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瑩
從生活出發去塑造人物
■夏瑩
演員塑造人物形象要注意什么?概括說來有兩方面:一是深刻理解人物,二是生動體現人物。要想在舞臺上不斷地塑造鮮活、有性格的人物,就必須在生活中做有心人,仔細觀察,日積月累。今年團里讓我參加音樂劇《南京攻略》飾演女主角寧寧的媽媽惠芬這個角色,這是我生完孩子復出的第一個戲,有了寶寶的我,雖然在情感上有了共鳴,可是仔細看了幾遍劇本后居然找不到人物性格。和導演交流過后,他對我寄予厚望,希望我能挖掘自身潛力,塑造出一個不同凡響的媽媽。
既然接了這個角色,就一定要盡我所能地演好!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演員需要從生活中獲取對人物直接的感性體驗,積累豐富的創作素材。在生活中我積極尋找和惠芬性格相近的人物形象,從其打扮、形體感覺、語言習慣等方面進行模仿,深入了解劇中人物的生活背景和處事方式。性格是通過人物的行為動作體現出來的,必須從外部尋找人物具體的獨特的行為動作。同時尋找性格基調必須符合人物性格脈絡在事件中的發展變化,創作應該大膽想象,但又必須符合生活邏輯,從而達到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理解人物首先要抓住人物的性格基調,即人物最本質最核心的方面和人物思想、個性的主要特色。經過一段時間觀察生活和認真思考后,我終于找到了惠芬基本性格——一個典型的“南京辣媽”!劇中的惠芬喜歡跳南京小拉,她是一個全職主婦,雖然不上班還挺愛美,成天穿的花枝招展的,沒事就喜歡唱唱扭扭,會追求時尚挺跟的上時代,活得特別滋潤。在把握住人物基調的同時,我默默感受“她”最細致的情緒變化,并對這個人物進了濃墨重彩的描繪,極力體現出人物多方面的色彩變化,使人物形象豐滿動人。“她”第一次上場我做了這樣安排:人沒上場,聲音先出,典型南京人的大嗓門兒,唱的不好,狀態要在!一首當今最流行的《小蘋果》唱出了南京人的豪爽風格,不見其人先聞其聲。緊接著我又自信的跳著南京小拉出現在舞臺上,一下子就讓觀眾對這個人物留下深刻印象。性格化的塑造是我們作為演員的追求——不斷地尋找自身魅力,深入挖掘角色精神世界,反復體驗、實踐、尋找角色鮮明、典型的性格,這樣塑造出來的角色才會有血有肉、有性格魅力。
人物性格同時也體現在人物的語言中。除了從形體動作中體現角色性格外,我還努力從語言動作中體現角色性格,因為語言是體現角色性格化的重要手段,要從聲音、語調、語氣、節奏等各個方面尋找人物獨特的語言方式,渲染出人物性格色彩,才能更好地體現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人物的性格是復雜的,要想塑造鮮活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就要不斷尋找人物性格的多面性——演員演憂郁角色時要尋求他的快樂,演強悍角色時要尋求他的陰柔,演弱者時要尋求他的剛強。若一味地只演人物的突顯性格基調,那角色的性格反而會不鮮明。演員必須在把握角色性格基調的同時,積極尋找角色性格側面中與基調的相悖點,來完成性格基調的突破。這樣人物才不會簡單化、符號化、概念化。雖說《南京攻略》中惠芬是一個風風火火的媽媽,可如果一味外放的演,人物很容易就會流于表面,變得單一化。惠芬是一個樂觀積極熱情的媽媽,當女兒和老王發生矛盾的時候,都是她擋在前面做潤滑劑,人總是樂呵呵的,但并不代表她就沒有嚴肅、冷靜和生氣的時候。我們演員需要找尋的就是人物的多面性。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劇中讓我感觸很深是最后一場戲:寧寧和畢勝在長江大橋,我沒有一句臺詞,看著“女兒”穿著婚紗站在橋頭,臉上洋溢著滿滿的幸福,那時沒有什么比這樣的場景更讓一位母親動容的了。那時的我就好像看到二十多年后我女兒結婚的樣子,我完全融入角色,就這樣默默地注視著她,為她的開心而感動,為她的幸福而祈禱!
其實,演員在體驗不同角色人生的同時也在營造著我們自己的事業人生,只要我們努力向生活學習,從中汲取營養,從中感悟到人生真諦,就會增強自身素質修養,不斷的提高演藝水平,就會有長足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