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華,肖曉玲,甘 斌,左 琳,陸 敏
任何學科的發展和進步均以科學研究為基礎[1],護理科學研究作為護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受到重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對護理學的發展起著推動作用[2]。護理學術論文是護理科學研究結果的書面總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護理專業發展的方向和水平[3]。新生兒護理學科的發展,與新生兒護理團隊的整體素質、護理技術水平以及護理質量密切相關,更有賴于護理科研水平的提高。本研究通過對孝感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新生兒病區護理科研開展情況和論文刊發情況進行調研,旨在為醫院管理者制定管理策略提供理論依據。
1.1 調查對象 選取孝感市所有具備獨立新生兒病區的醫療機構作為調查對象,共15所,其中三級醫療機構2所,二級醫療機構13所。
1.2 方法
1.2.1 成立調查小組 在孝感市衛生局領導與指導下,成立孝感市新生兒病區護理科研現狀調研小組。小組成員在孝感市住院新生兒疾病譜調查研究[4]課題團隊基礎上增加新生兒護理管理人員2人。
1.2.2 調查工具 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問卷在咨詢有關新生兒醫護管理專家的基礎上設計而成,內容主要包括兩部分:①新生兒病區護士基本情況,包括年齡、性別、工作年限、學歷、職稱等人口學特征;②護理人員開展護理科研及發表論文情況,包括近5年(2007年5月—2012年4月)參加科研工作情況;發表論文數量;刊發論文的雜志類型;是否統計源期刊等。問卷內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系數為0.87,重測信度為0.83。共發放調查表154份,回收154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1.2.3 調查方法 于2012年5月16日—5月26日對孝感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新生兒病區護理科研開展情況和論文刊發情況進行調研,采取實地調查法。調查前,對調查小組成員進行集中培訓,培訓內容包括調查方法及填表注意事項等。調查時,調查人員深入病區,采取查閱資料、詢問病區護士長與護士等方式進行調查。調查結束后當場將調查結果、整改建議反饋給被調查單位護理部主任、新生兒科主任及護士長。
1.2.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2.1 新生兒病區護理人員基本情況及開展科研項目、發表論文情況 孝感市15所醫院新生兒病區共有154名護士,均為女性,年齡(27.25±1.08)歲。工作年限、學歷、職稱及其開展科研、論文發表情況等具體見表1。

表1 不同特征護士分布及其開展科研、發表論文情況
2.2 新生兒病區近5年開展護理科研及發表論文情況 孝感市新生兒病區近5年共開展科研15項,發表論文58篇,其中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文章7篇,占12.07%。15個新生兒病區中,開展科研與發表護理論文的病區分別為5個、8個;三級醫院新生兒病區護士31人,近5年開展科研項目6項,發表論文18篇;二級醫院新生兒病區護士123人,近5年開展護理科研項目9項,發表護理科研論文40篇。
3.1 孝感市新生兒病區護理科研開展情況與論文發表現狀分析 護理科研論文是提高護理質量和完善護理理論的重要途徑,也是護理人員專業能力評價的重要指標和職業發展的重要條件[5],其數量和質量是反映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的重要標志。近5年來,孝感市15所醫院新生兒病區中,開展科研與發表護理論文的病區分別為5個、8個,10所醫院的新生兒病區護理科研缺如、7所醫院的新生兒病區無護理論文發表。全市154名新生兒護士中僅9名(5.84%)護士參加科研,且全部為“參與”,無主持項目;有論文發表的護士不到30%,所發表的58篇論文中,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上的僅7篇,占12.07%,遠遠低于湖北省醫院管理評審中有關護理論文的要求[6]。說明孝感市新生兒病區護理科研與論文的整體水平低下,數量少,質量不高。分析原因可能為:新生兒病區工作緊張、壓力大,日常工作繁重,造成護理人員沒有精力與時間對專科經驗進行總結[7],更沒有條件開展科研;也可能與護理人員缺乏護理科研意識有關,大多數護士認為只需做好臨床護理工作即可,開展科研、撰寫論文太難且只是對晉升有用,而初級職稱晉升中級職稱時對科研論文并無硬性要求,因此缺乏動力。研究表明,護士對科研的信念和態度決定她們是否會在實際工作中從事科研實踐,對科研持積極態度的護士往往會在科研方面取得一定成績[8]。提示各醫院應注重護理科研論文相關知識的培訓,強調護理科研、論文是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糾正職業理解誤區,增強護理人員科研意識。另外,孝感市新生兒病區護士以專科學歷為主體,占73.38%,且其中63.64%的護士是通過自修等方式取得的職后學歷[9],整體第一學歷起點較低。研究表明,這類護士綜合文化素質與專業素養較全日制畢業者低,科研與寫作能力也相對差[10]。再加上臨床實踐中,新業務、新技術的開展主要起始于臨床醫師,護理人員獲取信息資源的機會很少[11]。可鼓勵護士參與大型醫療研究課題的子課題,采取各種方法促進其不斷提高檢索水平、專業能力和科研寫作能力。
3.2 不同特征護士開展科研與發表論文情況分析 研究顯示,護齡、最高學歷、職務、所在醫院等級、科研寫作能力是影響護理論文發表的主要因素[12],本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孝感市新生兒病區中,參與科研與發表論文者主要集中于工作10年以上、本科學歷、中高級職稱護理人員,而低年資、低學歷、初級職稱護士開展科研與發表護理論文者都不超過20%。分析原因可能為:①孝感市新生兒病區以30歲以下、工作1年~5年的低年資、初級職稱及專科學歷人員居多。隨著人事制度的改革、《護士條例》的頒布實施及優質護理服務活動的開展,促使各醫院為緩解護理人力不足的壓力,招聘較多1980年后出生的護士充實到臨床。這部分護士雖然充滿活力,但相比高年資、中高級職稱護士,其專業知識、經驗積累及科研論文相關知識都較欠缺;②高學歷者接受科研論文相關知識的教育相對較多;③各醫院對護士外出交流學習均有管理規定,工作年限較長及職稱較高的護理人員擁有更多的科研論文交流及學習機會;④高年資、高職稱者具有更多的實踐經驗及調動各方面力量促進科研工作的能力。提示醫院管理者應積極引進高學歷護理人才,采取措施穩定新生兒護理隊伍,搭建護理人員晉升晉級平臺,改善人員結構,逐步提升新生兒護士整體職稱水平,同時,加大護理科研與論文寫作相關知識培訓力度,促進新生兒護理科研及論文整體水平的提高。
3.3 不同級別醫院新生兒病區護理科研論文分析 調查顯示,三級醫院新生兒病區護士參與科研項目與發表論文數量高于二級醫院,分析可能與三級醫院綜合條件、科研氛圍優于二級醫院,護士學習、進修及晉升機會多,護士綜合素質整體高于二級醫院護士有關。可加強三級醫院和二級醫院之間交流與協作,合理共用現有資源,互相促進,共同提高。本次調查還發現,護理人員開展科研與撰寫論文的數量與所在醫院的激勵政策密切相關,如調查對象中某醫院采取強大的激勵措施,護士所參與的科研項目與發表的論文數量所占比例最大。研究表明,一個人如果得不到激勵,其僅能發揮能力價值的20%~30%,而受到充分激勵后其能力價值可發揮到80%~90%[13]。因此,可對不同職稱、不同學歷護士科研論文數量及質量做具體要求,并增加激勵措施,將論文發表情況與績效、職稱晉升、年終考核掛鉤,激勵護士參與科研和撰寫論文,改變其認為科研僅對職稱晉升有用的觀念,提高護士開展護理科研發表護理論文的積極性。
①將護理科研工作納入科室管理計劃,建立新生兒科研小組,積極引進高學歷護理人才,依托醫療科研的優勢,醫護合作,請醫師指導護理科研,加強橫向、縱向聯系,調動各方面的力量,促進科研工作的進行;②加強繼續教育,加大對新生兒科護士特別是低年資、低職稱者科研論文寫作意識及開展科研撰寫論文能力的培養,定期請相應專家對護理人員的護理科研和論文從初期的選題、設計,中期的科研申報、論文寫作、論文完成后的修改到論文的投稿進行全程督導[14],指導護士擴大論文投稿范圍和方向,增強其發表論文的信心;③創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制定切實可行的激勵政策,鼓勵護理人員在做好臨床護理工作的同時,積極開展護理研究,用科研成果帶動新生兒護理專業的發展,促進新生兒護理專業內涵的不斷提升。
[1] 彭易,程云.2005—2010年上海市護理管理論文撰寫及其刊發現狀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1):76-79.
[2] 毛紅英.護士們為什么不愿意做科研[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3,22(12):563.
[3] 劉國剛,劉佳麗,路國強.某軍區衛生系統部分醫務人員發表論文的分析[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02,9(3):241-242.
[4] 陸敏,楊樹杰,付漢東,等.孝感市醫療機構新生兒醫學醫療現狀調查分析[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12,13(3):192-195.
[5] 胡雁,李曉玲.循證護理的理論與實踐[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19.
[6] 湖北省衛生廳.湖北省醫院管理評審實施細則[EB/OL].[2006-08-23].[2012-06-10].http://www.hbws.gov.cn/msg_detail.jsp?msg_info_id=20061026161945000001.htm.
[7] 潘繼紅,羅先瓊,聶川.廣東省醫療保健機構新生兒科護理人力資源的調查[J].現代臨床護理,2009,8(9):1-3.
[8] Olade RA.Attitudes and factors affecting research utilization[J].Nurs Forum,2003,38(4):5-15.
[9] 肖曉玲,陸敏,張東華,等.孝感市新生兒病區護理人員繼續教育與技術水平現狀調查[J].護理管理雜志,2013,13(1):17-19.
[10] 向萍,陳志榮.清遠市二級醫院護理人力資源調查分析[J].護理學報,2010,17(23):20-23.
[11] 吳慶文,陳長香,田喜鳳.對臨床護理人員參與護理科研活動的調查與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05,5(3):13-15.
[12] 董旭婷,趙梅,王維利,等.安徽省護理管理者論文發表數量統計分析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1):34-37.
[13] 孫小婭,呂俊峰,蔣凌艷,等.在職護士繼續教育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5):407-409.
[14] 江平,李紅艷.提高護理科研論文水平的方法與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10,10(2):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