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芳
(蘭州電機有限責任公司職工醫院,甘肅 蘭州 730050)
護理差錯是衡量一所醫院護理質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加強安全管理,保證護理安全是護理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本文對我院2002—2012年11年發生的護理差錯進行分析,認為提高護士綜合素質是減少、杜絕護理差錯事故的最有力保障。
根據差錯評定標準,選取200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各科上報護理部的66例護理差錯。

表1 歷年護理差錯發生次數與差錯發生率

表2 差錯原因

表3 各級護理人員發生差錯情況
(1)在貫徹執行規章制度中存在著有章不循、循章不嚴的情況,如不能認真執行查對制度以及違反操作規程的現象較為嚴重。
(2)工作責任心不強,疏忽大意,導致工作錯做和漏做。有的護士將藥品發錯,病人提出質疑后仍不仔細查對,極不負責任。
(3)專業知識欠缺,業務不熟練,缺乏經驗。由于新入醫院的年輕護士較多,而臨床上有經驗的老護士少,缺少帶教人員,這也是造成差錯發生率高的主要原因。有的護士來醫院工作短短一年中就發生了兩次嚴重差錯。
(4)不認真執行交接班制度,致使治療漏做。
(5)藥品管理不嚴,擺放亂,標簽不清等。
(6)工作量大、任務重,連續工作時間長,得不到足夠的休息,過度勞累也是造成差錯的原因。
(7)管理上存在漏洞,如對實習護士不能安排有能力的教師帶教;人力配置不足,尤其是夜間遇到搶救或突發事件時,缺乏及時的人員補充。
我們認為下述護理人員較易發生差錯:(1)工作尚不熟練的年輕護士;(2)缺乏敬業精神、平時工作較馬虎或有麻痹思想的護士;(3)基礎訓練不夠、技術不熟練的護士;(4)情緒不穩定、精力不集中的護士。
護士的差錯發生率最高,占71%(其中見習護士占38%),因專業理論及技能匱乏而導致的差錯較少,僅占4.5%,因工作失職或違反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及管理原則而導致的責任性護理差錯占95.5%。可見,護士的個人素質在護理質量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1],其職業思想、文化背景、道德行為直接或間接地對護理工作產生著影響。在我們平時注意護士技能提高的同時,應加強其職業責任感及人文精神的引導和教育。
4.1.1 加強德商教育 美國學者道格·萊尼克和弗雷德·基爾在他們出版的《德商:提高業績,加強領導》一書中把德商定義為:“一種精神、智力上的能力和道德上的人格品質,它決定我們如何將人類普遍適用的一些原則(如正直、責任感、同情心和寬恕)運用到我們個人的價值觀、目標和行動中去。”而護理道德的范疇之一——情感,即同情心、責任心、事業心、真誠心,對道德行為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2]。很難想像一個沒有良好道德品質的護士會熱愛自己的事業,關愛那些需要幫助的病人,尤其在當前醫患關系緊張的環境下,對護士的德商教育顯得十分重要。在工作中我們應注意激發、培養護士的事業心、責任感以及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強化職業精神、職業道德、人文關懷、職業價值觀等內涵教育,加強崗位自律性,規范職業行為,培養護士良好的專業品格。
4.1.2 重視護士綜合素質的提高 隨著社會進步及醫學模式的轉變,護理工作的內涵得以不斷延伸,因此,護士必須掌握生理、心理、社會、倫理、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識,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才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醫療護理需求,減少工作失誤。
4.1.3 培養護士良好的工作作風 護士特定的工作性質決定其獨立操作的機會多,有不少工作直接受個人內心道德信念的影響,領導、制度很難干預。所以我們還要注意培養護士工作中嚴謹的作風和慎獨的精神,加強其責任心,使其嚴格地完成每一次護理操作,遵守每一項操作規程。
4.1.4 培養高情商護士 護理工作直接面對的是病人,給病人提供滿意的服務,減少護理差錯,既需要護士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還要有高情商。在護理工作中,護士要處理好各種關系,如醫護,護患及相關科室、部門人員之間的關系等,要能針對不同病人實施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要走進社區和家庭開展衛生保健、疾病預防等。因此,應注意培養護士的人際關系協調能力、心理素質以及自我認識、自我控制和理解他人的能力等。
我們認為在快下班或連續工作時間長、疲勞時;護理人員少、工作繁重時;危重病人多、搶救工作緊張時較易發生差錯,護士長應根據這些特點,針對“重點人員”,及時提醒或采取必要措施,做好護理差錯的防范工作。
嚴格執行以崗位責任制為中心的各班查對制度和病房巡回制度,做好病房搶救器械、物品、藥品的規范化管理。
[1]王惠珍.護理管理學[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4.
[2]杜慧群,劉奇.護理倫理學[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