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鳳英
在生物教學中,要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藝術,利用形象趣味的教學過程,生動幽默的教學語言,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多種現代化教學手段,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初中生物趣味教學興趣培養在生物教學中,要想取得好的教學成績,教師只靠認真的執教態度,過硬的基本功,和良好的教學素質是不夠的,更重要的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力求學生由被動的“要我學”變為主動的“我要學”。否則教師講得現天花亂墜,學生無積極性,也只能是收效甚微。
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先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主要在于趣味教學,教師能夠把課講活了。
一、利用直觀的簡筆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簡筆畫教學是教師經常用到的一種形象化教學手段,它的作用在于運用簡潔、精煉的繪畫語言,配合教師的課堂講解,用生動有趣的圖像表現教學內容,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知識,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簡筆畫是學生們非常非常喜歡的教學方法。如我在講《植物的結構層次》時,有粉筆在黑板上畫了一棵枝葉繁茂、碩果累累的植物體的簡筆畫,其實就是簡單的幾筆,就展示了一棵植物,讓學生上來指出各部位的名稱,教師再加以總結,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了基本知識,其效果比掛圖講解要生動的多。又如,《種子的形態結構》,我在黑板上畫出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結構簡筆畫,學生紛紛效仿,在不知不覺中又完成了教學目標。由于經常在教學中用到簡筆畫,學習形成了習慣,也產生了興趣,知識掌握地很扎實,教學成績明顯提高。
二、以生動幽默的語言吸引學生,培養興趣
教學語言生動幽默,能使課講得妙趣橫生、韻味無窮,使學生在一種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中輕松愉快地掌握知識。例如,在學習《顯微鏡的使用》時,發現總有一些學生取拿方法記不住,由于多數學生是農村的,很多人家里養過兔子,我就把顯微鏡比作兔子,做著拿兔子的動作:一手抓住頸后部的皮膚,一手托住屁股。顯微鏡也是這個拿法:一手抓住鏡臂,另一手托住鏡座,同學們都笑了起來。又如:在講《人體內部結構》時,我把掛圖掛好,自己站在旁邊說:“同學們請看,這就是我的內部結構”。同學們哈哈大笑,于是我指著我身體的某個部位問同學們,這個部位有什么,同學們對照著圖紛紛回答,就這樣幾句具有幽默趣味話,激活了課堂氣氛,加深了學生掌握知識的印象。
三、豐富實驗內容,培養實驗興趣,激發創新能力
步入初一,學生第一次真正較為全面接觸生物學,學生強烈的好奇心驅使其去認識并探索神奇的自然界,做實驗是他們最高興的事。課本實驗雖然數量不少,但內容和形式與學生的需求有一定的距離,這樣的實驗遠遠滿足不了學生對生物的好奇心。因此在實驗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創造興趣優為重要。配合教材,豐富實驗內容,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去性,較好地滿足他們的求知欲。如在光合作用實驗的基礎上,增加了在葉片上印上自己頭像或自己喜歡的偶像的照片,在果實上印上自己喜愛的漫畫人物或商標圖案的實踐。在學習了植物分類之后,讓學生自己查找資料,動手為校園內的植物掛牌,讓學生一走進校園就能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一種自豪感便油然而生。通過這種努力,培養了學生的實驗興趣,學生的創新意識被很好地激發出來,引發了許多奇思妙想,充分展示了他們的創新潛力和聰明才智。
四、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開闊視野,激發興趣
心理學告訴我們,認知的過程是通過感覺、感知、記憶、想象、思維等形式對客觀現實和外界事物予以反映和揭示的認識過程。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基本上依賴于感覺和感知,并逐步形成和積累對事物的認識和掌握。要使學生獲取知識,發展智力,就應調動和提高他們對事物的感覺和感知的興趣和注意。實驗證明單靠聽覺,可獲知識的60%,單靠視覺可獲知識的10%,而視聽并用,可達到86.3%以上;就保持三天左右的記憶率來看,單用聽覺是15%,單用視覺是40%,視聽覺并用是75%。實踐證明,計算機能向學生提供多種刺激的信息,如文字、圖形、圖像、動畫和聲音等,使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感官獲取豐富信息。多媒體憑借自身的形象性、直觀性、生動性,并能夠從視覺、聽覺多種感官獲得信息,實現了多種渠道傳遞信息,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且能夠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他虛為實,化靜為動,變抽象為具體,變復雜為簡單,為學生創設了耳目一新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增強了教學的感染力和生物學科的趣味性,將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接受知識。例如,在講《生物中的微生物》,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了一段視頻,展示了在微觀世界中的各種微生物的數量之多,形態各異,以及與人類的利害關系。簡短的視頻,把在宏觀世界中同學們不能用肉眼看到的微生物具體化和情景化,使學生開闊了視野,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抓住生物“熱點”問題,激發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學生通過多種渠道經常接收到大量的信息,其中就有一些社會“熱點”問題。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把社會“熱點”及時恰當地運用于課堂上,和同學們一起討論,讓學生們參與,多說出有關生物“熱點”,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評論。如:食品安全問題,提到問題奶粉,講病毒,提到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等。這樣就不斷地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活躍了課堂氣氛,從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由以上可見,生動幽默的教學語言、形象趣味的教學過程,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新性,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羅時蘋.淺談初中生物趣味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