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云青

閱讀,能改變一個人的精神世界,能凝聚一個團隊的精氣神。在新的歷史時期,深入弘揚閱讀文化,既是滿足廣大職工精神文化的需要,又是提升職工隊伍整體素質的需要,更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從而保持企業持續高效發展的需要。
一、弘揚閱讀文化建設書香企業的重要性
從提升個體綜合素質的角度看,閱讀決定了一個人精神生活的質量和精神成長的高度。人的精神成長是通過閱讀來獲得的,沒有閱讀,就沒有人心靈的成長,就沒有人精神的發育,就沒有人思想的成熟。閱讀不能改變一個人生命的長度,但是它可以改變一個人生命的寬度和厚度;閱讀不能改變人的外貌,但是它可以改變人的氣質和靈魂。一個人素質的高低、涵養的深淺,不取決于其財富的多少、權力的大小,而要看其是否有廣泛深厚的閱讀背景,看其閱讀了什么,思考了什么。一方面,企業需要動手能力強、工作經驗豐富的實干型職工;另一方面,企業更需要既有豐富工作經驗又有一定理論水平,既有較強動手能力又善于分析總結的復合型職工,而復合型職工離不開閱讀文化的培養熏陶。
從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角度看,一個書香充盈的企業才是真正具有持久競爭力的企業。每個企業的規模、環境、效益是不相同的,但能讓職工有歸屬感的企業大都是一個充滿精神力量的企業,是一個書香氣息濃郁的企業。書香企業是一個推崇閱讀文化的企業,是一個充滿理想、信念、誠信的企業,是一個具有持續競爭力的企業。企業現代化的廠房、時尚的裝飾、綠草如茵的環境等,是一個企業的外相,構不成核心競爭力。能構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是職工隊伍,一支愛閱讀、勤學習、善鉆研的職工隊伍。因為職工閱讀的過程,是人的社會意識、價值觀念、文化技能素質等不斷提升和發展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賦予企業創新力、競爭力的過程。一個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必然是一個推崇閱讀文化的書香企業。
從提升民族精神境界的高度看,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于全民閱讀水平。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競爭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的精神力量,而它的精神力量則取決于閱讀水平。2014年國民閱讀調查數據顯示,我國人均每天讀書13.43分鐘,人均每天上網50.78分鐘,僅有21%的國民對個人閱讀情況表示滿意。猶太人被稱為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這與其熱愛讀書、熱愛知識的優良傳統有關。從1901年到2001年的100年間,一共產生68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其中猶太人有128位,占獲獎人數的近20%。猶太人如此優秀的原因是他們熱愛閱讀,他們把閱讀作為宗教。黨的十八大報告多處強調提升國民素質問題,這說明提升國民素質已迫在眉睫,國民素質的提升要從確立現代理念、改變傳統思維、提升公共素質等方面著手,而最關鍵、最有效的方法是廣泛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建立書香社會。
二、弘揚閱讀文化建設書香企業的內容范疇
閱讀中外經典著作,提升人文素質。朱自清先生在《經典常談》一書序中寫道:“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經典訓練應該是一個必要的項目。經典訓練的價值不在實用,而在文化。再說做一個有相當教育的國民,至少對本國的經典,也有接觸的義務。”經典是具有高貴血統的書籍,北大中文系教授曹文軒說過,要成為一個高貴的國家,成為一個高貴的人,就必須看有高貴血統的書籍。人類精神文明的成果,是通過對名著、經典的閱讀代代相傳的。經典有國外經典和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要教育職工既要認真閱讀國外經典,汲取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等人類文明精華,更要閱讀中華傳統文化經典,因為經過五千年文明沉淀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包涵“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這是每個中國人的根。“讀經典的書,做有根的人”,應作為閱讀經典的理念植入每個職工的內心深處。
閱讀時勢政策書刊,提升政治素質。職工的思想政治素質水平反映著企業的精神風貌,體現著職工的工作態度、價值取向、行為方式和道德規范。要通過閱讀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以及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不斷提高政治理論水平。通過對中國近代史、中共黨史、世界歷史等的閱讀,深刻認識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堅定共產主義必勝的信念。通過國情世情的閱讀學習,教育和引導職工在不同社會制度、不同發展道路的比較中鑒別優劣、看清趨勢,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和感情認同。通過閱讀學習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堅定改革開放的信念、勇氣和決心。通過閱讀毛澤東、鄧小平等原著以及紅色經典作品,讓廣大職工進一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始終保持當代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進性,充分發揮工人階級的主力軍作用。
閱讀生產技術書刊,提升技術素質。提高職工技能水平,是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的內在要求,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基礎,是企業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互聯網時代,企業其實更需要大量的藍領精英,需要大批技能高超、經驗豐富的高級技師、技師人才。因此,要組織職工不斷學習最新的生產技術知識,掌握最新的生產技能,培育知識型、技術型、創新型高素質人才隊伍。要將閱讀技術書刊與崗位工作結合起來,堅持學以致用,堅持學用相濟。通過閱讀,了解最新技術前沿,掌握最新技術動態,努力將新技術用于企業的技術改造和升級換代,占領技術制高點,保持產品技術優勢。
閱讀經營管理書刊,提升管理素質。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新形勢下,如果一個企業光憑強大的技術力量,而缺乏懂經營會管理的人才,那么這個企業在市場上終究還是沒有競爭力的。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效率。要組織職工認真閱讀學習市場經濟知識、現代企業管理知識,掌握現代企業管理的精髓。學習借鑒國內外先進企業的經營理念和經營管理方式,增強經營管理的實效性,不斷提高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經營管理水平。通過系統閱讀學習,讓職工了解現代企業管理的系統原理、人本原理、管理職能原理、科學管理原理、權變管理原理、激勵原理等。通過閱讀學習,讓職工掌握在企業現有條件下,如何通過合理的組織和配置人、財、物等因素,科學高效地運用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等管理手段,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endprint
三、弘揚閱讀文化建設書香企業的保障方式
構建推行閱讀文化的機制,發揮機制保障作用。企業黨委、行政要把推行閱讀文化作為一項重大工程納入企業各項管理工作中,工會要把推行閱讀文化活動,作為工會組織履行教育職能、提升職工素質的重要抓手加以落實。要把閱讀文化與企業文化、職工文化建設有機結合起來,以閱讀文化推動職工文化建設,把開展職工讀書活動作為職工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來抓。閱讀活動能否在職工中長期堅持開展下去,與建立長效運行機制密切相關。在活動主題上,可以與各省市、工會系統每年開展的讀書主題相一致,或者根據企業實際自設主題;在活動方式上,可以靈活多樣地開展論壇、筆會、報告會、演講會、征文等;在活動時間上,可以設立閱讀年、閱讀季、閱讀月等;在組織構架上,可以成立企業、車間、班組三個層面的閱讀組織,或者成立以科技、管理、文學、歷史、政治等閱讀內容為主的各類讀書興趣小組;在激勵機制上,可以開展閱讀之星、最美讀書人、讀書成才標兵等評比活動,并給予相應的物質和精神獎勵;在經費保障上,可以將推行閱讀文化活動的各項費用納入每年企業的預算管理,并以制度形式確定下來。
領導干部帶頭讀書,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企業領導干部要通過言傳身教,從而在企業內部營造閱讀氛圍。只有加強閱讀學習,才能增強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才能保證企業各項決策的正確性,才能保證企業的經營發展良性運行。只有加強閱讀學習,才能克服本領不足、本領恐慌、本領落后的問題,才能避免少知而迷、不知而盲、無知而亂的困境。領導干部尤其是主要領導干部的水平直接影響到企業決策、管理水平。如果主要領導干部有充分的學識與閱讀背景,那么就會少犯決策錯誤。腹有詩書氣自華,愛閱讀的領導干部大都是有感召力、有吸引力、有氣質、有品位的。“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領導愛閱讀,領導推崇閱讀文化,職工必然參與跟進,這無疑是一種閱讀正能量的放大與傳播。
培育讀書成才標兵,發揮典型激勵作用。通過全國各地方各行業的讀書成才標兵典型激勵職工多讀書善讀書。全國最美職工、中石化江蘇油田分公司井下作業處試油測試大隊班長田明,作為一名從油田井下作業處一線工人成長起來的油田首席技師,他最大的感受是:“唯有刻苦讀書才能成就夢想,只有勤奮勞動才能創造未來。”他在2014年5月江蘇省第五屆職工讀書月中向全省職工倡議:“為提升自我而讀書,為勞動圓夢而讀書,為中華復興而讀書。”南京際華5302服飾裝具有限公司的謝秀榮,通過讀書成長為崗位標兵,她從一個打工妹成長為車間班組長,并作為先進典型代表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在人民大會堂作交流發言。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主持人郎永淳,2014年7月被評為首屆10位“書香江蘇形象大使”之一,談到他的成長與閱讀的關系時,他感慨地說道:“每天在電視上說那么多,給觀眾一滴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一個人要想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識水平,辛苦讀書是一條必不可少的路徑。”通過讀書,連諫、黃紅青、汪雪英、趙美萍等全國各地一批打工妹先后圓了作家夢。要在職工中廣泛宣傳這些通過讀書而成才的平凡人物,讓職工樹立勤奮讀書能成為首席技師、崗位標兵、勞動模范的信念。
加強職工書屋建設,發揮閱讀平臺作用。在開展閱讀文化活動中,要加強職工書屋建設,建好陣地、管好陣地、用好陣地,搭建職工閱讀學習的平臺。要逐級爭創市級、省級、全國級職工書屋示范點,把職工書屋真正建成職工的精神家園,成為企業文化活動與精神交流的場所,甚至成為企業內部的一處 “地標”。在陣地建設過程中,要加強對職工書屋的有效管理,配備專兼職管理員,定期購置各類書刊,定期發布圖書信息,定期征求職工建議,購買更新職工所需書籍,不斷增強職工書屋的吸引力。要適應信息時代要求,建設存儲量大、更新及時、快捷高效的電子書屋。除了企業內部的職工書屋,還可以借助城市公共圖書館資源,邀請它們到企業職工書屋開設分館、流通服務點等,以擴充書籍數量、種類。還可以與實體書店、網上書店加強合作,聯合開展各類讀書、薦書、品書活動。要依托職工書屋把推行閱讀文化與組織開展勞動競賽、崗位練兵、技術比武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拓展職工書屋的輻射功能。
(作者系江蘇淮陰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紀委書記,工會主席)
責任編輯:彭安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