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鈞
[教材分析]
《寫人要抓住特點》是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寫作的訓練內容,要求學生掌握并且能夠運用抓住人物特點來寫人物的方法。
[學生分析]
七年級第二學期的學生,具備了較好的寫作基礎。結合七年級學生好動、好奇、喜歡表現自己的特點,采用生動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本次訓練目標就能順利完成。
[設計理念]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七至九年級的寫作目標之一就是讓學生能夠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意地表達。本課題教學就是為了實現這一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掌握抓住人物特點來寫人物的方法;掌握描寫人物的方法及要求。
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養成善于觀察、善于發現、善于積累的習慣,并鼓勵學生將觀察到的信息有創意地表達出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學會欣賞他人的優點。
[教學重點]
1.掌握抓住人物特點來寫人物的方法。
2.掌握描寫人物的方法及要求。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細致觀察、用心感受、生動描繪的能力。
[教學方法]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小組合作,討論點撥。
[教學準備]
導學案。
[教學流程]
一、導入,明確目標(3分鐘)
全體學生背誦《逢入京使》和《約客》兩首詩,師引導學生思考,這兩首詩中抓住人物特點描寫人物的詩句有哪些。
學生發言老師總結,導入新課。學生讀導學案內容,開始教學。
二、寫作導引(8分鐘)
自學指導一:
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本113頁《寫作——寫人要抓住特點》寫作導引,勾畫重點,之后完成自學檢測一中的問題。5分鐘后比誰能正確回答。
自學檢測一:
1.寫人要抓住特點,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描寫的人要_____________,仔細比較,抓住“這個人”在外貌、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特點,加以細致描繪,突出人物的_________,讓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2.寫人要抓住特點,還可以_________,圍繞人物特征選擇典型事例事件加以描寫。
3.要增加寫人文章的真實性和感染力,還必須重視________。
4.下面是一個肖像描寫不成功的例子,請指出存在的問題。(思考,老師提問。)
他個子不高不矮,身體不胖不瘦,臉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寬不窄,耳朵不圓不長。
存在的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寫作實踐(15分鐘)
自學指導二:
片段寫作:猜猜他是誰。從班上選擇你熟悉的一個同學,用200字左右寫一寫他的特點。寫好后,讀給本組的同學聽,看看大家能否猜出你寫的是誰。時間10分鐘。
自學檢測二:學生當堂寫作,教師巡視。
四、作文展示,講評(15分鐘)
自學指導三:
1.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把自己的作文輪流讀給本組的同學聽,看看大家能否猜出你寫的是誰。然后選出你們小組最好的一篇作文,準備全班交流。時間7分鐘。
2.全班展示優秀習作,師生點評。8分鐘。
五、課堂小結(1分鐘)
描寫人物時,我們一定要少用評語式的語言,而要通過具體的事例,調動各種描寫手段來使人物栩栩如生,站立起來。
六、作文訓練
請同學們在上述片段寫作的基礎上進行擴展,補充一些事例。以“我的同學____”為題,寫一篇記人為主的文章。不少于500字。
[課后反思]
一、教學內容方面
《寫人要抓住特點》這一課的教學,設計一課時完成。為了確保完成教學目標,在設計教學時,舍棄了課本中的觀察練習,因為觀察練習中的四位作家,學生并未全部接觸,準確描寫他們的外貌特征難度太大。所以根據教學實際取舍教學內容非常重要。另外,教書設計對聽說讀寫的能力都進行了訓練,尤其是寫的能力訓練比較到位。
二、教學方法方面
本節課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分別是“先學后教,當堂訓練、小組合作,討論點撥”。“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方法是本節課緊張高效的保證,小組合作、討論點撥是“先學后教,當堂訓練”過程中“后教”環節快速順利完成的保證。尤其是在“后教”環節,所有學生都成為評價學習成果的主體,老師只是評價的配角。這就激發了學生學習、參與的興趣,使課堂達到了緊張高效、學生認真參與的效果。
三、教學效果方面
從每個教學環節學生的學習情況的反饋尤其是寫作實踐部分的反饋情況來看,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學生非常好的達到了教學目標的要求,百分之八十的學生基本達到了教學目標的要求,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習意愿強烈。
四、存在的不足
一是受課堂教學時間的限制,教師對學情的反饋不夠全面,只是反饋了每個小組學情較好的學生的學習成果。二是教學設計的教具過于簡單,只有一個導學案,缺少教學工具的綜合運用,使課堂教學活動顯得簡陋,形式單調。三是導學案中糾錯題目只有一個,訓練效果不明顯。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使我感到,只要認真備課,關注學情,精心上課,落實過程,課堂教學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