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璐
摘要:本文通過對鞍山市青少年的追星狀況進行問卷和訪談調查,綜合運用各種方法總結追星青少年的類型即癡迷型、自我掌握型和從眾型。用社會工作三大方法對不同類型的追星青少年加以引導,得出個案工作方法適適用于癡迷型的追星青少年,小組工作方法適適用于自我掌控型的追星青少年,而社區工作方法適用于從眾型的追星青少年。
關鍵詞:青少年;社會工作;策略
一、調查設計
本研究的基本設想是:調查被訪者的自然屬性以及追星狀況以了解青少年追星族的現狀。因此本研究通過對這兩個因素的界定、分解和操作定義,篩選出15個變量。具體如下表所示:
二、結論分析
通過對追星青少年現狀的調查,將追星青少年分為三個類型,分別如下:
(一)癡迷型
該類型的追星青少年整日沉迷追星,學習成績總是處于班級后幾名,每天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關注和欣賞自己偶像的作品,并且會花費大量的金錢購買與偶像有關的專輯、雜志、海報等物品,甚至逃課去參加與偶像的相關活動。
(二)自我掌控型
該類型的追星青少年處于癡迷性和從眾型之間,他們是由于喜愛明星而由衷的關注,不過他們不會花費大量金錢去購買與偶像有關物品,但是追星對他們的學習成績有一定的影響。
(三)從眾型
該類型的追星青少年并不沉迷與對偶像的關注中,他們對明星的關注只是由于周圍朋友、同學的喜愛,只是為了與周圍的同齡人尋找共同的話題,追星。
三、社會工作引導追星青少年的具體介入方法
(一)個案工作
1.適合對象
適用于個案工作方法引導的案主類型應為追星已經嚴重影響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的癡迷型的追星青少年。
2.個案工作設計綜述
使案主認識到追星對學習成績的影響。協助案主制定計劃,把每天用于關注明星的時間減少到一小時,歷時一個月,觀察案主的學習成績是否進步。改善案主與父母的關系。社工與案主父母進行溝通,減少父母詢問案主學習請抗的次數。幫助案主提高學習成績,協助案主制定學習計劃。
(二)通過小組工作方法介入追星青少年
1.適合對象
小組工作方法引導的案主類型為只是經常關注自己的偶像,但是并沒有影響到正常學習和生活的自我掌控性青少年。
2.小組設計綜述
(三)通過社區工作方法介入追星青少年
1.適合對象
社區工作適用于社區中所有的追星青少年,社區工作的目的在于培養青少年正確的追星觀念,促使他們與父母相互理解。
2.社區工作設計綜述
(1)明星模仿秀
分別招募不同年齡階段的居民模仿他們自己的偶像,爭取找到40、50、60、70、80、90及00每個年代的代表,模仿形式和節目都由參賽者自己決定。這個活動可以促進社區內幾代居民的相互融合,豐富社區居民的業余生活。
(2)我家有個大明星:
招募青少年表演自己的才藝,可分為樂器組、書畫組、語言組和歌舞組。參賽者自己準備節目,可以自由組合。
參考文獻
[1]孫天威.楊志剛.對青少年追星現象心理學分析及教育策略[J].教學與管理,2002,(2):21~22.
[2]李明澈.認知理論與青少年追星現象[J].牡丹江大學學報,2009,(7):111~112.
[3]肖仲輝.關于我國青少年追星熱現象的理性思考[J].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學報,2005,(4):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