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燕,喻學洲
高血壓、牙周病、齲病均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疾病,許多老年高血壓病人因牙周病和齲病而需要拔除患牙,而拔牙對許多病人來說都是一種令人不安的事情,焦慮、緊張的心理亦可引起血壓升高、心率加快,誘發老年冠心病病人出現心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嚴重的甚至可導致猝死[1,2],加之老年人心理脆弱、手術耐受力差,給安全拔牙帶來了一定的風險。因此,對老年高血壓病人拔牙采用科學安全的手術方法和全面有效的護理措施相結合,才能保證老年高血壓病人拔牙的安全,防止發生意外。
1.1 一般資料 我科于2012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確診為高血壓的老年拔牙病人52例,其中男34例,女18例,年齡60歲~83歲,平均71.4歲。52例病人的血壓需控制在160/90 mmHg(1mmHg=0.133kPa)以下,近期血壓穩定,無頭痛頭暈現象,心功能Ⅰ級~Ⅲ級,且無其他拔牙禁忌證。每人平均每次拔牙1顆~3顆。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試驗組26例在笑氣吸入加局部麻醉下拔牙,對照組26例在常規局部麻醉下拔牙。
1.2 治療方法 兩組病人躺在牙科椅上后,均安裝心電監護儀,試驗組戴上digital MDM數字式清醒鎮靜設備,給其吸入氧氣和30%~50%笑氣的混合氣體,流量3L/min,達到預定的鎮靜效果后(病人面色正常,表情自然,肢體舒適放松),用2%鹽酸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麻醉起效后,常規方法拔除患牙。對照組僅用2%鹽酸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麻醉起效后,同法拔除患牙。監測并記錄病人術前、術中、術后心率、血壓變化,觀察心電圖波形,并記錄術中有無頭暈不適。
2.1 術前檢查
2.1.1 心電圖檢查 了解病人的心率、心肌供血及有無心律失常等情況,必要時行運動平板試驗和心臟彩超檢查。
2.1.2 血壓檢查 待病人休息半小時后測量血壓,血壓高者請心血管內科會診,遵醫囑行12導聯同步動態心電圖檢查和口服降壓藥物,6h監測血壓1次。
2.2 術前護理
2.2.1 心理護理 老人多體質虛弱,行動不便,再因病痛折磨,來就診時難免有心理負擔,護士多與老人及家屬交流,了解老人的心理狀態,做好心理疏導工作,盡量減輕他們的顧慮,講解拔牙時可能出現的不適、拔牙過程中的配合要點,對可能出現的意外及并發癥要提前告知病人家屬并妥善安排老人就醫的流程。
2.2.2 用藥護理 對老人全身狀況進行評估,如口服藥有抗凝類藥物,如拜阿司匹林等,需告知老人及家屬此類藥物必須停用3d以上方可拔牙,并堅持規律服用其他降壓藥物,待血壓降至拔牙要求后再行拔牙。拔牙術前30min可預防性給予硝苯地平10mg舌下含化。
2.2.3 口腔護理 術前可行牙周潔治及口腔護理,保持口腔衛生,預防感染。
2.2.4 心電監護、環境及急救準備 保持診室整潔、安靜,必須確保診室中的心電監護儀、急救藥品、物品及儀器處于完好備用狀態,做好急救準備。
2.3 術中護理
2.3.1 心理護理 椅旁護士鼓勵安撫老人,分散老人注意力,緩解其緊張,調整椅位保證其舒適。
2.3.2 舒適護理 拔牙過程中密切觀察血壓、心率、呼吸、血氧飽和度和心電圖波形變化,隨時告知配合要點并積極聽取病人主訴,觀察病人有無心慌、胸悶、頭暈等病情變化,如有異常立即報告手術醫師,并立即采取應對措施。疼痛易使病人血壓驟升,因此必須保證拔牙過程無痛操作。醫生應動作嫻熟,盡量減小創傷,縮短拔牙時間。
2.4 術后護理 拔牙術畢應立即告知病人,消除病人緊張恐懼心理,協助病人臥床休息60min,持續吸氧3L/min,持續心電監護,并及時詢問有無不良反應,并告知老人拔牙注意事項,根據其局部和全身癥狀給予藥物治療,觀察2h后,病人無不良反應即可隨家屬離去。
對拔牙術前、術中、術后的血壓及心率進行統計學分析。見表1。

表1 拔牙前、中、后血壓、心率變化情況(x)
兩組病人均順利完成拔牙,無明顯不良反應發生。試驗組術中血壓、心率、呼吸較術前有所升高,但無明顯差異;對照組術中血壓、脈搏、呼吸雖較術前明顯升高,有明顯差異,且有5例在麻醉后出現短暫頭暈,給予氧氣吸入10min后恢復正常。由此證明在笑氣吸入下為老年高血壓病人拔牙,能穩定病人情緒,降低緊張憂慮,預防術中血壓升高,不良反應少。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社會的老齡化,高血壓和牙病這兩種老年人常見疾病的發生率會越來越高。據有關調查研究,80%老年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牙科焦慮癥,病人在拔牙前表現為對拔牙的緊張、焦慮甚至是恐懼心理,而這些負面的情緒會增加人體血液中去甲腎上腺素、縮血管素等縮血管物質的含量,興奮交感神經,升高血壓,增加心率[1]。手術的激惹也必然會造成血壓的驟然升高,如術前血壓較高,可能導致高血壓腦病或腦血管意外等危象[3]。如何保證老年高血壓病人拔牙的順利和安全地實施,除了與醫師輕柔快捷的手術技巧還與護士對病人全面的評估和細致的護理有重要關系。
在本研究中,試驗組采用了笑氣鎮靜術配合局部麻醉下拔牙,術前、術中、術后血壓、脈搏均無明顯差異,說明笑氣的鎮靜作用對保障老年高血壓病人安全拔牙具有重要的意義。笑氣是通過抑制中樞神經系統來達到鎮靜目的,但對于中樞神經系統沒有明顯的不良影響,在氧氣充足的前提下對病人心血管系統幾乎沒有影響,對于心肌缺血病人有益無害。
在拔牙過程中除了要具備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熟練的操作技能外,還應熟練閱讀心電圖,熟練掌握心電監護設備、搶救設備的使用。拔牙過程中,多有血壓突然升高,心動過速,因此,增加對心血管病的認識,術前做好心理護理,拔牙時協助醫生做好術中護理,以及有效的麻醉、輕柔的動作、避免使用錘擊方式等對減輕病人心理壓力,防止血壓、心率發生急劇變化具有有利的作用[4]。對于有明顯心臟病的病人,應請心血管內科醫生協助,在心電監護下實施拔牙術,不失為解決病人痛苦又提高手術安全性的一種可行方法[5]。
拔牙手術是口腔科常見的手術,配備專業齊全的手術設備,保證病人在手術過程中舒適安全,需制定一系列護理常規,尤其是針對老年病人。病人在手術過程中常發生血壓、心率和心理方面的變化,隨時可能出現并發癥,需要做好監測,規范操作。護士需要對有畏懼心理的病人給予適當安慰和心理輔導,增強病人對醫生護士的信任感,通過與病人的親切溝通,交流手術過程及注意事項,讓病人對手術過程充滿信心,對手術結果放心。護士在手術過程中配合醫生,安撫病人,密切注意病人的表現和病情變化,出現異常應立即告知醫生,配合醫生做進一步處理,利用自己掌握的各種急救方法和技能,時刻準備應對各種突發意外,安全有效地保障病人順利完成治療。
[1] 劉楠,黃景茹,孫玉娟,等.笑氣吸入清醒鎮靜法用于實施心電監護拔牙術的效果觀察[J].青島大學醫學院學報,2008,44(2):177-178.
[2] 張海燕,吳海英.心血管病人拔牙86例臨床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8,6(4):500.
[3] 張志愿.口腔頜面外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94-95.
[4] 陳翠萍.老年高血壓患者拔牙前后血壓變化的恐懼因素及護理[J].疾病監測與控制雜志,2009,3(7):441.
[5] 董敏杰.冠心病及高血壓患者的拔牙護理[J].廣東牙病防治,2004,12(3):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