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笑
摘要:規章制度作為一種規約性公文,所使用的場合,反映的內容,涉及的對象和要達到的目的都有區別于常規公文的特點。語體特征主要體現在“遵從性”、“直接性”、“職責性”上。
關鍵詞:規章制度 ;語體特征
一、規章制度的性質、功能
規章制度是指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制定的各類行為規范和準則,包括章程、條例、規定、辦法、細則和制度等。屬于規約性公文。是各類單位和社會組織對辦公及工作進行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文字工具。它的重要作用影響著工作活動中的各個方面。
規章制度作為一種事務性公文,根據國家或企事業單位的政令信息,針對辦公員的工作任務,聯系現實的辦公環境,將領導意識落實成具體清晰的規章制度性文件。它所使用的領域,所反映的內容,涉及的對象和所要達到的目的都有區別與常規公文的特點。其文簡意明,以用為尚,突出工作中的理性訴求。功能主要體現在對責任的強調、對事務的管理、對工作的指導。
責任上,強調工作人員對責任的認可和擔當,強度達到“不得不”的程度,職責上應該是對命令的服從和對責任的認可和擔當;在事務的管理上,規章制度作為一種管理性信息,信息內容平實,管理對象明確。承擔相應的交際功能和人員管理功能。是各單位高效辦公的主要管理方案和文字工具;各機關單位和社會團體工作中需要注意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語言文字來指導,規章制度作為處理日常工作的書面材料,承擔著合理指導辦公的職能。
二、規章制度的語體特征
規章制度語體隸屬于公文事務語體,普遍具有公文事務語體的基本功能和基本特征,但作為公文事務語體的下位語體之一,由于使用領域和工作任務的不同,規章制度語體還具有區別于公文事務語體的其他特征。規章制度的性質功能,決定了規章制度的語體特征主要表現在遵從性、直接性、職責性三個方面。
1遵從性
規章制度的制定者不是指某個單位的工作人員,而是某一級組織或單位的領導者根據國家政務要求或下發文件要求,針對本單位的辦公人員的實際情況和辦公環境,聯系現實群眾路線要求,制定的管理章程及制度要求。這種嚴肅客觀的語言使用環境和制定背景顯示了其權威性的特點,該典型的語言適用在典型的語言環境中,表現出了上級對下級更強的約束性。而工作者(即聽話者)的身份和職務又進一步增強了對信息的執行力度和對規章制度的遵從性。
2 直接性
作為指導辦公工作的語言,語使用環境固定單一,針對的管理對象明確,多采用直截了當的方式提出主張和命令,并不會引起常規言語溝通上的敵意,利于單位清楚有條理的傳達命令章程,直接達到管理目的人。如“未經局長批準,任何人不得出席各區縣、各部門、各單位召開的會議。”話語平易直接,便于理解,這種清晰干練的表達,利于單位人員準確理解其內容所包含的意義,符合辦公人員的閱讀心理,在理解的基礎上,認可并執行相關規章制度。提高了工作人員的辦公效率,避免了不必要的提醒。達到直接交際的效果。如“工作時間不準飲酒,不準搞娛樂活動。”
3 職責性
規章制度是各企事業單位、組織團體保證其發展和存續的規范,它的價值體主要現在責任上,用人單位作為現代社會組織中的基本單元,承擔并履行著社會公共管理服務的基本責任,而有效的制度保證就是在機關單位的日常經營管理中得以實現。由于管理者與被管理者對工作環境和工作性質的認可,責任的強調通過命令施為體現在具體的工作職責中,職責的凸顯由傳統公文中的期待性做法強化為具體的命令性行為的實施。內容也多是為管理工作提出具體方法或工作中遇到相應問題時的處理辦法。保證了辦公的和諧秩序。指導行為意志,達到工作職責的協調統一。
三、語言選擇
從規章制度的語言內容和表達角度上觀察,語言涵義要求單一準確,表意準確簡練,不能含混晦澀,用詞造句恰切平穩,行文流暢,無疏漏。從特定的目的,對象,管理要求角度出發,緊密聯系管理要求,可操作性更為具體。語言運用上嚴肅正式,態度明確,語氣堅決,多采取直陳方式,明令規章制度的執行力度,不追求波瀾起伏的描寫形式和華而不實的修飾。(增強語言表達效果)。在語義色彩鮮明,褒貶一目了然,內容詞義更易理解,閱讀上的清晰也為辦公帶來了方便,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1 用詞
普遍選用現代漢語詞匯中的普通單義詞,罕用口語詞和方言詞。避免詞義晦澀、冷僻。做到表意準確,避免歧義。便于執行操作,詞語態度色彩的選擇傾向于莊重,直白。排斥文學作品語言中的詼諧生動,委婉含蓄。詞語態度直率強硬。如:應當,必須,禁止等,突出了規章制度語體的嚴肅執行性。適當選用古漢語詞匯,以達到簡約整齊的目的,如“因(原因)、由(原有)、憑(憑借)其(他們)等。
2 短語
“的”字結構是以“的”字為末尾的名詞性詞組,用以代替人或事。常充當名詞性成分,表示管理對象。如“貪污腐敗的 ”、“工作優秀的”、“造成嚴重后果的”等。其中“的”字短語通常指代有關的單位直接責任人。“的”字短語的大量使用,簡便概括,指代明確;使用聯合短語節省文字,表意周全明確,表達簡練通順。如“監督管理”;有意識的使用專有名詞(多用簡稱),如“X市人民政府”簡稱“市政府”內容形式協調統一。
3 句式
句式簡潔,內容清晰。慣用陳述句直接形式陳述命題,表述客觀情況和組織要求。句調穩重,結構平穩;多用短句,短句間的銜接平順。形式簡潔工整,內容簡練全面。更符合現代社會中科學、理性、細致的管理方式;祈使句用來提出具體的要求和規定,強調重要事項,增強行為氣勢與表達效果,便于理解和執行;常用省略句式,分句中省略主語或部分,表達利落,明確,語言簡練;極少使用感嘆句和疑問句。在行文最后,常用幾種特殊句式,表達規章制度的實施時間或適用范圍,如“本辦法/規定自……起施行/實施”、“ 本辦法適用于……(某種情況或工作單位)”。
參考文獻:
[1] 陳望道.修辭學發凡[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2] 方釗.實用公文寫作規范[M].時事出版社.1996年4月
[3] 欒照鈞、欒照軼.公文及法律語言實例解析[M].廣東經濟出版社.2010.
[4] 方梅.談語體特征的句法表現. 當代修辭學.2013 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