯,支持率最高的金融等專業有65.7%比例,支持率最低的公共關系等專業僅為19.4%,其他受調查專業支持率介于30-40%。該項調查結果與此前所預期的學生愿意參與課堂教學有所出入,通過座談交流我們發現,支持率較低的原因是部分學生緣于害羞、膽怯,擔心提出的觀點不夠成熟或認為通過參與式課堂教學對知識掌握不夠系統全面,因而缺乏信心或態度模糊。為此我們在設計參與式課堂教學時要切實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和教學內容合理安排,做好課前討論題目的設計和資料準備,處理好參與式課堂教學與教師講授之間的銜接、與課外實踐研究環節之間的關聯。

(5)近一半學生學習態度不夠認真,不同專業學生學習態度存有差異。

關于學習態度的調查,選擇“主動學習和認真聽講”占24.1%,該項選擇比例最高的公共關系專業達到65.5-68.3%。選擇“被動接受和基本能按要求完成任務”的比例為22.3%,其中英語和水利工程等專業選擇比例最高,為76.7-85.4%。選擇“上課馬虎和考前突擊”的比例為36.2%,該選項人數最多的是體育和西班牙語專業,比例為48.6%。選擇“逃課或上課做其他事情”的占12.4%,比例最高的美術專業為19.6%。學習態度直接影響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而影響學習態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果教學具有針對性,讓學生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自身的密切關系,對改變學習態度有一定幫助。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和課堂情境等與學習態度密切相關,不同的教學形式和豐富的課堂情景呈現出生動有趣的教學內容,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形成或改變其學習態度。因此要激發學習興趣,改善教學效果,對思想政治理論課進行改革勢在必行。

(6)學生參與課外實踐研究的興趣普遍高漲,對實踐研究項目的興趣差異明顯。

實踐研究項目的調查顯示,97.8%的學生參加過思想理論課四門主干課程組織的實踐研究項目,各專業學生對實踐項目均表現出很高的熱情。對于實踐研究項目有無必要的調查,68.3%的學生認為有必要,26.3%的學生認為無所謂,還有8.4%的學生認為沒有必要。在這項調查中不同專業學生的興趣差異主要表現在實踐研究課題的具體內容上,比如“概論”的課外實踐研究中,對于選擇社會熱點問題進行調研撰寫調研報告或制作PPT和視頻等,65.8%的學生選擇制作視頻,23.7%的選擇制作PPT,10.5%的學生選擇撰寫調研報告。而美術、體育、計算機、外語等專業學生選擇制作視頻的比例達到87.9%,中文、化學專業選擇撰寫調研報告的比例為76.5%,理工科專業學生選擇制作PPT的比例較高。在“綱要”的課外實踐研究中,中文、教育學、社會學等文科專業,更傾向于以閱讀和撰寫讀書報告為主要課題實踐項目,美術、體育等專業則喜歡歷史劇的編演,計算機、物理等理工科專業對閱讀經典書目、歷史劇編演和社會實踐調查等項目人數比例大致相當。因此需要詳細了解不同專業學生在實踐研究項目上的傾向性,這不僅有助于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對于完成實踐項目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任務都大有裨益。

(7)絕對多數學生對教學改革持贊成態度,認為改革的重點在于教學內容、單一的教學模式、授課方式和單一的考核方式等方面。

對于教學改革的調查,64.9%的學生持支持態度,25%的學生認為無所謂,認為沒有必要和說不清楚的各占5.5%。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內容的調查,32.5%的學生認為是教學內容, 22.5%的學生認為是教學方式,14.5%的學生認為是單一的考核方式,30.5%的學生認為是單一的教學模式,這些數據與前文關于影響學習目標主要因素的調查基本一致。教學內容、方式方法、考核方式和教學模式彼此聯系互相關聯,其中教學內容、方式方法和考核方式統一于教學模式之下,探索尊重學生特點的教學模式無疑是教學改革的關鍵。

3 探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改革的路徑

不同專業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要求極其多樣化,因時空所限課堂教學無法滿足學生的差異化需求,教學過程由課堂內向課堂外延展,把課外拓展環節作為教學系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納入到正規教學過程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主要方法和路徑。課外拓展環節如何規范,它與課堂教學如何承接,在整個教學系統具有怎樣質的規定性,需要我們根據思想政治理論課四門課程的不同特點,改變傳統教學理念,以學生為本位,對課堂教學、課外實踐環節、考核環節進行具體規劃,創設出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

3.1 基于不同專業學生特點的課堂教學環節

(1)關注不同專業學生特點

課堂教學是教學系統的中心環節,要探索尊重不同專業學生特點的教學模式,將差異化教學理念貫穿于課堂教學全過程,使教學內容富有針對性,讓學生感受到所學內容與自身的貼近非常重要。比如針對藝術類專業學生,要了解他們注重自我、個性張揚、具有散發性思維模式的特點,重視專業課程學習而輕視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課堂教學既要生動富于激情又要由淺入深,把要闡釋的思想品德知識、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中國近現代以來波瀾壯闊的歷史,通過詼諧的語言和會意的神態來表現,這會拉近藝術類專業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激發學習興趣從而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針對理工類專業學生,了解了其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態度和關注點后,還要把握他們是國家未來科技發展棟梁之才的特點,培養他們的科技道德素養極為重要。課堂講授要針對性地滲透不同內容的科技倫理教育,“原理”課加入馬克思主義的科技倫理觀內容,“綱要”課增加近現代以來我國科技落后狀況與國際地位關系的內容;“思修”課結合理工類學生專業背景重點滲透工程倫理、生態倫理、網絡倫理道德等,“概論”課增加講述改革開放以來科技創新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選擇典型案例分析創新驅動的貢獻,這不僅有助于加強科技倫理的引導,因與專業背景相似易引起理工專業學生的興趣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

(2)關注不同專業學生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課堂教學在尊重不同專業學生特點的同時還要關注學生普遍關心和有興趣的問題,對于文、理科學生人文基礎的差異也要統籌兼顧。以“綱要”為例,學生普遍對歷史人物表現出興趣,如何滿足不同專業學生對歷史人物的喜好和差異化要求,我們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有針對性地講授頗受歡迎。對不同專業學生普遍有興趣的古今中外的比較聯系,我們根據學生的專業背景選擇合適的比較對象。比如為政治學專業授課時,我們對近現代中國的革命和改良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比較,革命和改良是貫穿近現代中國社會發展的主要途徑,古今中外的對比使學生透過成敗得失了解近現代中國社會的國情及其歷史發展規律,還可啟發學生對現實社會的關懷。學生進一步探究的興趣可以通過課外實踐研究平臺進行個性化探索性學習。

課堂教學如何體現不同專業學生的差異化需求是我們探索的重點和難點。以同為理科的計算機和化學專業為例,兩者對“綱要”教學內容關注點明顯不同,計算機專業學生興趣較為分散,對近現代社會政治、軍事和文化的關注比例各有25%;化學專業受調查學生40%集中于文化,軍事占20%,政治僅為6.7%。同一教案適用于所有專業的情況必須做出改變,需要根據不同專業學生特點調整教學內容實現個性化教學。對中國近現代歷史很多問題的理解離不開社會經濟發展狀況,而各專業學生對對近現代社會經濟變革普遍關注度不高,激發學生對近現代經濟變革的興趣就成為課堂教學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我們嘗試將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形象化,用生動的案例和直觀的音像資料輔助經濟問題的學習。比如民族資本是研究近代中國經濟與民族資本家雙重性格的關鍵,為讓學生深入了解近代中國資本經濟發展狀況,紀實講述片《上海灘的七張面孔·榮氏兄弟》直觀的視覺效果和人物命運的跌巖起伏讓學生感受到中國民族資本發展的艱難,再從理論和現實社會經濟發展的視角引導學生理解經濟發展所必備的基本條件,由此啟發學生思考近代中國經濟不發展之原因。

(3)參與式課堂教學設計

學生對參與式課堂教學認識存有差異,對此我們首先明確參與式課堂教學不單單是學生討論和提問,還包含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進而再提出新問題的全過程。教師需要在提出問題、選擇案例和組織討論等環節精心設計,引導學生進入問題思考的情景,以問題為線索引發學生層層深入探究。參與式課堂教學不應拘泥于形式,問題的提出也不是隨意的,是結合學生專業特點經過精心設計和深層次思考,使提出的問題和案例更富有針對性,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意識。

3.2 基于不同專業學生特點的課外實踐研究環節

課堂教學是基于不同專業特點展開,但是其時空局限性難以滿足學生的多樣化要求,課外拓展環節的時空開放性和靈活性使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課外實踐研究以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進一步激發學生興趣、提高人文科學素養、實現自主性探索學習為主要目標。在“概論”課的實踐研究環節,我們選擇適合不同專業學生特點的問題進行研究,比如建議法學院學生選擇“從同學們參加人大選舉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幫助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政黨與國家之間的關系”、“國家與公民之間的關系”、“依法治國”等知識的理解。通過問卷調查、個案調查、走訪、查閱資料、情景模擬等方式,有針對性地進行研究,對研究中發現的問題,運用所學理論科學分析。在“綱要”課的實踐研究環節,我們主要圍繞閱讀經典歷史著作、撰寫讀書報告或其它課外實踐課題研究(如歷史劇編演)等項目展開。閱讀經典著作在所有授課專業中進行,教師根據各專業學生要求選擇多種經典書目,并做必要的導讀,不同專業學生依據各自需求和興趣自主選擇閱讀書目,教師依據學生情況進行方向性和疑問性指導。撰寫讀書報告和歷史劇編演是基于不同專業展開,如美術專業約30.8%學習目的不明確,歷史劇編演有助于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興趣。中文等文科學生較多希望通過學習提高人文素養,撰寫讀書報告可以讓他們學會對史料進行解讀,并運用歷史邏輯探討一些基本問題,掌握基本的人文科學研究方法。理工類專業學生的歷史基礎較弱同時又對中國近現代史的學術研究有一定興趣,可以在教師指導下自由選擇課外實踐研究項目。

3.3 引領傳統教學模式改革的綜合考評環節

考評環節是對尊重學生差異性教學過程的檢驗和引領,是傳統教學模式改革的重要步驟??荚u采用綜合考核標準,把學習態度和勤奮程度也納入到考評體系中,不僅包括期末書面考核,課堂學習環節和課外實踐研究環節也作為重要的考評依據。多層面的綜合考評是學生學習的導向,引領他們根據興趣和學科要求提高思想政治素養和加強能力培養的學習。

4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改革的保障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改革路徑是一種柔性設計,以學生為本位的課堂教學需要教師具有精湛的講課藝術、廣博的學識和扎實的理論功底;課外實踐研究環節需要教師釋惑解疑細心指導。豐富的知識結構需要教師重視學術研究,課外實踐環節的悉心指導需要教師恪盡操守,這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改革的基礎保障,這些柔性要求除了教師自身嚴以律己,還需要完善的制度建設相配套。

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公共必修課,教師面對的是各個不同專業學生,要切實實行基于不同專業學生特點的教學模式,除了教師自身要有意識地改善知識結構,培養廣泛興趣,也需要教育主管部門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提供培訓機會,有針對性地設置培訓內容,以豐富知識結構了解其它學科的前沿動態。從制度層面對教師課外實踐研究環節的工作通過規范性要求給予重視也十分必要。課外實踐研究是教學模式改革的重要環節,學生在實踐研究中需要教師利用課外時間通過多種方式給予指導,制定相應的量化標準將教師在課外實踐環節的指導納入日常教學工作,既是對教師工作的肯定和鼓勵也有利于課外實踐研究的切實進行。從師資力量上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改革提供支持將更加有利于差異化教學的良性運作。思想政治理論課以大班授課為主,依據學生數額在課堂教學環節和課外實踐環節投入相應的師資力量是避免教學模式改革流于形式的有利保障。調查顯示學生普遍希望實踐研究項目能得到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對于分組討論式教學絕對多數學生希望教師能參與其中,認為有利于問題的深入和疑難問題解答。主講教師一己之力難以作為,若主管學生工作的領導和教師參與,既可以確保差異化教學順利進行,也是參與者增加師生了解有利于學生工作開展的良好機會,這樣以主講教師為核心的復合型教師隊伍就成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改革的師資保障。(本文原刊于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8月)

作者簡介

于新娟,上海外國語大學歷史學博士,校聘教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操天天噜| 欧美19综合中文字幕| 麻豆精选在线| 久久国产精品娇妻素人| 精品国产91爱|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久91| 日韩在线欧美在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va| 永久免费AⅤ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色婷婷|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亚洲系列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999精品视频在线| 无码免费视频| 97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发布| 欧美日韩高清在线| 精品人妻一区无码视频|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精品| 欧美日韩高清| 超清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绿巨人 | 国产在线自揄拍揄视频网站| 婷婷丁香色| 亚洲av无码久久无遮挡|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 精品国产一区91在线| 日本不卡在线视频| 又粗又大又爽又紧免费视频| 国产a在视频线精品视频下载| 毛片三级在线观看|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自拍| 四虎成人精品| 超清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免费视频在线2021入口| 亚洲视频欧美不卡| 91久久夜色精品|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自拍视频| 九色综合视频网| 久久久久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国产女人|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亚洲无线观看| 精品久久人人爽人人玩人人妻| 91色在线观看| 欧美另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yjizz国产在线视频网| 色综合久久无码网| 夜夜操国产| 精品国产aⅴ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不卡| 热久久综合这里只有精品电影| 国产超碰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 亚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综合影院|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波多野结衣第一页| 免费在线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 99热免费在线| 日韩小视频在线观看| 自拍欧美亚洲|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成人片| 欧美高清国产|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 亚洲日韩每日更新| 九九精品在线观看| 日本成人福利视频|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熟女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高清国产在线| 亚卅精品无码久久毛片乌克兰| 伊人色在线视频| а∨天堂一区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第一区| 午夜视频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