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 瑩,鞏 潔,鮑翠玉
居家養老的空巢老人依賴自身完成衣、食、住、行的現象非常普遍,但這并不意味著空巢老人滿足自我照護,所以,逐步完善的居家養老服務應解決空巢老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動困難,滿足照護需求,以提升空巢老人的生活質量[1]。因此,本研究調查了社區空巢老人的生活行為特征和照護需求,并分析了影響照護需求的因素,以期為居家養老服務的逐步完善提供參考。
1.1 對象 湖北省咸寧市3個社區的70名空巢老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年齡≥60歲;無精神疾病和重大疾病。
1.2 方法
1.2.1 抽樣方法 調查前首先經居委會同意并初步了解了社區內老年人的居住狀況,然后隨機抽取了3個社區的70名空巢老人。
1.2.2 調查方法 第一階段:2013年3月研究者以訪談法和觀察法調查了社區空巢老人日常的生活行為,自行編制生活行為及照護需求評估問卷。第二階段:對其他5名研究者進行統一培訓,于2013年6月進行入戶調查,由老人自行填寫問卷,或由研究者口述內容,老人回答,研究者代為填寫。共發放問卷71份,有效回收70份,有效回收率99%。
1.2.3 調查工具 ①生活行為及照護需求評估問卷,共22個條目,涉及社區空巢老人5個方面的生活行為(起居、休息、如廁、衛生、家務)和照護需求。②一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經濟來源、患慢性病情況。
1.2.4 統計學方法 以SPSS10.0軟件對資料進行統計,采用Logistic多元回歸分析。
2.1 一般資料 70名空巢老人中,男31人,女39人;年齡60歲~89歲,平均73.8歲;經濟來源:離退休金43人,子女給予19人,救濟或保險金5人,其他3人;患慢性病情況:患有慢性病者58人,其中患1種~2種者28人,患3種~4種者19人,5種及以上者11人。
2.2 社區空巢老人的生活行為特征(見表1)
2.3 社區空巢老人生活行為的照護需求及影響因素 調查顯示,社區空巢老人生活行為需要照護,按順位由高到低排列為衛生(31人,44%)、如廁(27人,39%)、起居(18 人,26%)、休息(11人,16%)、家務(7人,10%)。分別將5個方面的照護需求作為應變量,以一般資料為自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見表2。

表1 社區空巢老人的生活行為特征(n=70)

表2 社區空巢老人的生活行為照護需求的影響因素分析
3.1 社區空巢老人的生活行為特征
3.1.1 起居 空巢老人習慣穿開衫的47人,占67%。訪談中得知,套頭衫需要抬高雙臂給穿著帶來不便,對于開衫衣服以按扣或貼片更為方便,減少了對準扣眼或對拉鏈的穿著困難,這說明老年人肩關節活動受限和精細動作完成難度增高的現象較普遍。這在握持餐具的靈準度上也有體現,握持良好者僅有20人,占總數的29%。老年人患慢性病較常見,所以長期服藥也是他們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其中長期服藥的有58人,占總數83%,而伴隨增齡導致的記憶力減退或藥物的不良反應等,使得老年人長期用藥時需要提醒。調查顯示,需要提醒者占服藥者總數的95%。
3.1.2 休息 70名空巢老人中,67人使用硬板床,占96%,這體現了對預防脊柱病變在使用寢具上的良好認知。沒有午休習慣的22人,占31%。從訪談中得知,沒有午休習慣的老人們并非完全不知午休對精力恢復的益處,而他們顧慮的是午休會導致夜間睡眠困難。34%的老年人不會利用助眠行為,因此,研究者認為在社區或居家護理中應提高老年人對睡眠調節方法的指導。起夜是老年人群中較為普遍的睡眠習慣,而起夜會引起體位變化、移動等,增加了跌倒的風險性。調查起夜方式顯示,62%的老人選擇去衛生間,研究者認為縮短睡房與廁所的距離、夜間照明和地面防滑是減少起夜安全隱患的重要措施??粘怖先嗽谝归g感到不適時首選撥打“120”的僅占16%,自行服藥者占44%。訪談中得知,老人們普遍認為加服日間的常用藥便可緩解,或者先通知家人,等家人來后再去醫院,說明老年人對夜間病情變化的認識存在著嚴重誤區,需要醫護人員和家人共同關注空巢老人的健康狀況,并告知可行的呼救方式,以避免病情延誤。
3.1.3 如廁 由于老年人骨骼肌肉老化,負重能力下降,所以由蹲位到立位時普遍感到費力,因此,坐式馬桶更適合老人使用,馬桶旁的扶助裝置也是不可少的,結果顯示,老人們在起身時需要借力的達到93%,扶助裝置不僅可以達到助力作用,還可起到保護作用。需要關注的是老年人在居家環境中單人使用頻次最多的是廁所和(或)浴室,因此應著重從安全角度處理空間、光線、防滑問題,同時也要考慮到,一旦發生意外時的呼救裝置,結果顯示,空巢老人的廁所和(或)浴室未安裝呼叫裝置的達100%,這說明在排除空巢老人居住安全隱患上仍存在著“盲區”,這需要全社會對此的關注。
3.1.4 衛生 調查結果顯示,可自行完成1種~3種清潔方式的占66%,空巢老人選擇的多是洗臉、刷牙、梳頭,少數可完成洗腳和剪指甲。通過訪談可知,洗腳和剪趾甲需要身體彎曲,使得一部分肥胖或有腰椎疾患的老人難以完成。在沐浴方面,可自行完成的占56%,其中半數以上的老人雖能自行完成卻感到困難或費力,說明隨著年齡增長,沐浴是老年人日常生活中面臨的主要困難之一,這需要社區護理人員和家庭成員給予相應的協助和照顧。
3.1.5 家務 社區空巢老人可自行完成1種~3種家務的占67%,多選擇做飯、買菜、洗衣、洗碗等,這可能由于一些家電的使用可協助完成簡單的家務工作,比如洗衣機、吸塵器等,使得多數老人們仍可承擔幾種日常家務。
3.2 社區空巢老人生活行為照護需求的影響因素 年齡、經濟來源、患慢性病種數是空巢老人生活行為照護需求的主要影響因素。年齡影響了空巢老人在起居、休息、如廁和衛生4個方面的照護需求,因隨著年齡增長,空巢老人自我照護能力的逐漸減退,需要他人提供或協助生活照護[2]??粘怖先说慕洕鷣碓词怯绊懠覄照兆o需求的主要影響因素,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家務相對于起居、休息、如廁、衛生并不是不可缺少的生活內容,所以經濟來源影響了老年人是否需要家務照護,這說明空巢老人在經濟允許的條件下,可能希望由他人照料或協助照料家務,以便有更多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悸圆》N數對身體機能有直接影響,也影響著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活動。結果顯示,患慢性病種數影響了起居、休息、衛生3方面的照護需求,可理解為患病種數越多,越需要他人的照護,而如廁的照護需求并未受到此影響,可能原因是如廁涉及隱私部位的暴露,在傳統觀念下,老人們不想由他人介入。
綜上所述,在老齡化的進程中,為居家養老的空巢老人提供良好的生活照護是居家養老服務不斷完善的任務,希望本研究能為此提供參考,進一步推進我國居家養老的良好發展。
[1] 陳湘威,古宏文.我國空巢老人生活質量的研究進展[J].全科護理,2013,11(1A):72-74.
[2] 楊敏,錢英.城市社區老年人養老方式選擇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護理研究,2012,26(1A):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