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明+王峰


務川自治縣強力實施“100萬個羊單位”草地生態畜牧業,有力促進農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致富目標實現。全縣用6年時間培養了山羊防疫、養殖技術人員600余人,發展養殖戶6000余戶,種草戶5000余戶,建立15個300只規模的鄉級二級擴繁場,2013年底存欄山羊達到32萬只。同時,還規劃了占地21.66萬畝、投資20億元的羊產業扶貧實驗園區,引進企業6家,建立起“3園4場”羊產業綜合體,走出一條集生態、環保、觀光旅游為一體的羊產業發展道路。
6000養殖戶
“今年上半年,我賣羊150多只,賺了7萬多元。” 務川自治縣都濡鎮三橋村的養羊大戶王勇養殖山羊已有二十多年,目前存欄254只。2012年,當地政府向王勇免費提供了100只良種波爾山羊,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跟白山羊進行雜交配種,生出波雜羊。這種波雜羊不僅繁殖率、存活率高,而且生長速度快,不到一年就能從羊羔長成商品羊,而以前喂的土羊最少需要2年左右才能出欄。
像王勇一樣的山羊養殖戶在務川有6000余戶,他們在縣委、縣政府的扶持下,走上山羊養殖致富路。該縣以務川白山羊為母本,以波爾山羊、簡陽大耳羊等為父本進行品種改良,建成“核心原種場→二級擴繁場→養殖小區→養羊大戶”的金字塔式良種繁育體系,健全了山羊良種的自繁、自育、自給體系。
5000種草戶
8月10日上午,務川自治縣豐樂鎮牛塘村的申尚花夫婦在地里刈割甜高粱賣給務川江一生態畜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當天割下的甜高粱賣了150元。申尚花說,自從江一生態畜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落戶牛塘以來,他們就一直在為公司種草,每年能收入5萬多元。
“以前在家種地,收入不高,一年下來只能解決吃的問題,不能解決用的問題;現在同樣是種地,單種草一項,一年就有幾萬元的收入。”申尚花說,村里有公司就是好。
近年來,務川自治縣為保護生態環境,大力推廣山羊圈養,規模發展。一些養殖大戶沒有精力種草,就與周邊農戶實行訂單種草。截至目前,全縣種植飼用甜高粱、扁穗牛鞭草13萬畝,建成人工草地7.1萬畝、改良天然草地5.2萬畝。涌現出象申尚花這樣專門為養殖大戶種草的農戶5000余戶。
600技術員
談到全鎮每戶養殖山羊長勢、繁殖、防疫情況如何,務川自治縣都濡鎮畜牧站站長王鋒如數家珍。
每天早上,王鋒都要到自己包保的項目戶家里去了解山羊的長勢等基本情況,并作好詳細記錄。下午,要與各村防疫(輔導)員聯系,了解各村養殖戶的基本信息,每月要作一次對比分析。
王鋒是務川600多名山羊養殖技術人員之一。他們通過鄉(鎮)、村服務網點,建立羊群檔案和臺賬,承擔著羊產業建設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
近年來,務川自治縣大力實施“100萬只山羊”草地生態畜牧業,把畜牧養殖、疫病防治技術骨干的引進、培養作為首要任務來抓。成立了縣草地生態畜牧中心和縣級草地生態畜牧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抽調了一批技術骨干進駐縣級原種場、大型養殖企業、二級擴繁場現場服務,從高校引進專業大學生17名充實鄉鎮基層畜牧站,培訓了村(居)村防疫(輔導)員293名、農民技術骨干300余人。
三園四場
盛夏的中午,室外氣溫達到34攝氏度,務川自治縣豐樂鎮牛塘村的江一生態農牧科技園“羊賓館”內的羊群正在適宜自己溫度的樓上,悠閑地吃著草,歡快地嘻戲著。
這些“羊賓館”共有19棟,是務川江一生態農牧科技有限公司黑山羊良種繁育場的核心部份,每棟“羊賓館”頂上都有10個溫度調節器,樓下前后都有10多個進風口。目前已存欄能繁母羊3000多只,種公羊80余只。
江一生態農牧科技園是務川羊產業扶貧實驗園區“三園四場”之一,總投資3.36億元,涉及種羊場、生物有機肥廠、有機大棚蔬菜實驗基地、特色食品加工廠等8個子項目,是一個集生態、環保、觀光旅游為一體的養殖園區。
火車跑得快,還要車頭帶。務川自治縣決策層深知產業發展的瓶頸在于有沒有大企業,能不能形成產業鏈。于是以都濡鎮為中心,規劃了涉及豐樂、柏村等5個鄉鎮規劃面積21.66萬畝的羊產業扶貧實驗園區。引進江一、建豐等6個企業,總投資達20億元,建立了江一生態農牧科技示范園、黃柏塘高效循環觀光農業園、建豐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3個羊產業示范園區和4個山羊原種繁育場。
目前,羊產業扶貧實驗園區已投入資金5.423億元,存欄山羊15000余只,被列入全省61個重點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之一。
320000只存欄山羊
以前,務川全縣常年的羊存欄量都在4萬到6萬只之間,但由于當地多年沒有對本地山羊品種進行有計劃的選育,造成本地山羊品質嚴重退化,養殖戶光有養殖熱情,養殖效果卻很差。養羊只是人們干農活之余順帶的一個副業。
2008年,務川自治縣委政府在深入調研和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明確提出:用8年時間實施“100萬個羊單位”工程建設目標。先后出臺《中共務川自治縣委關于強力實施100萬個羊單位草地生態畜牧業的決定》等一系列文件,列出專項資金,建立了以縣長為組長的草地生態畜牧業領導小組,組建了專職隊伍,全力發赴抓羊產業的發展,并與貴州大學動物科學院和西北民族大學合作,開展山羊養殖科研。
目前,務川已走出一條“公司+基地(擴繁場)+合作社+項目戶”的運行模式,建起能存欄3000只能繁母羊規模的4個核心原種場、15個二級擴繁場、100個養殖小區,山羊繁殖率提高到220%,培育出了以波爾山羊、簡羊大耳羊、務川白山羊為主體的優良山羊品種,2013年底全縣山羊存欄達到32萬只,預計2014年底可達到50萬只,打造出務川山羊品牌。(責任編輯/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