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麗娣
城鎮化是全中國的發展趨勢,城鎮化在給城鎮高中帶來有利的條件也帶來諸多不利。面對新的情況、新的問題,作為城鎮高中要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可以從課堂、學生、學校及教師等幾個方面入手。
城鎮化高中學生思想政治興趣培養在我國,很多縣城所在城鎮逐步變為一縣基礎教育的主陣地,教育城鎮化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社會潮流。隨著城鎮的不斷發展給農村、城鎮學校帶來更多的資源,帶給學校眾多發展機遇。城鎮化不僅意味著農村人口不斷變為城鎮人口即城市人口的不斷增長,還包括城市經濟、社會的技術變革的擴散并進入鄉村地區,以及城市文明、生活生活方式和城市價值觀念向鄉村地區擴散、滲透的一個過程。我校地處于南昌縣,正是城鎮的交界處。為了更好的研究,2012年5月份進行了《在城鎮化建設中我校高中政治學情調查》,對我校高中各年級共403名文科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得知,我校學生40%屬于統招生,30%屬于均衡生,20%屬于擇校生,10%屬于轉學插班生;48%來自蓮塘鎮或其它城鎮,52%來自南昌縣或其它地區的鄉村;46%的學生在學校公寓住宿。我校享受著城鎮化帶來的有利條件,同時也面臨著城鎮化給我們帶來的壓力。隨著農村學生大量向城鎮流動,造成了城鎮教育資源緊張,學生人數過多,差異過大,城鄉學生混合編班生源參差不齊的復雜情況,使教師教學的組織過程和實施難度加大,難以面向全體學生,照顧學生個性差異,影響城鎮高中教學效率。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政治課該如何更好地進行,是一個重要問題。
思想政治課一直以來都是一門重要的課程,它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城鄉居民收入越來越高了,視角也越來越寬了。但我們有部分學生崇拜金錢、崇尚個人主義,他們崇拜資本主義國家文化,思想受到了資本主義文化價值觀念的滲透。思想影響我們的行動,而我們政治課的重要性就是要幫助我們的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有正確的追求。政治課很容易造成兩極分化,要不學生愛的不得了,要不學生討厭的不行。造成這兩種結果的原因,一與學生的興趣愛好有關,二與教師的教學方法有關。而學生的興趣又與學校和教師的引導有很大的關系。在城鎮化不斷推進的時代下,農村學生占主要部分的城鎮中學,城鄉學生參差不齊,差異較大的情況下,怎樣依據城鎮高中的校情、學生的學情培養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呢?
一、發揮課堂教學的作用
課堂教學既是師生的教學活動過程,也是師生充滿靈感、充滿激情和智慧的交流過程,是“不可重復的生命歷程”。實施教學生活化策略,使思想政治課教學走進生活,讓師生之間的教與學充滿對生活智慧的好奇,充滿濃郁的鄉土和生活氣息,實現書本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歸,使學生的課堂學習和社會生活實踐緊密地聯系起來。
通過課堂培養學生的政治學習興趣是最主要的一條,充分利用45分鐘的課堂。如經濟生活,由于城鎮化不斷進,城鄉學生對經濟已不陌生,通過課堂讓學生知道怎樣正確對待金錢,怎樣進行投資,怎樣成功的辦公司,還有積極參與國際經濟交流與合作,這些都是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的。要利用課堂培養學生的經濟知識,激發他們的經濟思想和經濟靈感,同時學習政治的興趣也提高了。如政治生活,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知道我們的國家是一個什么性質的國家,我們的政府是一個什么性質的政府,我們的公民有很多政治權力及如何運用好自己的權力。通過課堂培養學生的政治素養,讓它們關心國家事,分析時事。教學生活化,一方面,拓展了學習的時空;另一方面,把學習置身于社會生活的大背景下,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與社會和大自然相融合,使他們在與生活的溝通中真正感受到學習的意義和價值,提高了學習政治的興趣。
二、課堂與課外有機結合
1.從學生的角度
(1)要求學生每天觀看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關心時政、情系天下國家、開闊胸襟,登高望遠。最少要做到每周觀看一次新聞周刊。
(2)撰寫《時政評論》,砥礪志氣、指點江山。每位學生從當天看的內容中任意選一條新聞或政策,運用所學過的知識發表評論,每篇字數不少于200字。
(3)對于高二高三的文科生,可以讓學生編寫試卷,理論聯系實際,每月要求學生以自寫的時政評論和課本為素材,自創5道選擇題,1道主觀題,并設計好答案。教師把學生編寫的試題進行整理、修改和篩選,組成一套完整的試卷,讓全體學生進行測試,每月一次。
(4)堅持讓學生建立政治學科生活案例本,鼓勵學生根據教師的引導,自主結合課本知識去尋找蘊含政治學科道理的生活案例,有利于促進學生去關注生活,關注社會,有利于幫助學生養成善于發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的良好習慣。
2.從學校的角度
(1)編輯出版高中政治啟蒙教材。剛進校門時候城鄉學生知識面差距較大。為了縮小差距我校針對高一新生,編輯出版了《高中政治啟蒙》《公民意識教育讀本》《文化與修養》《修身養性好習慣》等校本教材。在城鎮化發展下,南昌縣基層鎮上的高中部幾乎要消失了,大量農村學生涌入縣城讀高中。我校生源以農村學生居多,少部分南昌市區的學生。針對學生在剛升高中時政治知識面差距大,我校特意設計了政治啟蒙校本課程,讓學生從初中順利過渡到高中的政治學習,提升學生的政治素養,縮小城鄉學生的政治知識差距。
(2)每周末舉行最新時事講座。如《你了解利比亞事件嗎?》《美麗的南海》《黨的十八大你了解多少?》《馬航去哪兒了?我們又該去哪?》等講座。讓學生不僅關注國內大事小事,也關注國際事件。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激發學生報效祖國的激情,激起永不忘記炎黃子孫的責任,也培養學生的政治興趣。
三、充分發揮教師的魅力
調查問卷中:你喜歡思想政治這門學科的原因是什么?有40%的學生回答是喜歡政治老師的專業素養或人格素養而喜歡。因此,城鎮化背景下,如何培養學生的政治興趣,政治教師要轉變教育教學理念。
1.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變“指揮者”為“引導者”。要從學生的角度設計教學過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教程中進行自主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自我定向、自我探究、自我評價、自我調控、自我激勵。
2.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法。課堂的教學方法有很多,每個老師也有自己的教學風格,但不是所有的方法都是好的方法,要找到一個適合自己學生的方法。教師必須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多媒體制作和使用知識以及網絡知識,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創造一個愉快、和諧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老師可以有效利用文圖視頻等輔助教學,但不能濫用。要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傳統方法不容忽視,學生的發言,討論辯論,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3.塑造教師的人格魅力。教師可以根據個人的性格培養自己的魅力,你可以用你豐富的知識征服學生,也可以走幽默路線,可以采取親民政策,可以扮演知心姐姐。總之,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學生,讓學生喜歡你,喜歡政治這門學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