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基于圖譜分析的黑龍江省農村城鎮化區域差異研究

2014-11-20 18:38:43賈鳳梅鄭麗穎曹允庚張寶成
湖北農業科學 2014年18期

賈鳳梅+鄭麗穎+曹允庚+張寶成

摘要:參考若干學者的研究成果,結合黑龍江省特點,選取能代表農村城鎮化水平的經濟發展、城鎮建設、居民生活、社會進步等4個方面的20個指標,建立了農村城鎮化評價指標體系,通過熵權法和綜合指數法對黑龍江省12個地市的農村城鎮化水平進行定量計算,以地學信息圖譜的方法進行分析。結果表明,黑龍江省農村城鎮化水平普遍較低,而且存在很大的區域差異,最高的哈爾濱市(0.684)與最低的綏化市(0.217)相差3倍。從系統的角度對評價結果進行了詳細分析,并提出了提高黑龍江省農村城鎮化整體水平和縮短區域差異的相應對策。

關鍵詞:農村城鎮化;區域差異;圖譜分析;黑龍江省

中圖分類號:F299.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4)18-4479-04

黑龍江省是中國的農業大省,“三農”問題一直是困擾該省經濟發展的關鍵問題之一。黨的“十七大”明確指出,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局,必須始終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因此,農村城鎮化是黑龍江省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因為城鎮化可以有力地推動擴大內需,促進城鎮消費;而且減少農村人口可以提高農業生產率,增加農業產量。由于歷史和資源格局等原因,黑龍江省城鎮發展整體水平還不高,同時存在著很大的區域差異,這將影響該省在國內外的競爭力。因此,分析制約農村城鎮化發展的主要因素,是提高城鎮化質量,縮短區域差異,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的關鍵,是農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

1 黑龍江省城鎮概況

黑龍江省是中國地理位置最北的省份,面積為45萬多km2,約占全國總面積的4.7%。2010年9月全省共劃12個地級市和1個地區(大興安嶺地區)。其中特大城市(人口100萬以上)3個,即哈爾濱市、齊齊哈爾市、大慶市;大城市(人口50萬~100萬)5個,牡丹江市、佳木斯市、雞西市、伊春市、鶴崗市;中等城市(人口20萬~50萬)4個,七臺河市、雙鴨山市、黑河市、綏化市。78個縣(縣級市)的城鎮人口2 006.3萬,占總人口的52.6%,其中吸納了農村剩余勞動力896.1萬人,約占城鎮人口的44%。從總體上看,縣域城鎮化水平處于初級緩慢發展階段。

2 黑龍江省農村城鎮化指標體系的建立

2.1 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農村城鎮化涉及到城鎮的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為了使其指標體系能夠體現農村城鎮化的全貌以及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本研究參考若干學者的研究成果[1-4]對黑龍江省的12個地級市(哈爾濱市、齊齊哈爾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大慶市、雞西市、雙鴨山市、伊春市、七臺河市、鶴崗市、黑河市、綏化市)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遵循系統性、發展性、科學性、簡明性和易獲取性及因地制宜等原則[3],從經濟發展、城鎮建設、居民生活、社會進步等四個方面建立了農村城鎮化的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

2.2 農村城鎮化指數計算方法

本研究所使用的數據主要來源于黑龍江省2010年統計年鑒和統計公報。首先應用極值標準化方法對原始數據進行無量綱處理,如(1)、(2)式;然后利用熵值法[5]進行客觀賦權,通過計算指標的信息熵,根據指標的相對變化程度對系統整體的影響來決定指標的權重,避免了主觀賦權的隨意性。計算公式如(3)式;通過綜合評價模型[6]計算黑龍江省各地市農村城鎮化指數,如(4)式。

3 黑龍江省農村城鎮化區域差異的圖譜分析

經過綜合計算,得到12個地級市經濟發展、城鎮建設、居民生活、社會進步及綜合排序,如表2。將表2結果進行分級,利用地學信息圖譜軟件(Arcview)建立黑龍江省農村城鎮化區域差異空間格局圖(圖1~圖5),做如下分析。

1)黑龍江省2010年各地市的農村城鎮化水平除哈爾濱市和大慶市較高,指數在0.5以上,其他城市都較低,綜合指數皆在0.5以下,根據指數大小排序,把被調查的12個地級市農村城鎮化各系統指數分為四類:良好、較好、一般和較差。

2)從圖1~圖4可以看出:①除省會城市哈爾濱和資源城市大慶4個方面發展水平均較高外(指數均在0.5以上),其他10個地市在城鎮建設、經濟發展、居民生活和社會進步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而且具有非均衡性。②同樣是農村城鎮化水平位列區域最低的綏化、伊春、黑河和七臺河市,情況差異卻較大。綏化市由于近年市政和民生工程與公共交通建設的迅速發展,使社會進步水平略好,但僅為0.37,其他系統指標都較低;而黑河市由于近幾年邊貿經濟的迅速發展,使其經濟發展水平在12個地級市中位居第二位,而城鎮建設指標處于倒數第二位,居民生活水平更是排名倒數第一;伊春市由于大力發展旅游業和林業,非農業人口比重最高,使其經濟發展水平略高,但系統指數也僅為0.27;七臺河市由于地區能源枯竭,經濟持續發展乏力,城鎮化發展動力不足。③雞西、鶴崗、牡丹江、雙鴨山、佳木斯和齊齊哈爾6市在城鎮建設、經濟發展、居民生活和社會進步等方面的發展比較均衡,農村城鎮化水平在該省屬于中等水平,但綜合指數也僅在0.3~0.4之間,實際發展水平并不高。

3)由圖5可以看出,黑龍江省農村城鎮化整體水平存在著較大的區域差異,如最高的哈爾濱市(0.684)是最低的綏化市(0.217)的3倍。多數地市的農村城鎮化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呈正相關。這充分說明經濟發展對于城鎮建設、社會進步來說都是關鍵動力,更是居民生活水平能夠大幅提高的保證。

4 結論與對策

基于圖譜分析對黑龍江省農村城鎮化進行研究,能夠清晰地看出區域之間的差異程度,以及各地市在城鎮建設、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居民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差異。通過以上分析可知,黑龍江省農村城鎮化水平除大慶和哈爾濱兩市較高外,其他城市均較低,而且存在著很大差距,因此,提高農村城鎮化水平、減小區域差異是該省今后發展的工作重點。基于以上分析結果提出以下對策:

1)依據城市的資源和地緣優勢培育經濟增長點,為農村城鎮化發展提供動力保障。以農業為主的綏化市為例,應在綠色農產品開發和深加工方面尋找突破點;逐漸擴大對外貿易,引進域外資金,提高外貿出口依存度;以工帶農,大力發展農字頭的鄉鎮企業,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加快城鎮建設步伐,推動農村城鎮化的進程。

2)建立省內各地市優勢互補、以老帶新的共建體系,縮短區域差異,提高整體實力,探索農業特色的強省之路。充分發揮省會城市哈爾濱和資源大市大慶的地緣和資源優勢及外聯和品牌優勢,與相鄰城市結成共同體,推動落后城市的發展。如哈爾濱與綏化市或哈爾濱與伊春市,大慶與齊齊哈爾市等形成相互帶動的發展模式。

3)學習經濟發達地區的城鎮發展經驗,引進先進的管理人才,打破“家族式”的管理模式,積極建立“走出去,請進來”的長效交流機制,為黑龍江省的農村城鎮化的快速發展輸送新鮮血液,促進理念更新,推動城市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 趙安順.對農村城鎮化指標體系的思考[J].經濟師,2001(5):71-72.

[2] 郭三黨,韓雪山,黃燕剛.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河南省農村城鎮化水平研究[J].農業系統科學與綜合研究,2010,26(4):449-452.

[3] 劉紅娜,孫正林.黑龍江農村城鎮化發展潛力聚類分析[J].中國林業經濟,2007,84(5):33-35.

[4] 邱曉平,翁貞林,朱紅根.江西農村城鎮化驅動機制研究[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04,12(4):59-62.

[5] 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6] 賈鳳梅.黑龍江省綏化市農業生態環境變化與農村經濟協調發展研究[J].水土保持通報,2012,32(5):56-59.endprint

摘要:參考若干學者的研究成果,結合黑龍江省特點,選取能代表農村城鎮化水平的經濟發展、城鎮建設、居民生活、社會進步等4個方面的20個指標,建立了農村城鎮化評價指標體系,通過熵權法和綜合指數法對黑龍江省12個地市的農村城鎮化水平進行定量計算,以地學信息圖譜的方法進行分析。結果表明,黑龍江省農村城鎮化水平普遍較低,而且存在很大的區域差異,最高的哈爾濱市(0.684)與最低的綏化市(0.217)相差3倍。從系統的角度對評價結果進行了詳細分析,并提出了提高黑龍江省農村城鎮化整體水平和縮短區域差異的相應對策。

關鍵詞:農村城鎮化;區域差異;圖譜分析;黑龍江省

中圖分類號:F299.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4)18-4479-04

黑龍江省是中國的農業大省,“三農”問題一直是困擾該省經濟發展的關鍵問題之一。黨的“十七大”明確指出,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局,必須始終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因此,農村城鎮化是黑龍江省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因為城鎮化可以有力地推動擴大內需,促進城鎮消費;而且減少農村人口可以提高農業生產率,增加農業產量。由于歷史和資源格局等原因,黑龍江省城鎮發展整體水平還不高,同時存在著很大的區域差異,這將影響該省在國內外的競爭力。因此,分析制約農村城鎮化發展的主要因素,是提高城鎮化質量,縮短區域差異,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的關鍵,是農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

1 黑龍江省城鎮概況

黑龍江省是中國地理位置最北的省份,面積為45萬多km2,約占全國總面積的4.7%。2010年9月全省共劃12個地級市和1個地區(大興安嶺地區)。其中特大城市(人口100萬以上)3個,即哈爾濱市、齊齊哈爾市、大慶市;大城市(人口50萬~100萬)5個,牡丹江市、佳木斯市、雞西市、伊春市、鶴崗市;中等城市(人口20萬~50萬)4個,七臺河市、雙鴨山市、黑河市、綏化市。78個縣(縣級市)的城鎮人口2 006.3萬,占總人口的52.6%,其中吸納了農村剩余勞動力896.1萬人,約占城鎮人口的44%。從總體上看,縣域城鎮化水平處于初級緩慢發展階段。

2 黑龍江省農村城鎮化指標體系的建立

2.1 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農村城鎮化涉及到城鎮的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為了使其指標體系能夠體現農村城鎮化的全貌以及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本研究參考若干學者的研究成果[1-4]對黑龍江省的12個地級市(哈爾濱市、齊齊哈爾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大慶市、雞西市、雙鴨山市、伊春市、七臺河市、鶴崗市、黑河市、綏化市)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遵循系統性、發展性、科學性、簡明性和易獲取性及因地制宜等原則[3],從經濟發展、城鎮建設、居民生活、社會進步等四個方面建立了農村城鎮化的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

2.2 農村城鎮化指數計算方法

本研究所使用的數據主要來源于黑龍江省2010年統計年鑒和統計公報。首先應用極值標準化方法對原始數據進行無量綱處理,如(1)、(2)式;然后利用熵值法[5]進行客觀賦權,通過計算指標的信息熵,根據指標的相對變化程度對系統整體的影響來決定指標的權重,避免了主觀賦權的隨意性。計算公式如(3)式;通過綜合評價模型[6]計算黑龍江省各地市農村城鎮化指數,如(4)式。

3 黑龍江省農村城鎮化區域差異的圖譜分析

經過綜合計算,得到12個地級市經濟發展、城鎮建設、居民生活、社會進步及綜合排序,如表2。將表2結果進行分級,利用地學信息圖譜軟件(Arcview)建立黑龍江省農村城鎮化區域差異空間格局圖(圖1~圖5),做如下分析。

1)黑龍江省2010年各地市的農村城鎮化水平除哈爾濱市和大慶市較高,指數在0.5以上,其他城市都較低,綜合指數皆在0.5以下,根據指數大小排序,把被調查的12個地級市農村城鎮化各系統指數分為四類:良好、較好、一般和較差。

2)從圖1~圖4可以看出:①除省會城市哈爾濱和資源城市大慶4個方面發展水平均較高外(指數均在0.5以上),其他10個地市在城鎮建設、經濟發展、居民生活和社會進步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而且具有非均衡性。②同樣是農村城鎮化水平位列區域最低的綏化、伊春、黑河和七臺河市,情況差異卻較大。綏化市由于近年市政和民生工程與公共交通建設的迅速發展,使社會進步水平略好,但僅為0.37,其他系統指標都較低;而黑河市由于近幾年邊貿經濟的迅速發展,使其經濟發展水平在12個地級市中位居第二位,而城鎮建設指標處于倒數第二位,居民生活水平更是排名倒數第一;伊春市由于大力發展旅游業和林業,非農業人口比重最高,使其經濟發展水平略高,但系統指數也僅為0.27;七臺河市由于地區能源枯竭,經濟持續發展乏力,城鎮化發展動力不足。③雞西、鶴崗、牡丹江、雙鴨山、佳木斯和齊齊哈爾6市在城鎮建設、經濟發展、居民生活和社會進步等方面的發展比較均衡,農村城鎮化水平在該省屬于中等水平,但綜合指數也僅在0.3~0.4之間,實際發展水平并不高。

3)由圖5可以看出,黑龍江省農村城鎮化整體水平存在著較大的區域差異,如最高的哈爾濱市(0.684)是最低的綏化市(0.217)的3倍。多數地市的農村城鎮化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呈正相關。這充分說明經濟發展對于城鎮建設、社會進步來說都是關鍵動力,更是居民生活水平能夠大幅提高的保證。

4 結論與對策

基于圖譜分析對黑龍江省農村城鎮化進行研究,能夠清晰地看出區域之間的差異程度,以及各地市在城鎮建設、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居民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差異。通過以上分析可知,黑龍江省農村城鎮化水平除大慶和哈爾濱兩市較高外,其他城市均較低,而且存在著很大差距,因此,提高農村城鎮化水平、減小區域差異是該省今后發展的工作重點。基于以上分析結果提出以下對策:

1)依據城市的資源和地緣優勢培育經濟增長點,為農村城鎮化發展提供動力保障。以農業為主的綏化市為例,應在綠色農產品開發和深加工方面尋找突破點;逐漸擴大對外貿易,引進域外資金,提高外貿出口依存度;以工帶農,大力發展農字頭的鄉鎮企業,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加快城鎮建設步伐,推動農村城鎮化的進程。

2)建立省內各地市優勢互補、以老帶新的共建體系,縮短區域差異,提高整體實力,探索農業特色的強省之路。充分發揮省會城市哈爾濱和資源大市大慶的地緣和資源優勢及外聯和品牌優勢,與相鄰城市結成共同體,推動落后城市的發展。如哈爾濱與綏化市或哈爾濱與伊春市,大慶與齊齊哈爾市等形成相互帶動的發展模式。

3)學習經濟發達地區的城鎮發展經驗,引進先進的管理人才,打破“家族式”的管理模式,積極建立“走出去,請進來”的長效交流機制,為黑龍江省的農村城鎮化的快速發展輸送新鮮血液,促進理念更新,推動城市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 趙安順.對農村城鎮化指標體系的思考[J].經濟師,2001(5):71-72.

[2] 郭三黨,韓雪山,黃燕剛.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河南省農村城鎮化水平研究[J].農業系統科學與綜合研究,2010,26(4):449-452.

[3] 劉紅娜,孫正林.黑龍江農村城鎮化發展潛力聚類分析[J].中國林業經濟,2007,84(5):33-35.

[4] 邱曉平,翁貞林,朱紅根.江西農村城鎮化驅動機制研究[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04,12(4):59-62.

[5] 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6] 賈鳳梅.黑龍江省綏化市農業生態環境變化與農村經濟協調發展研究[J].水土保持通報,2012,32(5):56-59.endprint

摘要:參考若干學者的研究成果,結合黑龍江省特點,選取能代表農村城鎮化水平的經濟發展、城鎮建設、居民生活、社會進步等4個方面的20個指標,建立了農村城鎮化評價指標體系,通過熵權法和綜合指數法對黑龍江省12個地市的農村城鎮化水平進行定量計算,以地學信息圖譜的方法進行分析。結果表明,黑龍江省農村城鎮化水平普遍較低,而且存在很大的區域差異,最高的哈爾濱市(0.684)與最低的綏化市(0.217)相差3倍。從系統的角度對評價結果進行了詳細分析,并提出了提高黑龍江省農村城鎮化整體水平和縮短區域差異的相應對策。

關鍵詞:農村城鎮化;區域差異;圖譜分析;黑龍江省

中圖分類號:F299.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4)18-4479-04

黑龍江省是中國的農業大省,“三農”問題一直是困擾該省經濟發展的關鍵問題之一。黨的“十七大”明確指出,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局,必須始終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因此,農村城鎮化是黑龍江省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因為城鎮化可以有力地推動擴大內需,促進城鎮消費;而且減少農村人口可以提高農業生產率,增加農業產量。由于歷史和資源格局等原因,黑龍江省城鎮發展整體水平還不高,同時存在著很大的區域差異,這將影響該省在國內外的競爭力。因此,分析制約農村城鎮化發展的主要因素,是提高城鎮化質量,縮短區域差異,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的關鍵,是農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

1 黑龍江省城鎮概況

黑龍江省是中國地理位置最北的省份,面積為45萬多km2,約占全國總面積的4.7%。2010年9月全省共劃12個地級市和1個地區(大興安嶺地區)。其中特大城市(人口100萬以上)3個,即哈爾濱市、齊齊哈爾市、大慶市;大城市(人口50萬~100萬)5個,牡丹江市、佳木斯市、雞西市、伊春市、鶴崗市;中等城市(人口20萬~50萬)4個,七臺河市、雙鴨山市、黑河市、綏化市。78個縣(縣級市)的城鎮人口2 006.3萬,占總人口的52.6%,其中吸納了農村剩余勞動力896.1萬人,約占城鎮人口的44%。從總體上看,縣域城鎮化水平處于初級緩慢發展階段。

2 黑龍江省農村城鎮化指標體系的建立

2.1 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農村城鎮化涉及到城鎮的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為了使其指標體系能夠體現農村城鎮化的全貌以及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本研究參考若干學者的研究成果[1-4]對黑龍江省的12個地級市(哈爾濱市、齊齊哈爾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大慶市、雞西市、雙鴨山市、伊春市、七臺河市、鶴崗市、黑河市、綏化市)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遵循系統性、發展性、科學性、簡明性和易獲取性及因地制宜等原則[3],從經濟發展、城鎮建設、居民生活、社會進步等四個方面建立了農村城鎮化的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

2.2 農村城鎮化指數計算方法

本研究所使用的數據主要來源于黑龍江省2010年統計年鑒和統計公報。首先應用極值標準化方法對原始數據進行無量綱處理,如(1)、(2)式;然后利用熵值法[5]進行客觀賦權,通過計算指標的信息熵,根據指標的相對變化程度對系統整體的影響來決定指標的權重,避免了主觀賦權的隨意性。計算公式如(3)式;通過綜合評價模型[6]計算黑龍江省各地市農村城鎮化指數,如(4)式。

3 黑龍江省農村城鎮化區域差異的圖譜分析

經過綜合計算,得到12個地級市經濟發展、城鎮建設、居民生活、社會進步及綜合排序,如表2。將表2結果進行分級,利用地學信息圖譜軟件(Arcview)建立黑龍江省農村城鎮化區域差異空間格局圖(圖1~圖5),做如下分析。

1)黑龍江省2010年各地市的農村城鎮化水平除哈爾濱市和大慶市較高,指數在0.5以上,其他城市都較低,綜合指數皆在0.5以下,根據指數大小排序,把被調查的12個地級市農村城鎮化各系統指數分為四類:良好、較好、一般和較差。

2)從圖1~圖4可以看出:①除省會城市哈爾濱和資源城市大慶4個方面發展水平均較高外(指數均在0.5以上),其他10個地市在城鎮建設、經濟發展、居民生活和社會進步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而且具有非均衡性。②同樣是農村城鎮化水平位列區域最低的綏化、伊春、黑河和七臺河市,情況差異卻較大。綏化市由于近年市政和民生工程與公共交通建設的迅速發展,使社會進步水平略好,但僅為0.37,其他系統指標都較低;而黑河市由于近幾年邊貿經濟的迅速發展,使其經濟發展水平在12個地級市中位居第二位,而城鎮建設指標處于倒數第二位,居民生活水平更是排名倒數第一;伊春市由于大力發展旅游業和林業,非農業人口比重最高,使其經濟發展水平略高,但系統指數也僅為0.27;七臺河市由于地區能源枯竭,經濟持續發展乏力,城鎮化發展動力不足。③雞西、鶴崗、牡丹江、雙鴨山、佳木斯和齊齊哈爾6市在城鎮建設、經濟發展、居民生活和社會進步等方面的發展比較均衡,農村城鎮化水平在該省屬于中等水平,但綜合指數也僅在0.3~0.4之間,實際發展水平并不高。

3)由圖5可以看出,黑龍江省農村城鎮化整體水平存在著較大的區域差異,如最高的哈爾濱市(0.684)是最低的綏化市(0.217)的3倍。多數地市的農村城鎮化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呈正相關。這充分說明經濟發展對于城鎮建設、社會進步來說都是關鍵動力,更是居民生活水平能夠大幅提高的保證。

4 結論與對策

基于圖譜分析對黑龍江省農村城鎮化進行研究,能夠清晰地看出區域之間的差異程度,以及各地市在城鎮建設、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居民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差異。通過以上分析可知,黑龍江省農村城鎮化水平除大慶和哈爾濱兩市較高外,其他城市均較低,而且存在著很大差距,因此,提高農村城鎮化水平、減小區域差異是該省今后發展的工作重點。基于以上分析結果提出以下對策:

1)依據城市的資源和地緣優勢培育經濟增長點,為農村城鎮化發展提供動力保障。以農業為主的綏化市為例,應在綠色農產品開發和深加工方面尋找突破點;逐漸擴大對外貿易,引進域外資金,提高外貿出口依存度;以工帶農,大力發展農字頭的鄉鎮企業,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加快城鎮建設步伐,推動農村城鎮化的進程。

2)建立省內各地市優勢互補、以老帶新的共建體系,縮短區域差異,提高整體實力,探索農業特色的強省之路。充分發揮省會城市哈爾濱和資源大市大慶的地緣和資源優勢及外聯和品牌優勢,與相鄰城市結成共同體,推動落后城市的發展。如哈爾濱與綏化市或哈爾濱與伊春市,大慶與齊齊哈爾市等形成相互帶動的發展模式。

3)學習經濟發達地區的城鎮發展經驗,引進先進的管理人才,打破“家族式”的管理模式,積極建立“走出去,請進來”的長效交流機制,為黑龍江省的農村城鎮化的快速發展輸送新鮮血液,促進理念更新,推動城市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 趙安順.對農村城鎮化指標體系的思考[J].經濟師,2001(5):71-72.

[2] 郭三黨,韓雪山,黃燕剛.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河南省農村城鎮化水平研究[J].農業系統科學與綜合研究,2010,26(4):449-452.

[3] 劉紅娜,孫正林.黑龍江農村城鎮化發展潛力聚類分析[J].中國林業經濟,2007,84(5):33-35.

[4] 邱曉平,翁貞林,朱紅根.江西農村城鎮化驅動機制研究[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04,12(4):59-62.

[5] 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6] 賈鳳梅.黑龍江省綏化市農業生態環境變化與農村經濟協調發展研究[J].水土保持通報,2012,32(5):56-59.endprint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五区在线不卡精品| 亚洲午夜综合网| 看国产毛片| 亚洲精品自拍区在线观看| 国产女人在线| 亚洲人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丁香婷婷| 99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婷婷伊人久久| 日本在线免费网站| 久久综合色视频| 国产凹凸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九九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一本久道久综合久久鬼色| 婷婷色丁香综合激情| 乱系列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18禁秘| 色婷婷成人|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播放| 色婷婷在线播放| 亚洲永久免费网站| 欧美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永久免费网站| 成人午夜福利视频| 天天综合网色| 久久免费视频播放| 亚洲精品自在线拍| 国产91高跟丝袜| 91在线精品免费免费播放| 国产浮力第一页永久地址|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AV在线麻免费观看网站| 亚洲午夜天堂| 97久久超碰极品视觉盛宴| 成人午夜视频网站| 五月婷婷综合网| 国产自在线播放| 天堂网亚洲系列亚洲系列| 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老司机| 国产精品永久不卡免费视频| 最新国产成人剧情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播放| 伊人久久福利中文字幕| 激情在线网|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91丝袜乱伦| 26uuu国产精品视频| 在线观看视频99| 大香网伊人久久综合网2020|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69| 欧美日韩北条麻妃一区二区| 无码内射在线| 国产一级妓女av网站| 三级视频中文字幕|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 免费啪啪网址| 黄色不卡视频| 婷婷六月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2020 | 色综合色国产热无码一| 一本综合久久|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国产打屁股免费区网站| 国产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看| 国内精自线i品一区202| 亚洲精品第一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91麻豆视频| 日韩最新中文字幕|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成人福利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热99精品视频|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1| 国产精品视频999| 狠狠操夜夜爽| 另类欧美日韩| 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6|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