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棟
幾年前,淡化語文的語法教學呼聲很高,高中必修、選修教材都找不到系統的語法內容,2000年到2008年福建等地的高考語文試卷也基本上不考修改病句等語法知識。于是,許多高中語文教師領會了語文教學重人文性、輕工具性的精神,淡化了語法教學,甚至完全不教授語法。
幾年過去了,現在許多教師自己都弄不清語法知識了,比如,一句話的謂語,是除主語以外的部分呢,還是除主賓定狀補以外的部分呢?因為沒有語文教材的權威指引,有些教師自己對這個問題都不清楚,更不用說把這些知識傳授給學生了。
但是,近幾年高考語文試卷中與語法相關的題目又有所增加了,教材編訂者應該認識到語法知識對語文課程教學的重要性。現實情況表明,忽視語法將使廣大青少年不懂得規范地使用漢語。中學階段,特別是高中階段的教材,要重現漢語語法知識,并引導教師進行科學傳授。
1.高中語文教材重現語法知識體系是當前學生知識現狀的要求
當前,在高中階段各種檢測試卷中,學生的作文病句越來越多,簡答題中語句不通現象也處處可見,有些學生不理解閱讀題的文本內容,甚至在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考試中,學生因錯誤理解題意導致解答錯誤的現象也層出不窮。這些現象的根源就是語法知識的缺失。
在課堂教學中,不少學生讀文言文如讀天書,教師必須逐句翻譯,才能讓學生明白具體的句意。許多學生到了高三年級還是弄不清楚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狀語后置的文言文語法現象,不明白什么叫固定結構。主要原因還是學生對主謂賓定狀補等語法知識了解不夠。
從以上幾個方面可以看到,語法知識的缺失,對學生的知識系統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高中語文教學必須重視語法教學,作為語文學習的基本工具——教科書重現語法知識體系也就成為了必然的要求。
2.高中語文教材語法知識體系的編排建議
(1)語法知識要由淺入深有序地編排在高中必修課本中。在高中的必修課本中,可以由淺入深地編排以下語法知識:第一,語素,包括單音節語素、雙音節語素;第二,詞語,包括單純詞與合成詞,以及合成詞的各種類型;第三,實詞和虛詞的種類;第四,短語,包括主謂短語、介賓短語等短語類型;第五,單句,包括主謂句和非主謂句的類型、句子成分的劃分、常式句與變式句的類型;第六,復句,簡單復句的各種類型;第七,病句的各種類型,等等。通過這些知識的編排,將散亂的語法知識進行系統展示,使學生能更加清晰地把握漢語語法的特點。
(2)語法知識要在每一冊語文書中適當安排一些。在每一冊課本中都適量安排一些語法知識,既可以使學生學習相關的知識,又可以防止學生對枯燥的語法知識產生厭煩心理。在編排中,要針對學生的特點,把語法知識介紹得簡要一些、活潑一些,使這些知識通俗易懂,學以致用。
(3)編排有針對性的練習。每一個語法知識點講解后,都應該結合課文講解的相關知識,讓學生進行適當的練習,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覺得學了有用,從而更樂意學。編入教材的練習要有鮮明的針對性,要具有顯著的典型性,應當難度適中、切合實際。
3.高中語文教師教授語法知識的方法建議
(1)結合閱讀教學,點撥語法。課文是語法運用最典范的例子,語文書中的選課大都是名家作品,代表了漢語的語法規范。教師要善于結合課文來講解語法,在對課文的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在課文中發現有效的語法點,這樣就使學生的閱讀和訓練更有針對性。
(2)結合文言文教學,理解語法。文言文中,有很多狀語后置、賓語前置等特殊句式,還有省略句、判斷句等文言句式,以及實詞、虛詞的各種用法,這些用法都跟語法知識有著密切的關系。教師可以在講解文言文時結合語法知識,對文言文句子成分進行分析,對詞語活用等現象進行分析,這樣既有助于學生理解語法知識,也有助于學生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3)結合作文教學,規范語法。作文是一個人對語文知識掌握程度的綜合體現,一個學生對語法的掌握程度和運用水平都會反映在他的作文之中。教師在批改作文時,可以對語法錯誤進行修改指正,也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語法錯誤進行公開評講,使學生不再犯同類型的錯誤。
(4)結合口語訓練,感悟語法。口語訓練是語文教學中常見的教學形式。通過口語訓練課,教師可以強化學生的語法知識。教師要通過恰當地指導,讓學生能準確地說出合乎語法的單句;讓學生能恰當地使用關聯詞語;讓學生能圍繞一個中心將幾句話串聯起來。這樣,學生就可以通過有效地組織語句,提高自身的語感。
(5)結合課外活動,強化語法。要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課外活動也很重要。教師要善于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有針對性的課外活動,既可以使學生愛上語文,又可以不露痕跡地強化學生的語法知識。這些活動既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又促使學生在這些活動中使用合乎語法規范的詞句,在潛移默化中強化了其語法知識。
(作者單位:福建省福州市福清融城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