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彪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完善金融市場體系”,“發展普惠金融。鼓勵金融創新,豐富金融市場層次和產品”。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是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工作之一,標志著在經歷了兩年的廣泛關注后,互聯網金融這一創新金融業態的發展和監管已然進入中國政府高層的視野。
互聯網金融是現代金融服務體系的重要一環
與現行金融模式相比,互聯網金融以其新思維和新技術重新搭建了一個快速、高效、低成本、高信息化的金融服務基礎平臺。一方面,互聯網與生俱來的“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精神,使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方向更加開闊,覆蓋面更加廣泛,對實體經濟的服務能力更強;另一方面,現代通信和數字處理能力的發展,尤其是大數據技術的崛起和廣泛運用,互聯網和手機的普及,數據搜索和云計算等技術的發展,金融與互聯網機構技術平臺的革新,為降低金融服務成本,減少信息不對稱,推動互聯網金融的蓬勃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手段。
新思維和新技術的應用,使互聯網金融可以更加有效地識別金融風險,提升金融資源供求的匹配效率,有利于進一步優化金融市場資源配置功能。通過大數據技術對市場主體尤其是中小微科技創業企業和個人的“軟信用”進行深度挖掘和充分表達,有利于降低信用獲得成本,提升信用信息的精確性,從而提高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和可獲得性,使邊遠貧困地區、小微企業和社會低收入人群能夠獲得價格合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務,發展普惠金融。 同時,發展互聯網金融更是推進金融改革,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豐富金融市場層次和產品,完善金融市場體系的客觀需要。
南京的互聯網金融發展機遇
南京是江蘇省省會城市,也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和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重要門戶城市,金融組織體系健全,金融創新活躍,金融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具備發展互聯網金融良好的基礎條件。今年上半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107.6億元,其中金融增加值454.09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11.05%,金融綜合競爭力列全國第七位;信息產業基礎雄厚,南京是全國首個獲批的中國軟件名城,互聯網企業和相關行業的上市公司眾多;民營經濟發達,民間資本充沛,民間投融資需求活躍;人才儲備豐富,良好的創業環境和政策吸引了一大批優秀的互聯網金融創業人才,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知名高等學府培養的專業人才為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互聯網金融起步較高,目前南京集聚了包括開鑫貸、易貸365、蘇寧易付寶等一大批具有較強影響力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帶動作用明顯。
南京要充分利用全市良好的經濟環境和金融基礎,強大的企業、人才和技術儲備,搶抓互聯網金融發展機遇,進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創新,優化全市互聯網金融產業發展環境,加大對互聯網金融產業的支持力度,促進全市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多措并舉,合理規劃,
搶占互聯網金融創新發展制高點
根據南京市政府《關于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推動互聯網金融創新規范發展的工作要求,今年8月,南京適時出臺了《關于加快互聯網金融產業發展的實施辦法》,也是繼深圳之后全國第二個出臺互聯網金融專項扶持政策的副省級城市。南京將充分把握當前互聯網金融處于起步階段的有利契機,大力創新、規范發展,爭取先發優勢,打造互聯網金融發展和金融創新的橋頭堡。
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健全信用評價體系。支持社會信息機構建立基于互聯網的專業化信息征信系統,整合供應鏈、小貸、擔保等社會化信用信息和注冊登記、人才技術、納稅繳費、勞動用工、用水用電、節能環保等政府信用信息資源,利用大數據處理分析手段建立第三方征信系統。積極爭取支持互聯網金融企業以合適的方式接入國家征信系統,解決信用體系欠發達、信用評級缺失、征信服務覆蓋面窄、各類主體缺乏信息共享等問題,提升互聯網金融風控和定價能力。
推動傳統金融機構轉型升級。鼓勵傳統金融機構運用互聯網模式開發創新業務。鼓勵銀行、證券、基金、保險、擔保、小貸等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金融企業合作開發創新產品,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金融業務創新。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建立面向中小微企業的線上、線下多層次服務體系,在融資規模、周期、成本等方面提供更具針對性和靈活性的服務,提高融資效率,全面提升傳統金融機構的服務水平。積極引導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金融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優勢互補,共同建立互聯網金融生態產業鏈。
拓寬互聯網企業進入金融領域渠道。支持互聯網企業通過發起設立、并購重組等方式控股或參股小額貸款、融資擔保、融資租賃、典當投資、股權投資、要素平臺等新型金融機構。支持互聯網企業依托互聯網技術和線上、線下資源優勢,發起或參與設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眾籌融資、電商金融等機構。
吸引民間資本參與互聯網金融。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吸引民間資本參與,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的金融改革路徑。與傳統金融相比,互聯網金融對民間資本具有更強的包容性,開放程度高,商業模式創新活躍,為民間資本流動提供了新的出路。隨著互聯網金融的逐步建立完善,吸引民間資本參與互聯網金融,也將進一步促進民間金融規范化、陽光化,實現民間資本的合理配置。
借力互聯網金融,進一步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互聯網金融與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VC/PE等共同組成了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快速發展的互聯網金融有利于進一步拓寬企業直接融資渠道,豐富多層次資本市場內涵。同時,要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傳播優勢和大數據的信息處理優勢,打造功能更加強大和全面的區域股權和產權交易市場,在更加廣闊的時空范圍內整合金融資源,為區域金融改革和經濟建設服務。
利用互聯網金融平臺,加快推動利率市場化進程。充分利用互聯網金融的價格發現功能,在一定范圍內,根據風險、期限等綜合因素合理確定資金使用成本,形成資金成本的市場化定價機制。同時,通過便利和低成本的網絡渠道與創新提高社會資金的動員能力,加快資金流轉速度,引導資金的合理流動,使利率及時地反映資金供求,加大傳統金融機構在負債端的壓力,發揮互聯網金融“鯰魚效應”所引發的競爭效應,探索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可行路徑。
規范發展,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引導互聯網金融企業增強合規經營意識,提升風險防控能力,健全風險管理、信息披露、糾紛處理等方面的內控機制。加強投資者教育和保護,引導投資者厘清互聯網金融業務與傳統金融業務的區別,促進公眾了解互聯網金融產品的性質,提升風險意識。
營造互聯網金融產業發展的良好氛圍。以“互聯網金融千人會”、江蘇互聯網金融聯盟等專業機構為依托,整合南京本地科研資源,探索設立互聯網金融研究和培訓機構,為全市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組建由互聯網金融研究機構、行業組織、龍頭企業和(類)金融機構共同參與的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研究、制定互聯網金融行業標準,推動產業發展方式和商業模式創新,開展政策交流討論,實現成員的深入合作。加強與國內著名投資機構、風險管理機構合作,組織互聯網金融論壇,開展創新金融產品發布展示、宣傳等活動,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積極培育和引進互聯網金融人才,為推進互聯網金融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作者系南京市金融發展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博士,高級經濟師)
責任編輯:高 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