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桂香,柴 琛
(1.甘肅省衛生學校,甘肅 蘭州 730000;2.蘭州大學第一醫院,甘肅 蘭州 730000)
近年來,隨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 C)、腹腔鏡胃癌根治術等微創手術的普及和技術的復雜化,尤其是基層醫院業務范圍的逐漸擴大,醫源性膽管損傷(Iatrogenic Bile Duct Injury,IBDI)問題日益突出。IBDI的后果往往是造成膽管狹窄、梗阻性黃疸及膽漏,是上腹部手術的嚴重并發癥。術者十分重視其預防、臨床診治,然而如何妥善處理已經發生的膽管損傷,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療效果,至今仍然是外科醫師時常面對的棘手問題。筆者就2010年2月—2013年10月蘭州大學第一醫院普外一科收治的21例IBDI患者為例,展開分析和討論,現介紹如下。
本研究選擇21例IBDI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13例,年齡32~89歲,平均(55.7±1.2)歲。2例初次手術在本院完成,其余19例手術均在外院實施(縣級基層醫院居多,有17例)。21例患者中,因L C損傷13例(61%),O C(開腹的膽囊切除術)損傷4例(19%),肝包蟲摘除術損傷2例(10%),胃癌根治術損傷2例(10%)。
21例患者均為術后發現,患者在初次術后5天到1年不等的時間出現了黃疸、膽漏、膽汁性腹膜炎、膽管狹窄和反復發作性膽管炎等,結合B超、經腹腔引流管造影、CT、ERCP(經內鏡逆行性胰膽管造影)、MRCP(磁共振胰膽管造影)等影像學檢查,結果均符合膽管損傷診斷標準而得以確診。
1.3.1 治療方法 明確損傷部位及類型,依此施行膽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15例(71.43%)、ERCP+內鏡下乳頭氣囊擴張術(EPBD)+膽管支架引流處理1例(4.76%)、腹腔引流和保守治療3例(14.29%)、拆除膽總管縫扎線+T管支撐引流1例(4.76%),膽總管探查+左右肝管狹窄擴張+T管支撐引流1例(4.76%)。
1.3.2 治療效果評價 手術后不同時間檢測患者肝功能各項指標變化情況,對比分析治療結果?;颊呷鲈汉笸ㄟ^電話問詢、郵件及門診隨訪3種方式,引用醫源性膽管損傷臨床隨訪分級評估表[1](分優、良、一般、差4級:優是指無膽道系統癥狀;良為通常無膽道系統癥狀,偶爾有短暫癥狀無需治療;一般是指具有明顯癥狀,需要治療;差為復發狹窄或結石,需要外科介入等治療,甚至死亡)評價本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同時采用醫源性膽管損傷患者生存質量評估標準(主要包括患者自覺癥狀、日?;顒?、社會活動、心理情緒狀態及軀體生理功能狀態等,總分為144分),嚴格對患者治療前后的生存質量進行隨訪評分,以量化患者術后生存質量。
研究中所得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包SPSS15.0進行統計及分析,統計數據采用χ2檢驗,統計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平均值以()表示。
發生I B D I的原因有多方面,詳細見表1。

表1 醫源性膽管損傷的原因
在諸多因素中,復雜多樣的病理因素導致C a l o t三角區解剖不清,大大增加手術難度而引起膽管損傷[2],這也是本組病例中發生I B D I最主要的原因。
2.2.1 損傷的類型與處理方式(見表2)膽管損傷的診斷時間、分型將對臨床優化處理方案起重要指導作用。

表2 醫源性膽管損傷類型、處理方式[n(%),人]
2.2.2 治療結果 術前肝功能異常的19例患者,術后第4天、第7天及第11天與術后第1天比較,總膽紅素、白細胞計數、凝血酶原時間、丙氨酸轉氨酶(ALT)均有下降趨勢,第1天和第7天各項指標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對21例患者3個月到3年的隨訪中,1例有反復膽管炎癥狀,其余均良好,治療優良率為85.72%,治療前后的生存質量總得分比較,差異也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3~5。
表3 肝功能異常患者術后變化情況()

表3 肝功能異常患者術后變化情況()
注:與第 1天比較,aP<0.05,t=6.093
術后檢測時間點A L T(U/L)總膽紅素(μm o l/L)凝血酶原時間(s)白細胞計數(×109/L)第1天第4天第7天第11天177.8±20.2119.3±15.672.3±12.168.2±11.2a 241.3±29.8160.1±18.788.3±14.478.9±13.2a 27.8±7.224.5±6.119.7±4.917.2±4.1a 12.9±3.414.5±3.89.5±2.97.8±2.6a

表4 21例I B D I患者的治療效果[n(%),人]
表5 21例I B D I患者治療前后生存質量比較(,分)

表5 21例I B D I患者治療前后生存質量比較(,分)
注:與治療前相比,bP<0.05
時間 自覺癥狀 心理情緒狀態軀體生理功能狀態日常生活 社會活動 總得分治療前治療后57.3±7.566.5±8.411.4±3.113.2±5.118.6±7.424.6±7.117.8±5.225.4±3.622.4±7.823.4±6.897.8±5.4134.4±8.6b
醫源性膽管損傷可發生在上腹部各種手術中,總發生率為11%~15%[3],其中膽道手術所致最多見。本組21例患者發生Calot三角區解剖不清、解剖變異或電凝熱輻射致傷共18例(占85.72%),究其原因,膽道存在著許多先天性變異,這些變異本身就是增加手術復雜性的重要因素,在合并病變的情況下,Calot三角區的嚴重粘連使肝門及十二指腸韌帶解剖關系不清,可能在判斷和識別上造成困難而導致IBDI。另2例胃癌根治術后1年內黃疸、膽管炎反復發作者,則考慮為術中清掃淋巴結時破壞膽管血供進而發生膽管慢性狹窄。另外,還有1例與手術者缺乏腹腔鏡手術的經驗有關。
IBDI是上腹部手術中對膽管的意外損傷,發生后未及時發現或處理不當則后果嚴重。預防IBDI,首先,思想上要高度重視膽道手術的潛在危險性,更應熟悉膽道系統的變異,在術前將所有解剖變異都考慮和預測到,術中要做到耐心、細心,時時警惕解剖變異。其次,規范手術操作規程,保持術野清晰,采用順逆相結合的方式行相關手術。我們的經驗是Calot三角內漿膜下有脂肪組織,而膽囊壺腹部一般沒有,從壺腹脂肪移行處開始分離三角容易分出膽囊管,這一方法在有炎癥粘連時尤為重要。同時強調不輕易剪斷任何條索狀結構,暴露出膽囊管與膽總管匯合部、膽囊管連接膽囊壁的部位,確認“三管”關系后再結扎膽囊管。再次,LC時鈍性冷分離Calot三角,不可用電鉤分離,或在遠離膽囊壁的近肝門區盲目電凝止血,使用沖吸鈍性解剖法顯露肝總管不失為避免膽道損傷的有效方法[4]。
術中及時發現IBDI尤為重要,此時是手術的最佳時機,成功率高,出現狹窄再手術率較術后發現者明顯低[5],而術中膽管損傷診斷率僅為25.0%~32.4%,半數以上在術后確診[6],因此,對術后確診病例的合理處理、一期修復更需要探索和研究。本組21例病例中,全部為術后發現,且大多數為基層醫院手術后出現相關癥狀再轉診我院,根據患者病情分別給予膽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PTCD介入置管引流、EPBD、腹腔引流、縫扎線拆除、T管支撐引流等處理。術前精心設計,盡量做到一次修復成功,據調查可知患者恢復良好。由此可見,IBDI除掌握好手術時機外,重建方式的選擇也至關重要,手術方式和手術技巧是降低手術失敗率和減少術后膽管狹窄的關鍵。有文獻報道,膽管梗阻超過3個月,手術后肝功能受損將處于不可逆狀態,雖然梗阻解除但也不能迅速恢復[7]。本組19例患者在術前亦有不同程度肝功能異常,術后各項指標均逐漸趨于正常。因此,膽管損傷后發生膽管狹窄而出現梗阻性黃疸,在患者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應盡早手術行膽管修復重建,肝功能將迅速恢復。
修復、支撐、引流是手術治療IBDI的三要素,其中合理選擇修復方式對預后有積極作用,是修復成功的前提,具體術式應視膽管損傷的時間、部位、程度和類型決定。本組患者中15例選擇了目前最常用且療效最肯定的膽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8]。對黃疸、肝功能異常者先給予PTCD介入置管引流,以減黃、保肝,并給予支持對癥等治療,為二期膽管-空腸Roux-en-Y吻合手術創造了良好條件,本組病例術后隨訪近遠期效果均滿意。依據術后生存質量評分,治療前后患者生存質量總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術后生存質量良好。
膽道手術充滿風險,實施膽道手術必須嚴于術前、慎于術中、敏于術后,把預防落實在膽管損傷發生之前,要重視和盡早評估膽囊切除等手術的潛在危險性,嚴格遵循防止膽管損傷的手術操作規程,保持術野清晰,避免盲目電凝、鉗夾止血,有效避免膽管損傷的發生。同時,要求外科醫師應有科學嚴謹的態度和求真務實的精神,一旦發生膽管損傷應盡早施行補救措施,注重一期修復手術成功率;在膽管狹窄形成后,及時有效實施確定性修復手術,以免發生不可逆的肝臟損害。
[1]谷化劍,馮賢松,辛小燕.醫源性膽道損傷的原因分析與防治策略[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3(2):192-196.
[2]周軾瑜.醫源性膽道損傷的早期發現和一期修復手術治療[J].肝膽外科雜志,2013,21(1):21-23.
[3]黃志強.醫源性膽管損傷:老問題,新意義[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1999,19(8):451-452.
[4]秦樂運.沖吸鈍性解剖法防止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膽道損傷的應用心得[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13,19(2):203-204.
[5]黃曉強,黃志強.醫源性膽管損傷的處理[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1(7):413-414.
[6]Reuver PR,Rauws EA,Brumo MJ,et al.Survival in bile duct injury patients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a munitisciplinary approach of gastro enterologists,radiologists and surgery[J].Surgery,2007,142(1):1-9.
[7]詹國清,董家鴻,王槐志,等.損傷性膽管狹窄手術時機對肝功能變化影響的實驗研究[J].中華肝膽外科雜志,2002,8(10):629-630.
[8]黃強,劉臣海,王成,等.梗阻性膽道損傷后選擇手術修復時機的實驗研究[J].實用醫學雜志,2011,27(3):389-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