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明++李洋
【摘 要】 融資難一直是困擾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問題。云融資作為企業融資的新方式,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特點。在借鑒云融資概念和構建云融資體系的基礎上,以大族激光為案例,通過研究其云融資的發展過程和體系建立,提出了在科技型中小企業創立期和暫時性資金短缺期應通過內部云和私有云模式進行融資,而在快速成長和發展期則應選擇外部云和公有云模式進行融資,同時應根據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特點建立適合企業自身的云融資體系。
【關鍵詞】 科技型中小企業; 云融資; 模式; 體系
中圖分類號:F27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4)32-0109-05
一、引言
一直以來,科技型中小企業在引進外部投資者時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技術創新風險高、收益溢出性和不確定性等特點,融資問題一直是困擾其發展的關鍵問題,也是學術界研究的熱點問題。任何企業的創立、生存和發展,必須以一次次的融資、投資、再融資為前提,資金融通是現代企業順利運轉的基礎和前提條件。在傳統融資模式下,科技型中小企業只能選擇單一的組織或者個人進行“一對一模式”的融資,這種方式很難實現組織內部資源的快速轉移以及所需外部資源的及時獲取,從而導致很多企業因無法及時獲取必要的融資支持而出現融資困境,最終因運營困難而走向死亡。而云融資作為傳統融資模式的整合和創新,將打破傳統融資模式封閉、僵硬、單一和死板等特點,實現開放、民主、共享和自由的融資。但是由于該理念出現較晚,同時在模式體系建設和路徑選擇方面還尚未成熟,因此很多科技型中小企業對云融資模式還缺乏必要的理解和掌握,更不用說通過云融資模式獲取企業發展的融資支持。那么,云融資模式體系具體由哪些部分組成,科技型中小企業又是如何實現云融資的?基于此,本文將構建云融資模式的分析框架體系,借助大族激光云融資發展過程,對云融資模式下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過程進行研究,以期為其他企業實現云融資、解決融資難問題提供必要的參考和幫助。
二、云融資與云融資體系
“云”的概念最早來源于云計算,它是指利用分布于網絡各個節點的服務器資源,對用戶提交的各類需求進行篩選匹配,從而實現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資源使用成本的降低。而云融資模式作為云計算理論的延伸和擴展,是“云”在企業融資領域的具體應用。
(一)云融資模式的含義
學術界目前對于云融資模式尚無明確的定義,因此借鑒云計算的定義,認為云融資就是指企業在融資方面利用自身優勢和特點,通過相應的融資共享平臺,充分發揮企業內外部融資資源的潛力,實現企業低成本、高效率獲得所需資金的模式。因此,和傳統“一對一”融資模式相比,云融資倡導“多對多”融資模式,強調組織或者個人借助云融資平臺以及企業內外部潛在的“云”資源,從而實現有效融資。具體模式如圖1所示。
可以看到,在整個“多對多”云融資模式中,融資供應者向融資平臺提供自身的閑置資源,融資需求者通過融資平臺發布自身的融資需求。而融資平臺通過整合供應者和需求者的信息,從而實現了融資資金和融資需求的高效匹配,達到了真正意義上的云融資。
(二)云融資模式的維度劃分
通過前述的定義可以看到,云融資模式是借助于企業內外部的各類潛在云資源實現的有效融資。因此,根據云資源所屬位置不同、所有權歸屬不同以及云資源國別性質不同,可以將云融資劃分為內部云融資與外部云融資、私有云融資與公有云融資、中國云融資與外國云融資,這也構成了云融資模式的各個維度。
1.內部云融資與外部云融資
按照云資源所屬位置不同,云融資可以劃分為內部云融資與外部云融資。其中內部云融資是指企業等組織利用自身的資源進行的融資,這些內部云資源的所有權歸屬于企業組織本身,使用權也集中于企業組織內部。企業內部可用于變現或者抵押的所有資源,包括企業自身的廠房、設備、技術以及產品等都是企業融資可以利用的內部云。外部云融資則是指企業等組織利用從屬于企業外部的一切可整合的資源進行的融資,這些外部云資源的所有權可能不屬于企業組織,企業需要通過一定途徑獲取這些云資源的使用權。傳統銀行、信托公司、風險投資公司以及新興的互聯網融資平臺都是企業發展可以利用的外部云。
2.私有云融資與公有云融資
按照云資源所有權歸屬不同,云融資可以劃分為私有云融資與公有云融資。其中私有云融資是指企業和組織依靠其組織特有的,其他組織所不具備的資源進行融資,該云資源的所有權屬于企業組織自身,而使用權既可以是企業自身,又可以是企業以外的組織,其來源可以由企業自身進行構建,也可以由外部組織進行構建而轉讓給企業。企業家個人及家族積累、個人關系借款、職工入股、資產抵押貸款、無形資產融資、企業品牌融資等都是企業融資可以利用的私有云。與之相比,公有云融資是指云資源的所有權屬于社會公眾,是基于某一組織創造的,面向所有公眾建立的融資模式,任何一個企業都可以在這個公有平臺上按標準化程序獲取公有資金支持,實現對公有云的共享。商業銀行、民間資金、個人、機構投資者、網絡借貸、企業債券、私募股權、交易上市等都是企業可以利用的公有云。
3.中國云融資與外國云融資
按照云資源國別性質不同,云融資可以分為中國云融資與外國云融資。顯而易見,當云融資的融資對象和主體大部分屬于國內的機構和個人時,稱之為中國云融資;當云融資的融資對象和主體大部分屬于國外的機構和個人時,稱之為外國云融資。國內個人和機構借款、商業銀行借貸、國內PE機構投資者、國內交易所上市、發行債券以及國內小額貸款公司等都是企業可以利用的中國云。與之相比,境外戰略投資者、境外PE投資、外資銀行、海外交易所IPO上市等都是企業可以利用的外國云范疇。
(三)云融資模式的體系建立
根據云融資的定義,結合上文對云融資模式的體系劃分,本文建立了如圖2所示的云融資體系。endprint
由圖2可以看到,各類企業和組織將自身閑置的資金置于云融資平臺上,從而形成了內部云和外部云、公有云和私有云、中國云和外國云,構成了云融資平臺的主要架構。他們之間互相聯系,也存在一定的重疊,比如外部云、公有云和外國云等。而在云融資平臺之上,另一部分有融資需求的企業組織則通過云融資平臺的各類云資源實現了有效融資,從而滿足了自身融資需求,保障了企業的持續發展。因此,云融資模式實現了各類資金和需求的高效匹配,有利于企業融資成本的降低。
三、大族激光云融資案例分析
作為首批登陸深圳中小企業板的8家企業之一,大族激光經過近20年發展,從最初8萬美元的注冊資本發展到現在40多億元的營業收入、6億多的利潤。可以說,企業的成功不僅僅依靠自身技術創新和外部市場需求,充分借助自身和外部融資資源實現企業云融資也是助力企業擺脫危機、實現騰飛的保障。因此,下面將通過分析大族激光的整個發展歷程,從而對科技型中小企業云融資模式的發展和體系建立進行詳細分析。
(一)企業發展歷程
在近20年的企業發展中,大族激光從一個小作坊發展成為大型上市公司,其不斷在發展中融資,在融資中發展。根據大族激光發展階段,其具體云融資模式發展和體系建立過程如下:
1.依靠預付款和個人典當
作為大族激光創始人,高云峰在創業初期剛好趕上中國宏觀調控由緊轉松階段,這給了他創業的機遇和寬松的環境。但高云峰仍面臨著中國大多數科技型中小企業都會面臨的融資渠道單一和融資手段匱乏的困難,尤其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更加重了這種困難。因此,面對資金短缺的困境,大族激光依靠企業私有云資源,借助自身過硬的實力從而利用客戶預付款維系周轉。在這中間,高云峰還借助企業內部云融資,把自己的面包車典當了兩次,分別當了9萬元和3萬元,使企業渡過了資金危機。可以說,依靠企業私有云和內部云的有效融資,使得大族激光渡過了企業創立初期最艱難的瓶頸期。
2.引入風險投資
預付款和物資典當確實讓大族激光渡過了企業創立初期,但是規模限制使得企業難以滿足市場巨大需求,因此在企業原始積累無法滿足企業發展的情況下,依靠外部云或者公有云實現融資再發展就顯得十分必要。在缺少抵押物無法通過銀行貸款的情況下,大族激光選擇了通過風險投資來實現企業進一步云融資。1999年4月,深圳市高新技術投資擔保有限公司通過和高云峰談判,雙方達成共識:高云峰個人拿出159萬元現金和12.6萬元實物資產,其所控制的大族實業拿出212.68萬元實物資產和6.72萬元現金,跟投資438.6萬元的深圳市高新技術投資擔保有限公司一起組建大族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860萬元。其中,深圳市高新技術投資擔保有限公司、大族激光和高云峰分別占有51%、29%和20%的股份。通過此次引入風險投資這一外部云資源,大族激光管理水平和財務制度得到規范,企業市場份額也迅速提升。而在2001年4月,根據雙方回購協議,高云峰回購了深圳市高新技術投資擔保有限公司46%的大族激光股權,從而再次獲得了公司控制權。
3.第二次融資
2001年下半年,大族激光根據發展戰略進行了第二輪融資,包括紅塔集團、招商局集團、華菱管線、東盛創業等在內的大量外部云資源先后投資大族激光。2001年9月,大族激光完成股份制改造,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金5 001萬元,高云峰個人持有58%的股權。2003年,公司以未分配利潤3 000.6萬元轉增股本,高云峰以29%(上市后變為43.36%)的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經過產權變革,大族激光由單一產權過渡到多種產權形式并存的產權網結構。第二次融資使公司有較充裕的資金在更高平臺上開展經營活動,使得公司在業務上鎖定了激光設備這一主業,并擴展了電子基礎行業。自此,大族激光成為中國最大的激光企業。
4.IPO上市
依靠大族激光外部云,企業實現了規模和市場的擴大,但是隨著公司高速發展,應收賬款高和現金不足的問題成了大族激光發展的又一個融資困境。在這個時候,高云峰和大族激光選擇了IPO上市,借助這一公有云資源來解決擴張過程中的資金周轉問題。2004年6月11日,大族激光登陸深圳中小企業板,公開發行2 700萬股A股,發行價9.2元/股,扣除發行費用,實際募集資金23 847.86萬元。借助IPO上市這一公有云融資所獲的資金,大族激光實現了產品技術改造和擴大產能,建設了激光信息標記系統規模化生產基地,還投入資金到CO2切割機及YAG脈沖激光焊接機等項目當中,逐步確立了自身的技術優勢,實現了多元產品的批量化生產。上市后的三年間,大族激光在經營業績、資產規模、市場占有率方面均獲得了較大的提升,一躍成為全國的明星企業、亞洲最大的激光加工設備生產商。
5.員工入股
隨著企業2004年的成功上市,大族激光得到了快速發展。而隨著業務規模的擴大,企業又出現了資金緊張問題,同時如何吸引外部人才、留住內部人才也成了企業管理層面臨的一大問題。對此,大族激光提出了“員工持股、內部創業”的內部云融資模式,通過充分挖掘內部員工的云資源,一方面有效緩解了企業資金緊張現象,另一方面則通過內部員工持股制度激發了員工創新能力,提高了員工忠誠度。可以說,借助員工持股這一內部云融資,企業不僅獲取了一定的融資資金,還為企業技術創新獲得了良好的人員保證。
6.定向增發
通過IPO這一公有云融資模式獲得豐厚現金支持從而實現企業快速發展后,大族激光在激光加工領域又遇到了市場拓展問題。由于設備供應商多采用賒銷或分期付款方式銷售產品,這導致企業應收賬款規模較高,現金流量指標較差,所以企業再一次面臨融資需求。這一次大族激光選擇了定向增發這一公有云融資模式。2007年6月11日,大族激光以每股18.1元向4名投資者定向增發1 890萬股,共募資3.4209億元,4名投資者包括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佛山市順德金紡集團有限公司、財富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分別認購1 000萬股、500萬股、230萬股、160萬股,扣除其他費用后,大族激光實得3.3 億元,資金全部投資于大功率激光切割機產業化建設項目。通過此次公有云融資,大族激光形成了激光制版、印刷及PCB等多個新的利潤增長點。endprint
7.公開增發
通過定向增發這一公有云融資,企業在激光加工領域取得了良好發展。但是,由于企業募集資金有限,仍然無法滿足大族激光快速發展的資金需求,因此,大族激光于2008年7月選擇了公開增發這一公有云融資模式。此次發行的8 813.8萬股A股獲得投資者的超額認購,網上、網下申購的配售比例為52.56%,增發的發行價格為11.23元/股。借助公開增發這一公有云融資模式,大族激光又募集到9.9億元,并將所募集的資金投入到激光信息標記設備擴產建設項目、機械加工配套生產基地一期建設項目和激光焊接設備擴產建設項目,進一步豐富了企業的產品線,擴大了企業的市場份額并提升了市場地位。
8.轉讓私有財產
受國際金融危機和行業疲軟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大族激光在企業業績方面出現了下滑并一度虧損。為了盤活企業資產,提高企業資產利用率,2008年10月大族激光以18 000萬元將大族數控大樓整體轉讓給了深圳發展銀行。通過此次內部云融資,公司獲得了持續發展所需要的現金,并使得企業自身利潤增加了6 000萬元。2013年,為了解決公司現金流問題,進一步回籠資金,公司轉讓了自身先期投入的19臺激光加工設備,注銷了兩家加工示范站,從而利用內部云融資實現回籠募集資金約7 000 萬元。可以說,借助于出售自身私有財產這一內部云融資,大族激光在提高資產利用率的同時,也有效緩解了自身流動資金不足的問題。
(二)大族激光云融資體系分析
通過分析大族激光云融資過程,結合前述所建立的云融資模式體系,得到大族激光云融資體系如圖3所示。
可以說,作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典型代表,縱觀大族激光整個云融資過程,企業在發展初期依靠企業家的自有資金這一內部云融資模式成立;隨后,借助于自身私有云資源獲得客戶預付款,通過引進風險投資等外部云融資模式使企業獲得了快速發展;在這期間,大族激光還通過典當面包車等私有云融資對企業的現金進行了有效補充。而借助外部云融資獲得良好發展后,企業又尋求通過IPO上市、定向增發和公開增發等公有云融資模式進行了更大規模的融資,從而獲得了更多的資金支持。針對企業短期內出現的資金緊張問題,大族激光還積極尋求員工入股、出售私有財產等內部云融資模式,從而保證了企業健康持續發展。而大族激光所利用的這些云資源都可以包含在中國云融資模式下。
因此,結合上文所建立的云融資體系,可以說,大族激光在整個發展和融資的過程中,既有內部云融資也有外部云融資,既依靠了私有云融資也借助了公有云融資,而企業所借助的這些云資源又都屬于中國云的范疇。和眾多科技型中小企業一樣,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不斷遇到各類融資困境,大族激光不斷借助于云融資體系中各種云資源,通過云融資模式對各類云融資風險進行有效化解,從而為其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
四、結論與展望
云融資作為企業融資的新方式,是對傳統融資方式的整合和創新,具有有效化解信息不對稱、分散投資風險以及低成本、高效率的特點。科技型中小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由于存在信息不對稱、技術溢出非線性等特點,使得其融資往往具有高風險、短頻快等特點。通過大族激光案例可以看到,云融資恰恰是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有效途徑。大族激光在發展過程中充分體現了云融資思想,通過充分利用企業內外部各種云資源,實現企業的有效融資,建立適合企業自身的云融資體系。通過分析大族激光云融資過程和云融資體系,本文得到以下結論:
一是在科技型中小企業創立期和暫時性資金短缺期應通過內部云和私有云模式進行融資。受自身規模限制以及企業商業信用尚不健全等因素影響,科技型中小企業很難從外部獲得融資。因此,企業的建立和起步需要依靠企業家原始積累、企業員工入股等內部云融資模式以及個人物品抵押貸款或者典當等私有云融資模式。而在企業快速發展階段,常存在資金暫時性短缺現象,由于外部云融資以及公有云融資較為復雜繁瑣,因此很多企業會選擇快速便捷的內部云融資或者私有云融資模式。因此,內部云融資和私有云融資模式具有方便、高效、快捷的特點,更適合于創立期和暫時性資金短缺期的企業。
二是在科技型中小企業快速成長和發展期應通過外部云和公有云模式進行融資。隨著企業規模的增加,企業的商業信用也逐漸建立起來。因此,企業可以選擇風險投資、銀行借款等外部云融資模式以及IPO上市、增發配股以及發行債券等公有云融資模式來獲得更大的資金支持。相比于內部云融資和私有云融資模式,外部云融資和公有云融資模式可以滿足企業更多的融資需求,募集到更多的資金。因此,外部云融資和公有云融資模式具有開放、多元、融資規模大等特點,更適合快速成長和發展期的企業。
三是企業應根據自身特點建立合適的云融資體系。通過分析大族激光融資和發展的過程可以看到,云融資模式使得大企業獲得了發展所需的云資源支持。而這種云資源既有內部云也有外部云,既有私有云也有公有云。因此,對于企業而言,在發展的過程中既離不開內部云和私有云,也離不開外部云和公有云,同樣也離不開中國云和外國云。企業應借助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建立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云融資體系,從而保證企業通過云融資獲得發展,在發展中實現云融資。
【參考文獻】
[1] Storey D.J., Tether B.S. New technology-based firms in the European Union: an introduction[J]. Research Policy,1998(26): 939-946.
[2] Anne B., John P.U., et al. The Effect of Financial Factors on the Performance of New Venture Companies in High Tech and Knowledge-Intensive Industries: An Empirical Study in Denmark[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3(12): 535-547.
[3] Qian G., Li L. Profitability of small-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high-tech industries: The case of the biotechnology industry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9):881-887.
[4] Leora Kiapper.The role of factoring for financing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06(30):31.
[5] Revest V., Sapio A.Financing technology-based small firms in Europe: what do we know?[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12(39):179-205.
[6] 李科,徐龍炳.融資約束、債務能力與公司業績[J].經濟研究,2011(5):61-71.
[7] 張玉明,等.云創新理論與應用[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3:11-14.
[8] 陳曉紅,劉劍.不同成長階段下中小企業融資方式選擇研究[J].管理工程學報,2006(1):1-6.
[9] 李守偉,何建敏.不同融資方式對技術創新影響的差異性分析[J].統計與決策,2011(10):68-70.endprint
7.公開增發
通過定向增發這一公有云融資,企業在激光加工領域取得了良好發展。但是,由于企業募集資金有限,仍然無法滿足大族激光快速發展的資金需求,因此,大族激光于2008年7月選擇了公開增發這一公有云融資模式。此次發行的8 813.8萬股A股獲得投資者的超額認購,網上、網下申購的配售比例為52.56%,增發的發行價格為11.23元/股。借助公開增發這一公有云融資模式,大族激光又募集到9.9億元,并將所募集的資金投入到激光信息標記設備擴產建設項目、機械加工配套生產基地一期建設項目和激光焊接設備擴產建設項目,進一步豐富了企業的產品線,擴大了企業的市場份額并提升了市場地位。
8.轉讓私有財產
受國際金融危機和行業疲軟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大族激光在企業業績方面出現了下滑并一度虧損。為了盤活企業資產,提高企業資產利用率,2008年10月大族激光以18 000萬元將大族數控大樓整體轉讓給了深圳發展銀行。通過此次內部云融資,公司獲得了持續發展所需要的現金,并使得企業自身利潤增加了6 000萬元。2013年,為了解決公司現金流問題,進一步回籠資金,公司轉讓了自身先期投入的19臺激光加工設備,注銷了兩家加工示范站,從而利用內部云融資實現回籠募集資金約7 000 萬元。可以說,借助于出售自身私有財產這一內部云融資,大族激光在提高資產利用率的同時,也有效緩解了自身流動資金不足的問題。
(二)大族激光云融資體系分析
通過分析大族激光云融資過程,結合前述所建立的云融資模式體系,得到大族激光云融資體系如圖3所示。
可以說,作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典型代表,縱觀大族激光整個云融資過程,企業在發展初期依靠企業家的自有資金這一內部云融資模式成立;隨后,借助于自身私有云資源獲得客戶預付款,通過引進風險投資等外部云融資模式使企業獲得了快速發展;在這期間,大族激光還通過典當面包車等私有云融資對企業的現金進行了有效補充。而借助外部云融資獲得良好發展后,企業又尋求通過IPO上市、定向增發和公開增發等公有云融資模式進行了更大規模的融資,從而獲得了更多的資金支持。針對企業短期內出現的資金緊張問題,大族激光還積極尋求員工入股、出售私有財產等內部云融資模式,從而保證了企業健康持續發展。而大族激光所利用的這些云資源都可以包含在中國云融資模式下。
因此,結合上文所建立的云融資體系,可以說,大族激光在整個發展和融資的過程中,既有內部云融資也有外部云融資,既依靠了私有云融資也借助了公有云融資,而企業所借助的這些云資源又都屬于中國云的范疇。和眾多科技型中小企業一樣,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不斷遇到各類融資困境,大族激光不斷借助于云融資體系中各種云資源,通過云融資模式對各類云融資風險進行有效化解,從而為其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
四、結論與展望
云融資作為企業融資的新方式,是對傳統融資方式的整合和創新,具有有效化解信息不對稱、分散投資風險以及低成本、高效率的特點。科技型中小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由于存在信息不對稱、技術溢出非線性等特點,使得其融資往往具有高風險、短頻快等特點。通過大族激光案例可以看到,云融資恰恰是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有效途徑。大族激光在發展過程中充分體現了云融資思想,通過充分利用企業內外部各種云資源,實現企業的有效融資,建立適合企業自身的云融資體系。通過分析大族激光云融資過程和云融資體系,本文得到以下結論:
一是在科技型中小企業創立期和暫時性資金短缺期應通過內部云和私有云模式進行融資。受自身規模限制以及企業商業信用尚不健全等因素影響,科技型中小企業很難從外部獲得融資。因此,企業的建立和起步需要依靠企業家原始積累、企業員工入股等內部云融資模式以及個人物品抵押貸款或者典當等私有云融資模式。而在企業快速發展階段,常存在資金暫時性短缺現象,由于外部云融資以及公有云融資較為復雜繁瑣,因此很多企業會選擇快速便捷的內部云融資或者私有云融資模式。因此,內部云融資和私有云融資模式具有方便、高效、快捷的特點,更適合于創立期和暫時性資金短缺期的企業。
二是在科技型中小企業快速成長和發展期應通過外部云和公有云模式進行融資。隨著企業規模的增加,企業的商業信用也逐漸建立起來。因此,企業可以選擇風險投資、銀行借款等外部云融資模式以及IPO上市、增發配股以及發行債券等公有云融資模式來獲得更大的資金支持。相比于內部云融資和私有云融資模式,外部云融資和公有云融資模式可以滿足企業更多的融資需求,募集到更多的資金。因此,外部云融資和公有云融資模式具有開放、多元、融資規模大等特點,更適合快速成長和發展期的企業。
三是企業應根據自身特點建立合適的云融資體系。通過分析大族激光融資和發展的過程可以看到,云融資模式使得大企業獲得了發展所需的云資源支持。而這種云資源既有內部云也有外部云,既有私有云也有公有云。因此,對于企業而言,在發展的過程中既離不開內部云和私有云,也離不開外部云和公有云,同樣也離不開中國云和外國云。企業應借助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建立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云融資體系,從而保證企業通過云融資獲得發展,在發展中實現云融資。
【參考文獻】
[1] Storey D.J., Tether B.S. New technology-based firms in the European Union: an introduction[J]. Research Policy,1998(26): 939-946.
[2] Anne B., John P.U., et al. The Effect of Financial Factors on the Performance of New Venture Companies in High Tech and Knowledge-Intensive Industries: An Empirical Study in Denmark[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3(12): 535-547.
[3] Qian G., Li L. Profitability of small-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high-tech industries: The case of the biotechnology industry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9):881-887.
[4] Leora Kiapper.The role of factoring for financing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06(30):31.
[5] Revest V., Sapio A.Financing technology-based small firms in Europe: what do we know?[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12(39):179-205.
[6] 李科,徐龍炳.融資約束、債務能力與公司業績[J].經濟研究,2011(5):61-71.
[7] 張玉明,等.云創新理論與應用[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3:11-14.
[8] 陳曉紅,劉劍.不同成長階段下中小企業融資方式選擇研究[J].管理工程學報,2006(1):1-6.
[9] 李守偉,何建敏.不同融資方式對技術創新影響的差異性分析[J].統計與決策,2011(10):68-70.endprint
7.公開增發
通過定向增發這一公有云融資,企業在激光加工領域取得了良好發展。但是,由于企業募集資金有限,仍然無法滿足大族激光快速發展的資金需求,因此,大族激光于2008年7月選擇了公開增發這一公有云融資模式。此次發行的8 813.8萬股A股獲得投資者的超額認購,網上、網下申購的配售比例為52.56%,增發的發行價格為11.23元/股。借助公開增發這一公有云融資模式,大族激光又募集到9.9億元,并將所募集的資金投入到激光信息標記設備擴產建設項目、機械加工配套生產基地一期建設項目和激光焊接設備擴產建設項目,進一步豐富了企業的產品線,擴大了企業的市場份額并提升了市場地位。
8.轉讓私有財產
受國際金融危機和行業疲軟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大族激光在企業業績方面出現了下滑并一度虧損。為了盤活企業資產,提高企業資產利用率,2008年10月大族激光以18 000萬元將大族數控大樓整體轉讓給了深圳發展銀行。通過此次內部云融資,公司獲得了持續發展所需要的現金,并使得企業自身利潤增加了6 000萬元。2013年,為了解決公司現金流問題,進一步回籠資金,公司轉讓了自身先期投入的19臺激光加工設備,注銷了兩家加工示范站,從而利用內部云融資實現回籠募集資金約7 000 萬元。可以說,借助于出售自身私有財產這一內部云融資,大族激光在提高資產利用率的同時,也有效緩解了自身流動資金不足的問題。
(二)大族激光云融資體系分析
通過分析大族激光云融資過程,結合前述所建立的云融資模式體系,得到大族激光云融資體系如圖3所示。
可以說,作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典型代表,縱觀大族激光整個云融資過程,企業在發展初期依靠企業家的自有資金這一內部云融資模式成立;隨后,借助于自身私有云資源獲得客戶預付款,通過引進風險投資等外部云融資模式使企業獲得了快速發展;在這期間,大族激光還通過典當面包車等私有云融資對企業的現金進行了有效補充。而借助外部云融資獲得良好發展后,企業又尋求通過IPO上市、定向增發和公開增發等公有云融資模式進行了更大規模的融資,從而獲得了更多的資金支持。針對企業短期內出現的資金緊張問題,大族激光還積極尋求員工入股、出售私有財產等內部云融資模式,從而保證了企業健康持續發展。而大族激光所利用的這些云資源都可以包含在中國云融資模式下。
因此,結合上文所建立的云融資體系,可以說,大族激光在整個發展和融資的過程中,既有內部云融資也有外部云融資,既依靠了私有云融資也借助了公有云融資,而企業所借助的這些云資源又都屬于中國云的范疇。和眾多科技型中小企業一樣,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不斷遇到各類融資困境,大族激光不斷借助于云融資體系中各種云資源,通過云融資模式對各類云融資風險進行有效化解,從而為其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
四、結論與展望
云融資作為企業融資的新方式,是對傳統融資方式的整合和創新,具有有效化解信息不對稱、分散投資風險以及低成本、高效率的特點。科技型中小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由于存在信息不對稱、技術溢出非線性等特點,使得其融資往往具有高風險、短頻快等特點。通過大族激光案例可以看到,云融資恰恰是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有效途徑。大族激光在發展過程中充分體現了云融資思想,通過充分利用企業內外部各種云資源,實現企業的有效融資,建立適合企業自身的云融資體系。通過分析大族激光云融資過程和云融資體系,本文得到以下結論:
一是在科技型中小企業創立期和暫時性資金短缺期應通過內部云和私有云模式進行融資。受自身規模限制以及企業商業信用尚不健全等因素影響,科技型中小企業很難從外部獲得融資。因此,企業的建立和起步需要依靠企業家原始積累、企業員工入股等內部云融資模式以及個人物品抵押貸款或者典當等私有云融資模式。而在企業快速發展階段,常存在資金暫時性短缺現象,由于外部云融資以及公有云融資較為復雜繁瑣,因此很多企業會選擇快速便捷的內部云融資或者私有云融資模式。因此,內部云融資和私有云融資模式具有方便、高效、快捷的特點,更適合于創立期和暫時性資金短缺期的企業。
二是在科技型中小企業快速成長和發展期應通過外部云和公有云模式進行融資。隨著企業規模的增加,企業的商業信用也逐漸建立起來。因此,企業可以選擇風險投資、銀行借款等外部云融資模式以及IPO上市、增發配股以及發行債券等公有云融資模式來獲得更大的資金支持。相比于內部云融資和私有云融資模式,外部云融資和公有云融資模式可以滿足企業更多的融資需求,募集到更多的資金。因此,外部云融資和公有云融資模式具有開放、多元、融資規模大等特點,更適合快速成長和發展期的企業。
三是企業應根據自身特點建立合適的云融資體系。通過分析大族激光融資和發展的過程可以看到,云融資模式使得大企業獲得了發展所需的云資源支持。而這種云資源既有內部云也有外部云,既有私有云也有公有云。因此,對于企業而言,在發展的過程中既離不開內部云和私有云,也離不開外部云和公有云,同樣也離不開中國云和外國云。企業應借助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建立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云融資體系,從而保證企業通過云融資獲得發展,在發展中實現云融資。
【參考文獻】
[1] Storey D.J., Tether B.S. New technology-based firms in the European Union: an introduction[J]. Research Policy,1998(26): 939-946.
[2] Anne B., John P.U., et al. The Effect of Financial Factors on the Performance of New Venture Companies in High Tech and Knowledge-Intensive Industries: An Empirical Study in Denmark[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3(12): 535-547.
[3] Qian G., Li L. Profitability of small-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high-tech industries: The case of the biotechnology industry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9):881-887.
[4] Leora Kiapper.The role of factoring for financing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06(30):31.
[5] Revest V., Sapio A.Financing technology-based small firms in Europe: what do we know?[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12(39):179-205.
[6] 李科,徐龍炳.融資約束、債務能力與公司業績[J].經濟研究,2011(5):61-71.
[7] 張玉明,等.云創新理論與應用[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3:11-14.
[8] 陳曉紅,劉劍.不同成長階段下中小企業融資方式選擇研究[J].管理工程學報,2006(1):1-6.
[9] 李守偉,何建敏.不同融資方式對技術創新影響的差異性分析[J].統計與決策,2011(10):68-70.endprint