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蓉
排練
——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環節
■霍蓉
在舞臺上塑造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是每個演員追求的目標。演員塑造的人物形象既要能表現出這個人物的行為特征,又要能反映出人物的精神世界,顯得真實可信,同時具有審美價值并能打動觀眾,熏陶和啟迪觀眾。這一切都繞不開一個重要環節——排練。一個人物的最終體現都是在經過排練之后,才能在舞臺上呈現給觀眾。從這個意義上講,排練是塑造人物的必由之路。因此,科學的、系統的進行排練是塑造一個個鮮活舞臺人物形象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排練大致可分為初排、細排和合成三個階段:初排階段也稱“粗排”,業內俗稱"搭架子"。即把一幕戲或全劇先樹立起情節行動的初步輪廓來,讓演員對它有個完整印象,以便作行動貫串性的思考。細排階段是在初排的骨架基礎上,作更進一步的細致加工排練。逐場、逐段地幫助演員深入理解劇本,同時精雕細刻,以便完成整體的完整創造。合成階段一般分連排、彩排兩個步驟進行,先在排演場中進行連排,把已排的戲連起來,作幾次連貫性的檢查。進入劇場的合成也稱彩排,就是把演員的表演和舞臺賦予的環境融合在一個和諧的整體中,把一出戲中許多片斷、場景和各幕間銜接起來形成一個藝術完整性的呈現。
排練階段實質上就是體現導演構思并與演員合作塑造人物形象的過程。導演在排演中要細致地向演員闡述劇情,解釋劇中人物性格特征,充分發揮演員創造潛能,引導他們接近角色和完成角色形象創造;演員則在導演精心啟發下,充分展露自己的創造個性,調動全部生活經驗和內外部技術才能,人物形象方能躍然舞臺之上。塑造一個舞臺人物形象大致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從初讀劇本到分析劇本,初步建立人物的心象以后,就要進入非常重要的環節——排練。在這個環節中,演員在導演的提示引導下,對這個人物由淺入深,由簡入繁,循序漸進的理解、把握,再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排練,一次次的重新體驗人物,在自己心中慢慢看到這個人物,慢慢感受到人物的脈絡,感受到人物的思想與行為再把自己的體驗轉化為體現,最終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例如:在原創小劇場話劇《402房間》中我扮演的女主角白曉燕是一個殘疾人研究生,整部戲我都要坐在輪椅上。剛開始排練的時候,我是站著走動和對手演戲的,當時一切都仿佛很順利,演得也很舒服,可后來當我坐在輪椅上排戲的時候,就有點不知所措了,總覺得這個輪椅很礙事,甚至影響了我演戲的節奏。導演啟發說,你是一個殘疾人,要讓輪椅成為你的腿,而且從現在開始輪椅就是你的腿。于是,接下來所有的排練時間我都是坐在輪椅上去跟對手交流,去感受輪椅和對手的距離,感受用手滑動輪椅的轉身,感受一個殘疾人和正常人的區別。通過一次次的排練,不但使我能像一個真正的殘疾人那樣熟練的駕馭輪椅,而且更有助于我去理解一個患有殘疾的研究生尋找工作的艱難,從而更好地把握住這個人物外在行動特征和心理活動軌跡,較好地完成了這個人物形象的塑造。
排練的過程也是一次極為復雜的創作過程,必須以一種嚴謹、認真地態度進行。要拋開一切私心雜念和有礙于人物的因素,全身心的投入,化身劇中人物去行動、去生活。排練時,演員和對手進行交流,要用人物的心去感受舞臺上的一切,用人物的眼睛去看,用人物的耳朵去聽,在內心不充實時或感覺不舒服時,要及時和對手及時積極的進行交流討論,虛心聽取對手的建議和意見。只有經歷過一個科學的、系統的、循序漸進的,由淺入深的排練過程,才能創造出栩栩如生的舞臺人物形象。
作為一名專業演員,想要創造出一個活生生并具有審美價值的人物形象,必須建立在科學排練的基礎上。因為人物的一切都產生于演員認真努力并帶有尋找意識的排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